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三重指向与历史性自觉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47150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有三重指向:(1)揭示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2)批判"经济学家们"的拜物教观念,(3)剖析"物的依赖性"的生存境遇。拜物教性质是一种"异化的""表现形式"所导致的神秘性质,其"形成机理"在于"社会关系的物化""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当事人的独立化"。拜物教观念是一种独特的"错认":把物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形式规定性"理解为物的自然属性;它既非人们对于商品、货币和资本的"膜拜",又不同于精神分析学派的"物恋"。只要在"发达的交换制度"中,只要社会财富主要地以商品的形式存在,"物的依赖性"就是"商品世界"中人们无法摆脱的生存境遇。商品、货币、资本都是具有历史暂时性的社会存在,"物的依赖性"是一种暂时的、而非永恒的生存境遇——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中内蕴着他的历史性自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季节性变化对雌性恒河猴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分析了不同时期雌性恒河猴性皮肤变化、月经周期和生殖激素变化的特点.结果 (1)性征的
国内外学者重视电力行业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国内外研究者对电力行业政府监管研究主要围绕监管必要性、重要性,监管国际经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