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其他条件一致,盐酸酸度分别为20g/L,10,3.65 g/L的条件下,采用浸泡方式对某碱性铀矿进行除碳酸钙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浸出过程中有关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酸度条件下,碳酸钙的浸出率分别为86.91%,87.65%,81.99%;而耗酸率分别为5.11%,4.66%,4.60%,因此,采用酸度为10 g/L的盐酸浸泡液效果最好。
关键词:碱性铀矿 碳酸钙 浸出率 耗酸率
中图分类号:TD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081-02
随着我国铀矿资源的不断开采,矿石品位不断降低、开采深度日益加深,矿石成分日益复杂,采冶难度加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1]。因此,开发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铀矿的高效提取技术迫在眉睫。近来兴起的微生物浸铀技术在难浸铀矿的浸出中虽然具有很大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影响铀浸出的不利因素[2]。如某矿石的碱性高和铀含量较低(平均品位低于0.1%),因此生产过程中耗酸率很高,浸出率较低,浸铀周期长。高硫酸浸出工艺[3]的副作用还易形成石膏板结,进而影响浸铀进程的正常进行。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碱性矿石的浸铀工艺,以期缩短浸铀周期、降低酸耗和提高其浸出率,防止石膏板结。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矿样
试验矿样取自某铀矿山,试验前将所有矿石充分混匀后装柱,矿样粒径为-8 mm,重量均为12.5 kg,矿样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为CaO:4.623%;FeO:1.427%;Fe2O3:2.821%;Al2O3:8.482%;SiO2:76.873%;K2O:3.108%;Na2O:0.764%;MgO:0.386%;TiO2:0.079%;P2O5:1.79%;F:0.272%;CO2:3.514%。从以上数据可看出,该矿石中Ca含量很高,在高酸浸铀工艺时有副作用易产生石膏沉淀,不利于细菌酸法浸矿;因此,进行浸铀工艺前,应先对该矿石进行去钙,才能保证浸出效率。
1.2 试验装置
(1)浸出柱:Φ150 mm×h1000 mm有机玻璃柱3个。(2)分光光度计、pH计、Eh计及常规滴定测试所用滴定管等仪器。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主要工艺参数
试验采用浸泡的方式,共设计了3个试验柱,编号分别为Z1、Z2、Z3,试验主要工艺参数为:溶浸液酸度分别为20、10、3.65g/L,控制浸出液pH为(4±0.5)左右,换液量为21%。
2.2 试验过程
试验采用池浸浸泡换液方法,该法水岩作用较均匀,作用时间比喷淋长,为了避免蒸发作用影响,进、出液口都被遮盖。换液按以下要求执行:当浸泡液pH接近pH设计(±0.5)时换液放液量尽量控制一致,并基本等于进液量。进液由上灌入,并注意不要过猛。浸泡过程中观测浸泡液的pH,2h观测一次。测定pH、Eh、铀、Ca2+、Fe2+、Fe3+。剩余浸出液用自来水扩充到溶浸液体积,用盐酸将其pH调至适合pH,并记录消耗的盐酸量。试验结束条件:连续2次浸出液pH在24h内≤pH设计、没有气泡产生。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试验历时20d,主要试验结果如下:三柱总耗酸率为5.11%、4.66%、4.60%,液固比为4.63%、4.58%、4.46%,液计浸出率为75.36%、78.43%、70.58%,渣计浸出率 86.91%、87.65%、81.99%。
3.1 各柱液计碳酸钙总浸出率分析
浸出率是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指标。各柱的液计碳酸钙总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3个柱子在前期阶段相同酸度的情况下,浸出率基本相近。而酸度为10 g/L的Z2柱碳酸钙浸出率更高,试验后期,随着难溶解的Ca越来越少,浸出速度趋于平稳。试验结束时,3个柱子的液计钙总浸出率分别达到了75.36%,78.43%和70.58%,渣计浸出率分别为86.91%,87.65%和81.99%。
3.2 各柱耗酸率分析
耗酸率是又一个重要的工业参数,不仅关系到经济成本,而且过多的酸残留在矿石中还会污染环境。各柱总耗酸率随浸出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曲线的斜率是前大后小,前期阶段耗酸量占了整个耗酸量的很大部分,而试验后期阶段耗酸量很少,耗酸率几乎不提高。所以降低前期阶段的耗酸量是降低总酸耗的关键。从Z1,Z2,Z3柱的耗酸率对比情况来看,分别控制溶浸液液酸度为20 g/L、10 g/L、3.65 g/L时,酸度为10 g/L的Z2柱子耗酸率较低,铀浸出率最高。
3.3 各柱Fe和U浸出情况分析
Fe和U的含量都是下一步浸铀工作的重要参数。因此,在去碳酸钙的过程中,应避免Fe和U的损失。三柱总Fe液计累计浸出率为2.29%、2.05%、2.12%,铀累计浸出率为0.64%、0.48%、0.50%。从数据可以看出,各柱总Fe累计浸出率均较小,且卸柱后未出现铁沉淀;从各柱U的累计浸出率看,铀基本未被浸出。说明盐酸在去钙过程中不会浸出矿石中的铀,同时去除了铀矿中大部分的钙,在浸铀酸化阶段时就可以避免石膏沉淀的形成,大大提高后期浸铀效率。
4 结论
(1)本次试验以控制不同溶浸液酸度为20、10、3.65的3个柱子做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达到合格时,各柱的耗酸分别为5.11%,4.66%,4.60%;液计浸出率分别为75.36%,78.43%和70.58%;渣计浸出率分别为86.91%,87.65%,81.99%。综合以上因素,在酸度为10g/l的工作条件下,效率最高,更省酸。(2)试验结果表明HCl酸液去碳酸钙工艺可行,U、P离子去除率较小,U累积最高浓度仅11 mg/L;铁有少量浸出,大部分仍留在矿石内,累积最高浓度仅0.62 g/L,而且以二价铁为主。(3)盐酸在去钙过程中不会浸出矿石中的铀,同时去除了铀矿中大部分的钙,在浸铀酸化阶段时就可以避免石膏沉淀的形成,大大提高后期浸铀效率。
参考文献
[1] 阙为民,王海峰,牛玉清,等.中国铀矿采冶技术发展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3):44-53.
[2] 祝永进,史维浚,孙占学,等.弱酸-中-弱碱性介质中的水-碳酸钙作用——砂岩铀矿地浸过程中碳酸钙堵塞机理及其预防[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0,12(4):369-373.
[3] 翟东亮,孙占学,李学礼,等.某铀矿石微生物浸铀酸度试验[J].金属矿山,2010(2):66-68.
关键词:碱性铀矿 碳酸钙 浸出率 耗酸率
中图分类号:TD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081-02
随着我国铀矿资源的不断开采,矿石品位不断降低、开采深度日益加深,矿石成分日益复杂,采冶难度加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1]。因此,开发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铀矿的高效提取技术迫在眉睫。近来兴起的微生物浸铀技术在难浸铀矿的浸出中虽然具有很大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影响铀浸出的不利因素[2]。如某矿石的碱性高和铀含量较低(平均品位低于0.1%),因此生产过程中耗酸率很高,浸出率较低,浸铀周期长。高硫酸浸出工艺[3]的副作用还易形成石膏板结,进而影响浸铀进程的正常进行。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碱性矿石的浸铀工艺,以期缩短浸铀周期、降低酸耗和提高其浸出率,防止石膏板结。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矿样
试验矿样取自某铀矿山,试验前将所有矿石充分混匀后装柱,矿样粒径为-8 mm,重量均为12.5 kg,矿样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为CaO:4.623%;FeO:1.427%;Fe2O3:2.821%;Al2O3:8.482%;SiO2:76.873%;K2O:3.108%;Na2O:0.764%;MgO:0.386%;TiO2:0.079%;P2O5:1.79%;F:0.272%;CO2:3.514%。从以上数据可看出,该矿石中Ca含量很高,在高酸浸铀工艺时有副作用易产生石膏沉淀,不利于细菌酸法浸矿;因此,进行浸铀工艺前,应先对该矿石进行去钙,才能保证浸出效率。
1.2 试验装置
(1)浸出柱:Φ150 mm×h1000 mm有机玻璃柱3个。(2)分光光度计、pH计、Eh计及常规滴定测试所用滴定管等仪器。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主要工艺参数
试验采用浸泡的方式,共设计了3个试验柱,编号分别为Z1、Z2、Z3,试验主要工艺参数为:溶浸液酸度分别为20、10、3.65g/L,控制浸出液pH为(4±0.5)左右,换液量为21%。
2.2 试验过程
试验采用池浸浸泡换液方法,该法水岩作用较均匀,作用时间比喷淋长,为了避免蒸发作用影响,进、出液口都被遮盖。换液按以下要求执行:当浸泡液pH接近pH设计(±0.5)时换液放液量尽量控制一致,并基本等于进液量。进液由上灌入,并注意不要过猛。浸泡过程中观测浸泡液的pH,2h观测一次。测定pH、Eh、铀、Ca2+、Fe2+、Fe3+。剩余浸出液用自来水扩充到溶浸液体积,用盐酸将其pH调至适合pH,并记录消耗的盐酸量。试验结束条件:连续2次浸出液pH在24h内≤pH设计、没有气泡产生。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试验历时20d,主要试验结果如下:三柱总耗酸率为5.11%、4.66%、4.60%,液固比为4.63%、4.58%、4.46%,液计浸出率为75.36%、78.43%、70.58%,渣计浸出率 86.91%、87.65%、81.99%。
3.1 各柱液计碳酸钙总浸出率分析
浸出率是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指标。各柱的液计碳酸钙总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3个柱子在前期阶段相同酸度的情况下,浸出率基本相近。而酸度为10 g/L的Z2柱碳酸钙浸出率更高,试验后期,随着难溶解的Ca越来越少,浸出速度趋于平稳。试验结束时,3个柱子的液计钙总浸出率分别达到了75.36%,78.43%和70.58%,渣计浸出率分别为86.91%,87.65%和81.99%。
3.2 各柱耗酸率分析
耗酸率是又一个重要的工业参数,不仅关系到经济成本,而且过多的酸残留在矿石中还会污染环境。各柱总耗酸率随浸出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曲线的斜率是前大后小,前期阶段耗酸量占了整个耗酸量的很大部分,而试验后期阶段耗酸量很少,耗酸率几乎不提高。所以降低前期阶段的耗酸量是降低总酸耗的关键。从Z1,Z2,Z3柱的耗酸率对比情况来看,分别控制溶浸液液酸度为20 g/L、10 g/L、3.65 g/L时,酸度为10 g/L的Z2柱子耗酸率较低,铀浸出率最高。
3.3 各柱Fe和U浸出情况分析
Fe和U的含量都是下一步浸铀工作的重要参数。因此,在去碳酸钙的过程中,应避免Fe和U的损失。三柱总Fe液计累计浸出率为2.29%、2.05%、2.12%,铀累计浸出率为0.64%、0.48%、0.50%。从数据可以看出,各柱总Fe累计浸出率均较小,且卸柱后未出现铁沉淀;从各柱U的累计浸出率看,铀基本未被浸出。说明盐酸在去钙过程中不会浸出矿石中的铀,同时去除了铀矿中大部分的钙,在浸铀酸化阶段时就可以避免石膏沉淀的形成,大大提高后期浸铀效率。
4 结论
(1)本次试验以控制不同溶浸液酸度为20、10、3.65的3个柱子做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达到合格时,各柱的耗酸分别为5.11%,4.66%,4.60%;液计浸出率分别为75.36%,78.43%和70.58%;渣计浸出率分别为86.91%,87.65%,81.99%。综合以上因素,在酸度为10g/l的工作条件下,效率最高,更省酸。(2)试验结果表明HCl酸液去碳酸钙工艺可行,U、P离子去除率较小,U累积最高浓度仅11 mg/L;铁有少量浸出,大部分仍留在矿石内,累积最高浓度仅0.62 g/L,而且以二价铁为主。(3)盐酸在去钙过程中不会浸出矿石中的铀,同时去除了铀矿中大部分的钙,在浸铀酸化阶段时就可以避免石膏沉淀的形成,大大提高后期浸铀效率。
参考文献
[1] 阙为民,王海峰,牛玉清,等.中国铀矿采冶技术发展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3):44-53.
[2] 祝永进,史维浚,孙占学,等.弱酸-中-弱碱性介质中的水-碳酸钙作用——砂岩铀矿地浸过程中碳酸钙堵塞机理及其预防[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0,12(4):369-373.
[3] 翟东亮,孙占学,李学礼,等.某铀矿石微生物浸铀酸度试验[J].金属矿山,2010(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