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读
这里所说的读是指诵读。诗的韵味主要靠诵读的手段来品味,因为诗的节奏、韵律的音乐美,都是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语势体现出来的。
诵读的方式很多,有听读(包括录音,教师示范性地诵读则更好),以情感染学生;有默读,边读边想,把握诗词内容;有朗读,以声传情;有品读,感悟诗歌语言、意境的魅力;有齐读,彰显气势的美;有个人读,彰显个性的美;有小组读,彰显比较的魅力;有男女生读,彰显或阳刚或阴柔的美……但无论是哪种读,诵读都要读出诗歌的形与神。
读出“形”,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准平仄、读准句读,还要把握速度:激昂的句子要高声稍快地读,如李白的《蜀道难》;伤感的句子要低沉缓慢地读,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叙述描写的句子要高低适中不快不慢地读,如杜甫的《兵车行》,韵脚出一般要稍稍延长并加强一点音量。
读出“神”,就是要做到根据古汉语的特点把握字词意义,根据语言环境理解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作品的思想感情,读得入情而传神。
二、品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要想让学生把凝聚于篇章中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真正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还要引导仔细品赏诗味,感知诗的内涵。品味要至少“三品”:
一品诗的语言。
首先,品味语言离不开对字句的咀嚼、赏鉴。古代诗词非常注重炼字,所以一些很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甚至数量词、颜色词、叠词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暗示门已关闭,再联系“鸟宿”的意思,可知此刻已是深夜,在万籁无声之中忽然传出清脆的敲门声,更显得环境的幽静,这就有了审美情趣。如果用“推”来替换“敲”,那就只剩下一个僧人月夜访友的意思,意蕴浅多了。
如“空山新雨后”的“空”字不仅状出秋日山林空旷实景,若我们联想到诗人“薄暮空潭曲”“空山不见人”“夜静春山空”等句,就可知这里还状出了诗人心中的那一份宁静与空明。
如唐代诗人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首宫怨诗共二十字,用了四个数词。“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二十年”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亲人,失去自由,本来已够悲惨的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她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后两句“一声”写歌唱,“双泪”写泣下,“一”和“双”两个数词的运用,使人仿佛看到了在皇帝面前,诗中人随着《何满子》的歌声而双泪齐落的样子。这些数词的运用使得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中的“碧”“白”“青”“燃”(虽是动词,但这里表达的是花之“红”)等字,将江、鸟、山、花四景分别敷以碧绿、洁白、苍青、火红四种颜色,“江碧”衬“鸟”之白,“山青”衬“花”之红,色彩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诗中“凄凄”和“袅袅”两个叠词,“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和感伤,“袅袅”形容秋日的苍凉和惨淡。这两个叠词不仅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把那一份惜别之情表现得格外凝重。
其次,品味语言还要把握诗词语言凝练、形象而含蓄的特点。凝练意味着言简意丰。如《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写生命悲感:悲秋一也,悲作客二也,悲常作客三也,悲万里常作客四也;悲多病一也,悲晚年多病二也,悲登台三也,悲独登台四也。十四字写出八重悲感,此为凝练。形象就是直观,富有表现力。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以一江滔滔东去的春水喻满怀愁绪,化隐为显,形象传神。含蓄就是讲求表意的曲折之美。如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中,“旧时月”曾照往日繁华歌舞,今日却照城中空寂荒凉,其中意味,让人品之不尽。
二品诗的情味。
古代诗词书写的内容和和感情往往比较含蓄,常常借助一定的意象间接抒情。因此,我们必须透过古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加以分析,让学生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如王维《山居秋暝》的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般人都只是想到它营造了一种美丽幽静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可是,再仔细想一想,难道那山中只有松树吗?如果换成“明月柳间照、榆间照、柏间照”等,会怎样?莲花一般在夏末就已衰败,此处还如何“莲动下渔舟”——莲花茂盛阻挡视线,“莲动”才推知有“渔舟”“下”?难道只是因为山间和平地的气候落差吗?这样细品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山间显然不只有松树,已进秋季,莲花还很茂盛,也不排除山间和平地气候落差的因素,但我们更可品味出:在古诗词中,很多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有这特殊的寓意,比如“松”“莲”都是高洁的象征,而作者在此独独选取“松”和“莲”,是不是也暗含着作者的高洁之志呢?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比通常的理解更能走进彼时彼地的王维的内心世界?再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一句中的“细草”,初读觉并无深意,无非借景抒情,再读疑问顿生,时间已入夜,作者何以看得那么清楚,知道是“细”草?细品之后发觉,原来此处的“细草”作为作者抒发感情的一个意象,突出了细长、瘦削的感觉,令人叹怜,而联想彼时处境中的作者,又何不与“细草”一样惹人叹怜呢?仔细深入地品味意象,会使我们对作者内心世界的解读更深入。
若诗词不主要通过意象传情,则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形象的分析来启发学生悟出诗中的情。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李煜的《虞美人》时,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品味: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可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消失?
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心中到底在怀念什么?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词的前六句中,你认为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
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想一想,它究竟“名”在哪里?
⑥试比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春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组句子所表达情感的不同。
这几个问题围绕一个“情”字,尤其最后一个问题,随着答句字数的增加,情感一步步加深蔓延,到最后一组至极点,这样引导学生在“品”字上下功夫,从精神层面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三品诗的兴味。
诗词很容易激起读者的强烈兴致。品诗时,我们不要忘记引导学生注意诗词中那些精巧别致的地方,如构思新颖、表达巧妙、句式变化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读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王维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时,教师就该点拨学生研究倒转的意义,告诉他们“倒戟而入”可使诗意别具风味,气势轩昂。而读到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就该引导学生研究“对写法”,告诉它他们“对写法”可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等等等等。
三、悟
就是在“品”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感悟,从而领悟一个诗人或一类诗歌的特色等等。与注重感性体会的“品”相比,“悟”更加注重理性归纳和思考。如学过屈原的《离骚》(节选)之后,不妨让学生选取未节选部分的诗句或屈原的其他诗歌或有关屈原诗歌的评论,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屈原的评价,关于人格关于作品均可。这样学生就会对屈原其人其诗有基于感性基础上的理性把握,屈原的人格会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产生影响,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也会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学完了《唐诗宋词选读》,不妨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各时代各诗人诗词的理解来进一步领悟什么是“风神初震的初唐诗”,什么是“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什么又是“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等等;学了《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月下独酌》等等写到月的诗,不妨让学生研究一下在古代诗词中,“月”这样一个意象究竟蕴含着哪些意思;从时间顺序的角度学完了《唐诗宋词选读》,不妨让学生从题材的角度抽取同类题材的诗词,比较分析“咏史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等等类别的诗词在情感和手法上的共性和个性等等;即便是同一个诗人或词人,也可以通过比较他们不同风格的诗词,来领悟诗人或词人们丰富的情感和人格,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学了李白的诗,不妨把李白各个时期的作品都选一两首来,分析体悟永远贯穿于李白骨髓深处的高度自信和傲骨;学了杜甫的诗,不妨也将杜甫各个时期的诗歌选一些来,体悟杜甫坚贞不渝的爱国爱民之心……
欣赏古诗文,在诵读的基础上细细地品味,在品味的基础上深入体悟,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欣赏到古诗文形式和内在的美,在精神和人格上受到熏陶和感化,在形式和表达上获得收益,从而使我们民族的精髓得到传承,这才是我们进行古诗文教学的要义所在,也该是当教师的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这里所说的读是指诵读。诗的韵味主要靠诵读的手段来品味,因为诗的节奏、韵律的音乐美,都是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语势体现出来的。
诵读的方式很多,有听读(包括录音,教师示范性地诵读则更好),以情感染学生;有默读,边读边想,把握诗词内容;有朗读,以声传情;有品读,感悟诗歌语言、意境的魅力;有齐读,彰显气势的美;有个人读,彰显个性的美;有小组读,彰显比较的魅力;有男女生读,彰显或阳刚或阴柔的美……但无论是哪种读,诵读都要读出诗歌的形与神。
读出“形”,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准平仄、读准句读,还要把握速度:激昂的句子要高声稍快地读,如李白的《蜀道难》;伤感的句子要低沉缓慢地读,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叙述描写的句子要高低适中不快不慢地读,如杜甫的《兵车行》,韵脚出一般要稍稍延长并加强一点音量。
读出“神”,就是要做到根据古汉语的特点把握字词意义,根据语言环境理解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作品的思想感情,读得入情而传神。
二、品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要想让学生把凝聚于篇章中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真正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还要引导仔细品赏诗味,感知诗的内涵。品味要至少“三品”:
一品诗的语言。
首先,品味语言离不开对字句的咀嚼、赏鉴。古代诗词非常注重炼字,所以一些很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甚至数量词、颜色词、叠词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暗示门已关闭,再联系“鸟宿”的意思,可知此刻已是深夜,在万籁无声之中忽然传出清脆的敲门声,更显得环境的幽静,这就有了审美情趣。如果用“推”来替换“敲”,那就只剩下一个僧人月夜访友的意思,意蕴浅多了。
如“空山新雨后”的“空”字不仅状出秋日山林空旷实景,若我们联想到诗人“薄暮空潭曲”“空山不见人”“夜静春山空”等句,就可知这里还状出了诗人心中的那一份宁静与空明。
如唐代诗人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首宫怨诗共二十字,用了四个数词。“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二十年”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亲人,失去自由,本来已够悲惨的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她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后两句“一声”写歌唱,“双泪”写泣下,“一”和“双”两个数词的运用,使人仿佛看到了在皇帝面前,诗中人随着《何满子》的歌声而双泪齐落的样子。这些数词的运用使得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中的“碧”“白”“青”“燃”(虽是动词,但这里表达的是花之“红”)等字,将江、鸟、山、花四景分别敷以碧绿、洁白、苍青、火红四种颜色,“江碧”衬“鸟”之白,“山青”衬“花”之红,色彩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诗中“凄凄”和“袅袅”两个叠词,“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和感伤,“袅袅”形容秋日的苍凉和惨淡。这两个叠词不仅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把那一份惜别之情表现得格外凝重。
其次,品味语言还要把握诗词语言凝练、形象而含蓄的特点。凝练意味着言简意丰。如《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写生命悲感:悲秋一也,悲作客二也,悲常作客三也,悲万里常作客四也;悲多病一也,悲晚年多病二也,悲登台三也,悲独登台四也。十四字写出八重悲感,此为凝练。形象就是直观,富有表现力。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以一江滔滔东去的春水喻满怀愁绪,化隐为显,形象传神。含蓄就是讲求表意的曲折之美。如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中,“旧时月”曾照往日繁华歌舞,今日却照城中空寂荒凉,其中意味,让人品之不尽。
二品诗的情味。
古代诗词书写的内容和和感情往往比较含蓄,常常借助一定的意象间接抒情。因此,我们必须透过古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加以分析,让学生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如王维《山居秋暝》的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般人都只是想到它营造了一种美丽幽静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可是,再仔细想一想,难道那山中只有松树吗?如果换成“明月柳间照、榆间照、柏间照”等,会怎样?莲花一般在夏末就已衰败,此处还如何“莲动下渔舟”——莲花茂盛阻挡视线,“莲动”才推知有“渔舟”“下”?难道只是因为山间和平地的气候落差吗?这样细品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山间显然不只有松树,已进秋季,莲花还很茂盛,也不排除山间和平地气候落差的因素,但我们更可品味出:在古诗词中,很多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有这特殊的寓意,比如“松”“莲”都是高洁的象征,而作者在此独独选取“松”和“莲”,是不是也暗含着作者的高洁之志呢?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比通常的理解更能走进彼时彼地的王维的内心世界?再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一句中的“细草”,初读觉并无深意,无非借景抒情,再读疑问顿生,时间已入夜,作者何以看得那么清楚,知道是“细”草?细品之后发觉,原来此处的“细草”作为作者抒发感情的一个意象,突出了细长、瘦削的感觉,令人叹怜,而联想彼时处境中的作者,又何不与“细草”一样惹人叹怜呢?仔细深入地品味意象,会使我们对作者内心世界的解读更深入。
若诗词不主要通过意象传情,则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形象的分析来启发学生悟出诗中的情。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李煜的《虞美人》时,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品味: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可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消失?
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心中到底在怀念什么?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词的前六句中,你认为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
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想一想,它究竟“名”在哪里?
⑥试比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春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组句子所表达情感的不同。
这几个问题围绕一个“情”字,尤其最后一个问题,随着答句字数的增加,情感一步步加深蔓延,到最后一组至极点,这样引导学生在“品”字上下功夫,从精神层面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三品诗的兴味。
诗词很容易激起读者的强烈兴致。品诗时,我们不要忘记引导学生注意诗词中那些精巧别致的地方,如构思新颖、表达巧妙、句式变化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读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王维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时,教师就该点拨学生研究倒转的意义,告诉他们“倒戟而入”可使诗意别具风味,气势轩昂。而读到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就该引导学生研究“对写法”,告诉它他们“对写法”可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等等等等。
三、悟
就是在“品”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感悟,从而领悟一个诗人或一类诗歌的特色等等。与注重感性体会的“品”相比,“悟”更加注重理性归纳和思考。如学过屈原的《离骚》(节选)之后,不妨让学生选取未节选部分的诗句或屈原的其他诗歌或有关屈原诗歌的评论,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屈原的评价,关于人格关于作品均可。这样学生就会对屈原其人其诗有基于感性基础上的理性把握,屈原的人格会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产生影响,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也会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学完了《唐诗宋词选读》,不妨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各时代各诗人诗词的理解来进一步领悟什么是“风神初震的初唐诗”,什么是“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什么又是“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等等;学了《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月下独酌》等等写到月的诗,不妨让学生研究一下在古代诗词中,“月”这样一个意象究竟蕴含着哪些意思;从时间顺序的角度学完了《唐诗宋词选读》,不妨让学生从题材的角度抽取同类题材的诗词,比较分析“咏史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等等类别的诗词在情感和手法上的共性和个性等等;即便是同一个诗人或词人,也可以通过比较他们不同风格的诗词,来领悟诗人或词人们丰富的情感和人格,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学了李白的诗,不妨把李白各个时期的作品都选一两首来,分析体悟永远贯穿于李白骨髓深处的高度自信和傲骨;学了杜甫的诗,不妨也将杜甫各个时期的诗歌选一些来,体悟杜甫坚贞不渝的爱国爱民之心……
欣赏古诗文,在诵读的基础上细细地品味,在品味的基础上深入体悟,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欣赏到古诗文形式和内在的美,在精神和人格上受到熏陶和感化,在形式和表达上获得收益,从而使我们民族的精髓得到传承,这才是我们进行古诗文教学的要义所在,也该是当教师的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