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教育是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结合体。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学生能力的培養。因此本人认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自主性学习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提供自主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
目标导学意义在于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进而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Windows显示属性设置》时,我首先介绍了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显示属性对话框完成桌面背景、外观、效果、屏幕保护等预设的设置操作。2、能按照自己喜好设置有独特风格的桌面背景、外观、效果和屏幕保护。学生了解了学习目标后,去掉了盲目性,对这部分内容非常感兴趣,其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上机时,我还没演示,学生就主动练习更换预设背景。有的同学把自己喜欢的来自文件的图片设成背景;有的同学把自己用画图软件绘制的图形设成桌面背景;还有的同学想到了桌面主题。气氛空前活跃,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换意见,互通有无,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参与情感
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选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实例。在讲Word中版面设置时,我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内有一两个好学生,这样做不仅对于后进生是一种帮助、辅导,而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一种巩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系统化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手来,引导学生“下河”,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及合理的资源利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得到多种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开阔眼界。比如,在学生用WORD制作小报的过程中,学生的手头图片及文字资料都较少,我让学生上网自行浏览,搜集整理资料,并分组进行讨论,择优去差。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素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挖掘丰富内涵,获得知识。
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可引导学生超于学习进度进行独立学习也就是提前预习,尤其是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先预习,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形成理性认识。在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我还通过让学生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更加着重突破难点,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例如在讲Word入门时,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Windows中已学过的“画图”来源,复习“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方法和窗口的组成,然后提示课题,让学生尝试相同方法,能否启动和退出Word程序,窗口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只需略作点拨,归纳即可。这样学生积极地把学过的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学的轻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轻负担,高效率。
再比如讲Windows中“画图”窗口中的复制粘贴时,我没有直接讲“复制和粘贴”的操作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画一棵果树,结一个苹果,然后再让一棵果树变成果园,每棵果树上结很多苹果。大部分同学很快想到前面讲文件夹操作时的复制、粘贴的方法,很快完成“果园”制作。也有个别同学一棵一棵画,老师只稍作提示,学生就很容易把前后知识结合起来,这时再总结“复制和粘贴”的多种操作方法,一堂新课变成了复习课,学生既巩固了旧的知识,又学习的新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永远的课题,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停地努力探索,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宿迁市洋河实验小学 江苏】
一、提供自主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
目标导学意义在于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进而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Windows显示属性设置》时,我首先介绍了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显示属性对话框完成桌面背景、外观、效果、屏幕保护等预设的设置操作。2、能按照自己喜好设置有独特风格的桌面背景、外观、效果和屏幕保护。学生了解了学习目标后,去掉了盲目性,对这部分内容非常感兴趣,其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上机时,我还没演示,学生就主动练习更换预设背景。有的同学把自己喜欢的来自文件的图片设成背景;有的同学把自己用画图软件绘制的图形设成桌面背景;还有的同学想到了桌面主题。气氛空前活跃,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换意见,互通有无,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参与情感
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选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实例。在讲Word中版面设置时,我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内有一两个好学生,这样做不仅对于后进生是一种帮助、辅导,而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一种巩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系统化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手来,引导学生“下河”,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及合理的资源利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得到多种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开阔眼界。比如,在学生用WORD制作小报的过程中,学生的手头图片及文字资料都较少,我让学生上网自行浏览,搜集整理资料,并分组进行讨论,择优去差。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素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挖掘丰富内涵,获得知识。
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可引导学生超于学习进度进行独立学习也就是提前预习,尤其是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先预习,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形成理性认识。在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我还通过让学生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更加着重突破难点,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例如在讲Word入门时,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Windows中已学过的“画图”来源,复习“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方法和窗口的组成,然后提示课题,让学生尝试相同方法,能否启动和退出Word程序,窗口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只需略作点拨,归纳即可。这样学生积极地把学过的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学的轻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轻负担,高效率。
再比如讲Windows中“画图”窗口中的复制粘贴时,我没有直接讲“复制和粘贴”的操作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画一棵果树,结一个苹果,然后再让一棵果树变成果园,每棵果树上结很多苹果。大部分同学很快想到前面讲文件夹操作时的复制、粘贴的方法,很快完成“果园”制作。也有个别同学一棵一棵画,老师只稍作提示,学生就很容易把前后知识结合起来,这时再总结“复制和粘贴”的多种操作方法,一堂新课变成了复习课,学生既巩固了旧的知识,又学习的新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永远的课题,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停地努力探索,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宿迁市洋河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