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多数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但仍面临诸多内部审计风险,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控。本文在简要分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就做好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提出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
在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受到国有企业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内部审计工作也持续改进,且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对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也要看到,内部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只有加强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才能使国有企业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化水平。从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虽然能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仍面临诸多风险,需引起国有企业重视,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做好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涉及诸多方面,不同的国有企业、不同的审计方法和审计内容,其风险因素不尽相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表现为: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一定的环境风险,主要是个别国有企业不注重内部审计的科学性,没有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一些国有企业重视“事后审计”,未从全局性、战略性、全面性的高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因而面临一定的内部审计环境风险;有的国有企业面临一系列操作风险,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不高,同时因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个别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不高,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不负责任的现象,导致内部审计无法取得实效,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较多审计报告风险,如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虽发现了问题,也纳入到审计报告中,但综合分析不到位,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最根本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设计与安排不到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不高。具体说: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注重科学性建设,没有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如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审计过程中,虽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但普遍存在“事后审计”的现象,“全过程”审计不到位导致出现内部审计风险,要引起国有企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思路;有的国有企业不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工作流程缺乏规范化,内部审计人员教育和培训不足,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出现了一系列风险;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注重模式创新,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未进行优化,信息化审计较少,运用大数据技术审计则更少。总之,尽管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比较重视,基本上能满足发展需要,但实施过程中仍缺乏科学性、规范化和创新性,进而出现了一系列风险,国有企业应有清醒的认识,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以期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控措施
3.1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思路的科学性
思路决定出路。国有企业要想更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关键要将内部审计风险管控纳入到内部审计工作体系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建设,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建立专职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赋予他们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思路的科学性,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系统安排,根据不同的审计事项进行优化和完善,如实施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时,应建立“全生命周期”审计机制,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内部审计融入到重大投资项目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重大投资项目的有效实施。
3.2抓好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是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国有企业一定要着眼于更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抓好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建设,使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环境建设,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使各方面都能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流程体系,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引导和培训,使他们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能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依法合规办事,使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更有效。
3.3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做好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国有企业就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制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意见》,加强内部审计风险调查与分析,将PDCA循环与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有效结合,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风险管控机制。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如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审计,综合分析查找漏洞,出具内部审计报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和指导性意见。将全面审计、全程审计、全员审计作为重要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内部审计工作合力,如建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开展会商、沟通、協调工作,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尽管国有企业普遍重视内部审计,也能按要求组织实施,但仍面临诸多风险,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思路的科学性、抓好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促进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翟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04):48-49.
[2]封毅.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探究[J].审计观察,2021(02):41-45.
[3]吴开花.关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探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23):50-51.
作者简介:范国军(1984.7-)男,汉,甘肃兰州人。本科,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
在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受到国有企业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内部审计工作也持续改进,且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对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也要看到,内部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只有加强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才能使国有企业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化水平。从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虽然能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仍面临诸多风险,需引起国有企业重视,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做好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涉及诸多方面,不同的国有企业、不同的审计方法和审计内容,其风险因素不尽相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表现为: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一定的环境风险,主要是个别国有企业不注重内部审计的科学性,没有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一些国有企业重视“事后审计”,未从全局性、战略性、全面性的高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因而面临一定的内部审计环境风险;有的国有企业面临一系列操作风险,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不高,同时因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个别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不高,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不负责任的现象,导致内部审计无法取得实效,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较多审计报告风险,如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虽发现了问题,也纳入到审计报告中,但综合分析不到位,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最根本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设计与安排不到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不高。具体说: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注重科学性建设,没有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如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审计过程中,虽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但普遍存在“事后审计”的现象,“全过程”审计不到位导致出现内部审计风险,要引起国有企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思路;有的国有企业不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工作流程缺乏规范化,内部审计人员教育和培训不足,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出现了一系列风险;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注重模式创新,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未进行优化,信息化审计较少,运用大数据技术审计则更少。总之,尽管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比较重视,基本上能满足发展需要,但实施过程中仍缺乏科学性、规范化和创新性,进而出现了一系列风险,国有企业应有清醒的认识,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以期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控措施
3.1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思路的科学性
思路决定出路。国有企业要想更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关键要将内部审计风险管控纳入到内部审计工作体系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建设,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建立专职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赋予他们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思路的科学性,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系统安排,根据不同的审计事项进行优化和完善,如实施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时,应建立“全生命周期”审计机制,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内部审计融入到重大投资项目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重大投资项目的有效实施。
3.2抓好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是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国有企业一定要着眼于更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抓好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建设,使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环境建设,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使各方面都能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流程体系,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引导和培训,使他们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能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依法合规办事,使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更有效。
3.3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做好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国有企业就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制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意见》,加强内部审计风险调查与分析,将PDCA循环与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有效结合,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风险管控机制。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如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审计,综合分析查找漏洞,出具内部审计报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和指导性意见。将全面审计、全程审计、全员审计作为重要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内部审计工作合力,如建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开展会商、沟通、協调工作,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尽管国有企业普遍重视内部审计,也能按要求组织实施,但仍面临诸多风险,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思路的科学性、抓好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促进内部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翟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04):48-49.
[2]封毅.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探究[J].审计观察,2021(02):41-45.
[3]吴开花.关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探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23):50-51.
作者简介:范国军(1984.7-)男,汉,甘肃兰州人。本科,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