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学生不会积累,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面,缺少个性。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向来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
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者”在作文教学中陷入了以下两大误区:
一、作文要求中存在以“写”代“习”的误区
很明显,“写”即是写作,“习”则是习作。顾名思义:写作是指写文章,其过程重在“写”,它对写作者的要求是一步到位的,在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比较高而全面的要求;而习作则是指学习写文章,其过程重在“习”,即是学习,它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写作和习作对写作者的要求的区别是显而易见而又相差甚远的。但是,我们的许多教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却往往习惯性地把对写作者的要求强加在习作者的头上,这显然大大地提高了小学作文的要求,从而偏离了小学作文教学的“习作”本位。
二、作文训练中存在以“篇”代“片”的误区
这里的“篇”指的是完整的一篇文章,“片”则指的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由于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从而导致了作文训练陷入了以“篇”代“片”的误区。综观当下大部分的小学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大都“鬼使神差”地要求学生写完整的一篇文章,这也无疑大大地提高了作文训练的难度。让初学写作文的学生一步到位,一开始就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无异于要一个连爬都还没学会的婴儿马上站起来走路一样“蛮不讲理”。
要想彻底扭转小学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就要以“习作”训练为本位,以片段训练为依托,实现小学作文教学整体上的回归。
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模式,作文教学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先观察后作文
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进行积极地思考,进而产生要表达的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会使学生很感兴趣,写出的文章也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2.抓时机写作文
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的有趣的“风波”,都可以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写下来。也可以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达到了练笔的目的。
3.创设情境写作文
创设情境是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注重平时积累,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及花鸟虫鱼、风雨雷电,鼓励学生把他们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能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当前作文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作文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向来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
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者”在作文教学中陷入了以下两大误区:
一、作文要求中存在以“写”代“习”的误区
很明显,“写”即是写作,“习”则是习作。顾名思义:写作是指写文章,其过程重在“写”,它对写作者的要求是一步到位的,在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比较高而全面的要求;而习作则是指学习写文章,其过程重在“习”,即是学习,它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写作和习作对写作者的要求的区别是显而易见而又相差甚远的。但是,我们的许多教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却往往习惯性地把对写作者的要求强加在习作者的头上,这显然大大地提高了小学作文的要求,从而偏离了小学作文教学的“习作”本位。
二、作文训练中存在以“篇”代“片”的误区
这里的“篇”指的是完整的一篇文章,“片”则指的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由于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从而导致了作文训练陷入了以“篇”代“片”的误区。综观当下大部分的小学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大都“鬼使神差”地要求学生写完整的一篇文章,这也无疑大大地提高了作文训练的难度。让初学写作文的学生一步到位,一开始就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无异于要一个连爬都还没学会的婴儿马上站起来走路一样“蛮不讲理”。
要想彻底扭转小学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就要以“习作”训练为本位,以片段训练为依托,实现小学作文教学整体上的回归。
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模式,作文教学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先观察后作文
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进行积极地思考,进而产生要表达的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会使学生很感兴趣,写出的文章也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2.抓时机写作文
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的有趣的“风波”,都可以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写下来。也可以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达到了练笔的目的。
3.创设情境写作文
创设情境是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注重平时积累,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及花鸟虫鱼、风雨雷电,鼓励学生把他们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能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当前作文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作文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