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独树一帜,其作品《欢乐岛》则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欢乐岛》的创作背景出发,从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节奏和旋律五方面分析了(《欢乐岛》的表现手法,旨在为演奏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彪西;《欢乐岛》;曲式结构;和声;节奏
一、《欢乐岛》的创作背景
《欢乐岛》據说受到了华托的名画《划向西代尔岛的小船》的影响。这幅画描绘了一群贵族男女,幻想能到一个无忧无虑的爱情乐园。西代尔岛,是希腊神话中爱情与诗神游乐的美丽岛崎。画中华托描绘了贵族男女们驶向该岛上的情景。《欢乐岛》1904年创作,这部作品原来是为《贝加莫组曲》而写的作品。有人说是影射了德彪西与他的情人艾玛.巴尔达克,也就是他的第二位妻子,一起去岛上度假的情景;也有人说是他幻想一对男女去一个孤岛上玩乐偷欢的情景;也有神话传说是,爱神维纳斯诞生时,被神送到苏台莱,所以从此以后,苏台莱就成了快乐神仙之岛。
二、《欢乐岛》的表现手法分析
1、《欢乐岛》的曲式结构
《欢乐岛》有很强的印象主义时期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曲式结构的特点。他试图摆脱所谓的固定模式和框架,不仅仅使用单一的材料来发展作品,段落的划分与连接更趋于自然化,在他的钢琴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德彪西创造性的发展方式,一个旋律的呈示并在扩时,另一个旋律已经开始出现,并用十分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而节奏也从静止到充满活力,使至今现代作品的激烈节奏,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在和声方面,为清除社会意识,破坏调性,大量使用全音音阶;破坏和声,大量使用无解决的不协和和弦,使音乐的进行始终不稳定,而作品的结尾也无传统音乐的结束效果。
作品完全抛开了交响曲和奏鸣曲之类的固定特有的形式。这也是在这首作品中为什么起初分不太清楚第一部分到底属于复三部曲式较为正规的A-B-A或者A-B结构组成,还是奏鸣曲式呈示部的主部一连接部一副部一结束四部分的曲式结构;第二部分,是像复三部曲式的中部多用新材料写成,还是像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可以用老材料也可以用新材料;第三部分是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调式不变,回原调性再现,还是奏鸣曲式再现部中,副部一定要在主调上做变化再现。
2、《欢乐岛》的和声
和声是德彪西音乐创作中的灵魂,从学生时代起就对和弦非常感兴趣,不断尝试各种音列组合,试探新颖的和声效果,逐渐摆脱了传统性功能和声的连接法。他大胆创新的和声语汇,以随意运用不协和和弦,高叠和弦,平行和弦,四度和弦,三全音等“非功能性”和声语言的自由使用来强化色彩感。在《欢乐岛》中,德彪西在乐曲开端的第一乐句中,创造性地应用了连续二度模进的构筑在增三和弦基础上的全音阶和弦,这在二十世纪初叶对于摧毁以功能和声为基础的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具有划时代作用。在和弦连接上也有新的突破,以前被禁用的平行五度及平行八度,都成为德彪西常用的技法。和声上的丰富多变及不稳定性,无规则的和弦倾向进行都破坏了调性的稳固,使调性更加模糊,这也是和声上的一大特点。
3、《欢乐岛》的调式
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几乎只建立在大小调音阶上。为摆脱传统的束缚,德彪西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新的音阶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调式结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这些音阶结构都是新的,它们中有的在几百年前就开始使用了,只是后来不流行而己。例如中古调式。中古调式产生于中世纪,共有12种,德彪西的作品主要使用其中的五种:利第亚调式、混合利第亚调式、多利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和罗克利亚调式。持续音为中心的泛调式,是德彪西重用的一种以中心音为主的特殊手法,本作品一开始引子在A大调上,而主音装饰音却建立在升C音上,不仅是在强拍上出现,还持续二拍之多,后面的音型也围绕着这个升C音上进行,音响上模糊了调性,直至呈示部A主和弦才出现。
4、《欢乐岛》的节奏
德彪西不喜欢一尘不变的节奏,没有生趣,于是在这部作品中,复杂多变的节奏,为作品增添了无限的乐趣,用形式多变的节奏表达了不一样的内心变化,人的心随着节奏的变化起起伏伏,上上下下,是作品中最出彩的运用。德彪西在节奏上追求无定式的节奏和节拍,经常变化节拍节奏,打乱了固定的节拍重音,形成无重拍节奏感觉,推翻了强弱拍的节奏韵律,被一种流动,无拘束,自由的节奏代替。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静到热烈的各种节奏形态彰显着德彪西的灵活多变。让音乐更充满诗情画意,随着意境尽情的摇曳,让节奏的多变性使音乐更富动态。在《欢乐岛》中同样显示出丰富多變,灵活自由的节奏,其中有两个基本节奏形态:附点和三连音。主要通过这两种形态来传达一种愉悦的心情,欢乐的氛围。此外节奏上还有新的特点,如用非规则组合,多重模型复合节奏,改变了以往的稳定感和结构感。
5、《欢乐岛》的旋律
德彪西在旋律方面的特点是片段的形式、不连贯、不对称的特点。他的大多数作品中没有绵绵不断的旋律,更多的是短小动机,这是与他追求瞬息万变的印象是有很大关系的,他所追求的就是一种不稳定的,随意自由的音乐形象。在《欢乐岛》还有很多地方的旋律都是简短的、片断的、琐碎的旋律形式,送就造成了旋律的多变性。德彪西其他音乐作品中旋律上也有这样的特点。演奏者在弹奏这些多变的旋律的时候,最好能分手单独的弹奏各个旋律,使自己能明确的知道旋律之间的改变,清楚自己在弹奏什么。
关键词:德彪西;《欢乐岛》;曲式结构;和声;节奏
一、《欢乐岛》的创作背景
《欢乐岛》據说受到了华托的名画《划向西代尔岛的小船》的影响。这幅画描绘了一群贵族男女,幻想能到一个无忧无虑的爱情乐园。西代尔岛,是希腊神话中爱情与诗神游乐的美丽岛崎。画中华托描绘了贵族男女们驶向该岛上的情景。《欢乐岛》1904年创作,这部作品原来是为《贝加莫组曲》而写的作品。有人说是影射了德彪西与他的情人艾玛.巴尔达克,也就是他的第二位妻子,一起去岛上度假的情景;也有人说是他幻想一对男女去一个孤岛上玩乐偷欢的情景;也有神话传说是,爱神维纳斯诞生时,被神送到苏台莱,所以从此以后,苏台莱就成了快乐神仙之岛。
二、《欢乐岛》的表现手法分析
1、《欢乐岛》的曲式结构
《欢乐岛》有很强的印象主义时期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曲式结构的特点。他试图摆脱所谓的固定模式和框架,不仅仅使用单一的材料来发展作品,段落的划分与连接更趋于自然化,在他的钢琴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德彪西创造性的发展方式,一个旋律的呈示并在扩时,另一个旋律已经开始出现,并用十分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而节奏也从静止到充满活力,使至今现代作品的激烈节奏,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在和声方面,为清除社会意识,破坏调性,大量使用全音音阶;破坏和声,大量使用无解决的不协和和弦,使音乐的进行始终不稳定,而作品的结尾也无传统音乐的结束效果。
作品完全抛开了交响曲和奏鸣曲之类的固定特有的形式。这也是在这首作品中为什么起初分不太清楚第一部分到底属于复三部曲式较为正规的A-B-A或者A-B结构组成,还是奏鸣曲式呈示部的主部一连接部一副部一结束四部分的曲式结构;第二部分,是像复三部曲式的中部多用新材料写成,还是像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可以用老材料也可以用新材料;第三部分是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调式不变,回原调性再现,还是奏鸣曲式再现部中,副部一定要在主调上做变化再现。
2、《欢乐岛》的和声
和声是德彪西音乐创作中的灵魂,从学生时代起就对和弦非常感兴趣,不断尝试各种音列组合,试探新颖的和声效果,逐渐摆脱了传统性功能和声的连接法。他大胆创新的和声语汇,以随意运用不协和和弦,高叠和弦,平行和弦,四度和弦,三全音等“非功能性”和声语言的自由使用来强化色彩感。在《欢乐岛》中,德彪西在乐曲开端的第一乐句中,创造性地应用了连续二度模进的构筑在增三和弦基础上的全音阶和弦,这在二十世纪初叶对于摧毁以功能和声为基础的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具有划时代作用。在和弦连接上也有新的突破,以前被禁用的平行五度及平行八度,都成为德彪西常用的技法。和声上的丰富多变及不稳定性,无规则的和弦倾向进行都破坏了调性的稳固,使调性更加模糊,这也是和声上的一大特点。
3、《欢乐岛》的调式
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几乎只建立在大小调音阶上。为摆脱传统的束缚,德彪西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新的音阶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调式结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这些音阶结构都是新的,它们中有的在几百年前就开始使用了,只是后来不流行而己。例如中古调式。中古调式产生于中世纪,共有12种,德彪西的作品主要使用其中的五种:利第亚调式、混合利第亚调式、多利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和罗克利亚调式。持续音为中心的泛调式,是德彪西重用的一种以中心音为主的特殊手法,本作品一开始引子在A大调上,而主音装饰音却建立在升C音上,不仅是在强拍上出现,还持续二拍之多,后面的音型也围绕着这个升C音上进行,音响上模糊了调性,直至呈示部A主和弦才出现。
4、《欢乐岛》的节奏
德彪西不喜欢一尘不变的节奏,没有生趣,于是在这部作品中,复杂多变的节奏,为作品增添了无限的乐趣,用形式多变的节奏表达了不一样的内心变化,人的心随着节奏的变化起起伏伏,上上下下,是作品中最出彩的运用。德彪西在节奏上追求无定式的节奏和节拍,经常变化节拍节奏,打乱了固定的节拍重音,形成无重拍节奏感觉,推翻了强弱拍的节奏韵律,被一种流动,无拘束,自由的节奏代替。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静到热烈的各种节奏形态彰显着德彪西的灵活多变。让音乐更充满诗情画意,随着意境尽情的摇曳,让节奏的多变性使音乐更富动态。在《欢乐岛》中同样显示出丰富多變,灵活自由的节奏,其中有两个基本节奏形态:附点和三连音。主要通过这两种形态来传达一种愉悦的心情,欢乐的氛围。此外节奏上还有新的特点,如用非规则组合,多重模型复合节奏,改变了以往的稳定感和结构感。
5、《欢乐岛》的旋律
德彪西在旋律方面的特点是片段的形式、不连贯、不对称的特点。他的大多数作品中没有绵绵不断的旋律,更多的是短小动机,这是与他追求瞬息万变的印象是有很大关系的,他所追求的就是一种不稳定的,随意自由的音乐形象。在《欢乐岛》还有很多地方的旋律都是简短的、片断的、琐碎的旋律形式,送就造成了旋律的多变性。德彪西其他音乐作品中旋律上也有这样的特点。演奏者在弹奏这些多变的旋律的时候,最好能分手单独的弹奏各个旋律,使自己能明确的知道旋律之间的改变,清楚自己在弹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