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清照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平安神宫前的一株巨樱,可谓"肥红"也。
东京下了几场雨,樱花零落了。
据说上周东京的气温陡然上升到二十五、六度,催开樱花,满城粉琢,东京人振作精神,准备着周末的"花见"。不料与周末一起到来的,还有一番风雨,把盛开的樱花打成落英,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遂只有寥寥的人坐在阴雨中闷酌。3月31日,我来到东京时,就遇上了这样阴冷的天气。
这次来东京,本想看看樱花,不料却是雨余风剩的景象。我们遂在闹市中寻路,不再想着要去赏樱胜地一饱眼福。虽然是周日,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倘不是繁华的道口,甚至显得过于静谧。然而街边巷尾、楼屋之间,不时会闪出一株或数株樱花树,还没有盛放,但满头的粉蕊,却足以让人眼中、心头一阵缭乱,这次第,仿佛乍遇一位艳姝,既惊且喜。如此倒是别有一番意趣。
东京的两天,大体就在这样的"艳遇"中度过。每天,报上、电视里,"威胁"、"争端"之说不绝,一如我们国内,然而日常的生活里,东京人仍然在平静而匆忙地过着日子,不太见得到暴戾、激愤的场景。对于我们这些游客,他们还是客客气气的。
离开东京前往箱根的早晨,天又下起了雨,雨势且复不小。于是一路迷濛,出了东京都,渐行进入了山区。有一阵,雨停了,我摇开车窗,两旁已全然是青翠的群山,山坡上点缀着红白的野樱,弥漫着流云般的岚蔼--大约是地下的温泉冒出的热气吧?雨水把树木洗净了,空气中有一股潮湿的清香,汽车在狭窄的山路上缓缓爬行,我遂可以从容沉浸在这雨后山野的氛围里。
不觉想起了川端康成。他也曾经踽行在这样的山路上,咀嚼着幽清的文字吧?文学的灵秀,总离不开山川草木的毓化,开满野樱的箱根的山野,想必也催生了许多柔美凄艳的作品吧?坐在车里,这么遐想着,忽然有一种下车徒步一段的念头。然而此时路面变阔,雨也又大了起来,司机踩下油门,加快了车速,把我的念头抛在了脑后,飘向了缥缈的远峰……
在父亲留下来的书里面,有一本《东山魁夷散文集》,很多年前,父亲曾指着上面"东山魁夷"的名字对我说,这个人是个画家,但他的文章写得好。这本散文集里有不少插图,都是东山魁夷的绘画作品,没事我就喜欢翻看它们。它们幽美、纯净、伤感的风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来到芦之湖上时,雨还下着。站在船上远眺,天色低沉,暗青、深黛的远山,都笼罩在浓雾中,湖水纯净如练,如麻的雨脚在水面悄然密织着,云气与水气氤氲在一起,如淡墨在画纸上晕开……我于是想起少年时常常翻看的东山魁夷的画作,意境与墨色,和眼前的景色颇相仿佛。
芦之湖上著名的鸟居,却远远地错过了。
原本是要去登一次富士山的,因为山上下雪,当局封路,遂不能如愿,只好依行程往关西地区赶路。路上,天放晴了,蓝天一碧如洗,白云堆雪,路的两边,樱花与杂树相间,红绿喜人;远望去,绵延的丘陵上仿佛铺了华丽的锦锻,是密实而缤纷的树色与樱姿。日本是狭长的岛国,四面环海,海风终年吹拂,无处不干净明丽。这样的地方,竟能生出残暴的匪物,祸害东亚,真是匪夷所思。我今广览其山川,思复其人文,不觉沉吟再三。昔者柳三变填《望海潮》词,有"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之夸,遂令金主完颜亮起投鞭渡江之志,是以美好事物,总不免让人心生妄念,激起"我要,我还要!"的欲望,而终致生灵涂炭、千里赤野,也颇令人扼腕。此间国民,素以爱美著称,其亦为美所困乎?
望海潮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是我第一次来京都,之前久仰了,所以比较兴奋。车子一进城,我就抓起相机在座位上随手拍。京都是个老城市,据说修楼都要限制层高,所以没有东京、大阪洋气。回来整理照片,将京都的随手拍浏览一过,觉得京都确实有点"老气",这种"老气"不是所谓"古意",而是老旧随和之气,到处街衢参差,屋宇零乱,透出一股"且由它"的意思来,并没有多少日本人凡事都要讲究到底的犟脾气,所以我觉得京都在气质上更像一座中国城市。
瓦房虽然零乱,但瓦片很悦目,感觉也很耐用。日本人在日常器物上很用心,力求精致、美观、耐用,最大程度地让人感到舒适,这是我在日本的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觉,那就是说,收入达到温饱,日子就会过得很舒适。
这种场景我们比较熟悉。
京都城内处处樱花盛放,极为赏心悦目。
桥上伫立着一个女孩子,有日本女孩典型的罗圈腿。据说因为从小跪坐,女孩子们就容易有这样的罗圈腿,以至于日本政府为国民健康计,已经不提倡孩子们从小跪坐。
公交车上的广告语写着:"自行车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下面的两行字是:"行车道左行,步行道行人优先"、"’用两把锁’和’防盗登记’能防止自行车被盗"。这个公车广告至少提示了以下事实:1.日本人骑自行车的人多,乱骑自行车的人也多;2.在日本,偷自行车的人也不少。日本有一条治安守则,常常用来提醒市民,要做到"一门二锁",即一道门安两把锁,用以防盗。因为两把锁至少可以耽误一点入室行窃者的时间,增加其被发现的几率。
京都鸭川岸边,樱花开放时节,日本人喜欢三五邀约,在树下铺上塑料布,带上酒食,守着樱花过夜。感其盛放,伤其凋零,是谓"花见"。
李清照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平安神宫前的一株巨樱,可谓"肥红"也。樱前有碑,碑文云"红八重枝垂樱"。
看久了,就觉得这红肥得有些腻人,樱花大体还是远观的好。
进入平安神宫,又见一树红粉如瀑布般倾泻在碧瓦上,真是脂粉阵,温柔乡,不堪其腻软了。
这一树,是另一个品种,未详其名,显得要老劲些。
平安神宫内外,还有另外几处樱花,也颇有意味。
好一阵喧闹的颜色,把眼睛都吵聋了。唯此处,还有些神社的清幽,以为此篇结尾。
东京下了几场雨,樱花零落了。
据说上周东京的气温陡然上升到二十五、六度,催开樱花,满城粉琢,东京人振作精神,准备着周末的"花见"。不料与周末一起到来的,还有一番风雨,把盛开的樱花打成落英,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遂只有寥寥的人坐在阴雨中闷酌。3月31日,我来到东京时,就遇上了这样阴冷的天气。
这次来东京,本想看看樱花,不料却是雨余风剩的景象。我们遂在闹市中寻路,不再想着要去赏樱胜地一饱眼福。虽然是周日,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倘不是繁华的道口,甚至显得过于静谧。然而街边巷尾、楼屋之间,不时会闪出一株或数株樱花树,还没有盛放,但满头的粉蕊,却足以让人眼中、心头一阵缭乱,这次第,仿佛乍遇一位艳姝,既惊且喜。如此倒是别有一番意趣。
东京的两天,大体就在这样的"艳遇"中度过。每天,报上、电视里,"威胁"、"争端"之说不绝,一如我们国内,然而日常的生活里,东京人仍然在平静而匆忙地过着日子,不太见得到暴戾、激愤的场景。对于我们这些游客,他们还是客客气气的。
离开东京前往箱根的早晨,天又下起了雨,雨势且复不小。于是一路迷濛,出了东京都,渐行进入了山区。有一阵,雨停了,我摇开车窗,两旁已全然是青翠的群山,山坡上点缀着红白的野樱,弥漫着流云般的岚蔼--大约是地下的温泉冒出的热气吧?雨水把树木洗净了,空气中有一股潮湿的清香,汽车在狭窄的山路上缓缓爬行,我遂可以从容沉浸在这雨后山野的氛围里。
不觉想起了川端康成。他也曾经踽行在这样的山路上,咀嚼着幽清的文字吧?文学的灵秀,总离不开山川草木的毓化,开满野樱的箱根的山野,想必也催生了许多柔美凄艳的作品吧?坐在车里,这么遐想着,忽然有一种下车徒步一段的念头。然而此时路面变阔,雨也又大了起来,司机踩下油门,加快了车速,把我的念头抛在了脑后,飘向了缥缈的远峰……
在父亲留下来的书里面,有一本《东山魁夷散文集》,很多年前,父亲曾指着上面"东山魁夷"的名字对我说,这个人是个画家,但他的文章写得好。这本散文集里有不少插图,都是东山魁夷的绘画作品,没事我就喜欢翻看它们。它们幽美、纯净、伤感的风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来到芦之湖上时,雨还下着。站在船上远眺,天色低沉,暗青、深黛的远山,都笼罩在浓雾中,湖水纯净如练,如麻的雨脚在水面悄然密织着,云气与水气氤氲在一起,如淡墨在画纸上晕开……我于是想起少年时常常翻看的东山魁夷的画作,意境与墨色,和眼前的景色颇相仿佛。
芦之湖上著名的鸟居,却远远地错过了。
原本是要去登一次富士山的,因为山上下雪,当局封路,遂不能如愿,只好依行程往关西地区赶路。路上,天放晴了,蓝天一碧如洗,白云堆雪,路的两边,樱花与杂树相间,红绿喜人;远望去,绵延的丘陵上仿佛铺了华丽的锦锻,是密实而缤纷的树色与樱姿。日本是狭长的岛国,四面环海,海风终年吹拂,无处不干净明丽。这样的地方,竟能生出残暴的匪物,祸害东亚,真是匪夷所思。我今广览其山川,思复其人文,不觉沉吟再三。昔者柳三变填《望海潮》词,有"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之夸,遂令金主完颜亮起投鞭渡江之志,是以美好事物,总不免让人心生妄念,激起"我要,我还要!"的欲望,而终致生灵涂炭、千里赤野,也颇令人扼腕。此间国民,素以爱美著称,其亦为美所困乎?
望海潮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是我第一次来京都,之前久仰了,所以比较兴奋。车子一进城,我就抓起相机在座位上随手拍。京都是个老城市,据说修楼都要限制层高,所以没有东京、大阪洋气。回来整理照片,将京都的随手拍浏览一过,觉得京都确实有点"老气",这种"老气"不是所谓"古意",而是老旧随和之气,到处街衢参差,屋宇零乱,透出一股"且由它"的意思来,并没有多少日本人凡事都要讲究到底的犟脾气,所以我觉得京都在气质上更像一座中国城市。
瓦房虽然零乱,但瓦片很悦目,感觉也很耐用。日本人在日常器物上很用心,力求精致、美观、耐用,最大程度地让人感到舒适,这是我在日本的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觉,那就是说,收入达到温饱,日子就会过得很舒适。
这种场景我们比较熟悉。
京都城内处处樱花盛放,极为赏心悦目。
桥上伫立着一个女孩子,有日本女孩典型的罗圈腿。据说因为从小跪坐,女孩子们就容易有这样的罗圈腿,以至于日本政府为国民健康计,已经不提倡孩子们从小跪坐。
公交车上的广告语写着:"自行车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下面的两行字是:"行车道左行,步行道行人优先"、"’用两把锁’和’防盗登记’能防止自行车被盗"。这个公车广告至少提示了以下事实:1.日本人骑自行车的人多,乱骑自行车的人也多;2.在日本,偷自行车的人也不少。日本有一条治安守则,常常用来提醒市民,要做到"一门二锁",即一道门安两把锁,用以防盗。因为两把锁至少可以耽误一点入室行窃者的时间,增加其被发现的几率。
京都鸭川岸边,樱花开放时节,日本人喜欢三五邀约,在树下铺上塑料布,带上酒食,守着樱花过夜。感其盛放,伤其凋零,是谓"花见"。
李清照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平安神宫前的一株巨樱,可谓"肥红"也。樱前有碑,碑文云"红八重枝垂樱"。
看久了,就觉得这红肥得有些腻人,樱花大体还是远观的好。
进入平安神宫,又见一树红粉如瀑布般倾泻在碧瓦上,真是脂粉阵,温柔乡,不堪其腻软了。
这一树,是另一个品种,未详其名,显得要老劲些。
平安神宫内外,还有另外几处樱花,也颇有意味。
好一阵喧闹的颜色,把眼睛都吵聋了。唯此处,还有些神社的清幽,以为此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