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问题频发,让我们忧心吃什么安全?菜场3元/斤的鸡毛菜,贴上“有机食品”标志,身价立即涨到34.4元/斤,如此差价让不少市民直呼“有机”就是“奢侈品”。
不过,这个奢侈品真的“有机”吗?有机食品市场到底现状如何?市面上,随意标注“有机”、花钱购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只是披着“有机”外衣的大路货,亟待整治。
乱象一:标志杂
“有机”真假难辨,好似奢侈品
眼下正值各种蔬菜大上市,蔬菜价格普降,菜场青菜价格1.0元/斤,鸡毛菜不超过3.0元/斤。在一家大型超市里,市民黄先生站在蔬菜区摇摆不定。这边是20元1斤的娃娃菜,另一边是两三元1斤的普通蔬菜,黄先生想了又想,最终拿了几包有机青菜和普通葱蒜扔进了购物车。“葱蒜可能无所谓,但是青菜我还是想买好一点的。”当然,对于什么是“好一点”的,黄先生说,他评判的惟一标准就是菜品上的“有机食品”字样。
在另外一家超市的生鲜区,有顾客向营业员提出要选购“有机食品”时,营业员第一反应却是“绿色食品”,货架上“绿色食品”多,“有机食品”少,很多大类的食品甚至没有有机食品,即使有,其价格也远高于绿色食品等一般货品。在干货柜台,营业员还向顾客推荐了一款来自南美的葡萄干,并保证这是有机食品,不过仔细一看,包装上并没有“中国有机产品”和“有机食品”等标志,只有“有机”、“天然”等广告语。
据了解,有机食品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几乎等同于奢侈品,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何为“有机”。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有机食品的包装上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志,一是有机食品标志,另一个则是有机认证标志。然而,走访几家超市走访后发现,有机蔬果普遍存在标志不清的状况,有的产品只有有机产品标志,缺乏认证标志;有的不仅这两个标志混乱不全,甚至还缺乏公司名称;还有的则缺乏标明产地等信息的回溯标识,没有注明生产时间。
此外,根据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仅为一年,但市场上有机食品很少会主动标出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乱象二:认证乱
代理机构承诺交4万可获认证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已累计检查食品农产品认证机构808家次、获证企业22717家次。目前,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从2004年的36家已减少到现在的24家,减少了三分之一。
不过,上海一家不愿具名的认证机构透露,事实上,可以认证的远不止24家。有些认证机构,比如总部在北京,其在各个省份都可能有办事处,而这些办事处,可以独立审核,颁发有机食品认证。
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能查到的认证机构外,市场上还活跃着大批代理机构。“只要肯出钱,弄出来的就是有机认证。”以茶叶为例,按照正常途径,茶叶生产基地的首次有机认证,自申报开始,必须经过2-3年的土地转换期。而一些代理公司承诺,只需要半年时间,全部认证程序走完,费用4万多元,保证“搞到的是正规的有机认证。”客户所做的只是提供企业证照和盖章签字等工作。
“就算是通过有机认证的商家,卖出的也未必全都是有机食品。”上海食品研究所相关专家介绍,有机蔬菜用肉眼很难分辨。但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动用人工多、产量低,加上消费者大都不认识真正的有机食品,于是,利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便成为一些商家普遍采用的做法。生产商为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往往在小块地上,生产经过严格程序控制的有机食品,一旦获得了认证,有了标签后,就对普通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其成本远远低于从源头开始的有机食品生产。
乱象三:缺监管
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指出,政府部门应保证对企业的监管和制约,在评定具有认证资质单位的同时,还要建立淘汰机制,适时清除不达标的认证机构。
针对认证机构存在的问题,国家认监委负责人表示,认监委对有机产品认证始终坚持“严格标准、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严格查处”的原则,一旦发现严重违规的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将坚决撤销其从业资质。
权威人士表示,当前不少认证机构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这些机构没有专职的管理部门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没有条件开展有效的跟踪检查,缺乏问题的发现机制、获证单位退出和信息披露机制、问题溯源追查机制,因此加强后续管理也是当务之急。
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CEO透露,事实上,有机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巨大。比如他们的有机农场,土地往往需要“休养”两三年。
也因有机食品生产成本高,一些生产者出于利益计算,很难严格按标准生产。在国内一些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个别农民坦承“为了增产,使用过违规的化肥、农药”,也有农民坦言“尽管有生产标准,但实际操作就靠自律,谁来监管?”
正因为此,上海农产品批发中心市场常务副总透露,其市场上只认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要求是相当之严格,要求土地、空气、灌溉的水、种子都没有污染。就算都达到要求了,一切合成肥料都不用,种出来的就一定有机吗?从肉眼上看,有机蔬菜说白了就是一些普通的菜,只不过看上去干净点、好看点,消费者自己是没法鉴别的。”
不过,这个奢侈品真的“有机”吗?有机食品市场到底现状如何?市面上,随意标注“有机”、花钱购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只是披着“有机”外衣的大路货,亟待整治。
乱象一:标志杂
“有机”真假难辨,好似奢侈品
眼下正值各种蔬菜大上市,蔬菜价格普降,菜场青菜价格1.0元/斤,鸡毛菜不超过3.0元/斤。在一家大型超市里,市民黄先生站在蔬菜区摇摆不定。这边是20元1斤的娃娃菜,另一边是两三元1斤的普通蔬菜,黄先生想了又想,最终拿了几包有机青菜和普通葱蒜扔进了购物车。“葱蒜可能无所谓,但是青菜我还是想买好一点的。”当然,对于什么是“好一点”的,黄先生说,他评判的惟一标准就是菜品上的“有机食品”字样。
在另外一家超市的生鲜区,有顾客向营业员提出要选购“有机食品”时,营业员第一反应却是“绿色食品”,货架上“绿色食品”多,“有机食品”少,很多大类的食品甚至没有有机食品,即使有,其价格也远高于绿色食品等一般货品。在干货柜台,营业员还向顾客推荐了一款来自南美的葡萄干,并保证这是有机食品,不过仔细一看,包装上并没有“中国有机产品”和“有机食品”等标志,只有“有机”、“天然”等广告语。
据了解,有机食品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几乎等同于奢侈品,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何为“有机”。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有机食品的包装上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志,一是有机食品标志,另一个则是有机认证标志。然而,走访几家超市走访后发现,有机蔬果普遍存在标志不清的状况,有的产品只有有机产品标志,缺乏认证标志;有的不仅这两个标志混乱不全,甚至还缺乏公司名称;还有的则缺乏标明产地等信息的回溯标识,没有注明生产时间。
此外,根据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仅为一年,但市场上有机食品很少会主动标出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乱象二:认证乱
代理机构承诺交4万可获认证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已累计检查食品农产品认证机构808家次、获证企业22717家次。目前,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从2004年的36家已减少到现在的24家,减少了三分之一。
不过,上海一家不愿具名的认证机构透露,事实上,可以认证的远不止24家。有些认证机构,比如总部在北京,其在各个省份都可能有办事处,而这些办事处,可以独立审核,颁发有机食品认证。
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能查到的认证机构外,市场上还活跃着大批代理机构。“只要肯出钱,弄出来的就是有机认证。”以茶叶为例,按照正常途径,茶叶生产基地的首次有机认证,自申报开始,必须经过2-3年的土地转换期。而一些代理公司承诺,只需要半年时间,全部认证程序走完,费用4万多元,保证“搞到的是正规的有机认证。”客户所做的只是提供企业证照和盖章签字等工作。
“就算是通过有机认证的商家,卖出的也未必全都是有机食品。”上海食品研究所相关专家介绍,有机蔬菜用肉眼很难分辨。但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动用人工多、产量低,加上消费者大都不认识真正的有机食品,于是,利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便成为一些商家普遍采用的做法。生产商为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往往在小块地上,生产经过严格程序控制的有机食品,一旦获得了认证,有了标签后,就对普通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其成本远远低于从源头开始的有机食品生产。
乱象三:缺监管
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指出,政府部门应保证对企业的监管和制约,在评定具有认证资质单位的同时,还要建立淘汰机制,适时清除不达标的认证机构。
针对认证机构存在的问题,国家认监委负责人表示,认监委对有机产品认证始终坚持“严格标准、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严格查处”的原则,一旦发现严重违规的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将坚决撤销其从业资质。
权威人士表示,当前不少认证机构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这些机构没有专职的管理部门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没有条件开展有效的跟踪检查,缺乏问题的发现机制、获证单位退出和信息披露机制、问题溯源追查机制,因此加强后续管理也是当务之急。
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CEO透露,事实上,有机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巨大。比如他们的有机农场,土地往往需要“休养”两三年。
也因有机食品生产成本高,一些生产者出于利益计算,很难严格按标准生产。在国内一些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个别农民坦承“为了增产,使用过违规的化肥、农药”,也有农民坦言“尽管有生产标准,但实际操作就靠自律,谁来监管?”
正因为此,上海农产品批发中心市场常务副总透露,其市场上只认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要求是相当之严格,要求土地、空气、灌溉的水、种子都没有污染。就算都达到要求了,一切合成肥料都不用,种出来的就一定有机吗?从肉眼上看,有机蔬菜说白了就是一些普通的菜,只不过看上去干净点、好看点,消费者自己是没法鉴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