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rtner副总裁马克·拉斯金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2014年,CEO们必须带领全公司像一家‘技术公司’一样思考。因为在未来的几年,数字商业能力将成为每个行业的主导。企业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因为先驱者已经占据了优势,跟进者必须快步前进的步伐。”
而CA Technologies中国区总经理陈光明更是语出惊人,他说:“在未来,每一家公司都是IT公司。”
职责之变
的确,当前世界颇有一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味道,而信息技术或者说信息化便是这场春风。亚马逊从一家在线的书籍零售商变成了云服务提供商,耐克从运动用品制造公司在向数据驱动的运动品牌转变,零售巨头乐购正在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重塑消费者体验,而我们身边的湘鄂情更是抛弃餐饮转投大数据,摇身一变为一家彻头彻尾的IT公司。
“IT将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力重塑的核心所在,在这种背景下,企业CIO的职责甚至角色将被重新定位,他们将成为企业创新的领导者。” 陈光明补充道,“我们做了一项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企业近一半的IT支出产生在IT部门以外的相关业务部门。这一有趣的结果表明,IT部门已经不再是IT技术的唯一拥趸,业务部门也愈来愈懂得利用IT技术为自己的日常运营增添助力。所以,中国企业IT部门的主要职责虽然仍很传统,但相关投资已经开始向业务创新转变,并会在未来几年逐渐增加。而这必然导致企业CIO职责的变化,IT之外,他们将更多的参与和协调关于企业架构、IT创新、合规以及策略等决策,并且将与业务经理更加紧密地合作,从而使企业在数字战略中实现价值。”
杜罗坤,原北京一轻控股集团副总经理,主管信息化工作,现已经借调中国北车集团。他非常认同CIO职责的这一变化,说“在IT消费化的趋势下,CIO这一角色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是越来越重要了”。但是杜罗坤称这是“幸福的烦恼”,为什么呢?他说,角色变得重要意味着更大责任和义务,需要CIO积累大量跨专业甚至跨行业的知识和经验,并将之切实有效的融入企业的管理、生产和运营当中。也就是说CIO要想做出最佳决策,必须具有纵观全局的能力。然而大部分企业CIO在面对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推动利润持续增长并开展商业创新等课题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他们当前以及未来几年面临的最大挑战。
关于如何应对这一极限挑战,杜罗坤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是多交流,多学习,多动脑,多实践,多突破自我,成为真正的“变革实力派”。
API之惑
符洋(化名)是我国一大型央企集团的信息部部长,对于这一转变他不是很关心,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在一个IT工作者的角色。“企业创新领导者?这好像离我比较遥远,遥远的事情我也无暇顾及,”符洋说,“在云计算、IT消费化、企业互联网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IT基础设施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而应用开发会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自然也成为我工作的重点,所以我最近一直在关注和研究API这个新玩意。”
符洋所说的API就是应用程序接口,是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兴起而催生的产物。API的目的是通过把程序内部的一些功能有限地向外开放使得应用之间可基于各自的利益分享数据,同时不需要开发者公布所有的软件代码。我们可以把API看成是一扇门,一个程序和外面的软件世界的沟通就是由这扇门来定义的API的本质是一种服务,无所不在的服务。而移动是载体、是表现形式;移动在本质上是让服务变得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上的各种APP,其实都是一个服务的入口和访问口,提供服务就是后端跟API相关。
当前,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企业,系统和应用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就算再大的公司也不可能为所有平台的所有需求编写软件。所以分离系统平台和应用,开放系统通过API推动应用的丰富,这是大势所趋,尤其在云计算的环境下。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通过开放API对于重建企业商业模式上的潜力,也正在或者计划向合作伙伴、开发人员、移动应用程序和云服务开放他们的数据和应用。
然而,对于一个将开放其服务器的企业而言,它们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数据管理、安全和兼容性。让应用程序潜入你的服务器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会让你的服务器毫无招架之力。这就是符洋的困惑所在,开放数据是必须的,然而因为安全问题又不能完全开放。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哪些不可以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这对于毫无相关经验积累的符洋来说的确是件烦心事。
转型之困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已经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这也是为什么CA Technologies的陈光明说,在未来,每一家公司都是IT公司。在信息经济下,市场的主导权已经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这必然引发传统企业从组织架构到经营模式的革命性改变,有远见的传统企业已经开始了互联网的转型。那么CIO能否胜任企业互联网转型这一重任呢?对于企业CIO来说这一挑战才是最现实、最迫切的。
在所有互联网思维的精髓理念中,有一点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那就是“去中心化”,重视“草根”的群体力量。同样,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也应当是一次去中心化的革命,改变传统工业思维的“中心化”的思考和行事方式以及管理组织架构,这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关键所在。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和企业之间必须零距离,只有零距离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传统工业的流水线代表着大规模制造,而互联网的用户要求大规模定制。传统工业的经营模式是先生产后销售,互联网则是先用户后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去中心化——在企业内部,每个员工都是中心,在企业外部,每个用户都是中心,而这进一步驱使企业组织架构的扁平化。
与信息化相比,企业互联网化进程更注重“人”的作用。这里的“人”既包括消费者也包括企业员工。信息化阶段,企业强调的是如何用技术使得内部管理和生产以及外部销售更加智能和高效;而互联网化时期,企业必须认识到人在生产销售中的作用,更多的是一个组织与管理问题而非技术问题。如果要让企业CIO独自去完成这样的任务,有些勉为其难,因为互联网转型不是来个电子商务,进行“微营销”,开发几个APP那么简单。但是在记者的采访中,偏偏有企业就是将这样的担子放在CIO的肩上,他们说自己是“亚历山大”。
不管怎样,在新形势下, CIO未来的价值重心将从IT运营向业务创新转移,自己的角色也将随之上升到战略层面,不仅是IT的架构者,还是业务的创新者。
而CA Technologies中国区总经理陈光明更是语出惊人,他说:“在未来,每一家公司都是IT公司。”
职责之变
的确,当前世界颇有一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味道,而信息技术或者说信息化便是这场春风。亚马逊从一家在线的书籍零售商变成了云服务提供商,耐克从运动用品制造公司在向数据驱动的运动品牌转变,零售巨头乐购正在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重塑消费者体验,而我们身边的湘鄂情更是抛弃餐饮转投大数据,摇身一变为一家彻头彻尾的IT公司。
“IT将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力重塑的核心所在,在这种背景下,企业CIO的职责甚至角色将被重新定位,他们将成为企业创新的领导者。” 陈光明补充道,“我们做了一项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企业近一半的IT支出产生在IT部门以外的相关业务部门。这一有趣的结果表明,IT部门已经不再是IT技术的唯一拥趸,业务部门也愈来愈懂得利用IT技术为自己的日常运营增添助力。所以,中国企业IT部门的主要职责虽然仍很传统,但相关投资已经开始向业务创新转变,并会在未来几年逐渐增加。而这必然导致企业CIO职责的变化,IT之外,他们将更多的参与和协调关于企业架构、IT创新、合规以及策略等决策,并且将与业务经理更加紧密地合作,从而使企业在数字战略中实现价值。”
杜罗坤,原北京一轻控股集团副总经理,主管信息化工作,现已经借调中国北车集团。他非常认同CIO职责的这一变化,说“在IT消费化的趋势下,CIO这一角色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是越来越重要了”。但是杜罗坤称这是“幸福的烦恼”,为什么呢?他说,角色变得重要意味着更大责任和义务,需要CIO积累大量跨专业甚至跨行业的知识和经验,并将之切实有效的融入企业的管理、生产和运营当中。也就是说CIO要想做出最佳决策,必须具有纵观全局的能力。然而大部分企业CIO在面对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推动利润持续增长并开展商业创新等课题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他们当前以及未来几年面临的最大挑战。
关于如何应对这一极限挑战,杜罗坤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是多交流,多学习,多动脑,多实践,多突破自我,成为真正的“变革实力派”。
API之惑
符洋(化名)是我国一大型央企集团的信息部部长,对于这一转变他不是很关心,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在一个IT工作者的角色。“企业创新领导者?这好像离我比较遥远,遥远的事情我也无暇顾及,”符洋说,“在云计算、IT消费化、企业互联网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IT基础设施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而应用开发会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自然也成为我工作的重点,所以我最近一直在关注和研究API这个新玩意。”
符洋所说的API就是应用程序接口,是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兴起而催生的产物。API的目的是通过把程序内部的一些功能有限地向外开放使得应用之间可基于各自的利益分享数据,同时不需要开发者公布所有的软件代码。我们可以把API看成是一扇门,一个程序和外面的软件世界的沟通就是由这扇门来定义的API的本质是一种服务,无所不在的服务。而移动是载体、是表现形式;移动在本质上是让服务变得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上的各种APP,其实都是一个服务的入口和访问口,提供服务就是后端跟API相关。
当前,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企业,系统和应用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就算再大的公司也不可能为所有平台的所有需求编写软件。所以分离系统平台和应用,开放系统通过API推动应用的丰富,这是大势所趋,尤其在云计算的环境下。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通过开放API对于重建企业商业模式上的潜力,也正在或者计划向合作伙伴、开发人员、移动应用程序和云服务开放他们的数据和应用。
然而,对于一个将开放其服务器的企业而言,它们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数据管理、安全和兼容性。让应用程序潜入你的服务器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会让你的服务器毫无招架之力。这就是符洋的困惑所在,开放数据是必须的,然而因为安全问题又不能完全开放。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哪些不可以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这对于毫无相关经验积累的符洋来说的确是件烦心事。
转型之困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已经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这也是为什么CA Technologies的陈光明说,在未来,每一家公司都是IT公司。在信息经济下,市场的主导权已经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这必然引发传统企业从组织架构到经营模式的革命性改变,有远见的传统企业已经开始了互联网的转型。那么CIO能否胜任企业互联网转型这一重任呢?对于企业CIO来说这一挑战才是最现实、最迫切的。
在所有互联网思维的精髓理念中,有一点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那就是“去中心化”,重视“草根”的群体力量。同样,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也应当是一次去中心化的革命,改变传统工业思维的“中心化”的思考和行事方式以及管理组织架构,这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关键所在。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和企业之间必须零距离,只有零距离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传统工业的流水线代表着大规模制造,而互联网的用户要求大规模定制。传统工业的经营模式是先生产后销售,互联网则是先用户后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去中心化——在企业内部,每个员工都是中心,在企业外部,每个用户都是中心,而这进一步驱使企业组织架构的扁平化。
与信息化相比,企业互联网化进程更注重“人”的作用。这里的“人”既包括消费者也包括企业员工。信息化阶段,企业强调的是如何用技术使得内部管理和生产以及外部销售更加智能和高效;而互联网化时期,企业必须认识到人在生产销售中的作用,更多的是一个组织与管理问题而非技术问题。如果要让企业CIO独自去完成这样的任务,有些勉为其难,因为互联网转型不是来个电子商务,进行“微营销”,开发几个APP那么简单。但是在记者的采访中,偏偏有企业就是将这样的担子放在CIO的肩上,他们说自己是“亚历山大”。
不管怎样,在新形势下, CIO未来的价值重心将从IT运营向业务创新转移,自己的角色也将随之上升到战略层面,不仅是IT的架构者,还是业务的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