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手大师》电影
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与此同时,每年的商业电影产量也较之以往大幅增加,一部商业片,尤其是娱乐片,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成为制片方最为看重的一个方面。曾经的那种一部影片拍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现象已经不多见。这个问题要客观分析,既不能说短时间出炉的作品就一定粗制滥造,也不能说长时间完成的就一定是精品。
毕竟,电影已经卸掉了传统观念中必须是有教育意义、有历史责任感、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包袱。很多电影直接的目的就是逗你玩、逗你乐,你开心一笑,就够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虽然一直在争论,但那是另一回事。单就电影市场来看,你干你的,我做我的,互不侵扰。本人也无意厚此薄彼,大家套路不同,共处江湖,各玩各的吧,有人看你的片子就行。
由此,新生代的导演和演员,在传统电影摄制技法上,也开始尝试各种新科技带来的新手段,我们谁都要学,学来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总归是一件好事。《分手大师》就是前一段市场上比较火的一部娱乐片,它整体风格轻松灵活、紧跟时代,用比较年轻化的技巧演绎一个虚幻的故事,拍摄手法上也有一些特色,今天就说说它。
海外取景的流行
近些年,中国人有钱了,于是,海外很多地方成了咱们的片场和度假地。俗话说,外来和尚好念经,这不但是指人,还指景,毕竟我们大多数中国人还无缘随时去世界各地喝咖啡、玩浪漫,那么,异域风情还是颇有吸引力的,所谓身边无风景。就连我们日常普通的婚礼摄影,都玩起来了,东南亚、韩国等地到处都是中国人在拍婚纱。电影当然不甘人后。
本片的开头就使用了航拍的方式,展示了毛里求斯的非洲海岸风情,那边的风景是我们身在都市的人很少见到的,这一组镜头,无论是视觉感受美妙而精致,让人眼前一亮,新鲜感就是很好的刺激视觉的手段。
航拍成为新手段
说起航拍,三五年前大家还望洋兴叹,感觉好高大上的样子,要花很大钱,要费很大劲,没有大投资,想想就算了。这两年突然地变化了,各种小型旋翼直升机,或者说是专业的航模玩具被发扬光大了,安装上小型摄影机就能够直接干活拍摄了。这主要得益于现在摄影器材的小型化和画面品质的大幅提升,就像我们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就大量使用了航拍的手法,让观众获得了不曾有过的乡土体验,视觉效果很好,而这些画面仅仅是小型遥控直升机挂上一个小微单相机就完成了。
这说明,我们要时刻跟随科技的发展来丰富我们的拍摄手段,本片中,也有一些航拍画面,用于拍摄风景、大全景是很给力的,同时,也用在了跟拍移动汽车、人物、环境的拍摄中,画面动感和跟随感都很好。以后,相信这样的手法将变得很平常,就像摇臂轨道一样,航拍器材也将成为必备附件。
利用剪影
在摄影中,剪影这种技法虽然是基本的,但运用起来,还是要仔细操作才好。比如这一组画面,选择黄昏的夕阳,要考虑云层的厚度、阳光的强度、反差和层次的时间,曝光和色温的调整也尽量接近后期要求为好,这些自然因素需要我们平时多练习,才可能果断判定某个时间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这考验导演和摄影师的更多是经验,还有就是运气。
剪影拍摄,不是人物主体变黑就行的,要和自然光有一个可控的曝光动态范围,反差太大,人物会太黑没有细节,反差太小,剪影效果又大打折扣。人物细节若隐若现的感觉下,风景自然生动的曝光,是最恰当的。
巧妙利用现场道具
这两组镜头有点意思,都是利用了现场的环境道具。第一个女演员拼命地敲打玻璃门,表现了很着急,又被玻璃阻隔的状态,这时候,因为那玻璃的透明度很高,观众实际上看不到玻璃,但通过画面又能感觉到玻璃的存在,这是利用道具的特点获得效果,很不错。
第二个男演员的出现利用竹帘子的道具引出,当帘子缓慢拉起,男演员从背对镜头转向正对镜头,为之后的男女对话形成了很好的导引,这种缓冲的过程是自然的、安静顺畅的,而与接下来男女对话的激烈冲突正好行成对比,这个小小的道具把镜头的节奏控制得很巧妙。
加入设计性的美术
片中反复出现各种所谓“分手案例”,这种排比的手法,导演使用了比较清新的美术技巧进行了后期包装,画面中经常出现分割的对打双方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故事的内容,而当每个出现的主体,都使用了定格后速写为漫画形象的方式,借以突出每个段落的不同与相同,又让镜头形式新颖活泼,比较符合年轻人的欣赏口味。这些画面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是和摄影相结合的技法,反正现在的数字后期处理技术很发达,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大胆一点,还有更多技法会开发出来的。
利用画幅宽度
剧中有很多场景使用了对角线的构图方式,无论是风景环境还是人文状态,这种比较经典的构图,对于横幅画面的构图来说,大大拓展视角宽度,也可以延长动感人物或景物的留镜时间。
无形与有形
这样的画面大家可以经常使用,电影的蒙太奇有很多种,这种镜头简单直接,又有一定的神秘感。让人物从脚步逐步走向镜头,使用环境的遮挡住人物的面部,大家会跟着脚步逐步紧张,情绪被有效调动,当情绪到达一定程度,让人物面部出现,瞬间产生的戏剧性,让情绪又马上舒缓下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而观众的欣赏感受则起伏摇摆,达到了导演预期的目的。
摇臂的作用
使用小型摇臂也可以很好地让静态场景动态化,这一个镜头就是利用小型摇臂加广角镜头完成的。摇臂从空镜高位下摇,直到人物背影全部出现,画面视角从俯视很快转为仰视,此时,人物配合摇臂的速度从背影转身正对镜头,整个过程相当流畅自然,而环境的交代和人物情绪的表达也相当到位,这种拍摄模式,要求演员与摇臂摄影师很默契地配合来完成。
逐格动画
拍摄风景中的时光穿梭变化,可使用逐格动画来完成。使用照相机拍摄或者使用摄影机的降格功能拍摄都行,主要取决于拍摄的时长和天气风云的具体状态。而用各种窗户在夜色中形成的网格密集感,表现纷繁复杂中的有序而又无序的生活,也是很好的方式。
利用对比
构图中,可以大胆使用环境或道具的宏伟庞大与人物的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环境是静态的,人物虽然小,但是动态的,是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的。而这种对比,会起到渲染当时人物处境和状态的作用。在影视画面中,动态的比静态的元素,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利用对比
利用环境道具
还有这样的生活日常道具会起到不错的构图作用,比如用镜子反射的人物正面,门框的隔离让人物分割为两个独立而又不可分离的隐喻感,都是很好的思路,我们可以更加延伸到我们的拍摄中,仔细考察和选择现场环境,其实,有很多可以利用和发挥的东西:水面、街道转角镜、手机自拍。大家自由想象吧!
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与此同时,每年的商业电影产量也较之以往大幅增加,一部商业片,尤其是娱乐片,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成为制片方最为看重的一个方面。曾经的那种一部影片拍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现象已经不多见。这个问题要客观分析,既不能说短时间出炉的作品就一定粗制滥造,也不能说长时间完成的就一定是精品。
毕竟,电影已经卸掉了传统观念中必须是有教育意义、有历史责任感、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包袱。很多电影直接的目的就是逗你玩、逗你乐,你开心一笑,就够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虽然一直在争论,但那是另一回事。单就电影市场来看,你干你的,我做我的,互不侵扰。本人也无意厚此薄彼,大家套路不同,共处江湖,各玩各的吧,有人看你的片子就行。
由此,新生代的导演和演员,在传统电影摄制技法上,也开始尝试各种新科技带来的新手段,我们谁都要学,学来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总归是一件好事。《分手大师》就是前一段市场上比较火的一部娱乐片,它整体风格轻松灵活、紧跟时代,用比较年轻化的技巧演绎一个虚幻的故事,拍摄手法上也有一些特色,今天就说说它。
海外取景的流行
近些年,中国人有钱了,于是,海外很多地方成了咱们的片场和度假地。俗话说,外来和尚好念经,这不但是指人,还指景,毕竟我们大多数中国人还无缘随时去世界各地喝咖啡、玩浪漫,那么,异域风情还是颇有吸引力的,所谓身边无风景。就连我们日常普通的婚礼摄影,都玩起来了,东南亚、韩国等地到处都是中国人在拍婚纱。电影当然不甘人后。
本片的开头就使用了航拍的方式,展示了毛里求斯的非洲海岸风情,那边的风景是我们身在都市的人很少见到的,这一组镜头,无论是视觉感受美妙而精致,让人眼前一亮,新鲜感就是很好的刺激视觉的手段。
航拍成为新手段
说起航拍,三五年前大家还望洋兴叹,感觉好高大上的样子,要花很大钱,要费很大劲,没有大投资,想想就算了。这两年突然地变化了,各种小型旋翼直升机,或者说是专业的航模玩具被发扬光大了,安装上小型摄影机就能够直接干活拍摄了。这主要得益于现在摄影器材的小型化和画面品质的大幅提升,就像我们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就大量使用了航拍的手法,让观众获得了不曾有过的乡土体验,视觉效果很好,而这些画面仅仅是小型遥控直升机挂上一个小微单相机就完成了。
这说明,我们要时刻跟随科技的发展来丰富我们的拍摄手段,本片中,也有一些航拍画面,用于拍摄风景、大全景是很给力的,同时,也用在了跟拍移动汽车、人物、环境的拍摄中,画面动感和跟随感都很好。以后,相信这样的手法将变得很平常,就像摇臂轨道一样,航拍器材也将成为必备附件。
利用剪影
在摄影中,剪影这种技法虽然是基本的,但运用起来,还是要仔细操作才好。比如这一组画面,选择黄昏的夕阳,要考虑云层的厚度、阳光的强度、反差和层次的时间,曝光和色温的调整也尽量接近后期要求为好,这些自然因素需要我们平时多练习,才可能果断判定某个时间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这考验导演和摄影师的更多是经验,还有就是运气。
剪影拍摄,不是人物主体变黑就行的,要和自然光有一个可控的曝光动态范围,反差太大,人物会太黑没有细节,反差太小,剪影效果又大打折扣。人物细节若隐若现的感觉下,风景自然生动的曝光,是最恰当的。
巧妙利用现场道具
这两组镜头有点意思,都是利用了现场的环境道具。第一个女演员拼命地敲打玻璃门,表现了很着急,又被玻璃阻隔的状态,这时候,因为那玻璃的透明度很高,观众实际上看不到玻璃,但通过画面又能感觉到玻璃的存在,这是利用道具的特点获得效果,很不错。
第二个男演员的出现利用竹帘子的道具引出,当帘子缓慢拉起,男演员从背对镜头转向正对镜头,为之后的男女对话形成了很好的导引,这种缓冲的过程是自然的、安静顺畅的,而与接下来男女对话的激烈冲突正好行成对比,这个小小的道具把镜头的节奏控制得很巧妙。
加入设计性的美术
片中反复出现各种所谓“分手案例”,这种排比的手法,导演使用了比较清新的美术技巧进行了后期包装,画面中经常出现分割的对打双方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故事的内容,而当每个出现的主体,都使用了定格后速写为漫画形象的方式,借以突出每个段落的不同与相同,又让镜头形式新颖活泼,比较符合年轻人的欣赏口味。这些画面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是和摄影相结合的技法,反正现在的数字后期处理技术很发达,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大胆一点,还有更多技法会开发出来的。
利用画幅宽度
剧中有很多场景使用了对角线的构图方式,无论是风景环境还是人文状态,这种比较经典的构图,对于横幅画面的构图来说,大大拓展视角宽度,也可以延长动感人物或景物的留镜时间。
无形与有形
这样的画面大家可以经常使用,电影的蒙太奇有很多种,这种镜头简单直接,又有一定的神秘感。让人物从脚步逐步走向镜头,使用环境的遮挡住人物的面部,大家会跟着脚步逐步紧张,情绪被有效调动,当情绪到达一定程度,让人物面部出现,瞬间产生的戏剧性,让情绪又马上舒缓下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而观众的欣赏感受则起伏摇摆,达到了导演预期的目的。
摇臂的作用
使用小型摇臂也可以很好地让静态场景动态化,这一个镜头就是利用小型摇臂加广角镜头完成的。摇臂从空镜高位下摇,直到人物背影全部出现,画面视角从俯视很快转为仰视,此时,人物配合摇臂的速度从背影转身正对镜头,整个过程相当流畅自然,而环境的交代和人物情绪的表达也相当到位,这种拍摄模式,要求演员与摇臂摄影师很默契地配合来完成。
逐格动画
拍摄风景中的时光穿梭变化,可使用逐格动画来完成。使用照相机拍摄或者使用摄影机的降格功能拍摄都行,主要取决于拍摄的时长和天气风云的具体状态。而用各种窗户在夜色中形成的网格密集感,表现纷繁复杂中的有序而又无序的生活,也是很好的方式。
利用对比
构图中,可以大胆使用环境或道具的宏伟庞大与人物的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环境是静态的,人物虽然小,但是动态的,是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的。而这种对比,会起到渲染当时人物处境和状态的作用。在影视画面中,动态的比静态的元素,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利用对比
利用环境道具
还有这样的生活日常道具会起到不错的构图作用,比如用镜子反射的人物正面,门框的隔离让人物分割为两个独立而又不可分离的隐喻感,都是很好的思路,我们可以更加延伸到我们的拍摄中,仔细考察和选择现场环境,其实,有很多可以利用和发挥的东西:水面、街道转角镜、手机自拍。大家自由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