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索与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随着高层建筑往更高的方向发展,其抗震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抗震措施。 本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同行业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 抗震概念设计; 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的高层建筑纷纷拔地而起,速度惊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一直以来就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地震带来的危害,把握好抗震设计是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建筑地震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然后进行抗震设计,从而来探索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以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一、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破坏特点分析研究
  1、地基方面。( 1) 在具有较厚软弱冲积土层场地,高层建筑的破坏率显著增高;( 2) 地基土液化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上部結构损坏或整体倾斜;( 3) 建造在不利或危险地段的房屋建筑,因地基破坏导致房屋损坏;( 4) 当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与场地自振周期相近时,因共振效应破坏程度将加重。
  2、结构体系方面。( 1) 采用“填墙框架”的房屋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内柱上端易发生剪切破坏,外墙框架柱在窗洞处因受窗下墙的约束而发生短柱型剪切型破坏;( 2) 采用框架—抗震墙体系的房屋结构,破坏程度较轻;( 3) 采用“底框结构”体系的房屋,刚度柔弱的底层破坏程度十分严重; 采用“填墙框架”体系的房屋,当底层为敞开式框架间未砌砖墙,底层同样遭到严重破坏;( 4) 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结构的建筑,因楼板冲切或因楼层侧移过大、柱脚破坏,各层楼板坠落重叠在地面。
  3、刚度分布方面。( 1) 矩形平面布置的建筑结构,电梯井等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当存在偏心时,因发生扭转振动而使震害加重;( 2) 采用三角形、L 形等不对称平面的建筑结构,同样在地震作用因发生扭转振动而使震害加重。
  4、构件形式方面。( 1) 在框架结构中,通常柱的破坏程度重于梁、板;( 2) 钢筋混凝土多肢剪力墙的窗下墙通常会出现斜向或交叉裂缝;( 3) 配置螺旋箍筋的混凝土柱,当层间位移角达到较大数值时,核心混凝土仍保持完好,柱仍具有较大的抵抗能力;( 4) 钢筋混凝土框架如在同一楼层出现长、短柱并用的情况,短柱破坏较为严重。
  5、房屋体形方面。( 1) L 形、T 形、Y 形等不规则平面房屋建筑破坏率显著增高;( 2) 有大底盘的高层建筑,裙房顶面与主楼相接处面积突然减小的楼层,即相邻楼层质量突变较大时,破坏程度加重;( 3) 防震缝设置宽度太小导致建筑物间发生碰撞破坏;( 4) 楼层平面形心与重心偏移越大,震害越严重。
  二、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问题分析研究
  地震作用影响因素极为复杂,是一种随机、尚不能准确预见、计算的外部作用。目前规范给出的计算方法还是一种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要进行精确的抗震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人们在工程实践中提出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抗震概念设计就是以工程概念为依据,从有利于提高结构抗震力的概念上,用符合工程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方法对所设计的对象进行宏观的控制。结构的抗震设计应该是综合概念设计、计算和结构措施等完整的一系列设计。概念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应把握好场地选择、能量输入、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再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使设计出的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足够的抗震可靠度。
  三、建筑结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设计问题分析研究
  当建筑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力时,其总体延性的要求可有所降低; 反之,较低的抗力需要较高的延性与其相配合。因此,对结构提出了“综合抗震能力”的概念,就是要综合考虑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和构造等因素衡量结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地震时建筑物所受地震作用的大小与其动力特性密切相关,与其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以及与之匹配的延性密切相关。但是,提高结构的抗侧力刚度,通常是以提高工程造价及降低结构延性指标为代价的。
  所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最理想的措施是使结构中的所有构件都具有较高的延性,然而实际工程中很难做到。工程实践中,有选择的提高结构中的重要构件以及关键杆件的延性是比较经济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确定建筑结构体系时,需要在结构刚度、承载力及
  延性之间寻找一种较好的匹配关系。
  四、合理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来加强薄弱环节
  通常在结构设计中始终要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重视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 合理控制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钢筋的直线段锚固长度,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按规整、均匀、对称等原则考虑平、立面的布置。综合考虑抗震的多道防线,尽量避免薄弱层的出现,以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等等都需要概念设计作指导。加强薄弱环节设计具体要求如下。一是在抗震设计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使之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这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二是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层的基础;三是要使楼层的实际承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之比在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较为均匀的变化,一旦楼层比例出现突变时,会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导致塑性变形的集中;四是要防止在结构局部加强而忽视整个结构各部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
  五、建筑结构隔震与消震设计问题分析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隔震及消能减震等抗震技术应用于设计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耗能元件及其体系可错开地震动卓越周期,从而防止共振破坏,减轻地震振动效应以及风振。隔震即隔离地震,即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一层隔震层,使房屋与基础隔离开来,隔离地面运动能量向建筑物的传递,以减小房屋结构的地震反应,实现地震时建筑物只发生较轻微运动和变形,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消能减震则是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消能部件,使地震输入到建筑物的能量一部分被消能部件所消耗,一部分由结构的动能和变形能承担,以此达到减少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减震要求越来越高,使“延性结构体系”的应用日益局限,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和理论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而由于隔震消能和各种减震控制体系具有传统抗震体系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未来的建筑结构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阻尼器在隔震与消震设计技术中应用而生,阻尼器的性态应通过在最大地震和最大风荷载下的足尺试验得到验证; 同时提高结构阻尼,采用高延性构件,能够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减轻地震作用。
  六、结语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好坏是建筑物能否取得良好抗震效果的前提,因此,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要根据理论分析,选择的结构布置和合理的材料运用,从多个方面慎重考虑,从而使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地震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维东.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2]李志勇,高晓静. 浅谈抗震概念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城市建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及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因素、控制措施  一、前言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及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等级越来越高,且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基坑支护加固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必须要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规范要求。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坑支护与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案例重点分析了内支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建筑业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坑技术;加固技术  一、基坑支
期刊
摘要:质量控制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我们必须将工程质量管理贯融合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里。同时,对于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需要配合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工作,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维护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一般需要经过规划质量、设计质量、招标质量、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不同的操作环节,从而达到整个项目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控制 维护管理  引言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金华市婺城区山道村开展调查的基础上,试从“天人合一”自然观的角度探究和分析乡土建筑在地域文化,色彩肌理,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美学特征,着重挖探讨以夯土墙为主的自然生态村落在乡土建筑中的美学艺术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乡土建筑,美学  一、“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定义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的实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描述了
期刊
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共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按照市2012年档案工作目标创建2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任务要求,并结合实际,我市对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以下安排,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关键词:档案,任务,目标,管理,利用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可谓日新月异,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繁盛的背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弊端,甚至一些问题对构建人性化城市带来了致命打击。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以期“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能够真正落实到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之中。  关键词:城市规划;以人为本;价值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
期刊
摘要: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具有美感体验的良好室内环境,如果没有适宜、和谐的色彩运用,室内环境将会呈现出难以想象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建筑内居室环境的色彩设计和室内光与色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色彩;室内  建筑室内环境是由墙体、地面、顶棚等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墙体、地面、顶棚构成了室内硬环境。而室内陈设物(植物、装饰物)构成软环境。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离不
期刊
【摘 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原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抛砖引玉,对同行工作者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  一、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1.设计尺度  1.1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期刊
摘要:本文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详细研究了各方参建主体在安全管理职责方面应采取的分配方式,上述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职责 分配 问题 分析  近几年以来,我国政府各级部门均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力度,但伴随着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现代意义上整个
期刊
摘要:智能建筑是今后建筑發展的趋势,将会成为建筑的主流,而楼宇自动化作为其中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介绍智能建筑的发展,探讨了楼宇自动化的设计,并以排水系统为例说明楼宇自动化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设计;排水系统  在整个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是多个自动化系统中最主要最基础的环节,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给住户,使其能够健康便捷的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