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改革方向,本文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力图探讨在以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环境中,高职英语教学如何确实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区别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突显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赋能。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ESP
首先必须明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领域工作的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人才。其决定必须把实际运用或操作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高职英语教育不是单纯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而应凸显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特色,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运用,学生在未来真实职业场景中运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在就业,学历提升,职场晋升等持续发展所需的英语基础技能为出发点和根本点。
1 目前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浅析
纵观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局限于高层次的外语人才,还有各行各业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当前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种种困难及现实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缺乏有效的主观学习驱动
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及教学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文化课”的范畴,没有更多地思考英语在专业中的应用问题,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没把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一种职业能力要求。因此,相当多的学生认为高职学习就是学习专业技术,掌握一技之长,以求未来谋生。主观认识出现偏差,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自然丧失了学习动力。认识有误区,学习主观驱动不够,学科知识储备少,缺乏系统性。总之高职英语学习上,学生存在“先天残疾”,后天学科发展缺乏有效的内在驱动典型问题。
1.2 教师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教学实践中依旧以EGP为主,ESP特色不够明显
虽身处互联网+的时代,多数高职英语教学仍然以课堂、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过多强调语法知识的说教,语言知识积累,以通过过级考级,诸如:英语运用能力A、B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学科学期成绩考核为目的,忽略语言的职场运用能力培养。教学中给予学生展现英语交际功能和职场运用的机会少。教学与就业关联度不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其直接导致学生当前学科学习与未来职业工作的需求严重脱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变学生“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引导学生“学中用,用中学,学有所用,学而能用”。
1.3 学习评价手段单一,应采用更加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学科学习评价中占据绝对主导的位置,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不重视评价其学习过程,忽视对学科学习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评价的全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和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简单粗暴的成绩考核方式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体有效,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多维度,多方参与的评价模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对策探讨
高职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的特色—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的结合。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必须”与“够用”,体现“应用性”原则,加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及职业运用,帮助学生形成以符合专业学习、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为主,兼顾社会生活、个人发展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此,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ESP特色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2.1 加强针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即职业运用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特长”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因此,教师需在就业形势、需求信息、择业技巧、升学咨询等方面,结合英语学科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诸如:英文简历,求职面试,处理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任务等,把英语教学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做好一定的学科知识及技能储备,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又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2.2 英语教师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确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才能满足就业需求?相关专业实际需要些什么英语学科技能?要达到什么难易程度?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专业学习实际需要,遵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贴近社会、贴近行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角色及职业任务和场景。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强调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确实做到:
(1)走出课堂,调研行业。为了解学生在未来可能的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就业工作过程、就业实境和就业过程中英语的使用范围,内容及难易程度,笔者认为应该对实习学生或者已经就业的学生及相关用人企业单位开展追踪调查反馈座谈等,根据就业需要、市场需求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策略及时作出调整,诸如:泛亚铁路(TAR Trans-Asian Railway),中老铁路(昆明-万向)开通运营在即,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KRVTC)作为中老铁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究竟需要培养具备什么样的英语学科能力的技能人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需要走进企业一线,开展认真的调研,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已确定对应的学科素养培养要求,教学策略等,进而重组教學素材,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英语教学工作。高职英语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就业需求,根据不同专业,适当选择,调整或补充英语教学材料,深化学习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 (2)贴近生活,突出职业性。高职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就业面广,许多职业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毕业后将接触到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故课程内容应逐步建立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强化可操作性。例如,机车驾驶专业可选择铁路涉外技术人员培训;服务性专业,可以选择接待客户、买机票、车票、办理旅馆入住手续等题材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注重时代特征,应选择如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大数据、5G信息技术,AI等反映现代科技和发展趋势的素材。
(3)追求实用、加强实践技能训练。随着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Road and Belt Initiative)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急剧发展,现实证明当今社会不论从哪方面来讲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已成为个人发展的必备技能。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敏感,现在社会上遍地开花的各种英语学习软件、培训机构、APP将能张口流利说地道英语作为出发点,实现在日益增多的国(下转页)
(上接页)际交流中能够更好地交流、沟通思想、互通有无,在英语环境中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很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一定的个人发展。
2.3 加强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之间的互联互通,相互渗透
高职英语教师要转变学科本位思想,具有服务专业的意识,明确学生所学专业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加强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渗透,力求英语教学能够反映出职业教育的要求及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但学科间的渗透并不是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拼装,而是要求教师在尽量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不是行业专家,但是应该做到行业“扫盲”,充实自己现有知识体系,找准契合点,对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再加工,而后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培养学生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英语能力或解决某职场一问题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2.4 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创设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锻炼并发展语言能力
职教新理念下的课程教学强调着眼于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故学生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懂实际运用,应用于就业中。教师可将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训练,如学校自选商场购物、机车驾驶训练模拟、乘务员车站乘客接待模拟等,将教学任务与实训项目相结合。还可基于“Internet Plus Education”的理念,充分借助各学习、直播平台、新媒体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优势互补,教学效果最大化。通过教师组織、学生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促使学生用英语进行相互交流,既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活跃教学气氛,又锻炼学生临场应变、实景操作能力,增强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2.5 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驱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评价应成为改进教学的一种有效反馈方式。为此,笔者认为学生评价应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与实习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还可借助各学习平台,诸如:学习通,云班课,雨课堂,腾讯课堂等提供的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好地实时监测与引导,对学习结果更加客观,多元,有效的分析与评价。确实做到学生间,不同授课内容,学习的不同时期均有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掌握和应用能力来衡量学习成绩的进退,这样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能看到进步,并予以肯定,学生学习有奔头。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应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只有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才能为学生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赋能,帮助其达成持续学习、自主学习并最终获得个人长足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云兴.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谈高职英语有效教学策略[J].智库时代,2019(22).
[2] 肖华芝.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02).
[3] 徐静.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分析与解决出路[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作者单位: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ESP
首先必须明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领域工作的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人才。其决定必须把实际运用或操作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高职英语教育不是单纯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而应凸显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特色,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运用,学生在未来真实职业场景中运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在就业,学历提升,职场晋升等持续发展所需的英语基础技能为出发点和根本点。
1 目前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浅析
纵观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局限于高层次的外语人才,还有各行各业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当前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种种困难及现实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缺乏有效的主观学习驱动
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及教学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文化课”的范畴,没有更多地思考英语在专业中的应用问题,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没把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一种职业能力要求。因此,相当多的学生认为高职学习就是学习专业技术,掌握一技之长,以求未来谋生。主观认识出现偏差,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自然丧失了学习动力。认识有误区,学习主观驱动不够,学科知识储备少,缺乏系统性。总之高职英语学习上,学生存在“先天残疾”,后天学科发展缺乏有效的内在驱动典型问题。
1.2 教师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教学实践中依旧以EGP为主,ESP特色不够明显
虽身处互联网+的时代,多数高职英语教学仍然以课堂、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过多强调语法知识的说教,语言知识积累,以通过过级考级,诸如:英语运用能力A、B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学科学期成绩考核为目的,忽略语言的职场运用能力培养。教学中给予学生展现英语交际功能和职场运用的机会少。教学与就业关联度不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其直接导致学生当前学科学习与未来职业工作的需求严重脱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变学生“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引导学生“学中用,用中学,学有所用,学而能用”。
1.3 学习评价手段单一,应采用更加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学科学习评价中占据绝对主导的位置,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不重视评价其学习过程,忽视对学科学习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评价的全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和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简单粗暴的成绩考核方式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体有效,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多维度,多方参与的评价模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对策探讨
高职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的特色—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的结合。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必须”与“够用”,体现“应用性”原则,加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及职业运用,帮助学生形成以符合专业学习、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为主,兼顾社会生活、个人发展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此,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ESP特色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2.1 加强针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即职业运用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特长”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因此,教师需在就业形势、需求信息、择业技巧、升学咨询等方面,结合英语学科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诸如:英文简历,求职面试,处理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任务等,把英语教学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做好一定的学科知识及技能储备,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又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2.2 英语教师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确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才能满足就业需求?相关专业实际需要些什么英语学科技能?要达到什么难易程度?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专业学习实际需要,遵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贴近社会、贴近行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角色及职业任务和场景。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强调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确实做到:
(1)走出课堂,调研行业。为了解学生在未来可能的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就业工作过程、就业实境和就业过程中英语的使用范围,内容及难易程度,笔者认为应该对实习学生或者已经就业的学生及相关用人企业单位开展追踪调查反馈座谈等,根据就业需要、市场需求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策略及时作出调整,诸如:泛亚铁路(TAR Trans-Asian Railway),中老铁路(昆明-万向)开通运营在即,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KRVTC)作为中老铁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究竟需要培养具备什么样的英语学科能力的技能人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需要走进企业一线,开展认真的调研,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已确定对应的学科素养培养要求,教学策略等,进而重组教學素材,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英语教学工作。高职英语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就业需求,根据不同专业,适当选择,调整或补充英语教学材料,深化学习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 (2)贴近生活,突出职业性。高职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就业面广,许多职业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毕业后将接触到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故课程内容应逐步建立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强化可操作性。例如,机车驾驶专业可选择铁路涉外技术人员培训;服务性专业,可以选择接待客户、买机票、车票、办理旅馆入住手续等题材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注重时代特征,应选择如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大数据、5G信息技术,AI等反映现代科技和发展趋势的素材。
(3)追求实用、加强实践技能训练。随着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Road and Belt Initiative)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急剧发展,现实证明当今社会不论从哪方面来讲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已成为个人发展的必备技能。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敏感,现在社会上遍地开花的各种英语学习软件、培训机构、APP将能张口流利说地道英语作为出发点,实现在日益增多的国(下转页)
(上接页)际交流中能够更好地交流、沟通思想、互通有无,在英语环境中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很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一定的个人发展。
2.3 加强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之间的互联互通,相互渗透
高职英语教师要转变学科本位思想,具有服务专业的意识,明确学生所学专业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加强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渗透,力求英语教学能够反映出职业教育的要求及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但学科间的渗透并不是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拼装,而是要求教师在尽量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不是行业专家,但是应该做到行业“扫盲”,充实自己现有知识体系,找准契合点,对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再加工,而后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培养学生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英语能力或解决某职场一问题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2.4 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创设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锻炼并发展语言能力
职教新理念下的课程教学强调着眼于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故学生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懂实际运用,应用于就业中。教师可将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训练,如学校自选商场购物、机车驾驶训练模拟、乘务员车站乘客接待模拟等,将教学任务与实训项目相结合。还可基于“Internet Plus Education”的理念,充分借助各学习、直播平台、新媒体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优势互补,教学效果最大化。通过教师组織、学生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促使学生用英语进行相互交流,既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活跃教学气氛,又锻炼学生临场应变、实景操作能力,增强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2.5 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驱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评价应成为改进教学的一种有效反馈方式。为此,笔者认为学生评价应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与实习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还可借助各学习平台,诸如:学习通,云班课,雨课堂,腾讯课堂等提供的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好地实时监测与引导,对学习结果更加客观,多元,有效的分析与评价。确实做到学生间,不同授课内容,学习的不同时期均有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掌握和应用能力来衡量学习成绩的进退,这样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能看到进步,并予以肯定,学生学习有奔头。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应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只有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才能为学生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赋能,帮助其达成持续学习、自主学习并最终获得个人长足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云兴.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谈高职英语有效教学策略[J].智库时代,2019(22).
[2] 肖华芝.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02).
[3] 徐静.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分析与解决出路[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作者单位: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