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便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从语感形成的两个要素:联想和想象、知识和经验入手,科学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 联想和想象 知识和经验
正确、敏锐的语感对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语感好像又是空灵的东西,让人不可捉摸。因为它是一种直觉思维,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和逻辑程序,许多情况下依靠灵感和顿悟快速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活动。那么,语感是不是只能任其自然发展呢?有没有规律可循?这应是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语感既然是一种思维活动,其形成就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心理因素和认知结构因素。具体地说就是联想和想象、知识和经验。
一、联想和想象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语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我国较早提出语感的夏丐尊先生曾对语感作过生动的描述:“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由“新绿”二字而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由“落叶”而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的参与,是绝对得不到这些感受的。可见,语感与联想和想象关系密切。
但是,青少年的思维品质还未完全成熟,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联想和想象能力必须经过科学的指导和训练,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形成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指导。
(一)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单独的联想和想象练习,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比如,用“足球、月亮、轮船”三个词,通过联想和想象组成一个画面或讲一个故事;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练习;托物言志或想象类的作文训练,等等。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联想和想象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就可以得到较快的发展。
(二)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进行有助于形成语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联系背景,用心品味。作品的产生都有特定的背景,离开了背景,有些作品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很多作品必须结合背景理解,才能准确感受作者的旨趣。
如读高尔基的《海燕》,不了解它创作的背景,也能感受到海燕的勇敢、无畏等品质,但是了解了背景,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海燕形象的丰富内涵,也会更准确地感受到作品中“暴风雨”、“乌云”、“恶狠狠”、“精灵”、“预言家”、“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等词句的含义和况味。
2.调动情感,营造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与课文相适应的气氛,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营造教学情境。
比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对余光中缺乏了解,读这首诗感受可能很平淡。如果导人时,教师先介绍一些余光中的生平事迹,再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意象空间,再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学生就会深刻感受到诗人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诗歌的语言便不再是一个个有形的文字,而变成了怀念亲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可感形象。
3.结合语境,整体感知。认知学习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语言文字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结合具体语境,语言文字才具有切实的意义和情味。
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话:“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怎样的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便怎么过?这段话还有没有别的意思?如果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感受,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领会这句话的用意和作用。
4.注重生活体验,重视阅读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都是生活的反映,学生在阅读中必须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才能对语言文字产生准确、真切的感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因为语感是一种直觉,具有非逻辑性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顿悟”的过程。而反复地诵读、吟咏,可以不断地强化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甚至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悟出了其中的真味,所以熟读的过程也是语言感受能力不断得到训练的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才会形成能力。宋代朱熹说,学习要“熟读、精思、博览”,便是这个道理。
二、知识和经验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怎样才能形成概念?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这些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说,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就谈不上语感。比如,许多幼儿能很快背诵一些古诗词,却根本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认知学习心理学认为,认识实质上也就是主体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外界客体进行加工、改造、整合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越好。有关方面的知识越丰富,在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时速度就越快,领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越好。因此,学生必须重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一)广泛涉猎各类知识。
除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外,学生还要注重积累历史、地理、音乐、绘画甚至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比如,当看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一典故时,没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就很难深切理解它所表達的意味。
音乐、绘画方面的知识对形成语感也很重要。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有一句话:“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果根本没有听过小提琴演奏的音乐,学生是无法领会这一通感所表现的柔美、恬静、和谐等情味的。同样,学生如果没有见识过中国水墨画,当看到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一句话时,就很难形象地感受到作者所创造的那种安静、素洁、淡雅的意境。
有时,掌握基本的宗教知识也很必要。因为宗教对人类的生活、思想、文化、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更何况宗教里还有丰富生动的故事、典故等等。比如,当看到“故乡,那是我心灵的伊甸园”这一句话时,如果不知道“伊甸园”为何物,学生就会不知所云。
(二)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叶圣陶先生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体力劳动,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语感欠敏锐的人并不会觉得这个说法有味,而有过劳动经验的人读了却会不由得拍手称妙,因为他们知道劳动后的疲倦确实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后者可以称得上是语感敏锐的人,就因为他们有深切的生活经验。
经验可以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一个人的生活阅历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一个人也不可能经历各式各样的人生,因此除了积极投人社会生活,细致观察体味生活,以增长直接经验外,还应当努力积累自己的间接经验。间接经验获得的主要途径当推文艺作品:小说、散文、剧本、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形象的浓缩,能让人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思想、情感等等。对这些作品有了真切的感受,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应当科学地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真正的文艺作品,不断拓宽其知识视野,为形成敏锐的语感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应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寻求一条科学的语感训练之路,以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VOLIO:19
[3]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 联想和想象 知识和经验
正确、敏锐的语感对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语感好像又是空灵的东西,让人不可捉摸。因为它是一种直觉思维,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和逻辑程序,许多情况下依靠灵感和顿悟快速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活动。那么,语感是不是只能任其自然发展呢?有没有规律可循?这应是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语感既然是一种思维活动,其形成就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心理因素和认知结构因素。具体地说就是联想和想象、知识和经验。
一、联想和想象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语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我国较早提出语感的夏丐尊先生曾对语感作过生动的描述:“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由“新绿”二字而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由“落叶”而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的参与,是绝对得不到这些感受的。可见,语感与联想和想象关系密切。
但是,青少年的思维品质还未完全成熟,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联想和想象能力必须经过科学的指导和训练,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形成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指导。
(一)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单独的联想和想象练习,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比如,用“足球、月亮、轮船”三个词,通过联想和想象组成一个画面或讲一个故事;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练习;托物言志或想象类的作文训练,等等。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联想和想象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就可以得到较快的发展。
(二)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进行有助于形成语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联系背景,用心品味。作品的产生都有特定的背景,离开了背景,有些作品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很多作品必须结合背景理解,才能准确感受作者的旨趣。
如读高尔基的《海燕》,不了解它创作的背景,也能感受到海燕的勇敢、无畏等品质,但是了解了背景,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海燕形象的丰富内涵,也会更准确地感受到作品中“暴风雨”、“乌云”、“恶狠狠”、“精灵”、“预言家”、“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等词句的含义和况味。
2.调动情感,营造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与课文相适应的气氛,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营造教学情境。
比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对余光中缺乏了解,读这首诗感受可能很平淡。如果导人时,教师先介绍一些余光中的生平事迹,再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意象空间,再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学生就会深刻感受到诗人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诗歌的语言便不再是一个个有形的文字,而变成了怀念亲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可感形象。
3.结合语境,整体感知。认知学习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语言文字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结合具体语境,语言文字才具有切实的意义和情味。
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话:“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怎样的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便怎么过?这段话还有没有别的意思?如果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感受,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领会这句话的用意和作用。
4.注重生活体验,重视阅读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都是生活的反映,学生在阅读中必须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才能对语言文字产生准确、真切的感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因为语感是一种直觉,具有非逻辑性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顿悟”的过程。而反复地诵读、吟咏,可以不断地强化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甚至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悟出了其中的真味,所以熟读的过程也是语言感受能力不断得到训练的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才会形成能力。宋代朱熹说,学习要“熟读、精思、博览”,便是这个道理。
二、知识和经验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怎样才能形成概念?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这些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说,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就谈不上语感。比如,许多幼儿能很快背诵一些古诗词,却根本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认知学习心理学认为,认识实质上也就是主体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外界客体进行加工、改造、整合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越好。有关方面的知识越丰富,在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时速度就越快,领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越好。因此,学生必须重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一)广泛涉猎各类知识。
除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外,学生还要注重积累历史、地理、音乐、绘画甚至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比如,当看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一典故时,没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就很难深切理解它所表達的意味。
音乐、绘画方面的知识对形成语感也很重要。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有一句话:“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果根本没有听过小提琴演奏的音乐,学生是无法领会这一通感所表现的柔美、恬静、和谐等情味的。同样,学生如果没有见识过中国水墨画,当看到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一句话时,就很难形象地感受到作者所创造的那种安静、素洁、淡雅的意境。
有时,掌握基本的宗教知识也很必要。因为宗教对人类的生活、思想、文化、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更何况宗教里还有丰富生动的故事、典故等等。比如,当看到“故乡,那是我心灵的伊甸园”这一句话时,如果不知道“伊甸园”为何物,学生就会不知所云。
(二)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叶圣陶先生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体力劳动,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语感欠敏锐的人并不会觉得这个说法有味,而有过劳动经验的人读了却会不由得拍手称妙,因为他们知道劳动后的疲倦确实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后者可以称得上是语感敏锐的人,就因为他们有深切的生活经验。
经验可以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一个人的生活阅历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一个人也不可能经历各式各样的人生,因此除了积极投人社会生活,细致观察体味生活,以增长直接经验外,还应当努力积累自己的间接经验。间接经验获得的主要途径当推文艺作品:小说、散文、剧本、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形象的浓缩,能让人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思想、情感等等。对这些作品有了真切的感受,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应当科学地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真正的文艺作品,不断拓宽其知识视野,为形成敏锐的语感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应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寻求一条科学的语感训练之路,以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VOLIO:19
[3]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