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人的双边活动。当前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注入式,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教师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导”而变成“主宰”,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人”而看成“仆人”。不错,教师要传授知识,学生要接受知识,有知才有能,知识越丰富,自学能力就越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问题在于应该如何看待讲,怎么讲和讲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激增,课堂上传授知识再多,终究是有限的,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必须要“自能听话,自能说话,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自学能力固然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但仅有科学的方法而无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不行的。正如做一件事情,如果不是乐意去做而是被迫去做,是做不好的,做不了的。
学习语文,要掌握很多的东西,非花九牛二虎之力不可。做老师的总喜欢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启发学生。这自然也有必要。但是,道理讲了一大堆,故事讲了一大串,一些学生仍“苦”不起来,始终学不进去,你问他原因何在,他就会不客气地说:“我对语文不感兴趣。”回答有一定道理,“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习语文本来就“苦”,你又反反复复地说“苦”,如此说来,学习语文岂非只有苦而无乐了吗?那学生何必苦而为之呢?即使学了,而整日如坐针毡,恐怕也难学出什么名堂,吕叔湘先生说:“我们做事要感到有兴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感到苦,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在那儿学,这效果也不会好。读书应当有乐趣,光讲苦不好。”
三、启发思维,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根本谈不上具备自学能力。因此,要培养自学能力,就必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让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化“身外之物”为自己的财富。这样,自学能力才有依托,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兴趣要激发,思维更少不了启发。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就必须善于“激疑”,也就是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致力于问的艺术。怎样问?日本教育心理学家龙泽武文说得好,必须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着矛盾,因为思维是从矛盾开始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思考。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假思索就能随口答出,当然激不起学生思维的波浪,所提出的问题也就失去了价值。但是提出的问题也不能超脱学生的实际,否则,学生就会茫无头绪,起不到引起积极思维的作用。因此提出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把“果子”挂在适中的地方,既不是举手可摘,也不高不可攀。这样,学生才会跃跃欲试,越跳越高,摘取挂在更高处的“果子”。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则此方是长进。”“教”就是启发,就是挑起思维的矛盾。有些教师在讲完课文后,问几声“我讲的大家懂了没有?有不懂的就提出来。”如果学生回答“懂了”,则沾沾自喜;如果下面鸦雀无声,便以为是默然认可,也感到心安理得,从而便“收兵回朝”了。这样做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只不过如此简单”的错觉,事实上,学生可学的、要问的,远非在于“我讲的”,如果教师善于“教有疑”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问无止境,求学无终止。钱梦龙老师讲授《天上景物记》,几经激疑释疑,学生都以为无疑可问了,这时,钱老师“激”了一句,“大家想想,同样是描写天山森林,作者為什么一会用‘翠绿’,一会用‘墨绿’来形容?这又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了起来,既领会作者用词之妙,又感觉到语文这东西真是越学越有得学。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老师的激疑,是引起学生思维的投水之石,而学生的质疑,则是他们对教材实现认识飞跃的起点,是思维的标志。
四、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能力不具有遗传性,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听出来的。任何一种能力都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真正获得。有的教师一上课四十五分钟全包,甚至把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也做出答案来交给学生。总以为自己的职责是教书,好像不把书讲透讲烂就是失职,总觉得自己闻道于先,又身经百试,似乎学生按我的既定方针做,保管百试不殆。其实,传授知识和讲授知识并不像交付一样东西那么便当,我交了,你收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教师的讲授毕竟只是从外部传递信息,而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却必须通过主观能动性。学生经过思维、消化,再进一步练习,所学的知识才能巩固,才能转化为能力。
要得到“习之功”,就不能乱来一气,胡练一通,而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目前还普遍存在一种不好的倾向,那便是名曰“多练”,实则搞“题海战术”。今天做这个学校的“中考指南”,明天练那个学校的“试题汇编”,弄得学生无以自拔。如此这般,只能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本无助于自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训练既要严,严师才能出高徒;也要工而有序,出得精巧,以精胜多,循序渐进;还要求实,讲究实际效益,训练是为了学生让巩固知识,化知为能,达到“不复需教,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离开了这一点,任何训练便都失去了意义。训练亦并非仅指做习题,阅读也是它的一个方面。农村老乡把学生称作读书人,顾名思义,读书人就应该让他多读点书。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人的双边活动。当前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注入式,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教师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导”而变成“主宰”,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人”而看成“仆人”。不错,教师要传授知识,学生要接受知识,有知才有能,知识越丰富,自学能力就越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问题在于应该如何看待讲,怎么讲和讲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激增,课堂上传授知识再多,终究是有限的,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必须要“自能听话,自能说话,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自学能力固然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但仅有科学的方法而无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不行的。正如做一件事情,如果不是乐意去做而是被迫去做,是做不好的,做不了的。
学习语文,要掌握很多的东西,非花九牛二虎之力不可。做老师的总喜欢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启发学生。这自然也有必要。但是,道理讲了一大堆,故事讲了一大串,一些学生仍“苦”不起来,始终学不进去,你问他原因何在,他就会不客气地说:“我对语文不感兴趣。”回答有一定道理,“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习语文本来就“苦”,你又反反复复地说“苦”,如此说来,学习语文岂非只有苦而无乐了吗?那学生何必苦而为之呢?即使学了,而整日如坐针毡,恐怕也难学出什么名堂,吕叔湘先生说:“我们做事要感到有兴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感到苦,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在那儿学,这效果也不会好。读书应当有乐趣,光讲苦不好。”
三、启发思维,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根本谈不上具备自学能力。因此,要培养自学能力,就必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让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化“身外之物”为自己的财富。这样,自学能力才有依托,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兴趣要激发,思维更少不了启发。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就必须善于“激疑”,也就是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致力于问的艺术。怎样问?日本教育心理学家龙泽武文说得好,必须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着矛盾,因为思维是从矛盾开始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思考。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假思索就能随口答出,当然激不起学生思维的波浪,所提出的问题也就失去了价值。但是提出的问题也不能超脱学生的实际,否则,学生就会茫无头绪,起不到引起积极思维的作用。因此提出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把“果子”挂在适中的地方,既不是举手可摘,也不高不可攀。这样,学生才会跃跃欲试,越跳越高,摘取挂在更高处的“果子”。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则此方是长进。”“教”就是启发,就是挑起思维的矛盾。有些教师在讲完课文后,问几声“我讲的大家懂了没有?有不懂的就提出来。”如果学生回答“懂了”,则沾沾自喜;如果下面鸦雀无声,便以为是默然认可,也感到心安理得,从而便“收兵回朝”了。这样做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只不过如此简单”的错觉,事实上,学生可学的、要问的,远非在于“我讲的”,如果教师善于“教有疑”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问无止境,求学无终止。钱梦龙老师讲授《天上景物记》,几经激疑释疑,学生都以为无疑可问了,这时,钱老师“激”了一句,“大家想想,同样是描写天山森林,作者為什么一会用‘翠绿’,一会用‘墨绿’来形容?这又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了起来,既领会作者用词之妙,又感觉到语文这东西真是越学越有得学。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老师的激疑,是引起学生思维的投水之石,而学生的质疑,则是他们对教材实现认识飞跃的起点,是思维的标志。
四、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能力不具有遗传性,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听出来的。任何一种能力都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真正获得。有的教师一上课四十五分钟全包,甚至把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也做出答案来交给学生。总以为自己的职责是教书,好像不把书讲透讲烂就是失职,总觉得自己闻道于先,又身经百试,似乎学生按我的既定方针做,保管百试不殆。其实,传授知识和讲授知识并不像交付一样东西那么便当,我交了,你收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教师的讲授毕竟只是从外部传递信息,而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却必须通过主观能动性。学生经过思维、消化,再进一步练习,所学的知识才能巩固,才能转化为能力。
要得到“习之功”,就不能乱来一气,胡练一通,而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目前还普遍存在一种不好的倾向,那便是名曰“多练”,实则搞“题海战术”。今天做这个学校的“中考指南”,明天练那个学校的“试题汇编”,弄得学生无以自拔。如此这般,只能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本无助于自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训练既要严,严师才能出高徒;也要工而有序,出得精巧,以精胜多,循序渐进;还要求实,讲究实际效益,训练是为了学生让巩固知识,化知为能,达到“不复需教,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离开了这一点,任何训练便都失去了意义。训练亦并非仅指做习题,阅读也是它的一个方面。农村老乡把学生称作读书人,顾名思义,读书人就应该让他多读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