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学酒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了大学要那么多的学费,你不让整酒,你帮忙出啊?人家这样一说,村主任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今年,村里考了七八个一二类大学生。不把第一个整学酒的给“治”了,接二连三地都要整起来,迟早要出事被问责。村主任着急了,向乡长搬救兵。
  乡长说:“你去把收的礼金给没收了,看哪个敢再整。”
  村主任说:“正式文件呢?村里有这个权力不?”
  乡长沉默了半分钟,就挂了电话。
  过两天,乡里就下了个文件,给村主任搞了个不作为,“记大过”处分,还在全乡通报。
  村主任给办公桌一捶,牙齿咬得咯吱响:“就是天王的老子,也不得再整学酒!”
  整学酒的一时没了响动。村主任觉得自己蛮有威信,发了狠话,老百姓还是不敢顶风上的。他就给乡里打报告,说了当前的大好形势。在报告末,还提出希望乡里把“记大过”的处分取消。
  乡里就很快回话,你在村里搞也不是一届两届了,算村里的老同志了,处分决定就是那么好取消的?再说,整学酒没在家里整,你就能保证不在微信、QQ里整?
  本来,村主任想说,微信、QQ里整,又有谁管得了呢?但,话到嘴边硬是咽了下去。一句话不好,说不定过两天,又下来个更严厉的处分。
  的确,有人通过微信、QQ整学酒。在微信群、QQ群发整学酒的邀请函。或者,通过微信、QQ给好友一对一地发邀请函。“吃”学酒的,就通过发“红包”当礼金,“请”学酒的,就按好多钱一桌的酒席,给送礼金的回个“红包”作“饭钱”。
  整学酒,不好“治”也得“治”。只看结果,不看辦法。这是乡长在大会上说的。村主任记得深。
  村主任抓住谁都不乐意送礼的心思,在全村显耀位置张贴严禁整学酒的告示,对“请”“吃”学酒的双方都要处罚。同时,挨家挨户发放严禁整学酒的宣传单,签订责任状。村主任的意思很明显,这样一来,你请你的学酒,大家可以用“告示”和“责任状”来婉拒。
  村里还是有人不信这个邪。村主任的外甥,把北航的“录取通知书”拿起,挨家挨户请吃学酒。有人就问村主任,外甥家请客,您不会六亲不认吧?
  张灯结彩,礼炮十二响,外甥的学酒宴开场了。全村老少几乎都来凑热闹。不少是来看村主任笑话的。村主任乐滋滋地来了,见人就亲热地招呼,一改常态。村主任要看外甥的“录取通知书”,说自己没能考上大学,没见过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开开眼。外甥把随身携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他手里。他看都不看,“刷刷”两下就撕了。
  网络上流言蜚语颇多。事情算闹大了。乡里把村主任和外甥叫到一起调解。外甥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见到学校补发的录取通知书,二是要通过网络平台,公开道歉。村主任还在迟疑。乡长就发话了:“行,行,行。”村主任说:“不把‘记大过’的处分取消,打死我也不公开道歉。”乡长说:“由不得你。”
  乡里发公函到北航,希望能补办村主任外甥的录取通知书。校方回话,今年录取的学生,没有这个人。乡长把这个消息告诉村主任。
  村主任去找外甥。外甥把收的礼金分给了村里最穷的,上不起大学的两个精准贫困户家庭的大学新生,自己打工去了。
  怎么办呢?村主任蒙了。
  作者简介:廖长勇,利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小说月刊》《小小说月刊》《佛山文艺》《湖北日报》《农村新报》《恩施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计20余万字。
其他文献
奶奶  奶奶八十多岁了,腿脚不方便,很少出门,对于外面世界的变化还停留在过去。  一次,孙女小红染着一头黄发打奶奶眼前一过,吓了奶奶一跳。接着她就数落小红,好好的黑头发干嘛要染黄?跟个黄毛狗似的。小红就笑奶奶太落伍,脑筋要换换了。  周末,小红的婶婶带着女儿小青从城里回来看奶奶。小青穿了条有好几个洞的牛仔裤。奶奶看见了直心疼。她拉着小青的手,找到小青妈说:“老二家的,是不是手里缺钱啊,怎么能让小青
期刊
一  “双抢”季节又到来了。  竹垛庄的男人女人们又忙起来了。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身,晚上到半夜才休息。割完了麦子,立即要挑上场去脱粒,场上的脱粒机正吼叫着,田里的拖拉机、耕牛就又响起耕地犁田的轰隆声和吆喝声。地耕好了,接着就要放水、耱田,然后就是起秧、插秧……一件接一件的活计,就像绷紧的链绳,拽得人如陀螺转个不停。劳力多的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只要老天帮忙,用不了几天,就会麦子入仓,秧苗下田,原本
期刊
为了解决目前时波分光网络(TWDM-PON)波长分配算法存在的负载不均衡、资源效率低、调谐开销大等问题,对利用用户流量请求行为的大尺度时间范围内呈现的周期性规律指导波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