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宫颈癌:WHO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第二版)》解读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u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可通过三级预防措施予以消除的恶性肿瘤。2020年11月,“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正式启动,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是消除宫颈癌的关键举措。2021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预防宫颈癌:WHO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第二版)》,为全球各国宫颈癌消除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方向和指导。本文将从指南制定方法学、指南中关于宫颈癌筛查和治疗策略方面的推荐/良好实践声明(包括筛查起止年龄、筛查方法、筛查间隔、筛查异常人群管理及癌前病变治疗等)以及指南的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为我国宫颈癌防控指南的更新和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觀察利多卡因气雾剂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安徽省胸科医院内镜室280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利多卡因气雾剂组)和对照组(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组)各140例。观察插管前1 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 min(T3)各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心率(HR
目的探究高敏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hs-qFIT)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诊断效能。方法连续性纳入2020年7至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且亚太结直肠癌筛查评分为中危或高危的50~75岁患者。所有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需完成2次hs-qFIT检测。评估hs-qFIT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诊断效能,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最终纳入811例患者,其中结直肠癌20例(2.5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途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壁巨噬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20年6-7月,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辛伐他汀组、LPS+姜黄素组,每组20个。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姜黄素组,每组20只。比较各组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迁移的数目、HMGB1和MCP-1蛋白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
目前在临床上,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本文从术前不除外恶性的良性肺结节患者临床特征、CT引导经皮与电磁导航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治疗肺磨玻璃结节近期疗效、复合手术室与传统CT术前定位肺结节应用这3个角度,针对目前胸外科在肺结节诊治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关于肺结节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的工作。
目的:探讨床边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抢救ICU重度高血钾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45例ICU重度高血钾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2)和研究组(n=23)。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应用CVVH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心率、呼吸)、相关实验室指标[肌酐(Cr)、血尿素氮(BUN)]和血钾水平。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率、呼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肌肉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肾功能水平(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治疗前、治疗72 h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TNF-α、IL-6、IL-
目的:探讨紫杉醇相关外周神经毒性(PIPN)反应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雄性Wiste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与紫杉醇组,每组15只。紫杉醇组实验第1、5、9、13天向大鼠腹腔内注射紫杉醇8 mg/kg,空白对照组则在相同时间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两组大鼠注射前1 d及实验第6、14天外周神经损伤情况,并在末次注射后次日处死大鼠观察坐骨神经结构、测定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实验第14天,紫杉醇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