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路径分析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社区的青少年群体都是社会救助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帮助社区青少年解决困难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和专业职责。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为例,分析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路径,即社会工作在介入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中的模式、策略和体制机制,以期为更大范围内救助社区青少年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
  一、问题提出
  在民生工作中社会救助工作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事关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020年,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各省各地区积极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相关工作,同时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不仅可以彰显其专业本意和专业价值,而且可以推动社会救助从物质救助转向社会服务,更能有效促进社会救助模式和理念的转变[1]。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为例,该区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将社会工作积极引入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中,尤其是在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打造“统筹衔接、政社互补、高效便捷、兜底有力”的多层次综合救助新格局作出了重大贡献。青少年是社区不可缺少的群体,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和困难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个体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因此,各级政府要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和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在理念、制度、机制、知识和技巧等方面的融合,创新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体制,切实解决社区青少年问题,满足社区青少年需求。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2]。
  (二)社区青少年
  社区青少年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群体中较为特殊、相对独立并可以抽象出来进行单独观察和研究的子群体。学术界一般将社区青少年的概念定义为“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具有本市户籍的14至25周岁的青少年”[3]。随着社区青少年群体结构以及内涵和外延的改变,在很多地区社区青少年群体范围逐渐扩大。本文中的社区青少年主要指社区中面临各种各样问题的青少年,例如,留守青少年、流浪青少年、散居青少年、犯罪分子家庭青少年,等等。
  (三)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内容,也称为社会救济、社会援助,是公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程序给予物款接济和社会服务,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社会救助的内容和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产生并逐步发展变化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救助则多指由国家和有关社会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向无收入、无生活来源也无家庭依靠并失去工作能力者,以及向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个人或家庭,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遇难者及其家属实施的一种低标准的救济和帮助[4]。社会救助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
  三、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路径分析
  (一)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模式分析
  1.整合模式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整合模式,是指一种把对社区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青少年的经济支持与社会服务两种功能集中在一个机构、一个或多个社会工作者身上的模式[5]。在整合模式中,街道是整合的关键和中介,以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办事处为例,该街道办事处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认真受理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并转办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申请事项,对社区青少年的家庭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对不同类别、不同需求的社区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制度保障。此外,街道办事人员也会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能力培养以及资源输送等服务。在整合模式中,三里庵街道社会救助经办机构逐渐转变为以社会工作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的机构,工作人员也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并且优先招录专业社会工作者,在这种模式中家庭贫困的社区青少年在接受经济援助的同时也享受了社会服务,不仅能够让救助对象感受到關心和关爱,更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和需要,而且能够提升社会服务的效率,同时还可以让社区青少年摆脱对社会救助的过度依赖,实现助人自助。
  2.分离模式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分离模式,是指在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过程中把经济支持和社会服务两种功能采用分离的管道,由分离的工作人员配合沟通来组织协调这种运作[5]。这种模式在蜀山区五里墩街道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该街道中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主要负责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行政工作,如调查收集街道内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流浪乞讨的青少年等的基本信息,对其家庭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而社区中问题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心理辅导等工作则交给专门的社会工作机构负责,这种社会服务和社会救助分开工作的模式,有利于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集中力量解决社区青少年的基本需求问题,提高了社会救助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社会工作者既为社区青少年提供经济支持又提供社会服务的负担,同时避免了社会工作者强迫社会救助对象接受社会服务,以及破坏二者之间专业关系的风险。   (二)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策略分析
  1.理念介入
  社工理念指导下的社会救助,不是对问题青少年的怜悯和同情,也不是一种职责和义务,而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即社工在充分尊重问题青少年的基础上,增强社区青少年的社会功能,帮助社区青少年接受社会救助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救助。
  在合肥市蜀山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帮助有问题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首先会开展个性化的需求评估,和前来求助的青少年耐心沟通,全面了解求助对象的处境和问题,并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例如,在南七街道生活的高中生小W,从小就是孤儿,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2019年爷爷过世,奶奶又突发大病。社会工作者在确认小W的危机状况及接受帮助的意愿后,一方面扮演了情绪疏导者和治疗者的角色,对小W进行情绪疏导并鼓励他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同时和小W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计划,帮助小W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注重小W自身能力建设和社会资本建设。另一方面,社工对影响小W目前生存状况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评估,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并积极调动各项社会资源对小W进行社会援助,如减免学杂费,每月都有固定的生活补助等,在为小W提供社会救助的同时,也努力提升其资源整合和资源运用能力。
  2.社会机构介入
  社会机构介入是指社工服务机构参与到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工作中,并承担其中相应的救助事项和救助环节。例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街道办事处以社会救助中心为基础,引入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原有的“社区慈善工作站”升级为“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具体实践中,竹荫里社区以“七彩服务帮万家”党建品牌为引领,开展“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慈善救助活动,组织红标户党员志愿者重点结对帮扶低保、重病、失独、流浪等黄标户社区困境青少年家庭,联动橙色救急难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社区青少年急难救助服务20余次。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置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社区内叛逆、反社会青少年及其家庭等提供绿色心理慰藉和心理疏导,对社区问题青少年群体一对一重点帮扶,同时社会工作机构协助救助服务中心,利用辖区内众多医疗资源,为社区青少年开展蓝色健康义诊、体检服务,并组织紫色青少年文体娱乐活动几十余次,帮助社区青少年提升自我价值,努力融入社会[6]。在服务过程中,社会机构也会要求社工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协助社区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促进社区青少年救助工作深入发展。
  3.社会服务品牌项目介入
  社会服务品牌项目介入是指通过设置或有目的地引入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项目,再让社工服务机构以承接项目的方式参与救助工作[1]。2020年,蜀山区民政局以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为依托,围绕“温馨家访、温情陪伴、暖心行动、携手同行”四大行动,依托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为平台,推出多种品牌服务项目。仍以竹荫里社区为例,蜀山区民政局将该社区存在心理困境问题的散居青少年,委托给榕树下社会工作服务所开展心理指导,榕树下社会工作服务所开展了“手牵手——散居青少年成长救助”项目,针对散居青少年开展了“手牵手,共成长”青春励志冬令营活动以及“牵手有爱、爱在身边”个案心理辅导服务、“牵手有爱、无处不在”主题读书会等子项目心理辅导服务,从心理疏导、情感支持、能力提升、生活帮扶、资源链接等方面,引导散居青少年理性认识青春期心理困惑问题。在项目介入过程中,榕树下社会工作服务所在项目开展前明确了项目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项目方案,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对项目方案执行结果进行监测,帮助散居青少年在项目参与中逐渐敞开心扉,在与同伴和专业心理人士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心理困惑,大大提升了散居青少年的自信心,促进了竹荫里社区散居青少年的社会融入。
  (三)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体制机制分析
  1.培育民办社工机构,扩大社工机构数量
  专业社工机构是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主要载体,民办社工机构可以起到补充合作的作用。在合肥市蜀山区,近两年来民办社工机构数量逐渐增加,这些机构都分类设置了专业的社区青少年救助窗口,如留守青少年救助窗口、流浪青少年救助窗口等,对辖区青少年的资料也有统一档案整理,不仅丰富了为各类问题青少年提供帮助的渠道,而且加强了各个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间的合作,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体系,也有利于为不同需求的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蜀山区政府非常重视辖区内问题青少年帮扶工作,从注册登记、项目场地、内部治理、运行监督等方面大力支持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同时,蜀山区政府也从提高薪资水平、完善奖惩制度等方面大力引进社工专业人才,并定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为民办社工机构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2.评估社区问题青少年社会救助领域社工服务需求
  蜀山区政府围绕“托底线、救急难”的基本原则,在全区12个街道采取个案访谈、社区走访、家庭调查等形式了解社区内问题青少年的社工服务需求,在实际走访中深入评估不同类别青少年不同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社工服务项目、设计服务提供方式、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蜀山区政府评估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领域社工服务需求会按层级分别开展,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例如,在南七街道,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多次走访评估工作,了解到残疾青少年对健康体检需求大,成绩落后青少年对课业辅导需求大,流浪青少年对日常吃穿住行都很担忧,因此,街道办事处安排社会工作人员组成健康体检小组、课业辅导小组、温暖发放小组等定期为这些困境青少年提供日常服务,并由专业人员长期对困境青少年进行精神慰藉。
  3.建立社会工作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资源共享机制
  蜀山区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扩大社会救助工作覆盖面及救助资源整合,按照“凡救助必入库,要救助先入库”的原则,根据困难指标量化对数据库内社区青少年进行精准救助。同时,蜀山区民政局开发了社工机构数据库、社工人员数据库、社工服务项目库等,对自下而上的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打造了社会工作和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信息分层共享平台,构建了系统对接、数据共享的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经办机构选择专业社工机构、专业社工以及相关救助项目,也有利于社工机构或社工了解、评估社区问题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为社会工作更好地介入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提供了有效途径[1]。
  四、结语
  青少年群体是一个社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和动力源泉,对于社會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社区青少年,政府要高度重视其基本生存和长远发展问题,不仅要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而且要引入多方力量为社区青少年提供社会救助。促使社会工作在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中发挥作用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不断创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的方法和策略,加快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社会救助在理念、模式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融合。同时,对于任何群体的社会救助都不能仅限于物质救助,而要大力加强精神支持和救助,这就需要着力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精神,实现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荣.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9-34.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
  [3]苗伟明.社区青少年概念的再定义[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5):32-40.
  [4]乐章.社会救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30.
  [5]DAVIS M,JOANNE H.The Two Functions of Public Welfare:Income Maintenance and Social Services[J].Social Work,1967(1):22-31.
  [6]蜀山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评估自查报告[Z].2020.
其他文献
[摘要] 美国的帮助是中国在中日战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而美国之加入,系因日本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的珍珠港所致。在此之前,美国对华之被侵略,同情多于援助,或口惠而实不至,甚至其“中立法”对华殊多不利。直到1939年,才有实质而较大数额的援助。此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置身于美国经济之重建,关心欧洲的国际政治,国务卿赫尔则对远东事务不熟悉。远东政策委诸远东司司长洪恩贝克,另有咨询的驻日大使格鲁及驻华大使詹森。
期刊
〔摘要〕 自1928年国民党统治开始,中国第一次进入了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关系时期,寻求国际伙伴关系首次成为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的中德、中俄和中美关系各自具有鲜明的特性。中德关系建立在两国领导人互相信任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某些意识形态上的类似是其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互补的经济利益使国民党可以实现平等的合作。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一开始就是为了增强
期刊
[摘要] 本文从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机制的角度,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国慈善事业社会化的因素:缺乏社会公共意识、政府的管理理念与政策导向、中国民族传统道德和宗法思想等。中国慈善事业在与国际慈善理念接轨、向高层次的社会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应立足社区,发育发展社区慈善组织,实施社区慈善项目,实行慈善事业社区化。慈善事业社区化的实践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和完善:社区慈善事业必须取得政府的支持和理解;社区慈善
期刊
[摘要] 赛义德指出任何个人、民族对他人、他民族理论成果的借鉴有四个主要环节,从而实现从他人向自我的“理论旅行”。中国现代引进和借鉴西方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理论的过程符合赛义德“理论旅行”的解释模型。由此可以进一步利用赛义德的“理论旅行”论分析现代中国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借鉴。  [关键词] 赛义德;“理论旅行”;精神分析;汉语经验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
期刊
[摘要] 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梁启超研究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重点和热点。近十年来,梁启超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主要是由于史观发生了转换,从而带来梁启超研究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也与新方法、新视角的采用,新理论和范畴的借鉴,新领域的开辟,新史料的挖掘,诸多学科的整合等分不开。本文从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和实践,国民、伦理、民族国家观,学术、文化的再认识,以及其他诸多贡献等方面,对十年来的梁启超研
期刊
[摘要] 目前我国报业在其发展历程中已经展示出了一个非常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但在其产业化发展管理方面却面临着理论创新严重滞后于报业发展现实、体制改革落后于现实需求、报业市场主体身份不明确、新闻管理法规建设跟不上现实需求等许多深层次矛盾。为此,我们应当推动我国新闻管理理论的创新和新闻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创新,赋予报业集团作为一个企业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身份,加快我国新闻法规的立法进程,使我国新闻管理
期刊
[摘要] 发展社会学和发展经济学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以前人们提及这两门学科的关系时,总是笼统地概括为都是研究发展问题的,很少深入地论述。本文以发展社会学作为分析基点,力图找出发展社会学与发展经济学内部各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这种互为补充而又相互对应的考察,力图发现发展的逻辑、发展的机遇与条件、发展的困境与障碍、发展的可能性等等。在此基础上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发
期刊
[摘要] 唐人在律赋创作中常取法前代典籍特别是先秦儒家经典,作者或引用成语,或点化经典中的语言,或袭用经典中的句式,从而有意识地造成了律赋语言雅正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是与科场文化的导向以及古文运动的影响分不开的。  [关键词] 律赋;雅正;儒家经典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4)03—0146—04
期刊
由贺元骅先生主编的《航空民商法研究》一书于2003年11月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为长期关注国内外航空法发展的数位作者经年累月、上下求索的结晶。洋洋洒洒近25万言,凝结成了作为学术信息载体的此书,内容洗炼,却又厚重。
期刊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1月推出高放教授新编文集《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该书收录了作者自1979年到1999年的文稿76篇,约70多万字。其中有几篇文稿是首次与读者见面。全书系统论述了民主和宪政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进程与主要经验、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基本原理,中心内容是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道破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是过度集权,要改革政治体制、兴利除弊,重在治本。此外,作者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体制、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