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2日,酉阳县委书记路伟一行来到黑水镇平地坝村。
“家里收入怎么样?”
“有没有脱贫产业?”
“子女入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
在困难群众家里,作为平地坝村扶贫责任人的路伟不厌其烦地询问着。
“只有精准摸清和掌握贫困户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才能扶真贫。”路伟说。
而“精准”,正是酉阳扶贫工作的“关键词”。
精确识别,找准贫困对象
——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真正的贫困户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解决“扶谁的贫”的问题。
2015年春节刚过,春寒料峭,酉阳县双泉乡箐口村村委会院坝上围坐着一大群人。
这天,是该村评审今年贫困户的日子。
54岁的倪贤光拄着拐杖走进人群,向村党支部书记李亮递交贫困登记申请表。
倪贤光身患乙肝、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妻子在家务农,家庭负担十分沉重。
哽咽着,倪贤光介绍了自己的病情和欠下的债务。
“大家说,倪贤光家能不能够评上贫困户?”李亮征询意见。
“他家情况困难,应该评!”
“他家有两个劳力,完全可以自己想办法。”
…………
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那就举手表决!”
最终,倪贤光被高票评定为贫困户。
李亮不由松了一口气:“过去,贫困户的选定是让我最头疼的事。”
以前,不管村里谁评上了贫困户,都会引起村民“非议”。
不过,这种情况在2014年之后改变了。
“我们制订了严格的精准识别程序,坚持自主申报、群众评议、张榜公示等几个步骤。”酉阳县扶贫开发办主任李新明说。
公示结束后,如果群众没有异议,由村里汇总,在乡里建档立卡,再上报至县扶贫开发办。
在这个过程中,要邀请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集体评定,乡里还要派人督察。
“能不能精准识别,不仅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我们帮扶政策的制定。”李新明说。
精确责任,落实帮扶责任人
——贫困对象确定以后,针对其贫困情况,落实帮扶责任人,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解决“谁来扶贫”的问题。
“黄乡长人太好了!”
板桥乡板桥村村民陈发光一直对板桥乡副乡长黄爱国心存感激。
陈发光家境贫困,黄爱国隔三差五就要到他家去看看。
“黄乡长每月都资助我200元。”陈发光说。
可黄爱国也有苦衷:“其他困难群众抱怨我厚此薄彼。”
“酉阳县贫困人口较多,占总人口的17%左右,所以,难免发生‘厚此薄彼’的现象。”李新明说。
如何才能让“手心手背都是肉”?
2014年,酉阳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让县、乡、村三级干部进入贫困户家中,把扶贫工作做到每一个贫困户家里。
“点对点,人到人,全面进村入户,落实帮扶措施。”县委书记路伟要求。
很快,全县278支进村入户的扶贫开发工作队组建完成,并迅速开进大小村落。
同时,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队成员都被“点对点” 地指定了帮扶对象——
“四大班子”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科技特派员、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每人帮扶10户。
驻村扶贫开发工作队员每人帮扶5—10户。
“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能得到一对一的服务。”路伟说,“同时,责任明晰,也倒逼‘服务员’尽心尽力帮助贫困户。”
精确扶持,一户一策订计划
——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逐村逐户科学制订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解决“怎么扶贫”的问题。
2014年7月下旬,科技特派员田海龙被分到涂市乡大林村。
第一时间,田海龙随着工作队来到贫困户冉绍平家中。
在走访中,看见冉绍平家附近山上丰富的牧草资源,田海龙眼睛一亮。
“我们可以帮助冉绍平饲养山羊。”田海龙与工作队成员达成共识。
田海龙找到冉绍平,表达了这个意思。
不料,冉绍平却愣了:“你们不是送了钱就走吗?”
原来, 冉绍平对扶贫的认识还是以往那种 “年年送钱送米送油”的印象。
“我们这次不是只来送钱的,还要给你送‘摇钱树’。”田海龙开玩笑地说。
接着,田海龙耐心地给冉绍平述说饲养山羊的前景。
“要得,我干。”冉绍平被成功说服。
工作队帮助冉绍平筹集资金,购买羊羔,田海龙从技术上给予指导。
如今,冉绍平已饲养了70多只山羊。
“要让贫困户意识到,不能等靠要,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致富。”酉阳县县长陈文森说。
为此,酉阳县不再简单地“送钱送肉”,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为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量身定做”扶贫方案——
毛坝乡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及避暑纳凉产业;
宜居乡重点发展茶叶产业;
…………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可以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陈文森说。
精確管理,防止“穷人落榜、富人戴帽”
——建立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系统,让贫困户有进有出,防止出现“穷人落榜、富人戴帽”和“铁饭碗”现象。
2014年底,扶贫开发工作队来到黑水镇苏家村。
“大家对今年评审的贫困户有什么意见?”工作队深入村民家中走访。
对识别后确定的贫困户,酉阳县建立了一套动态管理机制。
“每年都要对已脱贫的贫困户予以销号,将返贫农户及时纳入帮扶范围。”李新明说。
很快,工作队注意到陈茂国的贫困户身份问题。
陈茂国有三个弟弟,一个儿子,一个弟弟被别人抱养,另外两个弟弟身体有残疾。
之前,由于家庭负担沉重,陈茂国被确定为贫困户。不过,2014年,陈茂国的儿子和媳妇在县城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群众的意见由此而来——
“陈茂国有子女抚养,不该定为贫困户。”
“最多也只能算两个贫困人口。”
…………
听取了群众意见,工作队来到陈茂国家里实地查看,最终摘掉了陈茂国的贫困户帽子。
开始,陈茂国很不理解。
不过,在工作队耐心解释下,陈茂国很快就释然了:“他们告诉我,虽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以后只要我有困难,还是可以随时找他们帮忙。”
“扶贫就要扶真贫,不漏掉每一个贫困户,也不能让富人戴上‘穷帽’。”路伟说。
“家里收入怎么样?”
“有没有脱贫产业?”
“子女入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
在困难群众家里,作为平地坝村扶贫责任人的路伟不厌其烦地询问着。
“只有精准摸清和掌握贫困户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才能扶真贫。”路伟说。
而“精准”,正是酉阳扶贫工作的“关键词”。
精确识别,找准贫困对象
——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真正的贫困户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解决“扶谁的贫”的问题。
2015年春节刚过,春寒料峭,酉阳县双泉乡箐口村村委会院坝上围坐着一大群人。
这天,是该村评审今年贫困户的日子。
54岁的倪贤光拄着拐杖走进人群,向村党支部书记李亮递交贫困登记申请表。
倪贤光身患乙肝、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妻子在家务农,家庭负担十分沉重。
哽咽着,倪贤光介绍了自己的病情和欠下的债务。
“大家说,倪贤光家能不能够评上贫困户?”李亮征询意见。
“他家情况困难,应该评!”
“他家有两个劳力,完全可以自己想办法。”
…………
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那就举手表决!”
最终,倪贤光被高票评定为贫困户。
李亮不由松了一口气:“过去,贫困户的选定是让我最头疼的事。”
以前,不管村里谁评上了贫困户,都会引起村民“非议”。
不过,这种情况在2014年之后改变了。
“我们制订了严格的精准识别程序,坚持自主申报、群众评议、张榜公示等几个步骤。”酉阳县扶贫开发办主任李新明说。
公示结束后,如果群众没有异议,由村里汇总,在乡里建档立卡,再上报至县扶贫开发办。
在这个过程中,要邀请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集体评定,乡里还要派人督察。
“能不能精准识别,不仅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我们帮扶政策的制定。”李新明说。
精确责任,落实帮扶责任人
——贫困对象确定以后,针对其贫困情况,落实帮扶责任人,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解决“谁来扶贫”的问题。
“黄乡长人太好了!”
板桥乡板桥村村民陈发光一直对板桥乡副乡长黄爱国心存感激。
陈发光家境贫困,黄爱国隔三差五就要到他家去看看。
“黄乡长每月都资助我200元。”陈发光说。
可黄爱国也有苦衷:“其他困难群众抱怨我厚此薄彼。”
“酉阳县贫困人口较多,占总人口的17%左右,所以,难免发生‘厚此薄彼’的现象。”李新明说。
如何才能让“手心手背都是肉”?
2014年,酉阳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让县、乡、村三级干部进入贫困户家中,把扶贫工作做到每一个贫困户家里。
“点对点,人到人,全面进村入户,落实帮扶措施。”县委书记路伟要求。
很快,全县278支进村入户的扶贫开发工作队组建完成,并迅速开进大小村落。
同时,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队成员都被“点对点” 地指定了帮扶对象——
“四大班子”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科技特派员、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每人帮扶10户。
驻村扶贫开发工作队员每人帮扶5—10户。
“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能得到一对一的服务。”路伟说,“同时,责任明晰,也倒逼‘服务员’尽心尽力帮助贫困户。”
精确扶持,一户一策订计划
——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逐村逐户科学制订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解决“怎么扶贫”的问题。
2014年7月下旬,科技特派员田海龙被分到涂市乡大林村。
第一时间,田海龙随着工作队来到贫困户冉绍平家中。
在走访中,看见冉绍平家附近山上丰富的牧草资源,田海龙眼睛一亮。
“我们可以帮助冉绍平饲养山羊。”田海龙与工作队成员达成共识。
田海龙找到冉绍平,表达了这个意思。
不料,冉绍平却愣了:“你们不是送了钱就走吗?”
原来, 冉绍平对扶贫的认识还是以往那种 “年年送钱送米送油”的印象。
“我们这次不是只来送钱的,还要给你送‘摇钱树’。”田海龙开玩笑地说。
接着,田海龙耐心地给冉绍平述说饲养山羊的前景。
“要得,我干。”冉绍平被成功说服。
工作队帮助冉绍平筹集资金,购买羊羔,田海龙从技术上给予指导。
如今,冉绍平已饲养了70多只山羊。
“要让贫困户意识到,不能等靠要,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致富。”酉阳县县长陈文森说。
为此,酉阳县不再简单地“送钱送肉”,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为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量身定做”扶贫方案——
毛坝乡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及避暑纳凉产业;
宜居乡重点发展茶叶产业;
…………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可以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陈文森说。
精確管理,防止“穷人落榜、富人戴帽”
——建立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系统,让贫困户有进有出,防止出现“穷人落榜、富人戴帽”和“铁饭碗”现象。
2014年底,扶贫开发工作队来到黑水镇苏家村。
“大家对今年评审的贫困户有什么意见?”工作队深入村民家中走访。
对识别后确定的贫困户,酉阳县建立了一套动态管理机制。
“每年都要对已脱贫的贫困户予以销号,将返贫农户及时纳入帮扶范围。”李新明说。
很快,工作队注意到陈茂国的贫困户身份问题。
陈茂国有三个弟弟,一个儿子,一个弟弟被别人抱养,另外两个弟弟身体有残疾。
之前,由于家庭负担沉重,陈茂国被确定为贫困户。不过,2014年,陈茂国的儿子和媳妇在县城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群众的意见由此而来——
“陈茂国有子女抚养,不该定为贫困户。”
“最多也只能算两个贫困人口。”
…………
听取了群众意见,工作队来到陈茂国家里实地查看,最终摘掉了陈茂国的贫困户帽子。
开始,陈茂国很不理解。
不过,在工作队耐心解释下,陈茂国很快就释然了:“他们告诉我,虽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以后只要我有困难,还是可以随时找他们帮忙。”
“扶贫就要扶真贫,不漏掉每一个贫困户,也不能让富人戴上‘穷帽’。”路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