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想把别人灌醉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do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劝酒文化屡见不鲜。尤其在职场上,劝酒甚至灌酒更成为了一种“服从性测试”的手段。在各种各样劝酒话术的夹击下,弱势的一方往往难以抵挡,最终成为了酒桌上的受害者。他们为什么非要强迫一个人过量地饮酒?
  近日,“阿里女员工被灌酒猥亵”一事引发全网关注,所谓“酒桌文化”也被密集批判。
   在中国,劝酒文化屡见不鲜。尤其在职场上,劝酒甚至灌酒更成为了一种“服从性测试”的手段。在各种各样劝酒话术的夹击下,弱势的一方往往难以抵挡,最终成为了酒桌上的受害者。
   那么,到底有沒有“酒桌文化”这种说法?他们为什么想把别人灌醉?
  何为酒桌文化
   酒,当然是有文化的。古希腊有酒神狄俄倪索斯,古代中国的酒也和祭祀相关,有一种官职就叫“祭酒”,现在出土文物里还能发现古人所酿的酒。这种悠久的历史,本身足以说明酒嵌入人类文明的程度之深。
   围绕酒,确实也有很多奇闻轶事。杜甫有一首《饮中八仙歌》,其中就记下了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醉后写狂草的张旭、酒后掉到井里的贺知章,等等。酒的神经刺激与麻痹作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创造文化史中。
   酒是有文化内涵的,但文化概念不能泛化。具体到酒桌,很多时候却不能简单冠以“文化”之名。
   比如晋代巨富石崇劝大将军王敦饮酒,王敦不饮,石崇就杀害一位劝酒的侍女,一连杀了三人,王敦还是不饮。看到这一幕,谁还能说这是文化?只有一种文明被蹂躏之感。
   “文化”二字,自带一种温润感。然而在酒桌上的权力行使,对他人的肉体强迫,实在与文化相去甚远。李白也好、杜甫也罢,他们与酒相关的文化创作,无不来自于自由支配下的个体书写,与在酒桌上强弱关系的赤裸展示有着天壤之别。
  把别人灌醉的目的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酒会让人失去自我控制能力,那么,强迫一个人过量地饮酒,并想把他灌醉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人之所以养成了劝酒的习惯,是因为礼仪要求人们对酒保持节制,而有些人偏又要彼此太过殷勤,甚至软硬兼施地劝酒,看看究竟有谁被打破了防线、因不胜酒力而出乖露丑。这种劝酒之风经常会变成不可开交、大伤和气的灌酒、闹酒、斗酒,进而演变成一种陋俗。
   从阿里女员工酒后被侵害的案件就能看到,哪怕是充满着科技意味的互联网企业,依然在诉诸一种前现代的权力规则。酒桌上对女性的强迫,显示着权力等级、男女关系的双重压制,实在是龌龊至极。
   改变陋习并不容易,需要社会达成一致精神觉悟与行为约束,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首先是要在认知上给一些行为明确定义,激发起社会成员的内在耻感。
  要勇敢对劝酒说不
   在生活中和职场上,如果遇到有人用以下的话术来劝酒,一定要勇敢说不!
   话术一:“不会喝酒才要练”“酒量都是练出来的,喝!”
   真相:酒量无法被“锻炼”出来。酒精要靠两种酶来代谢,沾酒就醉的人多半是存在酶缺陷。由于基因不能改变,自然酒量也就不可能通过多喝酒“锻炼”出来,所谓“锻炼”只能让人对醉酒的不适从厌恶到麻木而已。
   话术二:“吃点解酒药不就行了。”
   真相:没有任何食物或药物可以“解酒”。不管是民间流传的蜂蜜水、茶叶,还是网络上贩卖的各种“解酒药”“解酒酶”,最多只是B族、C族维生素和一些植物提取物,其解酒护肝的效果都没有经过临床验证,不能信。
   话术三:“小酌怡情,适量饮酒有益身心健康。”
   真相:酒喝多少都伤身,“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是骗人的。酒精是一类致癌物,只要进入人体就会造成损害,喝多喝少不过是伤害大小不同。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喝酒就会提高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会随着饮酒量的上涨而增加。
   更惊人的是,每周摄入酒精超过100克(相当于4两高度白酒)的研究对象,死亡风险增加;每周超过200克的,预期寿命缩短1至2年;超过350克的,少活4至5年。
   另外,不管多高兴,千万别乱劝酒,如果饮酒者出事,以下4种情况,劝酒者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不喝看不起我”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经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第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第三,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此外,女性如遇到酒后被骚扰、侵害,要记得留取证据,勇敢报警,不让对方逍遥法外。
  (光明网2021.8.11等)
其他文献
一夜之间,20年前被美军击败的塔利班,如今重新回到了阿富汗首都。阿富汗再次变天。上次执政,塔利班实行了严苛的统治。再度执政,塔利班是否如人们期望的,在逐渐转向一个团结包容的政府?神秘的塔利班“当家人”将带领阿富汗走向何方?  “塔利班已经赢了。”8月15日,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逃离阿富汗后公开发声,称自己是为了防止“血流成河”才离开。从8月6日攻下首个省会城市拉什卡尔加起,短短一周多时间里,阿
期刊
新中国顶天立地的英雄,也有着如山背影般的父爱。他们既是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也是子女眼中严厉与慈爱并存的父亲;他们将子女视为掌上珍宝,却从不会让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行使方便……让我们走近带着温情的英雄伟人们。  近日,一段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回忆父亲的视频被播放了超过26万次。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军人,刘伯承曾经九次身负重伤,其中有两次命悬一线。1916年3月,他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时头部中弹,这次负伤令他
期刊
近日,巴基斯坦披露了导致9名中国公民死亡的达苏公交车爆炸案的重大进展。巴方释放的信息引发高度关注:“巴塔”斯瓦特分支是什么组织?袭击事件为何得到印度、阿富汗情报部门的支持?案件背后有着怎样的地缘政治利益?  8月12日晚间,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14日发生的导致9名中国公民死亡的达苏公交车爆炸案是一起自杀式炸弹袭击。该案在阿富汗策划,由“巴塔”斯瓦特分支具体实施,袭击者所属
期刊
对葛道荣所代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体而言,如果“12·13”标志着被黑暗吞噬,那么“8·15”则意味着光明重来。如今,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仅剩65人,他们还在用余生等待侵略者道歉!  193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中,30多万同胞惨遭日军杀害,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今年以来,又有7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仅剩65人,他们还在用余生等待侵略者道歉!  那些
期刊
梳理过去的腐败案例,虽然在“驻沪办主任”岗位上落马的官员不算很多,但如果算上“驻京办主任”,不难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某市一名駐京办主任曾坦言:“我的工作就是将礼物不露痕迹地送到领导的手中。”“驻京办”俨然成了“蛀京办”。  “驻京办主任都有左右逢源、纵横四海的本领”  8月13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佳木斯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原主任韩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从
期刊
在片子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有故事的手——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手贴满了膏药,难以伸直,总是握着一个大喇叭;中国人民解放军排雷战士杜富国的手排除地雷2400多颗。如今,他用空空的袖管行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军礼……  近日,中联部与新华社联合出品、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承制的微纪录片《携手,为人民》,呈现了钟南山、张桂梅、卓嘎、杜富国以及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手,网络总浏览量突破5亿次。  同样是“手”,
期刊
我们在看到荧屏上的剧组重逢时总是忍不住感慨,拉不住时光的列车。近年来,综艺节目“游戏”少了,“重聚”多了,《我爱我家》《新白娘子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剧组的演员纷纷重聚,综艺节目为何打“怀旧牌”?人们为何会怀旧?  剧组“重聚”频现   在电视剧《都挺好》热播的时候,剧组来到浙江卫视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进行宣传,节目组打起了“怀旧牌”。姚晨、沙溢曾出演过《武林外传》,在节目里,姚晨重新扮上
期刊
柏剑除了管他们吃穿住,还教他们跑步,利用体育技能,让孩子们能上个好的学校。26年来,柏剑共培养出了50多名大学生、4名国际级健将、55名国家一级运动员。他带着一群曾经饱受命运磨难的孩子,“跑”出了一条阳光明媚的人生路。  被誉为“中国好爸爸”的柏剑是一名来自辽宁鞍山的体育老师,1995年至今,他先后助养了126个孩子。     助养第一个孩子   1973年出生的柏剑是辽宁葫芦岛市人,出身贫寒
期刊
阿富汗塔利班入主首都后,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在这场倍受瞩目的发布会上,塔利班发言人回应了众多阿富汗民众和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承诺。  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入主首都喀布尔。8月16日,塔利班控制了喀布尔全部地区。8月17日,塔利班宣布“大赦”。当天,塔利班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在这场倍受瞩目的发布会上,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回应了众多阿富汗民众和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作出了
期刊
中美之间的博弈不同于过去崛起中的大国与既有大国间的冲突。如何正确理解和展开博弈,同时处理中美两国关系中的其他关键问题?哈佛大学学者认为,美国与中国存在严重冲突,但也存在目前被忽视的巨大共同利益;中国不是恶魔,美国的盟友也不是天使;美国需要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不是活在美国所希望的世界里。  美国《欧亚评论》网站8月8日发表题为《中国和美国:新时代新博弈》的文章,作者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學院高级研究员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