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化绝对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部
卖庆典礼仪商品的黄小安被河北省某市气象局罚了1万元,自称小本经营的他说自己想不通:“气象局说我卖氢气球违法,国家规定不能私人经营。但他们却把我的生意交给了气象局自己的经营公司做。管着氢气球的使用,又自己搞经营,这是不许别人点灯,只许自己放火。”
事实上,这几乎就是中国事业单位社会形象的典型缩影——人人不满意的“二政府”。中国事业单位这个概念难以用英文描述,但50多年来它为国人提供了教育、医疗、科研、文娱、体育等公共服务。在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分担了巨大的社会负担。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各类事业单位130多万个,有工作人员2900多万人和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中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其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高世楫告诉《商务周刊》,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已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范围的混乱,导致宏观调控乏力,行政效率降低,政府机构膨胀,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事业单位分别附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这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高世楫说。
事业单位暴露的这些体制性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甚至在某些方面造成了社会公共服务的严重失灵——比如医疗和教育,出现了社会学家所批评的反淘汰现象:富人不满意、穷人又看不起病或上不起学。
现在,官方对事业单位最明确的改革目标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盛霖最近所公开阐述的,“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但这个提纲挈领式的目标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解决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向问题。从另一个侧面讲,这只是冲锋号,而往哪个方向冲,目前并没有比10年前清楚多少。
199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立,庞大的事业单位也第一次遭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在“等米下锅”的财政困局下,相当多的事业单位为了“糊口”参与甚至完全进入了针对自身的改革。特别是在新闻、科研、文化等领域,借鉴农民兄弟承包制的经验,很多单位内部以“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的特征进行了公司化、企业化改革,这被好事者戏称为国家机构改革中的“割尾巴”运动。
然而,那场事业单位拥抱市场的改革,根本动机就是为了解决自身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市场化诉求是赤裸裸的,一些单位甚至是以牺牲社会公共服务目标来进行市场化改革,以至于医患冲突、教育产业化、计划生育乱罚款、婚姻登记乱收费……社会上“怪胎”不断。最终的结果是,这种“甩包袱”式的改革,不但没有真正解决事业单位的生存问题,反倒激发了越来越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改革堵在了“死胡同”。
可以说,“惟市场化”和“甩包袱”是第一次事业单位之所以失败的重要根源。高世楫认为,这两种观点目前仍然有可能左右改革的方向。
“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必然是各司其职、通畅有序的,所谓‘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社会组织的归社会组织’。”但高世楫强调,事业单位改革绝非减人、全员聘用、撤销机构、减少拨款、改为公司或者集团那么简单。如果理不清企业和政府的责任边界,事业单位改革可能滑入过度市场化,“而真正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就有按照市场原则分配的可能,有损社会公平和国家利益,单单成就了部门利益和团体利益”。
4月3日,在《比较》杂志举办的一次“公共服务部门和政府治理”小型研讨会上,针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话题,美国华盛顿大学亨利·杰克逊国际研究中心讲座经济学教授黄佩华(Christine P. Wong)指出,事业单位改革原因之一是财政不堪负担,于是一些效益型的事业改为企业体制,比如电力、煤气、自来水,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为公众提供生活必需品,但同时一些公益性关乎国民公平和国家目标的事业单位,比如医疗、教育,面对市场也多多少少地挤了进来。“每个国民身体的健康以及知识的积累,也就是个人身心的强健,一定程度上不仅是个人的利益,还是国家的目标。如果医疗、教育这些事业单位的市场化仅仅考虑部门利益,反而损害了整体的国家和公众利益。”对中国财税问题有持续研究的黄佩华女士强调,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单为减轻财政负担而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就尤其要当心”。
事实上,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惟GDP论也深入了这个改革领域,一些专家和官员大讲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源与对社会的GDP贡献不成比例,认为事业单位对中国GDP的贡献只有5%—10%,“60%的人才,1/3的国有资产,国家预算开支的1/3,贡献才是5%—10%,和企业的贡献率没法比。”这种比较,很容易导致一场以GDP为指导方向的改革。
事业单位历经市场经济改革,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政府的还没有归政府,企业的还没有归企业,事业单位在职能和权力方面依旧纠结不清。正如黄佩华所讲,要理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边界,认清各自的功能和特点,才好对事业单位改革谋篇布局。而现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全员聘用制、减少财政拨款等措施,其实距离最终的改革目标还有不少行程。“这是来不得盲动的。” 黄佩华提醒道,“尤其要清醒的是,市场化也绝对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部。”
卖庆典礼仪商品的黄小安被河北省某市气象局罚了1万元,自称小本经营的他说自己想不通:“气象局说我卖氢气球违法,国家规定不能私人经营。但他们却把我的生意交给了气象局自己的经营公司做。管着氢气球的使用,又自己搞经营,这是不许别人点灯,只许自己放火。”
事实上,这几乎就是中国事业单位社会形象的典型缩影——人人不满意的“二政府”。中国事业单位这个概念难以用英文描述,但50多年来它为国人提供了教育、医疗、科研、文娱、体育等公共服务。在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分担了巨大的社会负担。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各类事业单位130多万个,有工作人员2900多万人和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中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其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高世楫告诉《商务周刊》,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已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范围的混乱,导致宏观调控乏力,行政效率降低,政府机构膨胀,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事业单位分别附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这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高世楫说。
事业单位暴露的这些体制性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甚至在某些方面造成了社会公共服务的严重失灵——比如医疗和教育,出现了社会学家所批评的反淘汰现象:富人不满意、穷人又看不起病或上不起学。
现在,官方对事业单位最明确的改革目标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盛霖最近所公开阐述的,“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但这个提纲挈领式的目标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解决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向问题。从另一个侧面讲,这只是冲锋号,而往哪个方向冲,目前并没有比10年前清楚多少。
199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立,庞大的事业单位也第一次遭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在“等米下锅”的财政困局下,相当多的事业单位为了“糊口”参与甚至完全进入了针对自身的改革。特别是在新闻、科研、文化等领域,借鉴农民兄弟承包制的经验,很多单位内部以“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的特征进行了公司化、企业化改革,这被好事者戏称为国家机构改革中的“割尾巴”运动。
然而,那场事业单位拥抱市场的改革,根本动机就是为了解决自身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市场化诉求是赤裸裸的,一些单位甚至是以牺牲社会公共服务目标来进行市场化改革,以至于医患冲突、教育产业化、计划生育乱罚款、婚姻登记乱收费……社会上“怪胎”不断。最终的结果是,这种“甩包袱”式的改革,不但没有真正解决事业单位的生存问题,反倒激发了越来越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改革堵在了“死胡同”。
可以说,“惟市场化”和“甩包袱”是第一次事业单位之所以失败的重要根源。高世楫认为,这两种观点目前仍然有可能左右改革的方向。
“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必然是各司其职、通畅有序的,所谓‘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社会组织的归社会组织’。”但高世楫强调,事业单位改革绝非减人、全员聘用、撤销机构、减少拨款、改为公司或者集团那么简单。如果理不清企业和政府的责任边界,事业单位改革可能滑入过度市场化,“而真正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就有按照市场原则分配的可能,有损社会公平和国家利益,单单成就了部门利益和团体利益”。
4月3日,在《比较》杂志举办的一次“公共服务部门和政府治理”小型研讨会上,针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话题,美国华盛顿大学亨利·杰克逊国际研究中心讲座经济学教授黄佩华(Christine P. Wong)指出,事业单位改革原因之一是财政不堪负担,于是一些效益型的事业改为企业体制,比如电力、煤气、自来水,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为公众提供生活必需品,但同时一些公益性关乎国民公平和国家目标的事业单位,比如医疗、教育,面对市场也多多少少地挤了进来。“每个国民身体的健康以及知识的积累,也就是个人身心的强健,一定程度上不仅是个人的利益,还是国家的目标。如果医疗、教育这些事业单位的市场化仅仅考虑部门利益,反而损害了整体的国家和公众利益。”对中国财税问题有持续研究的黄佩华女士强调,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单为减轻财政负担而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就尤其要当心”。
事实上,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惟GDP论也深入了这个改革领域,一些专家和官员大讲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源与对社会的GDP贡献不成比例,认为事业单位对中国GDP的贡献只有5%—10%,“60%的人才,1/3的国有资产,国家预算开支的1/3,贡献才是5%—10%,和企业的贡献率没法比。”这种比较,很容易导致一场以GDP为指导方向的改革。
事业单位历经市场经济改革,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政府的还没有归政府,企业的还没有归企业,事业单位在职能和权力方面依旧纠结不清。正如黄佩华所讲,要理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边界,认清各自的功能和特点,才好对事业单位改革谋篇布局。而现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全员聘用制、减少财政拨款等措施,其实距离最终的改革目标还有不少行程。“这是来不得盲动的。” 黄佩华提醒道,“尤其要清醒的是,市场化也绝对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