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经济学课程在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该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应从分析教材、筛选案例、制定案例教学计划等方面入手,根据教学大纲与计划要求,安排案例教学内容,进行课后的效果分析,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政治经济学;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现在案例教学法已成为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案例教学可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助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
一、案例教学的准备与实施
(一)准备阶段
1.选择适合财经类专业特点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般而言,首选由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如:“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自编辅导材料,重点应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设计上有所创新,力求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关注当前社会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使教材更能适合本校学生的特点。
2.根据教学大纲,选择适合各章节教学内容的案例。选定教材后,应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筛选符合各章节教学案例。选用的案例与教材章节之间要有承上启下的关联性,凸显章节之间理论与案例内在的逻辑联系。同时,剔除陈旧、过时案例,及时搜集、组织编写、补充新案例,做到推陈出新符合时代特点。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习更加轻松,理解也更加深刻,如,根据我院的情况,在讲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部分时,我们选用斯巴达克起义案例,数学化是经济学的方向吗?奥运经济三个案例,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案例教学了。
3.编制案例教学计划,设计案例教学分配课时。在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计划编制也要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要依据教材篇章结构与教学大纲,合理分配教学课时,制定案例教学计划与教案模板。具体设计如下:每章安排1-2个案例,每个案例约1个课时,占总课时量的15%左右;教案模板包括以下内容:课程名称、授课班级、任课教师、周次、课时、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教学组织与过程:案例展示、学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评总结推荐解决问题方案;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二)实施阶段
1.安排案例教学内容。结合各章节教学内容,提前一周将案例材料以电子版或纸介的方式,借助QQ或Email的渠道发给每一位同学,并提出案例分析的要求,给出案例讨论题和思考的问题。
根据讨论题设计案例教学程序,预先组织案例学习小组成员分组交流,选定在课堂讨论中小组重点发言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对案例的理解。
2.学生做相应准备。教师一般在集中讨论课前一到两周,要求学生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仔细阅读,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思索,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如下:
(1)在阅读案例时,分段落进行思考,案例是关于什么问题的案例?涉及哪些方面?为分析者提供的是什么信息?然后以较快的速度把案例剩余的部分阅读一遍。
(2)仔细阅读案例,并在认为重要的地方做出标记,读完之后,回答该案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并尽量假设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与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不要置身事外。
(3)记下关键的问题与重要的事实,并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如果案例中涉及一些需要初步计算的问题,或者需要基本的分析框架,都需按要求做到。
(4)将案例的分析内容整理后写出分析报告,并在报告中列明自己的观点、得出自己分析的结论和建议。
3.小组交流。任课教师根据各班人数划分小组进行课前交流。一般10人为一组,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员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各学习小组的讨论地点应该彼此分开。小组应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教师不应该过多干涉。课前交流后形成小组见解进行课堂集中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分钟以内,发言完毕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做出解释,此时该组其他成员也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或进行必要的补充。
4.组织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掌控案例讨论的全过程。
首先,教师让某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或者对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追问;其次,针对案例中存在的关键的、或者是容易产生混淆的观点,教师需要大家认真思考;再次,还有意设计几个问题引起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事实上,每一种意见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案例中复杂的现实问题的一个侧面,不同意见的交锋往往能让同学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肯定在案例讨论和发言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达到示范的作用,并通过案例,给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学习的结论。
课堂集中讨论是学生发挥的过程,教师在此时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建议,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案例揭示的问题上来。
5.总结阶段。在小组交流与课堂集中讨论完成后,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教师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出总结。
二、实施案例教学后的效果分析
在经过一个学期案例教学实验后,为了及时了解和反馈效果信息,我们向全院7个专业12个教学班近400多名同学,就案例教学法在该门课程教学中运用效果的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教研室的老师也进行了相互交流与研讨,从问卷收集的信息与研讨的结果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取得的成效
1.重视了双向交流,实现了教学相长。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不仅承担着传统教学意义中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发现自己在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弱点,从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案例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及时得到调节,在学生精神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下,提高了授课质量。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知识面拓宽了,思维活跃了,学习不再感到枯燥,而且养成了钻研、思考、整理笔记、课后阅读的好习惯。
3.达到了集思广益,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提供目标案例后,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不再是在课堂上演“独角戏”,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思考,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阔思路。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积极发言,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转变,提高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
4.完善了课程的教学方式。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是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内容只是单方面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却不会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也认为,政治经济学理论课枯燥乏味,很快失去学习兴趣。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配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并较好地改进了这一课程的授课方法。
5.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具体、直观易学了。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了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正如同学们所说:“采用案例教学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本门课程进行全程式教学,告别了黑板加粉笔的时代,也告别了以往冗长乏味的理论讲述,使老师和同学拉近了距离”。课堂气氛活跃和教学内容的生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鲜感。
6.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并且运用它们为己所用,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积极主动进行的。捕捉到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主动式的学习,应视为学习能力上的一种提升和创造。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主要体现在:其一,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选订的教材中有些案例内容过于陈旧,这就需要教研室研究和编制好的案例,但花费时间过长。同时,编写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有一定技能和经验。因此,案例可能不适合现实情况的需要。这是阻碍案例法应用的一个棘手问题。其二,案例教学需要较多的授课时间与正常课时的矛盾。但政治经济学总的教学课时为64学时。虽然在课前制定了案例教学计划,综合考虑理论课与案例课课时,但在实践教学中如果一个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较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跟着膨胀起来,讨论很热烈,规定的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还是存在。其三,案例教学的约束力较为薄弱。由于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在课余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觉性又较差,有75%的学生态度不是很积极,存在应付的心理,出现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其他同学的现象,小组交流往往成了几个优秀者的一言堂。其四,案例教学易形成走过场,摆花架子。课堂讨论中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充分,发言的同学对问题理解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想成分,如果教师掌控的能力不足,就容易形成走过场,摆花架子。其五,案例教学实施的基础还有待于加强。案例教学是反映教师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课堂,要求学生组织知识能力要强,但在实践中存在学生知识面狭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讨论的进行。
三、建议和对策
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使这一教学方法发挥作用,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后一段时期,在进一步提高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和水平上,应考虑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1.教师层面。加强政治经济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政治经济学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学习与考察机会,多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厚实师资队伍的理论基础与宽阔的专业知识;提升驾驭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定期安排一定的时间深入社会基层考察等。
2.学生层面。学校齐抓共管,多管齐下;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布置必读书目,要求在校期间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与读书笔记记录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培养学生阅读报刊资料的习惯;掌握国内外最新理论动态的能力;为学生提供锻炼口才,展示风采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案例课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政治经济学;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现在案例教学法已成为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案例教学可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助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
一、案例教学的准备与实施
(一)准备阶段
1.选择适合财经类专业特点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般而言,首选由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如:“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自编辅导材料,重点应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设计上有所创新,力求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关注当前社会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使教材更能适合本校学生的特点。
2.根据教学大纲,选择适合各章节教学内容的案例。选定教材后,应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筛选符合各章节教学案例。选用的案例与教材章节之间要有承上启下的关联性,凸显章节之间理论与案例内在的逻辑联系。同时,剔除陈旧、过时案例,及时搜集、组织编写、补充新案例,做到推陈出新符合时代特点。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习更加轻松,理解也更加深刻,如,根据我院的情况,在讲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部分时,我们选用斯巴达克起义案例,数学化是经济学的方向吗?奥运经济三个案例,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案例教学了。
3.编制案例教学计划,设计案例教学分配课时。在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计划编制也要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要依据教材篇章结构与教学大纲,合理分配教学课时,制定案例教学计划与教案模板。具体设计如下:每章安排1-2个案例,每个案例约1个课时,占总课时量的15%左右;教案模板包括以下内容:课程名称、授课班级、任课教师、周次、课时、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教学组织与过程:案例展示、学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评总结推荐解决问题方案;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二)实施阶段
1.安排案例教学内容。结合各章节教学内容,提前一周将案例材料以电子版或纸介的方式,借助QQ或Email的渠道发给每一位同学,并提出案例分析的要求,给出案例讨论题和思考的问题。
根据讨论题设计案例教学程序,预先组织案例学习小组成员分组交流,选定在课堂讨论中小组重点发言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对案例的理解。
2.学生做相应准备。教师一般在集中讨论课前一到两周,要求学生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仔细阅读,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思索,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如下:
(1)在阅读案例时,分段落进行思考,案例是关于什么问题的案例?涉及哪些方面?为分析者提供的是什么信息?然后以较快的速度把案例剩余的部分阅读一遍。
(2)仔细阅读案例,并在认为重要的地方做出标记,读完之后,回答该案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并尽量假设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与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不要置身事外。
(3)记下关键的问题与重要的事实,并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如果案例中涉及一些需要初步计算的问题,或者需要基本的分析框架,都需按要求做到。
(4)将案例的分析内容整理后写出分析报告,并在报告中列明自己的观点、得出自己分析的结论和建议。
3.小组交流。任课教师根据各班人数划分小组进行课前交流。一般10人为一组,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员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各学习小组的讨论地点应该彼此分开。小组应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教师不应该过多干涉。课前交流后形成小组见解进行课堂集中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分钟以内,发言完毕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做出解释,此时该组其他成员也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或进行必要的补充。
4.组织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掌控案例讨论的全过程。
首先,教师让某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或者对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追问;其次,针对案例中存在的关键的、或者是容易产生混淆的观点,教师需要大家认真思考;再次,还有意设计几个问题引起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事实上,每一种意见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案例中复杂的现实问题的一个侧面,不同意见的交锋往往能让同学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肯定在案例讨论和发言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达到示范的作用,并通过案例,给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学习的结论。
课堂集中讨论是学生发挥的过程,教师在此时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建议,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案例揭示的问题上来。
5.总结阶段。在小组交流与课堂集中讨论完成后,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教师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出总结。
二、实施案例教学后的效果分析
在经过一个学期案例教学实验后,为了及时了解和反馈效果信息,我们向全院7个专业12个教学班近400多名同学,就案例教学法在该门课程教学中运用效果的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教研室的老师也进行了相互交流与研讨,从问卷收集的信息与研讨的结果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取得的成效
1.重视了双向交流,实现了教学相长。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不仅承担着传统教学意义中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发现自己在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弱点,从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案例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及时得到调节,在学生精神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下,提高了授课质量。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知识面拓宽了,思维活跃了,学习不再感到枯燥,而且养成了钻研、思考、整理笔记、课后阅读的好习惯。
3.达到了集思广益,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提供目标案例后,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不再是在课堂上演“独角戏”,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思考,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阔思路。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积极发言,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转变,提高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
4.完善了课程的教学方式。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是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内容只是单方面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却不会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也认为,政治经济学理论课枯燥乏味,很快失去学习兴趣。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配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并较好地改进了这一课程的授课方法。
5.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具体、直观易学了。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了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正如同学们所说:“采用案例教学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本门课程进行全程式教学,告别了黑板加粉笔的时代,也告别了以往冗长乏味的理论讲述,使老师和同学拉近了距离”。课堂气氛活跃和教学内容的生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鲜感。
6.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并且运用它们为己所用,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积极主动进行的。捕捉到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主动式的学习,应视为学习能力上的一种提升和创造。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主要体现在:其一,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选订的教材中有些案例内容过于陈旧,这就需要教研室研究和编制好的案例,但花费时间过长。同时,编写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有一定技能和经验。因此,案例可能不适合现实情况的需要。这是阻碍案例法应用的一个棘手问题。其二,案例教学需要较多的授课时间与正常课时的矛盾。但政治经济学总的教学课时为64学时。虽然在课前制定了案例教学计划,综合考虑理论课与案例课课时,但在实践教学中如果一个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较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跟着膨胀起来,讨论很热烈,规定的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还是存在。其三,案例教学的约束力较为薄弱。由于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在课余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觉性又较差,有75%的学生态度不是很积极,存在应付的心理,出现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其他同学的现象,小组交流往往成了几个优秀者的一言堂。其四,案例教学易形成走过场,摆花架子。课堂讨论中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充分,发言的同学对问题理解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想成分,如果教师掌控的能力不足,就容易形成走过场,摆花架子。其五,案例教学实施的基础还有待于加强。案例教学是反映教师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课堂,要求学生组织知识能力要强,但在实践中存在学生知识面狭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讨论的进行。
三、建议和对策
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使这一教学方法发挥作用,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后一段时期,在进一步提高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和水平上,应考虑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1.教师层面。加强政治经济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政治经济学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学习与考察机会,多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厚实师资队伍的理论基础与宽阔的专业知识;提升驾驭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定期安排一定的时间深入社会基层考察等。
2.学生层面。学校齐抓共管,多管齐下;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布置必读书目,要求在校期间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与读书笔记记录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培养学生阅读报刊资料的习惯;掌握国内外最新理论动态的能力;为学生提供锻炼口才,展示风采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案例课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