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业产业是生态脱贫的有效途径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凌源市以“改善生态、发展林业产业、助民增收”为切入点,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文章阐述了在辽西困难立地条件下发展林业产业生产,实现生态脱贫的有效途径,供决策者參考。
  关键词:林业产业;生态脱贫;辽西凌源;助农增收;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159
  近年来,凌源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林业生态建设助推精准脱贫的方针政策,出台发展意见,围绕“改善生态、发展林业产业、助民增收”的主题,克服降水量少、土壤瘠薄等困难,加大扶持力度,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作为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提高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
  1 林业局赠苗木帮困脱贫
  凌源市地处辽西丘陵山区,适宜种植扁杏、大枣、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树种。为帮助贫困户找到脱贫的路子,林业局在对困难帮扶对象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增加贫困户收入上动真情、办实事。2017年春对所帮扶的牛营子镇西大川、半里杖子、小北沟等村,围绕林业产业抓扶贫,切实做好赠苗木帮困脱贫工作。投资3.6万元,为西大川村提供大枣苗木2.0万株,扩大大枣栽植面积,助力大枣产业再上新台阶。投资5.0万元,为半里杖子村提供大扁杏造林苗木2.5万株,发展干鲜果经济林产业。投资7.5万元购寒富苹果苗3.0万株,为小北沟村、石杖子村和郭家店村建扶贫果园0.27km2。上述产业项目实施后,人均增收200元,可实现436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2 建扶贫果园,产业脱贫
  从建园开始,市林业局就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建园造林。历时1个月时间,栽植梨树0.33km2(其中杨大营子村0.1km2,东庄村0.15km2,奈曼营子村0.08km2),大果榛子0.33km2,寒富苹果、大扁杏等经济林果园1.37km2。栽植期间,凌源市林业局局长带领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建园现场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解决。栽植后市林业局退耕办、信息中心等科室技术人员4次送技术到田间果园中,向林主实地讲解苗木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
  凌源市牛营子镇石杖子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在市林业局的帮助下,通过村领办的“德源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新建0.33km2“扶贫果园”,将带动全村贫困户走上产业扶贫之路。石杖子村有4个村民组,243户864人,是朝阳市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84人。今年初,村“两委”班子领办合作社,通过村办“德源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在该村原废弃果园旧址,集中连片新建“扶贫果园”,总面积0.33km2,新果园栽植4万株“寒富”等优质苹果苗,套种0.27km2中药材。合作社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打井、办电、搞水利配套,修通果园作业路。“扶贫果园”吸引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64人入社。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打工就业等形式加入到合作社中,享受“扶贫果园”资金分红。
  3 “龙头企业 ”的模式,带动脱贫
  采取“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模式,使贫困户发展起了林业育苗生产,并且还和京东、阿里等电商企业合作,建立了苗木网上销售平台。在宋杖子镇宋杖子村1片苗木基地看到,这片面积达0.33km2的基地,山杏、文冠果、苹果的苗木长势正旺。目前,凌源市通过苗木产业已带动30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
  让股份共赢制成为脱贫新手段。以“土地流转、利益分成”的方法,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林果股份制专业合作社,采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模式,发展苹果、扁杏、葡萄栽植。四官营子镇老杖子村2017年新成立了振平果业专业股份合作社,打造果业专业村,带动全村贫困户114户391口人,流转土地0.4km2,年人均增收900元以上,不久前,凌源市在该村召开现场会,推广股份合作社经验。乌兰白镇以6.67km2扁杏基地为基础,在3个村成立了扁杏股份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入社,每667m2扁杏纯收入可达1300多元;该镇的十二官营子和蔡杖子村拥有大枣树2万多株,其中十二官营子村的龙凤沟组拥有百年以上老枣树就达5612株,该镇通过开展枣树认养、打造大枣品牌,带动贫困户脱贫。今年,凌源市将建起股份制合作社30家以上。凌北街道引进了传统的古座椅编织项目,安排20多名家庭妇女从事座椅编织,其中贫困家庭6户。
  4 结语
  凌源市林业局紧紧围绕发展林业产业生产,群众增收2条主线,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将林业苗木生产安排在贫困乡镇,将生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并实现林业产业扶贫的全覆盖,让广大贫困户在发展林业产业生产和生态造林中,增加政策性收入、劳务收入和资产性收入,让贫困户在造林绿化和生态造林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脱贫的双赢。
  作者简介:张立钢(1973-),男,辽宁凌源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沼气产业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它对生态条件、地域经济及地区人文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后,就地处塞北的朔州地区在发展沼气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研究,从而,提出在北部寒区发展沼气产业时应当注意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北部地区;沼气;沼气产业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41
随着我国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建设中更多的应用到机械化设备,农机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机产品投入使用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管理。通过对乡镇的农机管
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推进下,农机化水平得到迅猛提高,农机装备进一步提升,结构更加优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模式迅速发展壮大,为农业生产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对于我国林业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的要求的不断提升,当前我国林业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与当前的技术要求存在严重的不匹配情况,而安全工作作为林业生产单位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一,其重要作用无须多说。本文将就我国当前林业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情况做一个综合性的论述,并且就笔者自身的经验提出一定的探索办法,以期能够提高我国林业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质量水平。  关键词:
摘 要:山西省新绛县是全国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果蔬十强县。近年来,新绛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蔬菜、粮食、药材、水果4个产业为重点,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生产业绩。经过长期积累和大量详实的调查数据,
近几年,部分地区农民耕地忽视有机肥的施用,普遍依赖化肥农药的现状有增无减。文章主要推广小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耕种技术方面的难题。
介绍了河北沧县农机深松基本情况、技术路线、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仅仅是吃得好穿得好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将生活的重心转向了对品质的追求。近几年花卉市场也随之变得火爆起来,怎样利用
摘 要:现阶段,人们已经充分的认识到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必须依托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系统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中的重点部分,想要发展经济,必须将发展环境的目标对准林业系统。本文围绕我国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现状、问题、改变策略展开,希望能够为该方面提供帮助。  关键词: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