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 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换新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他们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慎重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不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 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高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型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在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所选的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必须以师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教书育人素质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造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学法,加强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关心最新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只有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及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项城市正泰博文高中)编辑/张俊英
一、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他们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慎重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不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 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高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型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在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所选的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必须以师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教书育人素质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造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学法,加强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关心最新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只有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及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项城市正泰博文高中)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