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致癌性的体外研究进展

来源 :实用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被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Ⅰ类致癌因子,但至今Hp的确切致癌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大多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Hp可能作用于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Hp可通过许多途径导致上皮细胞发生一系列损伤改变,胃癌的发生与基因的损伤、突变、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改变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失平衡等有关.本文收集近年来利用幽门螺杆菌与体外胃上皮细胞系共同培养研究Hp对胃上皮细胞的致癌作用的相
其他文献
比较国际船级社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IACS)制定的针对集装箱船总纵强度评估的标准“URS11A”与集装箱船有限元强度评估工况的最低要求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60例大肠癌组织的细胞周期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进行p27基因蛋白产物检测,以探讨p27表达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