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深入合作小组内,通过自己的诊断判断大部分成员的疑惑,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分组后有真实的合作讨论与交流,实现生教生的目的,从而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因此教师提供的问题必须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在合作中赢得同伴的尊重,提升自我发展的欲望,合作学习才有实效。
并非所有的问题、所有的课例都能采取合作学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制约性。其表现为:
一、问题的制约性
提出的问题明了直接而不晦涩,必须源于教材中的本节内容,学生通过感知和思考,对提出的问题能进行选择性地处理,并对已有的知识信息做必要的链接,避免视野的过度宽泛,使学生无法人手。
例如,在讲述高中物理必修模块2(人教社)“追寻守恒量、功”两节内容时,在学生感知完教学内容,并作初步的陈述性问题尝试后,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巡回释疑。
1.图5.1-1实验中,试分析下落过程与上升过程中EP、EK如何转化?
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能实现不同能量形式的变化?
如果是实际的斜面会出现什么现象?消耗的能量转化成了什么?
2.如何理解“守恒”?
3.依据图5.2-1所枚举的三个事例,分析能量的转化形式?实现转化的过程?由此如何表述“功”?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功”这个概念?揭示了什么?
4.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浅析正功、负功?
从学生感知的内容人手,结合教学要求提出切合学生发展认知水平的思考性问题,“任务驱动”才能真实有效。
二、合作学习时间的制约性
针对分组性合作学习的实际,教师必须巡回指导,聆听各学习小组产生的疑惑,对于讨论中的个性问题可以解答,从中发现共性的问题,这是实施“以学定教”的前提。对于富有创意,能深化性理解教学内容,并能激发其他同学思考的问题,教师不但提出,要写在黑板上或者在释疑解惑时让这个学习小组表述,以便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以上这些环节要占用八到十分钟,虽然时间占用很多,但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把学生产生问题的复述清楚明了,让其他学生参与到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来,因为这个问题就是围绕教学进行的内容,是传统讲述中的重点,因此实施合作性学习,教师不要非按照教学之前最初的预设按部就班进行实施,课前的备课是教学最初的设计,是基于教师个人的理解和原有的教学诊断设计的程序化问题,哪些问题是教师提出的而不是学生提出的,是学生按照教师的理解寻找答案,问题再多也是给人“灌”的痕迹。毕竟课堂是动态的、发展而又有差异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不单是多样的,而且与教师的判断存在着差别,只有尊重课堂的生成,才能真实做到以学定教。分组教学、合作讨论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而合作,出现了问题而不释疑不但无法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再度思考的动力,同时将使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失去兴趣,再加上教师归纳性的“精讲点拨”和典范例题至少再需要10~15分钟,余下的巩固性练习和变式性训练时间就相对减少,在实际教学中将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为完成教学设计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俱全,压缩学生感知教材、思考问题的时间,减少“任务驱动”的数量和质量,思考的问题尽量简单,采用一问一答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不注重对教材内容拓展性开发和对现实性科技发展问题的联系,虽然有问题,但无法真实驱动学生探究的内驱力,这种有形式问题存在的教学形式还不如满堂灌的教学。有的减少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次数、形式和质量,把问题融入到学生感知教材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虽然教学形式上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体验,但忽略了学生交流获取的尊重和体验,忽视了学生获取成功愉悦感培植自觉发展的渠道。
对于合作性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它的生命就是互动性、互助性、互惠性和发展性,它的前提是真实有效问题的驱动和有效的制约机制。它以促进学生真实地探究为追求形式,落脚于生命个体对合作过程的感受为目的,培养的是种兴趣而不是单存为识记有限几个知识点。教育虽然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双边体验活动过程,但这种过程必须是人本的、关爱的、阳光的,同时也是个性的,没有这种心境作前提,你失掉的是耐心和真心,缺少善意的理解和真情的呵护,你的课堂更多表现的是形式,是种矫情和造作,学生会鄙夷你的虚假和粗暴,或许你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未必赢得学生对你的理解和尊敬。同样教一节课,教师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才情和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艺术化、人性化地施教呢?这应当是平实化课堂教学的特征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目标。
合作性学习的机制保障刚建立的合作性学习小组,未必是按照质性差异进行的合理搭配。在低学段可以采取这种形式,但在高年级,当学生的先验经验已相对丰富,知识结构已相对合理,学生心理相对稳定,分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往往采取就近原则,可以分成四人合作學习小组,更多的是同座之间的两人合作。前者往往在探究性实验或者在两人小组无法形成一致意见,需要借助于外在力量说服对方的时候,才发展成多人合作性学习小组。实际的合作性分组学习往往采取这两种形式并存的方式,因此说,课堂教学评价就应当着力于小群体的集体评价。
为督促“生教生”发挥实效,在评价学业发展水平时,采取捆绑式的评价方式比较有效。让任何一个成员的发言都能代表本学习小组的认知发展水平,一来可以把松散的互助变为紧密的同伴,二来增加学生探究合作的意识,同时有效遏制教师讲的过度。各学习小组之间、学习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基础性差异,教师要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学习困难生的认知障碍,针对个别学习小组和个人进行分类施教。在释疑解惑过程中,教师要让学习小组表述清楚问题,教师率先聆听学生的问题,对于个别语句教师要做着重的解释和重复,以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尊敬向其他学生做出示范,不但让问题者赢得同伴的注意和尊敬,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展欲望,这是解疑释惑做好的前提。
并非所有的问题、所有的课例都能采取合作学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制约性。其表现为:
一、问题的制约性
提出的问题明了直接而不晦涩,必须源于教材中的本节内容,学生通过感知和思考,对提出的问题能进行选择性地处理,并对已有的知识信息做必要的链接,避免视野的过度宽泛,使学生无法人手。
例如,在讲述高中物理必修模块2(人教社)“追寻守恒量、功”两节内容时,在学生感知完教学内容,并作初步的陈述性问题尝试后,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巡回释疑。
1.图5.1-1实验中,试分析下落过程与上升过程中EP、EK如何转化?
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能实现不同能量形式的变化?
如果是实际的斜面会出现什么现象?消耗的能量转化成了什么?
2.如何理解“守恒”?
3.依据图5.2-1所枚举的三个事例,分析能量的转化形式?实现转化的过程?由此如何表述“功”?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功”这个概念?揭示了什么?
4.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浅析正功、负功?
从学生感知的内容人手,结合教学要求提出切合学生发展认知水平的思考性问题,“任务驱动”才能真实有效。
二、合作学习时间的制约性
针对分组性合作学习的实际,教师必须巡回指导,聆听各学习小组产生的疑惑,对于讨论中的个性问题可以解答,从中发现共性的问题,这是实施“以学定教”的前提。对于富有创意,能深化性理解教学内容,并能激发其他同学思考的问题,教师不但提出,要写在黑板上或者在释疑解惑时让这个学习小组表述,以便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以上这些环节要占用八到十分钟,虽然时间占用很多,但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把学生产生问题的复述清楚明了,让其他学生参与到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来,因为这个问题就是围绕教学进行的内容,是传统讲述中的重点,因此实施合作性学习,教师不要非按照教学之前最初的预设按部就班进行实施,课前的备课是教学最初的设计,是基于教师个人的理解和原有的教学诊断设计的程序化问题,哪些问题是教师提出的而不是学生提出的,是学生按照教师的理解寻找答案,问题再多也是给人“灌”的痕迹。毕竟课堂是动态的、发展而又有差异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不单是多样的,而且与教师的判断存在着差别,只有尊重课堂的生成,才能真实做到以学定教。分组教学、合作讨论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而合作,出现了问题而不释疑不但无法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再度思考的动力,同时将使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失去兴趣,再加上教师归纳性的“精讲点拨”和典范例题至少再需要10~15分钟,余下的巩固性练习和变式性训练时间就相对减少,在实际教学中将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为完成教学设计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俱全,压缩学生感知教材、思考问题的时间,减少“任务驱动”的数量和质量,思考的问题尽量简单,采用一问一答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不注重对教材内容拓展性开发和对现实性科技发展问题的联系,虽然有问题,但无法真实驱动学生探究的内驱力,这种有形式问题存在的教学形式还不如满堂灌的教学。有的减少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次数、形式和质量,把问题融入到学生感知教材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虽然教学形式上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体验,但忽略了学生交流获取的尊重和体验,忽视了学生获取成功愉悦感培植自觉发展的渠道。
对于合作性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它的生命就是互动性、互助性、互惠性和发展性,它的前提是真实有效问题的驱动和有效的制约机制。它以促进学生真实地探究为追求形式,落脚于生命个体对合作过程的感受为目的,培养的是种兴趣而不是单存为识记有限几个知识点。教育虽然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双边体验活动过程,但这种过程必须是人本的、关爱的、阳光的,同时也是个性的,没有这种心境作前提,你失掉的是耐心和真心,缺少善意的理解和真情的呵护,你的课堂更多表现的是形式,是种矫情和造作,学生会鄙夷你的虚假和粗暴,或许你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未必赢得学生对你的理解和尊敬。同样教一节课,教师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才情和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艺术化、人性化地施教呢?这应当是平实化课堂教学的特征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目标。
合作性学习的机制保障刚建立的合作性学习小组,未必是按照质性差异进行的合理搭配。在低学段可以采取这种形式,但在高年级,当学生的先验经验已相对丰富,知识结构已相对合理,学生心理相对稳定,分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往往采取就近原则,可以分成四人合作學习小组,更多的是同座之间的两人合作。前者往往在探究性实验或者在两人小组无法形成一致意见,需要借助于外在力量说服对方的时候,才发展成多人合作性学习小组。实际的合作性分组学习往往采取这两种形式并存的方式,因此说,课堂教学评价就应当着力于小群体的集体评价。
为督促“生教生”发挥实效,在评价学业发展水平时,采取捆绑式的评价方式比较有效。让任何一个成员的发言都能代表本学习小组的认知发展水平,一来可以把松散的互助变为紧密的同伴,二来增加学生探究合作的意识,同时有效遏制教师讲的过度。各学习小组之间、学习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基础性差异,教师要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学习困难生的认知障碍,针对个别学习小组和个人进行分类施教。在释疑解惑过程中,教师要让学习小组表述清楚问题,教师率先聆听学生的问题,对于个别语句教师要做着重的解释和重复,以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尊敬向其他学生做出示范,不但让问题者赢得同伴的注意和尊敬,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展欲望,这是解疑释惑做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