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们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是哈佛大学的一句名言,而问题教学法将学生的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的教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价值;全体学生;材料;时机;时间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需要注意些什么?笔者在此提出一点看法。
1 问题要有探讨价值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不能只是设置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质量,最好是能诱导学生思维的、需要学生合作的、答案又不是唯一的。例如,學习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的“巴黎公社”相关内容时,教师如果只提出这样的问题“巴黎公社何时成立?采取了什么措施?政权是什么性质?”很明显,这样问学生根本无法诱导学生思考。但如果我们换一种问法“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你同意吗?理由是什么?”显然这个问题思维含量比较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适时的引导学生从政权的产生、领导人和阶级成分的构成、实施的政策措施三方面进行概括,从而得出结论:之所以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是因为它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它触及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它的成员大多是无产阶级代表,努力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等等。
2 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好的提问是因人施问,而不是总提问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大多数问题中等生经过思考后就能回答出来,同时也要为优等生和后进生设计部分问题,较容易的问题给后进生答,难度大的问题给优等生答。例如学习必修3的“启蒙运动”时,我们既要设计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又要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问题,如“比较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还要设计有一定思维力度的问题,如“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关系?它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等等。历史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遵循低起点、分层次的原则,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才能为教学的多边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 提出问题的同时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有据可依。
人们常说,没有材料就没有历史。在历史课堂中使用的材料常见的有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等。这些材料可以由教师用多媒体提供展示,教师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教师在设置问题的同时应选择好、呈现出合适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时有据可依、有话可说。如学习必修3《启蒙运动》一课时,很多教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欧洲,启蒙运动对世界其他地区有何影响?”教材表述的就很干巴,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能在此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中国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材料,学生就会侃侃而谈,而不是照本宣科读出“启蒙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4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设置使学生处于三种心理状态才是是提问的最佳时机。第一种是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但没有答案;第二种是有部分答案但不完整;第三种是虽然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例如:曾经听一位新教师讲“新航路开辟”时,导入部分用了2004年美国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而委内瑞拉烧毁殖民探险者形象的新闻事件,非常有创意。但是,教师没做任何铺垫就突然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你当时的西方人,去哪里去寻找财富?”学生回答“东方”,教师接着就讲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这个问题问的就很突兀,因为学生还没弄明白为什么此时西方人要寻找黄金?为什么西方人相信东方有黄金?教师先讲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不需要提问,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是,倒过来,学生还没弄明白,教师就提出这个问题,反而把重要的问题给滑过去了。
5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法时,都是急性子,都是“开车不等客”,抛出问题后,不做一点停顿,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或是给的时间不充足,就立马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结果只能是喊了一个又一个学生,问题却没有解决,反而耽误了课时。笔者认为问题抛出后,教师要耐着性子等等学生,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在学生分析问题时教师要注意积极鼓励并适时引导,即使学生答的不正确,也不能粗暴的打断学生的回答,要学会倾听各种不同甚至离谱的见解。
总而言之,只有摸清所有学生的兴趣所在和知识水平,适时地提出有探究价值、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历史学习化难为易。
参考文献
[1]王松光.运用问题引领历史高效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
[2]孙铸成.注重历史课堂中的问题教学[J]. 文理导航,2013(12).
[3]甘谷列.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3(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 江苏省淮安市 223215
【关键词】价值;全体学生;材料;时机;时间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需要注意些什么?笔者在此提出一点看法。
1 问题要有探讨价值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不能只是设置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质量,最好是能诱导学生思维的、需要学生合作的、答案又不是唯一的。例如,學习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的“巴黎公社”相关内容时,教师如果只提出这样的问题“巴黎公社何时成立?采取了什么措施?政权是什么性质?”很明显,这样问学生根本无法诱导学生思考。但如果我们换一种问法“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你同意吗?理由是什么?”显然这个问题思维含量比较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适时的引导学生从政权的产生、领导人和阶级成分的构成、实施的政策措施三方面进行概括,从而得出结论:之所以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是因为它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它触及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它的成员大多是无产阶级代表,努力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等等。
2 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好的提问是因人施问,而不是总提问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大多数问题中等生经过思考后就能回答出来,同时也要为优等生和后进生设计部分问题,较容易的问题给后进生答,难度大的问题给优等生答。例如学习必修3的“启蒙运动”时,我们既要设计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又要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问题,如“比较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还要设计有一定思维力度的问题,如“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关系?它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等等。历史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遵循低起点、分层次的原则,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才能为教学的多边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 提出问题的同时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有据可依。
人们常说,没有材料就没有历史。在历史课堂中使用的材料常见的有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等。这些材料可以由教师用多媒体提供展示,教师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教师在设置问题的同时应选择好、呈现出合适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时有据可依、有话可说。如学习必修3《启蒙运动》一课时,很多教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欧洲,启蒙运动对世界其他地区有何影响?”教材表述的就很干巴,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能在此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中国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材料,学生就会侃侃而谈,而不是照本宣科读出“启蒙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4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设置使学生处于三种心理状态才是是提问的最佳时机。第一种是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但没有答案;第二种是有部分答案但不完整;第三种是虽然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例如:曾经听一位新教师讲“新航路开辟”时,导入部分用了2004年美国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而委内瑞拉烧毁殖民探险者形象的新闻事件,非常有创意。但是,教师没做任何铺垫就突然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你当时的西方人,去哪里去寻找财富?”学生回答“东方”,教师接着就讲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这个问题问的就很突兀,因为学生还没弄明白为什么此时西方人要寻找黄金?为什么西方人相信东方有黄金?教师先讲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不需要提问,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是,倒过来,学生还没弄明白,教师就提出这个问题,反而把重要的问题给滑过去了。
5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法时,都是急性子,都是“开车不等客”,抛出问题后,不做一点停顿,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或是给的时间不充足,就立马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结果只能是喊了一个又一个学生,问题却没有解决,反而耽误了课时。笔者认为问题抛出后,教师要耐着性子等等学生,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在学生分析问题时教师要注意积极鼓励并适时引导,即使学生答的不正确,也不能粗暴的打断学生的回答,要学会倾听各种不同甚至离谱的见解。
总而言之,只有摸清所有学生的兴趣所在和知识水平,适时地提出有探究价值、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历史学习化难为易。
参考文献
[1]王松光.运用问题引领历史高效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
[2]孙铸成.注重历史课堂中的问题教学[J]. 文理导航,2013(12).
[3]甘谷列.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3(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 江苏省淮安市 22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