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的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峰奇峦秀,涧险岩危,自古就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古称“方圆八百里”(经实测为312平方公里)。自唐代起,几乎历代封建皇帝都极力扶植武当道教。到明朝,武当山以“治世玄岳”的崇高地位成为全国道教的活动中心。
武当山古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瑰丽辉煌。 数以万计的精美奇绝的古文物作为道教文化的形象体现,构成了武当山最具魅力的人文景观。武当道教母体中产生出的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武当道教音乐神韵清雅如天籁之音;武当道教法事活动玄妙神秘,似与天对话。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书上,武当山被称为:“融汇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景。”
武当与道教
武当山峰岩兀立,涧水长流,树密林深。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正是道士们断绝俗缘世虑、修真炼性所崇尚和追求的虚清环境。自春秋以来,武当山就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同时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性。在武当道教所崇奉的众多神灵中,最高天神“三清”、最高天帝“四御”都排在了不显眼的位置,而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却是玄天真武上帝。据说,真武大帝就在这里问道成仙,剑河、磨针井、太子坡、梳妆台等都是与之有关的景观。真武大帝民间又称“祖师爷”、“上帝公”等,是由中国原始宗教中的北方之神——玄武演变而成的道教大神。传说,真武是先天始气、太极别体,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年十五辞别父母,入武当山修真,历时四十二年,功成果满,五龙捧圣,白日飞升。到了宋代,武当山本山的和传入的许多教派在长期共处中,相互尊重,交参传道,逐渐融合,形成了以崇奉真武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宋、元、明三代都把真武视为皇室的保护神,屡加圣号。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把武当道教从兴隆推向了鼎盛。
武当山的建筑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现有古建筑群均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呈现出时隐时现、若明若暗、欲扬先抑、前呼后应、玄妙超然的艺术效果。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
武当山道教建筑最大规模修建的时代是在明朝永乐年间,那时确实修建了八宫、二观,并且在武当山的三十六个名岩名洞和七十二峰都修建有楼殿庙宇。因此今人大凡提及武当山古代建筑的规模,总会顺口说是“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 但这实际上是个概数之说。据统计,武当山上的宗教建筑在晚清时有近三百处,至今存留下来的有50余处。以此看来,武当山建筑历史之早、数量之多,在中国各道教圣地历史上是惊人的。
据《神仙传》记载,周朝尹轨“入太和山领杜阳宫太和真人”。由此可见,武当山在周朝就有了宫的建筑规制。武当山地区的道教建筑自唐代开始有了大的兴建。宋代,武当山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宫的规制已建有9个,以五龙宫、紫霄宫、南岩真庆宫为代表。宋代还有颇大的石窟工程,一些规模不大但工程相当艰巨的洞穴岩庙也修建了不少。 到了元代,“山列九宫八观”,大小建筑群落多达上百处。明朝是武当山建筑的鼎盛时期,永乐年间,一方面对元朝建筑做了全面的扩大修复,另一方面又增添了许多大型宫观建筑,比如净乐宫、迎恩宫、遇真宫等。明代诗人洪翼圣形容当时所见:“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到了清朝,武当山没有增添新的建筑,有的只是维修工程,并且随着战乱频繁,古代建筑不断遭到损坏而日趋减少。武当山地区的古代建筑,除了宗教建筑外,还有许多儒教建筑、官衙建筑、家庙建筑等。
即将发行的《武当山》邮票,第一枚“南岩秋色”描绘的是武当山南岩的景色。南岩又名“紫霄岩”,因它朝向南方,故名“南岩”。这枚邮票上的建筑是大圣南岩宫,它是武当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第二枚“紫宵瑞雪”描绘的是坐落在武当山展旗峰下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紫霄宫。紫霄宫所在之处峰岭环绕,松林翠柏幽深,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历来被视为“紫霄福地”。第三枚“太子环翠”描绘的是武当山复真观(又名“太子坡”)的景色。相传这里是净乐国王太子(即后来的玄武大帝)十五岁入武当山修炼时最初居住的地方。小型张“金顶春晓”描绘的是武当最高峰——天柱峰上规模宏大的太和宫和金殿(武当山的象征)的景观。对游人来说,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算是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了武当山。
武当武术
在武林中,素有“南尊武当,北宗少林”之说。据传,武当内家拳的祖师是北宋徽宗时的武当丹士张三丰。他在武当修炼时曾看到喜鹊和蛇的一场争斗。“喜鹊上下飞击,而蛇蜿蜒轻身摇首闪击”的姿式给张三丰以极大启示,就此悟通太极妙理,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武当拳术。后经历代宗师不断的充实和发展,武当拳术又派生出众多的门派和种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套路;太极枪、太极剑等各种刀剑械术;轻功、硬功、绝技及各种强身健体的气功等。武当武术也由此走出深山,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甚深。阴阳消长、八卦演变等是武当武术的理论核心,以此演化出的技法则讲究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老子在《道德经》里本质地阐述了“柔刚、静动、曲直”等等一对矛盾的辩证关系,因此武当武术出自奉老子为教祖的道教门槛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