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拉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无意识对人类主体的生存状况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在残雪小说中,我们能够经常观察到主人公之“镜像”情结。而“镜像”是关于欲望的隐喻,是对缺乏的需求。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无意识主体”是最大的缺乏一一这是由无意识受到压制、无法卒读的特色所决定的。本文在分析残雪小说中“镜像”具体特点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其欲望对象,从而得出结论:残雪小说中的“镜像”以一种象征的形式从根本上表达了对无意识主体之欲求,而这也正是残雪企图突破分裂和异化的精神处境,到达无意识主体之家的创作观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 无意识;主体;镜像;残雪;异化
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残雪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她坚持潜意识写作,并认为“潜意识写作令人上瘾,而且没有退路,只要一退就全盘崩溃。”这表现了其企图在文本中呈现内在精神原型的决心,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她的“所有的小说都是精神自传。”
面对这样一位极其注重精神的小说家,我们不得不以一种典型的象征性隐喻为窗口,通达其内在精神世界。在拉康精神分析学说中,“镜像”是一个核心概念。而在对残雪某些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主人公往往会有某种“镜像”情结。在“镜像”时期,“婴儿通过仲着镜中自身的像发笑而实现一种自恋的认同,……在随后的生活中,通过一系列与自恋对象或爱之对象的认同,自我逐渐获得了一种身份或同一。”虽然由这种认同所获得的身份是一种想象性的身份,然而“由镜像时期经验所开创的自我的想像功能,并不会随着镜像时期钓结束而结束;相反,它作为人类主体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显然,残雪主人公的“镜像”情结源于这种自我的想像功能,而之所以要想像,是因为“当人们感到欠缺时,他总是要对着镜像作一个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欠缺,从中发现自己所要的东西。”那么,残雪文本中的主人公究竟“欠缺”什么呢?《公牛》首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寻觅的窗口。
那天外面雨濛濛的。风刮着,老桑树上的桑椹“嚓嚓嚓”地落到瓦缝里。我从墙上的大镜子里看见窗口闪过一道紫光。那是一头公牛的背,那家伙缓慢地移过去了。我奔到窗口,探出头去。
首段显然对主要在场者的时间背景、地点背景和身份背景实施了模糊化处理。特别是“公牛”从何而来,为何而去,作者并没有提到,它就像天外来客,“缓慢地移过去了”,而我则表示惊奇,因此“奔到窗口,探出头去”。如果读者企图通过继续阅读文本而解开心中的疑惑,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插叙了“我”与老关莫名奇妙的对话之后,那头奇怪的公牛莫可名状地再次出场了:
下午它又来了。我正坐在窗前吃饭,板壁缝里忽然闪出那道熟悉的紫光,一只牛角伸进来了。原来它把板壁捅了一个洞。我又探出头去,看见了它浑圆的屁股。它正离开,它缓慢地移动,踩得煤渣在它脚底苦苦地呻吟。
“公牛”的第二次出场依然是暧昧而含糊的。作者“若无其事”的叙述显示出了近乎残酷的冷漠:“一只牛角伸进来了。原来它把板壁捅了一个洞……有一大群长腿花蚊在桌子底下袭击我赤裸的双腿,是很热闹的聚餐。”可以说,“公牛”企图以暴力手段博取“我”的注意的谋划失败了,因为“我”很快被一群蚊于吸引了过去。然而,“我”最终无法抵挡“公牛”的迂回往返战略:
那个东西整日整夜绕着我们的房子转悠,你就一次也没看见?……
我推开门,看见它圆浑的屁股。它已经过去了,它的背影嵌着一道紫黑的宽边……
它又来了,它把板壁弄得“嗵嗵”直响。我打开门,一道耀眼的紫光逼使我闭上了眼……
这种重复的、看不到任何背景的叙述构成了一幅看似“荒诞”的图景,并且,作者在描绘这一图景时,显然拒绝了想像性写作,而是以精神写真的手法力图使这一荒诞场景显得真实可信。因为“想像本质上是自恋的,对自我来说也是一种异化。”拒绝“异化”的残雪企图“抵达人性之根”,而所谓“人性之根”无疑只有从作为主体根源的无意识中才能寻找得到。《公牛》首段早早出现的“镜像”为我们打开无意识之门提供了一把钥匙。
“我”看见公牛,最初是通过墙上的大镜子,这首先表明,“人只有在他同世界的他物和社会上他者的接触中,才能发现自己”,其次,由于“镜像实际上就是象征性,就是一种表示自身身份和隐藏整个神秘的世界的象征物”,那么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公牛”是一种象征性的隐喻——根据“公牛”毫无背景、莫可名状的特质——进一步说,“公牛”是关于无意识主体的隐喻。“公牛”让人莫名奇妙的来历和行为,正与拉康的无意识学说形成了一种异质同构的统一:无意识是一种“表现符号下面被表现事物的不知不觉的变化,一种意思的不断模糊和消失,一种无法卒读的、肯定不会使它最后的秘密得到解释的奇怪的现代主体文本”。的确,有关“公牛”的“现代主义”文本最终也没有得到解释:
从镜子里面可以看得很远。在那里,有庞大的动物的身躯倒在水里,“啪嗒啪嗒”地作垂死的挣扎,鼻子里喷出浓黑的烟雾。喉咙里涌出鲜红的血浆。
我惊骇地回过头来,看见他高举着大锤,向那面镜子砸去。
“公牛”从何而来,为何而来,作者最终没有交待,它仿佛只是一个没有目的的乱码,死亡是唯一的归宿。它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作者也没有做任何交待。而“公牛”死亡的场景,“我”同样是通过“镜子”看见的。可以说,以“镜像”始,以“镜像”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安排。既然“公牛”象征着无意识主体,那么为何最终它会“作垂死的挣扎”?因为无意识是“一种处于矛盾之中的东西,一种将要生成而实际上并没有生成的东西。”由于文中主人公有一种到达无意识领域的欲望,然而实际上无意识遭到压抑,并没有生成,故而“老关”——处于“异化”状态,企图返回“真我”的“老关”终于愤怒了:“他高举着大锤,向那面镜子砸去。”“镜子”在此所体现的不再是一种实用价值,而是一种象征价值和隐喻价值,而“镜子”最终的破碎显然也是作者意味深长的安排:它代表着一种欲望期待的受挫,一种无意识主体的缺场。
无意识主体欲求其自身,从根本说,是因为它是一种缺乏。而这种缺乏对于残雪而言,代表着“精神世界中的那个本真之我。”要寻找“本真之我”,就必须抵达人类主体,由于“每一个人类主体的生存状况其实都是由其无意识状况决定的,”所以究根结底,文学文本只能向无意识深处开掘。在残雪的某种文本中,“镜像”代表着一种隐喻,一种通达无意识深处的窗口。在向精神深处挖掘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某种“审丑”的倾向,然而正如残雪本人所宣称的:“所谓的脏、丑,很一般的世俗的眼光,其实根本不是那种东西,因为灵魂的东西是排除了世俗的因素的。”的确,“如果把残雪小说理解成非理性的混乱、焦虑、梦呓,那是因为读者站在世俗之岸并没有向精神彼岸眺望,而是背过身去一如既往地沉湎于世俗世界。”面对分裂和界化的现实,残雪在文本中运用非理性实施着“艺术复仇”和精神救赎。可以说,在某些文本中,残雪正是运用“镜像”这一关键性象征物作为窗口,从而摆脱了世俗世界,在精神王国中自由穿梭。虽然要到达“无意识主体,”到达“本真之我”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但是“人的欲望对象的虚妄性给人类文化创造活动带来无与伦比的积极意义”,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残雪的写作模式必将为其自身的创作注入无限的活力。
[关键词] 无意识;主体;镜像;残雪;异化
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残雪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她坚持潜意识写作,并认为“潜意识写作令人上瘾,而且没有退路,只要一退就全盘崩溃。”这表现了其企图在文本中呈现内在精神原型的决心,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她的“所有的小说都是精神自传。”
面对这样一位极其注重精神的小说家,我们不得不以一种典型的象征性隐喻为窗口,通达其内在精神世界。在拉康精神分析学说中,“镜像”是一个核心概念。而在对残雪某些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主人公往往会有某种“镜像”情结。在“镜像”时期,“婴儿通过仲着镜中自身的像发笑而实现一种自恋的认同,……在随后的生活中,通过一系列与自恋对象或爱之对象的认同,自我逐渐获得了一种身份或同一。”虽然由这种认同所获得的身份是一种想象性的身份,然而“由镜像时期经验所开创的自我的想像功能,并不会随着镜像时期钓结束而结束;相反,它作为人类主体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显然,残雪主人公的“镜像”情结源于这种自我的想像功能,而之所以要想像,是因为“当人们感到欠缺时,他总是要对着镜像作一个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欠缺,从中发现自己所要的东西。”那么,残雪文本中的主人公究竟“欠缺”什么呢?《公牛》首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寻觅的窗口。
那天外面雨濛濛的。风刮着,老桑树上的桑椹“嚓嚓嚓”地落到瓦缝里。我从墙上的大镜子里看见窗口闪过一道紫光。那是一头公牛的背,那家伙缓慢地移过去了。我奔到窗口,探出头去。
首段显然对主要在场者的时间背景、地点背景和身份背景实施了模糊化处理。特别是“公牛”从何而来,为何而去,作者并没有提到,它就像天外来客,“缓慢地移过去了”,而我则表示惊奇,因此“奔到窗口,探出头去”。如果读者企图通过继续阅读文本而解开心中的疑惑,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插叙了“我”与老关莫名奇妙的对话之后,那头奇怪的公牛莫可名状地再次出场了:
下午它又来了。我正坐在窗前吃饭,板壁缝里忽然闪出那道熟悉的紫光,一只牛角伸进来了。原来它把板壁捅了一个洞。我又探出头去,看见了它浑圆的屁股。它正离开,它缓慢地移动,踩得煤渣在它脚底苦苦地呻吟。
“公牛”的第二次出场依然是暧昧而含糊的。作者“若无其事”的叙述显示出了近乎残酷的冷漠:“一只牛角伸进来了。原来它把板壁捅了一个洞……有一大群长腿花蚊在桌子底下袭击我赤裸的双腿,是很热闹的聚餐。”可以说,“公牛”企图以暴力手段博取“我”的注意的谋划失败了,因为“我”很快被一群蚊于吸引了过去。然而,“我”最终无法抵挡“公牛”的迂回往返战略:
那个东西整日整夜绕着我们的房子转悠,你就一次也没看见?……
我推开门,看见它圆浑的屁股。它已经过去了,它的背影嵌着一道紫黑的宽边……
它又来了,它把板壁弄得“嗵嗵”直响。我打开门,一道耀眼的紫光逼使我闭上了眼……
这种重复的、看不到任何背景的叙述构成了一幅看似“荒诞”的图景,并且,作者在描绘这一图景时,显然拒绝了想像性写作,而是以精神写真的手法力图使这一荒诞场景显得真实可信。因为“想像本质上是自恋的,对自我来说也是一种异化。”拒绝“异化”的残雪企图“抵达人性之根”,而所谓“人性之根”无疑只有从作为主体根源的无意识中才能寻找得到。《公牛》首段早早出现的“镜像”为我们打开无意识之门提供了一把钥匙。
“我”看见公牛,最初是通过墙上的大镜子,这首先表明,“人只有在他同世界的他物和社会上他者的接触中,才能发现自己”,其次,由于“镜像实际上就是象征性,就是一种表示自身身份和隐藏整个神秘的世界的象征物”,那么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公牛”是一种象征性的隐喻——根据“公牛”毫无背景、莫可名状的特质——进一步说,“公牛”是关于无意识主体的隐喻。“公牛”让人莫名奇妙的来历和行为,正与拉康的无意识学说形成了一种异质同构的统一:无意识是一种“表现符号下面被表现事物的不知不觉的变化,一种意思的不断模糊和消失,一种无法卒读的、肯定不会使它最后的秘密得到解释的奇怪的现代主体文本”。的确,有关“公牛”的“现代主义”文本最终也没有得到解释:
从镜子里面可以看得很远。在那里,有庞大的动物的身躯倒在水里,“啪嗒啪嗒”地作垂死的挣扎,鼻子里喷出浓黑的烟雾。喉咙里涌出鲜红的血浆。
我惊骇地回过头来,看见他高举着大锤,向那面镜子砸去。
“公牛”从何而来,为何而来,作者最终没有交待,它仿佛只是一个没有目的的乱码,死亡是唯一的归宿。它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作者也没有做任何交待。而“公牛”死亡的场景,“我”同样是通过“镜子”看见的。可以说,以“镜像”始,以“镜像”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安排。既然“公牛”象征着无意识主体,那么为何最终它会“作垂死的挣扎”?因为无意识是“一种处于矛盾之中的东西,一种将要生成而实际上并没有生成的东西。”由于文中主人公有一种到达无意识领域的欲望,然而实际上无意识遭到压抑,并没有生成,故而“老关”——处于“异化”状态,企图返回“真我”的“老关”终于愤怒了:“他高举着大锤,向那面镜子砸去。”“镜子”在此所体现的不再是一种实用价值,而是一种象征价值和隐喻价值,而“镜子”最终的破碎显然也是作者意味深长的安排:它代表着一种欲望期待的受挫,一种无意识主体的缺场。
无意识主体欲求其自身,从根本说,是因为它是一种缺乏。而这种缺乏对于残雪而言,代表着“精神世界中的那个本真之我。”要寻找“本真之我”,就必须抵达人类主体,由于“每一个人类主体的生存状况其实都是由其无意识状况决定的,”所以究根结底,文学文本只能向无意识深处开掘。在残雪的某种文本中,“镜像”代表着一种隐喻,一种通达无意识深处的窗口。在向精神深处挖掘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某种“审丑”的倾向,然而正如残雪本人所宣称的:“所谓的脏、丑,很一般的世俗的眼光,其实根本不是那种东西,因为灵魂的东西是排除了世俗的因素的。”的确,“如果把残雪小说理解成非理性的混乱、焦虑、梦呓,那是因为读者站在世俗之岸并没有向精神彼岸眺望,而是背过身去一如既往地沉湎于世俗世界。”面对分裂和界化的现实,残雪在文本中运用非理性实施着“艺术复仇”和精神救赎。可以说,在某些文本中,残雪正是运用“镜像”这一关键性象征物作为窗口,从而摆脱了世俗世界,在精神王国中自由穿梭。虽然要到达“无意识主体,”到达“本真之我”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但是“人的欲望对象的虚妄性给人类文化创造活动带来无与伦比的积极意义”,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残雪的写作模式必将为其自身的创作注入无限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