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至少一处是危及生命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建筑伤等原因造成的多发伤患者逐年增加,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因此快速到达现场,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现将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车接诊60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8岁,急救车均在10-30min内到达现场。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高空坠落伤12例,施工塌方伤5例,打架斗殴伤8例,其他10例。损伤部位:颅脑合并骨折25例、合并胸部外伤15例、合并腹部脏器损伤10例,胸腹联合伤5例,多发骨折5例。在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10例有3个以上脏器损伤。
1.2救治方法
1.2.1及时快速出车。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时要认真记录联系电话、事发地址、现场情况、????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是否昏迷,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临时采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急救车保持状况良好,急救设备齐全完好,配备担架工。急救人员要保证2-3min内迅速出诊,用最短的时间到达事发现场。
1.2.2现场急救。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方,采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的检诊程序,对伤员迅速作出评估,严格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的原则,立即救治气道梗阻、大血管破裂出血、张力性气胸、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症状,确保生命体征稳定。(1)解除气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急救人员应迅速清除患者鼻及口腔内血块、呕吐物、污物等异物,对昏迷患者采用托下颌和(或)将头后仰的方法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必要时面罩给氧、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开放性气胸应立即变开放为闭合性气胸,然后胸腔穿刺,抽气减压。(2)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应迅速开放2条以上静脉通道,应用18号静脉置管针,选择靠近心脏较粗的静脉穿刺置管,并牢固固定,防止患者烦躁及搬动时针头脱出,保证液体顺利输入体内,维持有效循环,并及时给予抢救药物。(3)有效控制出血,妥善固定骨折。多发伤患者多数伴有活动性出血,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压迫出血口及肢体近端的大血管。用无菌敷料对伤口加压包扎,如四肢大动脉出血应利用止血带止血,要记录上带时间,每30min放松一次,防止组织缺血坏死。妥善固定骨折伤肢,对四肢闭合性骨折给予夹板固定,对开放性骨折,外露的骨折端禁止复位伤口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然后固定,以免污染伤口。疑有颈部损伤要用颈托保护固定颈部,对于脊柱骨折病人搬动时用铲式担架或由多人共同以手平托放至硬式担架上,头部保持直线。
1.2.3安全转运,生命体征监测。一旦患者病情允许,应迅速转送医院内进行救治,司机开车应快速、平稳,要防止突然提速及紧急刹车,选择路线近,路况好的道路,以防剧烈颠簸,加重损伤。医护人员应做在病人身边,密切观察病人面色、呼吸、瞳孔、肢端血运情况,利用急救车内的急救设备对患者进一步实施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检测。保持呼吸道、静脉通道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对清醒患者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和沟通,安慰患者及家属,减轻患者的心里压力和恐惧感,让患者产生安全感与信赖感,积极配合治疗。及时通知院内病人情况,做好会诊及手术准备。到达医院后开通绿色通道,先检查治疗后挂号付费,先住院手术后补办手续。
2结果
60例患者中经积极的院前抢救,现场死亡8例,途中死亡2例,到达医院后死亡1例,主要死于创伤性休克、脑疝、窒息。急救车平均1.5min出车,平均13min到达现场.
3体会
首先出诊一定要迅速。多发伤患者因事发突然,病情急,变化快,死亡率较高,因此时间对多发伤病人尤其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我院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院前急救队伍,医务人员及司机时刻处于备战状态,急救车及急救器械每早检查,保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药品齐全,急救电话专人接听,保证接听电话后2-3min内快速出车,力争让病人在伤后黄金一小时内得到救治。其次,院前急救人员要相对固定,专业化培训,不但要有扎实的急救理論知识,熟练操作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止血固定、脊柱骨折搬运等急救技术,还要有快速敏捷的应变能力,能对现场伤员迅速做出伤情评估,对病情危重的伤员及时的正确处置。再次,医务人员要有责任心、爱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让患者有一种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快速的出诊,开通绿色通道,缩短急救时间,让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正确救治,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最大限度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8岁,急救车均在10-30min内到达现场。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高空坠落伤12例,施工塌方伤5例,打架斗殴伤8例,其他10例。损伤部位:颅脑合并骨折25例、合并胸部外伤15例、合并腹部脏器损伤10例,胸腹联合伤5例,多发骨折5例。在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10例有3个以上脏器损伤。
1.2救治方法
1.2.1及时快速出车。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时要认真记录联系电话、事发地址、现场情况、????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是否昏迷,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临时采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急救车保持状况良好,急救设备齐全完好,配备担架工。急救人员要保证2-3min内迅速出诊,用最短的时间到达事发现场。
1.2.2现场急救。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方,采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的检诊程序,对伤员迅速作出评估,严格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的原则,立即救治气道梗阻、大血管破裂出血、张力性气胸、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症状,确保生命体征稳定。(1)解除气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急救人员应迅速清除患者鼻及口腔内血块、呕吐物、污物等异物,对昏迷患者采用托下颌和(或)将头后仰的方法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必要时面罩给氧、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开放性气胸应立即变开放为闭合性气胸,然后胸腔穿刺,抽气减压。(2)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应迅速开放2条以上静脉通道,应用18号静脉置管针,选择靠近心脏较粗的静脉穿刺置管,并牢固固定,防止患者烦躁及搬动时针头脱出,保证液体顺利输入体内,维持有效循环,并及时给予抢救药物。(3)有效控制出血,妥善固定骨折。多发伤患者多数伴有活动性出血,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压迫出血口及肢体近端的大血管。用无菌敷料对伤口加压包扎,如四肢大动脉出血应利用止血带止血,要记录上带时间,每30min放松一次,防止组织缺血坏死。妥善固定骨折伤肢,对四肢闭合性骨折给予夹板固定,对开放性骨折,外露的骨折端禁止复位伤口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然后固定,以免污染伤口。疑有颈部损伤要用颈托保护固定颈部,对于脊柱骨折病人搬动时用铲式担架或由多人共同以手平托放至硬式担架上,头部保持直线。
1.2.3安全转运,生命体征监测。一旦患者病情允许,应迅速转送医院内进行救治,司机开车应快速、平稳,要防止突然提速及紧急刹车,选择路线近,路况好的道路,以防剧烈颠簸,加重损伤。医护人员应做在病人身边,密切观察病人面色、呼吸、瞳孔、肢端血运情况,利用急救车内的急救设备对患者进一步实施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检测。保持呼吸道、静脉通道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对清醒患者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和沟通,安慰患者及家属,减轻患者的心里压力和恐惧感,让患者产生安全感与信赖感,积极配合治疗。及时通知院内病人情况,做好会诊及手术准备。到达医院后开通绿色通道,先检查治疗后挂号付费,先住院手术后补办手续。
2结果
60例患者中经积极的院前抢救,现场死亡8例,途中死亡2例,到达医院后死亡1例,主要死于创伤性休克、脑疝、窒息。急救车平均1.5min出车,平均13min到达现场.
3体会
首先出诊一定要迅速。多发伤患者因事发突然,病情急,变化快,死亡率较高,因此时间对多发伤病人尤其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我院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院前急救队伍,医务人员及司机时刻处于备战状态,急救车及急救器械每早检查,保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药品齐全,急救电话专人接听,保证接听电话后2-3min内快速出车,力争让病人在伤后黄金一小时内得到救治。其次,院前急救人员要相对固定,专业化培训,不但要有扎实的急救理論知识,熟练操作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止血固定、脊柱骨折搬运等急救技术,还要有快速敏捷的应变能力,能对现场伤员迅速做出伤情评估,对病情危重的伤员及时的正确处置。再次,医务人员要有责任心、爱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让患者有一种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快速的出诊,开通绿色通道,缩短急救时间,让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正确救治,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最大限度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