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的北极霸王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极熊是今天北极地区的陆地上最凶猛的捕食者,在距今7000万年前,北极圈内生活着一种生态位与今天的北极熊相同的食肉恐龙,这种食肉恐龙就是白熊龙。白熊龙是霸王龙的亲戚,不过它的体形比霸王龙小很多。
  冬季的大餐
  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慢慢飘落的雪花宣告着阿拉斯加的冬天来了。一群古植食龙聚集在池塘边,它们扁平的嘴中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恐龙群的首领抬起脑袋大声吼叫着,它在呼唤还没有归队的成员马上集合,因为这群古植食龙马上就要起程前往遥远的南方过冬了。
  一位古植食龙妈妈带着它的孩子们穿过树林向恐龙群走去,跟在妈妈身后的小古植食龙都是在夏天出生的,经过几个月的进食,它们现在已经有2米长了。为了尽快与恐龙群会合,古植食龙妈妈走得很快,它身后的小古植食龙必须跑起来才能跟上妈妈的步伐。
  忙着赶路的古植食龙并没有注意到旁边的森林中隐藏着一只白熊龙,这只白熊龙已经在此等待多时了。看到眼前的小古植食龙,白熊龙马上跳了出来,它追上一只正在逃跑的小古植食龙,然后一口咬住对方的脖子。小古植食龙只是挣扎了几下就被白熊龙咬断了脖子。当古植食龙妈妈发现白熊龙的时候,它的孩子已经被白熊龙咬死了。古植食龙妈妈既恐惧又愤怒,它知道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败白熊龙,只好带着其他的小古植食龙匆匆离开了。
  咬死小古植食龙的白熊龙叼着猎物离开了,它要好好享用这顿丰盛的美餐,因为这将是它今年最后一次吃古植食龙。当古植食龙离开这里去南方之后,它就只能在寒冷的冬季里捕捉小动物果腹了。
  白熊龙与今天的北极熊有相同的生态位
  来自阿拉斯加的碎片
  白熊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的阿拉斯加,这里位于北极圈之内。在阿拉斯加北部靠近北冰洋的地方有一座名为可卡科·提古斯科的采石场,这个采石场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可是一片宝地,因为这里经常能够发现恐龙以及其他远古生物的化石。2006年,古生物学家在采石场的发掘中发现了包裹着恐龙化石的岩石,由于当时阿拉斯加缺乏清理和研究化石的设备和场所,所以研究人员只能将石块运到几千公里之外的德克萨斯州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
  在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中,工作人员用了好多年的时间才将化石从岩石中一点点清理出来。其实岩石中保存的化石非常少,只有几块碎片而已。但是这几块碎片足以证明这种恐龙与大名鼎鼎的霸王龙是近亲。后来,古生物学家认为新发现的这种恐龙是白垩纪时期北极圈内的顶级掠食者,就像今天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北极熊一样,所以古生物学家将这种恐龙命名为白熊龙,意思是“和北极熊一样的大蜥蜴”。
  白熊龙的头骨与霸王龙很像
  霸王龙的小表亲
  正是依靠寥寥几块残存的化石,古生物学家确定了白熊龙属于暴龙家族,与霸王龙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尽管如此,白熊龙和霸王龙的体形却相差很大,白熊龙的体长约5米,体重只有500千克;而一只霸王龙的体长超过12米,体重约10吨,是白熊龙体重的20倍。
  虽然体形上大小迥异,白熊龙和霸王龙的长相还是非常相似的,白熊龙就像是一只迷你版的霸王龙。白熊龙的脑袋大而宽,嘴中长有两排锋利的牙齿,牙齿的边缘有密集的锯齿,能够撕碎厚皮和肌肉。白熊龙的嘴巴可是它最重要的武器,有了这张大而有力的嘴巴,白熊龙才能咬死那些大型的猎物。白熊龙还拥有强壮的身体,身体后面有一条长而灵活的尾巴。像霸王龙一样, 白熊龙也是以后肢行走的,它的前肢很短小,每只前爪上只有两个趾。
  白熊龙的化石非常少,仅有的几块化石也只保存了骨骼部分,并没有长羽毛的痕迹。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白熊龙长有羽毛,但是古生物学家都推测白熊龙应该是长羽毛的。不过,白熊龙的羽毛可不是用来飞行的,它并没有翅膀。它的羽毛应该是用来保温的,白垩纪时期的北极地区虽然不如今天寒冷,但是冬天气温也是很低的。
  古生物学家正在发掘化石
  白熊龙与人类的体形对比
  北极小霸王
  白熊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北极圈内,时间是距今7100万—6800万年前。我们对于恐龙时代的印象都是一片温暖湿润,但是那时的北极却并不是如此。白垩纪的北极地区气候类似于今天暖温带地区,夏天时很温暖,但是当冬天到来时,温度会降到0℃以下,阵阵降雪会将大地变成白色。冬季白垩纪的北极不但寒冷,而且会处于极夜当中,几个月看不到太阳,对于生活在这里的恐龙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长着羽毛的白熊龙终年都会生活在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它是这里体形最大也是最凶猛的食肉动物。除了白熊龙,在那个时期生活在阿拉斯加的食肉恐龙还有驰龙类和伤齿龙类。食肉恐龙的猎物主要是那些吃植物的动物。在阿拉斯加,古生物学家不仅发现了小型的植食性恐龙,还发现了大型的鸭嘴龙类和角龙类,它们分别是古植食龙和厚鼻龙。古生物学家认為大型的植食性恐龙并不像白熊龙一样终年生活在北极圈内,它们只有在阳光明媚、食物丰富的夏天才会来到这里,当冬天来临时,这些恐龙就会组成大群体,并向南迁移数千公里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北极的冬天对于白熊龙来说意味着寒冷和饥饿,当其他的大型恐龙离开之后,它们就只能捕捉小型动物,这些动物不仅包括小型恐龙,还有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等,有的时候实在找不到食物,白熊龙还会抢夺其他食肉恐龙的猎物,谁让它的体形更大、更凶猛呢。
其他文献
万圣节最有人气的装饰品就是南瓜灯了。在这个有趣的节日里,你也来自己制作一个南瓜灯吧!顺便再邀请自己的朋友们搞个化装晚会,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期刊
小时候,我喜欢一边凝望着璀璨的星空,一边幻想着天宫里的神话故事;如今,我喜欢一边拍摄灿烂的星空,一边想象着神奇无限的宇宙世界。星轨悠长,牵着我儿时的梦想;长长的星迹,我在这头,童年在那头,不变的是痴迷星空的情结。  我的星空情结与我童年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出生在山西灵丘东北部一个与河北交界的偏僻小山村。那个年代,山区还没有通电,夜晚繁星满天,银河横贯天际,还可以经常看到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 
期刊
在草原上经过一天的寻找,我终于发现了一头正在哺育幼崽的猎豹妈妈。为了不惊扰它们一家,我小心地跟踪着,穿过一大片草地。但我还没有找到猎豹的窝,夜幕就降临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返回了营地。第二天黎明时分我又回来的时候,很幸运,我看到了猎豹妈妈正在给它的五个孩子喂奶,这真是难得的好机会。在哺育幼崽的时候,猎豹妈妈虽然看起来很悠闲,其实她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小猎豹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在马赛马拉大草原上,危
期刊
在欧美等英语国家,每年的10月初,就开始有一些“妖魔鬼怪”蠢蠢欲动,早早地就做起准备,要在月底的那天跑出来吓人。到了10月31日的晚上,露着尖牙的吸血鬼、带着黑猫的女巫、一脸煞白的僵尸……各种各样的“妖怪”们在大街上穿梭,更有一群惹不起的“小鬼”们成群结队地跑到各家各户门前,敲敲门大喊着:“Trick or freat!(不给糖吃就捣蛋)”主人们可不敢怠慢这群不速之客,只能乖乖地送上好吃的糖果。这
期刊
生活在中国城市里的孩子们,是比较难以近距离接触到真正的野生动物的。一些有关动物的常识,大多来自电视、书本、网络和动物园等。这些年,一些大城市开始建设野生动物园,一些有特色的动物以相对自由的状态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和保护区里充满野性的动物相比,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虽然受人类的影响较多,但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惊喜。广州市番禺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即现在的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就是让人们感觉充满惊喜的一个。  广州
期刊
我们的地球,因为有各种花草树木的点缀,显得生机盎然,分外美丽。不过,在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的微观世界里,同样也有美丽鲜艳的花朵。让我们来看看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为我们创造的“纳米之花”吧!  在介绍“纳米之花”之前,我们先讲一个笑话。  有一个非常有钱的暴发户,他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经常追求一些时髦流行的东西。有一次,他打电话给一位科学家,说:听说现在纳米很有用,报纸上说科学家在研究,电视
期刊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名篇《楚辞·九歌》中的《山鬼》一篇里有这么一段话:“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这是一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驾着一辆红色花豹拉的车,有一只豹猫跟随着。这辆车是名贵香料辛夷做成的,车上挂着用桂花做成的旗帜。”每当读到这里时,我总是要想象那只拉着车的红色花豹。它是什么样子的?是否真的曾经生活在古代中国?直到我来到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遇到一只
期刊
飞行40000千米,跟着爸妈自驾游18000千米,走过24个省的名山大川,这是四岁半的小姑娘Rainbow的旅程记录。而她的弟弟,刚满两岁的Major也已经自豪地拥有了10000千米的自驾游行程和10000千米的飞行记录。他们曾经到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拜访刚出生的熊猫宝宝,曾经一起完成浑善达克沙地15千米的环湖徒步,曾经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探寻火山的秘密……他们用稚嫩的脚印证明了自己无
期刊
纽约市可谓是世界摩天大楼之都。整座城市中共有二三百栋高度超过150米的建筑,数量和规模远超其他城市;从1890年起,纽约的建筑中共有11座夺得过世界最高楼的称号,其中1931年落成的帝国大厦,曾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位置长达40年,成为摩天大楼甚至是纽约的象征。  新世贸中心建筑群  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高417米,建成于1973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中被摧毁。
期刊
在大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气候温暖、湿润,遍布着沼泽和森林。高大的乔木享受着上层空间的阳光雨露,而以蕨类植物为主的灌木则占据了森林的下层领地,伴随着植物的繁茂,昆虫、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此时,人们最熟悉的远古动物——恐龙尚未出现。在树木之上的广袤天空中,体形庞大的飞行昆虫“巨脉蜻蜓”主宰着一切生杀大权。巨脉蜻蜓的飞行时速超过30公里。它的颌部更是能够将包括小型爬行动物在内的猎物撕成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