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生活在有特定行为规则的社会系统中,他要成功地、顺利地生存下去,就必须接受这一社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标准,必须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活动。如果一个人没有完成相应的社会化任务,表现出于社会常规相悖的态度和行为,那么社会就很难接受他,使他在社会生活中举步维艰、适应不良。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刚进入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他的社会化任务,对于他今后的人格发展,将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那么,什么是社会化呢?黄煜峰在《初中生心理学》中是这样说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人要掌握社会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的标准,并学会把这些规则用于不同的场合。”这就告诉我们: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可以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还可以掌握人际关系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意识,担当社会角色和履行社会义务,并且获得顺利实现这些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
影响一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主体能动因素。外在因素有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工具等。
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根据我这1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认为影响其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因素的影响
个体从刚出生就从他父母那里遗传一些特性,如身高、容貌等。这些对个体社会化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例如,性格外向的人善于交际喜欢参加一些活动,所以他能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而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会比较害羞,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不敢参加公共活动或不敢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这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要更好的与人交往和融进社会就是一个障碍。必须克服这一障碍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家庭因素的影响
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社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正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才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子女,并由此构成了其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生活在和睦美满的家庭中,子女性格活泼、开朗、友爱合作,生活在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中,子女有礼貌 、举止文雅。父母勤劳朴實、 待人诚恳,子女在对人对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上也会如人们常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 有些孩子的个性正是父母或亲人的写照。在家庭中父母对各种行为的赞扬或批评也会使子女渐渐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 “错 ”。父母的言传身教, 赏罚褒贬对于一个具有初步自我意识和是非观念的初中生来说起着个性上的自我完善作用。
3、学校教育及教师因素的影响
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十几年的时间要在学校中度过。学校教育对与个体的社会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教师可以按照社会的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措施的一系列教学及班级管理活动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具备服务于国家、奉献于社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我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时间,精心准备好教育的主题,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人格。例如,针对学生考试舞弊的现象,召开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讲爱国主义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总之,通过教师的系列教育活动能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
4、同辈群体因素的影响
以初中生为主的同辈群体,可以互相帮助和学习,使他们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还可以满足他们情感交流的需要,促进情感发展成熟,从而有利于培养初中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合作竞争的能力。但同辈群体也有其负面影响,像哥们义气、小团体主义等会影响初中生角色培养和行为规范的学习,对初中生的社会化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在防止它的消极影响同时把它向有利于初中生社会化的方向引导。
5、逆反心理因素的影响
逆反心理可以促进初中生的社会化进程。初中阶段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一般认为,个体社会化主要通过三种心理过程实现,即服从、认同和内化。中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教师强迫学生服从,逼迫学生认同某些离自己很远的、高不可攀的模范人物。逆反心理不仅是对服从的反叛,而且可以通过内化的方式促进社会化进程。依靠内化机制,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把社会的要求、期望和原则,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内心要求、期望和原则,并在行动上努力把它们体现出来。内化使初中生在追求独立、民主、自由、平等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6、社会变革及大众传媒因素的影响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市场化改革转型的重要时期,这种改革不仅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和社会治理模式的调整,这种大变革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发生了深刻而且明显的变化。
首先,社会的转型增强了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他们的个性,但也造成成人和传统文化权威的动摇甚至丧失。其次,市场化转型造成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同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了体现。再次,社会的转型形成了青少年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出现了虚拟化趋势,他们获得社会知识和“游戏规则”途径主要是网络等大众传媒。
总之,影响初中生社会化的因素还有很多,以上是我对几种主要因素的简要分析。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一个个体的贡献,个体的社会化程度高低会直接影响他对社会的贡献,所以我们要给予高度关注,为初中生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社会化提供尽可能多有力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煜峰《初中生心理学》.
[2] 彭利君《试论教师在中学生道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3] 泰斗818《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4] 王永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与积极作用》.
那么,什么是社会化呢?黄煜峰在《初中生心理学》中是这样说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人要掌握社会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的标准,并学会把这些规则用于不同的场合。”这就告诉我们: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可以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还可以掌握人际关系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意识,担当社会角色和履行社会义务,并且获得顺利实现这些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
影响一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主体能动因素。外在因素有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工具等。
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根据我这1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认为影响其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因素的影响
个体从刚出生就从他父母那里遗传一些特性,如身高、容貌等。这些对个体社会化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例如,性格外向的人善于交际喜欢参加一些活动,所以他能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而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会比较害羞,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不敢参加公共活动或不敢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这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要更好的与人交往和融进社会就是一个障碍。必须克服这一障碍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家庭因素的影响
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社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正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才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子女,并由此构成了其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生活在和睦美满的家庭中,子女性格活泼、开朗、友爱合作,生活在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中,子女有礼貌 、举止文雅。父母勤劳朴實、 待人诚恳,子女在对人对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上也会如人们常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 有些孩子的个性正是父母或亲人的写照。在家庭中父母对各种行为的赞扬或批评也会使子女渐渐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 “错 ”。父母的言传身教, 赏罚褒贬对于一个具有初步自我意识和是非观念的初中生来说起着个性上的自我完善作用。
3、学校教育及教师因素的影响
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十几年的时间要在学校中度过。学校教育对与个体的社会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教师可以按照社会的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措施的一系列教学及班级管理活动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具备服务于国家、奉献于社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我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时间,精心准备好教育的主题,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人格。例如,针对学生考试舞弊的现象,召开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讲爱国主义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总之,通过教师的系列教育活动能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
4、同辈群体因素的影响
以初中生为主的同辈群体,可以互相帮助和学习,使他们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还可以满足他们情感交流的需要,促进情感发展成熟,从而有利于培养初中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合作竞争的能力。但同辈群体也有其负面影响,像哥们义气、小团体主义等会影响初中生角色培养和行为规范的学习,对初中生的社会化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在防止它的消极影响同时把它向有利于初中生社会化的方向引导。
5、逆反心理因素的影响
逆反心理可以促进初中生的社会化进程。初中阶段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一般认为,个体社会化主要通过三种心理过程实现,即服从、认同和内化。中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教师强迫学生服从,逼迫学生认同某些离自己很远的、高不可攀的模范人物。逆反心理不仅是对服从的反叛,而且可以通过内化的方式促进社会化进程。依靠内化机制,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把社会的要求、期望和原则,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内心要求、期望和原则,并在行动上努力把它们体现出来。内化使初中生在追求独立、民主、自由、平等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6、社会变革及大众传媒因素的影响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市场化改革转型的重要时期,这种改革不仅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和社会治理模式的调整,这种大变革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发生了深刻而且明显的变化。
首先,社会的转型增强了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他们的个性,但也造成成人和传统文化权威的动摇甚至丧失。其次,市场化转型造成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同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了体现。再次,社会的转型形成了青少年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出现了虚拟化趋势,他们获得社会知识和“游戏规则”途径主要是网络等大众传媒。
总之,影响初中生社会化的因素还有很多,以上是我对几种主要因素的简要分析。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一个个体的贡献,个体的社会化程度高低会直接影响他对社会的贡献,所以我们要给予高度关注,为初中生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社会化提供尽可能多有力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煜峰《初中生心理学》.
[2] 彭利君《试论教师在中学生道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3] 泰斗818《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4] 王永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与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