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98年央行取消信贷指令性计划以来,信贷规模逐步演变成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央行的信贷调控目标与实际信贷增长之间的差异,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论证了信贷规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它们已经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央行不应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此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企业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信贷已经不再是企业融资的唯一形式。因此,信贷规模控制不宜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机 构】
: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北京市10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央行取消信贷指令性计划以来,信贷规模逐步演变成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央行的信贷调控目标与实际信贷增长之间的差异,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论证了信贷规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它们已经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央行不应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此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企业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信贷已经不再是企业融资的唯一形式。因此,信贷规模控制不宜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个人房产假按揭贷款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解剖,多角度阐释了风险防范与控制难点,并探讨了现实条件下从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建设、职能部门管理、法律完善与惩处等方面的矫正路径安排。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匮乏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长期而普遍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湖南武冈市(县级市)的个案调查,回顾和评价了当前金融信贷的运行情况,对基层金融信贷一段时间以来在支持地方经济核心作用弱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当前县域融资渠道狭窄的情形下,提出了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贷款难”与基层银行“难贷款”以及构建良性互动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建议。
近年来,人民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但由于内控制度整体性不强、监督资源较分散等问题,影响了基层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如何提高基层人民银行内控体系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影响基层人民银行内控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有制度设计预期不同、监督资源分散、对内控认识不强和习惯性思维、不完善与低效率的激励评价机制和技术制约等因素,提出了要通过完善内控组织体系、营造良好执行环境、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加大技术控制力度等建议。
本文通过对龙岩市“十镇百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和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影响金融支农政策及措施落实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新农村与现代农业建设之金融政策的路径设想。
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作为企业和人个征信系统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扩大征信数据范围,提高征信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层央行推动金融生态建设的核心在于建好信用信息库和加强有效征信的宣传,还应加快征信立法的进程。
最近很多研究发现:名义汇率同由经济基本因素决定的长期均衡之间的偏离呈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在Turnovsky的随机一般均衡两国模型框架下,在居民最优化行为、弹性价格基础上考虑了两国双向资本流动与资产调整的时滞,说明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投资者的资产调整所引发的资本流动也将使名义汇率呈现非线性特征,它显示了名义汇率在短期内存在的波动性。同时本文也说明,就长期而言,汇率的趋势仍将由宏观经济基本因素所主导。
银行业对外开放将对东道国的银行体系及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可能使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有所提高,利润有所减少;外资银行既有可能对东道国的金融危机起到稳定作用,又有可能增加东道国信贷市场的不稳定性,并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母国的经济危机传播至东道国;外资银行的进入还有可能间接地增加东道国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Kruskal Wallis非参数检验的结果表明,银行业对外开放与银行危机之间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沟通是现代货币政策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通过沟通,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共识。本文围绕沟通的动因、沟通策略的实施以及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分析研究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工作方法重要性、特殊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方法的创新思路。即纵向实行以分类管理为核心、分类指导为宗旨、分类考核为手段的“三分工作法”,横向推行以通用性标准、专业性标准、特殊性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管理制”,并通过辅助性工作方法实现“三分法”与“标准化”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履职水平。
本文以两种主流制度变迁思想为基础,从激励理论视角提出了一个诠释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激励功能变迁的逻辑与障碍的初步框架,并认为,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激励功能变迁的理论逻辑是政府主导型渐进式变迁,这是中国农村金融外部制度与农村金融内部制度的协调性体现;同时,由于存在政府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而使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激励功能缺位、低效或无效,进而体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激励功能变迁的现实障碍,这是中国农村金融外部制度与农村金融内部制度的冲突性体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激励功能变迁的全过程交织着冲突与协调的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