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很多学校由几年前的五六十个学生一个班,逐步减少到只有二三十个学生一个班。在一些偏远山区甚至出现了只有十几个学生组成的小班级,我们称为“小班化”。农村初中教学“小班化”的出现,使得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得以加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在农村任教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其特有的优势,对语文教材的课后作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呢?
一、重视个体差异,合理布置语文作业
布置作业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将作业与学生特有的个性和个体差异结合起来。按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布置作业通常都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用这种方法布置语文作业,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会觉得非常简单,信手拈来,很快便完成了任务。这样不仅得不到任何提高,还浪费了时间。而面对同样的作业,学习成绩稍稍差一点的学生就会感到很吃力,很久也无法完成甚至难以找到答案。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智力水平、生活环境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其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也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在农村教学“小班化”的趋势下,作为语文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从整体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语文作业。在教学中,语文作业的类型通常分为很多种,比如有手写式的作业,有背诵式的作业,还有实践型的作业。我们以初中语文教材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看看该如何分类布置语文作业。一部分学生专门负责搜集毛泽东的相关资料,一部分学生对这首词进行鉴赏,剩下的学生负责对中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调查。总的来说,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特有的情况,合理设计和布置课后作业,对部分学生可以降低要求,对一部分学生可以稍微提高作业的难度。在每学期语文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稍微降低作业的难度,让学生轻松完成作业来使其增强自信心。针对记忆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给这些学生布置一些背诵的作业,比如要求学生背诵名篇《论语》;对于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布置与写作有关的作业,也可以让他们阅读世界名著,写读后感。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汤姆索亚历险记》都是很好的书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布置作业,可以帮助每个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二、利用不同资源,多元批改作业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做题,不懂,恰恰是因为这些学生比较粗心大意。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可以避免出现学生在考试时由于粗心而意外失分的情况。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互相评点,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自己比较难发现的错误。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既是在帮别人检查作业,发现别的同学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错误,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还能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巩固、提高语文知识,同龄人之间互相找错更能增强学生进行自我检查、避免出错的意识,也能营造出一种友好竞争的氛围。此外,还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对学生交上去的作业,老师要详细批改。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标示,还应该增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定性评价,同时要掌握评判的尺度,既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又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三、有效评价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的作业,教师要进行一个总体评价,标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简单的评价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业完成的好坏。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无论是何种作业类型,只要学生认真完成了,我们就要给予表扬,对其进行认真的评价。如果学生无法完成作业,教师要问清原因,如果不问明原因就指责、批评,学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形成逆反心理,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给予学生的每一声关怀、所提的每一个建议都能让他们受益。教师可以采取“两周一次评比”的教学模式,统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取得第一名的学生要给予奖励,这对努力学习的学生是一种鼓励。通过这样的作业评比方法,我们可以使学生增强竞争意识,重视课后作业,学生学习的欲望会得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
总的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初中小班教学的优势,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获得整体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一、重视个体差异,合理布置语文作业
布置作业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将作业与学生特有的个性和个体差异结合起来。按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布置作业通常都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用这种方法布置语文作业,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会觉得非常简单,信手拈来,很快便完成了任务。这样不仅得不到任何提高,还浪费了时间。而面对同样的作业,学习成绩稍稍差一点的学生就会感到很吃力,很久也无法完成甚至难以找到答案。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智力水平、生活环境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其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也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在农村教学“小班化”的趋势下,作为语文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从整体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语文作业。在教学中,语文作业的类型通常分为很多种,比如有手写式的作业,有背诵式的作业,还有实践型的作业。我们以初中语文教材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看看该如何分类布置语文作业。一部分学生专门负责搜集毛泽东的相关资料,一部分学生对这首词进行鉴赏,剩下的学生负责对中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调查。总的来说,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特有的情况,合理设计和布置课后作业,对部分学生可以降低要求,对一部分学生可以稍微提高作业的难度。在每学期语文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稍微降低作业的难度,让学生轻松完成作业来使其增强自信心。针对记忆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给这些学生布置一些背诵的作业,比如要求学生背诵名篇《论语》;对于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布置与写作有关的作业,也可以让他们阅读世界名著,写读后感。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汤姆索亚历险记》都是很好的书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布置作业,可以帮助每个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二、利用不同资源,多元批改作业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做题,不懂,恰恰是因为这些学生比较粗心大意。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可以避免出现学生在考试时由于粗心而意外失分的情况。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互相评点,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自己比较难发现的错误。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既是在帮别人检查作业,发现别的同学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错误,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还能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巩固、提高语文知识,同龄人之间互相找错更能增强学生进行自我检查、避免出错的意识,也能营造出一种友好竞争的氛围。此外,还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对学生交上去的作业,老师要详细批改。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标示,还应该增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定性评价,同时要掌握评判的尺度,既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又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三、有效评价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的作业,教师要进行一个总体评价,标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简单的评价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业完成的好坏。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无论是何种作业类型,只要学生认真完成了,我们就要给予表扬,对其进行认真的评价。如果学生无法完成作业,教师要问清原因,如果不问明原因就指责、批评,学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形成逆反心理,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给予学生的每一声关怀、所提的每一个建议都能让他们受益。教师可以采取“两周一次评比”的教学模式,统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取得第一名的学生要给予奖励,这对努力学习的学生是一种鼓励。通过这样的作业评比方法,我们可以使学生增强竞争意识,重视课后作业,学生学习的欲望会得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
总的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初中小班教学的优势,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获得整体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