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校长有效教学领导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校长重不重视教学领导和如何有效教学领导备受关注。教学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校长有效的教学领导,是学校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校长有效教学领导的误区
  课程改革中,学校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领导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纵观当前的小学课程改革,一些校长的教学领导工作步入了误区。
  1.行政领导代替教学领导
  近年来,虽然小学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一些校长无个性,学校无特色。教学领导的缺乏使得校长理论品质和个性化思想薄弱,没有与理念一致的教学实践,更无法提升和积淀教学理论的力度与厚度。同时,繁杂的行政领导事务充斥了校长的时间和空间,校长忽略了教学领导和自我专业发展,校长领导学校变成了对学校的行政领导。
  2.教学领导形式主义
  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一些学校组织了大量“观摩课”“示范课”“活动课”和“研究课”。这些课虽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让人心存疑虑,更让人产生莫名的失落感。原因是这些课的表演色彩太浓,失去了师生教学相长、苦乐共存的真实性。
  3.教学领导手段方法滞后
  一些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手段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教学领导的方法注重整齐划一,提出并遵循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辅导、统一评价的“大一统”式教学领导模式。这种大一统的教学领导,很不适合当前提倡和尊重创新与个性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自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权利,校长作为教学领导者,要“以人为本”,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
  4.教学领导目标不明,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校长作为教学领导者,对于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缺乏系列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以至于出现学校教学规章制度朝令夕改。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缺乏整体性发展目标,校长一般对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重点学科领导较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等学科缺乏有效的教学领导。学校教学工作无序、不协调,其重要原因在于教学领导者迷失方向感,缺乏领导目标。
  二、校长有效教学领导的阻隔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革新和学校发展定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校长,校长在有效教学领导中面临着各种阻隔。
  1.传统领导观念干扰
  在整个领导领域,包括校长的教学领导,人们习惯把领导视为行为而不是行动,视为心理方面的因素而不是心灵方面的因素,视为与人有关而非与理念有关的东西。人们过度强调层级、心理、技术和理性权威,忽视领导的专业和道德权威。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如果没有对传统领导观念革新的勇气和意志,学校的发展可能无望。
  2.学校繁杂事务
  当前,一些校长经常淹没于学校无休无止的琐事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校长未能明确“领导”“管理”和“行政”三者的联系和差别,未能分清领导领域中教学领导与其他领导领域事务的轻重。不少校长错误地认为,学校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很重要,校长必须了解和控制每件事情,力争事必躬亲。其结果是校长陷入繁杂事务的“泥潭”,导致学校组织成员对校长的依赖不断增强,学校呈现的是一个人的意志而非组织集体的意识。这种情况下,校长难以顾及教学领导工作,更何况有效的教学领导。
  3.学校发展愿景迷失
  学校是一种具有较强人文特征的组织,在学校内创设明确且受师生公认的愿景不仅能节约学校教学资源,还可以推进学校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使校长有效地领导教学。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冲击,使部分学校暂时迷失了明确的发展愿景,学校所有的活动和行为盲目而短浅。
  4.缺乏伦理道德
  校长在教学领导中,要与他人交往,其间充满着伦理道德的意蕴。当前,关怀、公正以及对学生无差别的对待等都在追求“效率”“效益”等口号中遁形。校长的教学领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伦理道德的领导,作为有效教学领导者的校长,应该关注自身教学领导行为的诚信、公正。失去诚实性和正直性,丧失伦理道德的校长,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领导。
  三、校长有效教学领导的策略
  校长正视有效教学领导的误区与阻隔,有助于更好建构有效教学领导的策略。以下每一项策略虽然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各项策略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确保校长有效教学领导的有机整体。
  1.明确内容
  (1)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目标。校长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充分了解,清楚学校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学校教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以及各种目标的优先次序。这种目标不仅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而且要明确具体。校长还要通过民主程序和广泛宣传,将学校教学发展目标化成所有教职工、学生乃至家长的共同愿景,激励各种利益相关者协调一致,为实现目标努力。
  (2)构建以教学为中心的组织文化。高效能学校的校长通常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创造一种共享的价值观,引领所有成员行为。无论是教务处、政教处,还是总务处,都要紧密围绕学校教学发展目标去计划和实施各项工作,而且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氛围,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构建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与改进教师教学表现的考核体系。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和支持者。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影响学校教学发展的关键。校长应通过民主程序,基于学校教学发展目标和各岗位工作分析,构建发展性教师考核制度,切实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活力,增强教师职业成就感,使教师有时间、有热情、带着责任意识投入到教学实施及变革中。
  (4)构建促进教师教学改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校长加强教学领导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多种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教师的参与,对备课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学评比办法、听评课制度等各种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批判性反思,发现制度中亟待改进的地方,然后从细节上对制度进行改进,使之有效领导教学,服务于教学。
  (5)建设学习型组织,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校长应致力于教师学习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的激发,并基于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确定校本研修活动的主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诊断、辩论、情景模拟、听评课等多种多样的研修方式,吸引教师自主参与,并在参与中获得发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学习与发展成为教师的自主活动,促进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导航教学
  (1)提升教学价值。现代教育应当提升基础教育中学科教学的价值层位,把培育生动、活泼的学习者作为有效教学的核心价值。这里的“学习者”,是一个具有能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不断学习、更新自我能力的人。有效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愿望、自主学习能力的生动、活泼发展的人。
  (2)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评价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志。学生的实际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起点。教学设计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教学。特别是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必须进行教学诊断,敢于调整,敢于引导,敢于追问,敢于讲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引向深入。有效的教学应在深层次上反映“生本”理念,即学情清楚、目标明确、过程简约、方法适宜、因学而导、促进发展。
  (3)教师有所作为。教师有所作为,是教师不断将有效教学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怎样做到教师有所作为呢?一是带着课题走进教室。教师自觉把问题研究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改变工作方式,用发现问题的眼睛,每天都有新的创造的起点。二是完善自己走向学生,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教师时刻关注时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以自己的专业有所作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新课程改革对校长的教学领导提出了新的挑战。基础教育的小学校长,不仅要使教师认同有效教学的思维方式,而且要积极进行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指导。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新疆没有水便没有农业。水是最具优势的战略性自然资源,未来谁拥有了水资源,谁就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当下新疆却有两万多名水管人捧着“金饭碗
概略介绍了西藏自治区区域化探工作程度、工作质量、工作方法、找矿效果及工作建议.所获得的地球化学勘查成果,对研究西藏基础地质、进行矿产资源评价以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具有
如何提高处室的执行力,是不少中小学校长经常思忖的问题。校长的领导力强弱,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其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处室执行力上。因此,校长的处室“分工术”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利益分配、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中小学处室管理,唯有在合理的制度确立和适当的权责划分前提下,才可能规避真空,提高干部的积极性。科学地权责划分,即科学地分工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限于多种因素,我们不能企望所有的分工
教育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良好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的终极诉求,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每个家长每个学生所期待的。在追求良好教育的征途上走弯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随着经验和认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将越来越接近良好教育的内核。  一、走出良好的教育的认识误区  1.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  当前教育改革中,各种教育理论纷纷出现,生命教育、创造教育、闲暇教育、赏识教育、超越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