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荷载不断增大,使得现代交通对公路路基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仅要通过设计给予保证,而且还要通过施工得以实现。因此必须精心施工,保证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重要性;准备工作;施工测量;控制
【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apid growth of road traffic, vehicle load is increasing, making the quality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highway roadbed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Subgrad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not only to give guaranteed by design, but also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can be achieved. Construction must be careful to ensure quality.
【Key words】Highway roadbed;Importance;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work;Construction survey;Control
1. 前言
(1)路基强度是道路的根本,只有按照一定的施工工艺精心施工并采取合理的检测控制手段,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只有把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好,才能给结构层、面层奠定良好的基础。
(2)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交通荷载,是路面的支承结构物,是公路整体质量的基础,是影响公路使用寿命最关键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荷载不断增大,使得现代交通对公路路基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仅要通过设计给予保证,而且还要通过施工得以实现。因此必须精心施工,保证质量。
2. 公路路基施工的特点
施工变数大,施工过程中受气候影响大,设计变更多,质量进度较难控制。路基施工的工作量通常占公路施工总工作量的50%以上,而且投资金额大,需要施工时间较长。工程条件复杂,施工困难大。较其他各项工程施工,路基施工虽然技术不是很复杂,但是由于其施工需要在各种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条件复杂多变,因而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路基工程施工作业面大,因而需要的人员、设备多,设备种类型号也多种多样,施工管理复杂、难度大。此外,路基质量缺陷修复难,修复时间长,因而损失严重,不良影响大。
3. 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土质路基包括路堤与路堑,基本操作是挖、运、填,工序比较简单,但条件比较复杂,公路施工是野外操作,自然条件差,运输不便,物质设备及施工队伍的供应困难。路基施工工地分散,工作面狭窄,易遇特殊地质不易现象等。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就目前情况而言,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专业施工队伍,配有相应的技术骨干和机具设备,建立和健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采用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这是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施工管理方法。
4. 公路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必须准备充分,这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
4.1施工进度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图纸。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2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根据实验制定施工方法。
4.3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
4.4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
4.5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4.6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4.7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监理、监督和指导施工的重要手段。过去往往凭主观印象、主观经验和行政干预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现在对于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已逐步得到重视,不同性质的试验室,其职能是不尽相同的,不能相互取代,完善的工地实验室体系应该包括自检试验室、监理试验室和监督试验室三级模式。
4.8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5. 公路路基施工测量
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其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终点等,采用有效可靠的固桩方法予以保护或移桩保护。三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四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5.1图纸审查。设计图纸是施工的直接依据,应通过审查图纸,对道路的走向、转角、曲线、结构物的设置,当地的地质、水文,线路附近地表、地貌、河流、村庄,路基各段土方需用量,道路横断面设计等情况进行充分分析了解。
5.2现场踏勘。为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搞好任务分工,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必须进行全面的现场踏勘工作,查清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面排水、交通、构筑物、供水、供电和场内外运输线路、生产和生活设施的设置地点以及可供排水的沟渠等情况。
5.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组织安排。因此,应根据图纸审查和现场踏勘收集到的情况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一个深入、具体、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6.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的控制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开、生产出成品的阶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的阶段(参见图1~图3)。
6.1建立本项目内部质控体系。成立以本项目总工为首的项目内部质控体系,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权力并有质量否决权,结合本项目技术规范,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
6.2建立质量责任制,按ISO9001-2000标准进行现场管理:从材料进场到工序质量和成品质量控制,严格按公司的质量控制程序进行,项目实施期间由项目经理部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内部质量体系的管理、审核。对关键工序、主要部位,根据情况填写工程质量责任卡,明确责任。
6.3加强质量教育:在本工程准备施工阶段,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材料和试验人员等有关人员,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使全体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熟悉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工程技术要求、施工要点及验收标准,为确保工程质量指标打下良好基础。
6.4按自检工作程序进行管理:由项目经理部具体制定工程质量自检工作程序,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严格执行。
6.5坚持工程技术交底制度: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由项目总工负责分阶段向各施工组进行技术交底。在技术交底的同时下达质量指标,使工程施工从一开始就处于严格的质量管理中。
6.6实行工序负责制及工程任务单制度:由施工管理人员将施工员、机械操作员、试验员、技术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地点、桩号、工作量等开出工程任务单,然后由质检员签字生效。由计统工程师归纳上报有关部门,以便查找原因,责任到人。
6.7严格执行监理程序:从开工到施工,要严格遵循监理程序,做到每一工序都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批准,才能进行下一工序,随时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指示,并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落实。
6.8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建立与行政管理相配套的经济管理制度,根据质量责任制的量化指标,按工序进行考核兑现,体现出优质优价。
6.9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查从工程最初工序开始,逐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未经处理,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中间检查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对于重点工序,质检人员要坚持现场监督。
6.10加强工地试验室的工作:充分发挥试验室的检测、试验等职能,对外购材料的材质进行检验工作,对不符合本合同段工程用材质量标准的材料有权决定禁止使用,坚持按技术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现场取样、抽检并反馈抽检技术参数,用以指导施工。
6.11严把材料关:材料供应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直接影响到工程用材料的质量,因此,材料人员要做到充分了解本合同段工程的特点,掌握工程用材料的特点、性质、品种、规格,必须坚持取样检验合格报经监理工程师后才批准进货,并且要严把进货验收关。
6.12建立质量管理例会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周召开质量管理例会一次,听取各施工组和质检工程师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
6.2路基填方地段的质量控制。路堤填筑和路堑开挖是路基施工的关键。路堤的填筑质量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品质,并且影响到与路基相连接的路面和人工构造物的稳定性。在考虑填料上,应尽量选择当地的良好土料,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在选用填料时,要严格把关,要进行液限、塑限、土颗粒等土质分析,对于塑性指数等超过规范要求的不准做填筑材料,对于块状的砂岩,及时用机械和人工进行了粉碎和剔除处理,以预防由于块与块的间隙造成以后的沉陷和路基的段定性。为了便于对路基施工及对路基填筑品质的监测进行指导,要对路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确定,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当路基土的力学性质及气候、水文条件影响路基施工质量时,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对路基土进行处理:
6.2.1掺加石灰。该法适用于淤泥质土、含水量比较高的耕地土,当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宜采用石灰稳定土来填筑路基。
6.2.2掺加粒料。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的措施处理。
6.2.3其它方法。对含水量偏大的土,在季节适宜且工期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晾晒,待含水量合适时及时碾压。用水泥稳定土也是常用的方法,该法适合特殊部位、面积比较小的情况,因造价比较高,一般不宜采用。但遇有特殊土,如膨胀土、垃圾腐殖土时则必须换土。
6.3填土层的碾压。为了保证路基的压实质量,首先应在试验段的施工中研究解决影响压实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一般路段松铺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构造物两侧 (桥涵头处理 )松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大于或等于1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 )。路基填筑必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帮宽。影响土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是土的含水量、土的性质以及压实机具和压实方法的选择。大量实验已证明,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的土体,土颗粒最紧密,相对位置最稳定,土体水稳定性最好。因此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决定因素,在施工中应严格掌握和控制。不同的土质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是不同的,在施工中应针对不同土质进行分析试验,以求得各施工段中各类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量,作为控制土基压实的标准数据。试验表明,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加而减少,而最佳密实度随压实功能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压实功能越大则密实度越高,据此规律,施工中在缺水地区,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则可采用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来提高土的密实度。对路基填土分层的最佳厚度应根据压实类型、土质,对土基压实的基本要求等因素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适宜的分层压实厚度。在碾压过程中,要把含水量控制好,要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在选择压实设备方面上,应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进行选择,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效果较好。(详见图4和表1)。 6.4加强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在路基土方施工中,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是填土层厚度的大小。必须时刻记住填土层超过其允许厚度时,其整个填土层压实度是不容易达到技术标准的。按要求土方压实度的检测试坑深度应是整个填土层的厚度。但在压实度检测中,其试坑一般只有 15~20cm,它所表明的只是和这一厚度相对应的填土压实度,如果用这个压实度检验值代表压实厚度不相同的填土层的压实度,那是不客观的。而在实际施工中,有些施工企业正是从这种不规范的压实度检验中获得了“合格”的检验数据,并以此代表了包括超过规定填土厚度在内的整个填土层的压实度。这种做法的结果必然是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达不到技术标准的要求。
7. 公路路基的防护措施
路基的填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7.1路基养护工作有几点基本要求:
(1)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分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路肩要横坡适度、边缘顺直,与路面衔接平顺;表面坚实平整、清洁、无高草;保持无车辙、坑洞、隆起、沉陷及缺口。
(3)边坡坡度符合规定要求;边坡平顺、稳定、坚固;无冲沟、无坍塌。
(4)排水系统纵坡适度、排水畅通;排水设施无杂物、无淤塞浮物;进出口良好,边沟内不积水。
(5)防护构造物:路缘石、挡土墙等构造物保持完整无损;护坡及防雪、防砂设施等砌体伸缩缝填料良好;泄水孔无堵塞。
(6)路基病害:一般病害地段应及时治理并尽快修复;对翻浆塌方、滑坡、泥石流、沉陷、水毁等预防、治理和抢修,尽量缩短阻车时间。
7.2路基防水。路基绝大部分病害和水的作用有关,所以路基病害的预防和整治都强调要搞好排水、防水和治水的工作。每年雨季前,路基养护人员要进行一次全面防洪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并要清通所有天沟、侧沟(边沟)等排水设备、注意河流凹岸护坡的补修、沿河路基冲刷防护、坡面防护、陡坡的堤堑交界处的排水防水工作。大风暴雨期间要加强巡道,还要采用各种仪器进行降水量、水位的观测、数据记录等项工作。加强沿路两侧地带的绿化,可保持水土,对路基有很大的防护效能。
7.3裂缝的防治。路面裂缝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层开裂所形成的反射裂缝和面层自身产生的温缩裂缝,这是第一类,属于非荷载裂缝;另一类是由行车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它是由于路面基层承受的拉应力超出其抗弯拉强度而产生的网状不规则的裂缝,这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时控制好质量就是为了解决第一类裂缝。
8. 公路路基常见问题浅析
8.1填方路基沉陷问题:
(1)施工时要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松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避免超厚填筑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致使路基弯沉达不到要求,或造成路基沉陷。
(2)重视原地面的处理,加强地基的压实及加固,对于原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作成台阶状进行处理,并充分压实。
(3)对于髙填方路段要考虑早开工,避免填筑速度过快,个别路基填料比较好,条件容许的高填方路段可以采用注水法进
行沉降施工,路面基层施工尽量放晚点,特别是当年进行路基路面施工的路段沉陷比较厉害,主要原因就是填土路基没有足够的自然沉降时间,所以路基路面施工尽量不要同一年施工,这样沉陷的病害就会少许多。对于软弱地基上的路基填筑时,除了对软弱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米的高度里不得填筑细粒料。
8.2路基“弹簧”问题。路基有“弹簧”的地方,表面有明显的放射性裂纹(粘性土)或疏松(砂性土),从二、三十米外看,可以发现弹簧点处平整度与正常压实面不同。验收压实过的土方,先目测外观,然后是测标高和压实度取样进行分析,这种病害在山区公路上比较常见。为此防治“弹簧”路基要从原材料入手,以下几点就是防治“弹簧”路基要点:
(1)路基填料要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的土。一定要注意不能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土进行混填施工,特别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2)在碾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软弱层出现,应及时清除并换填良性土壤重新碾压。并进行压实度和含水量的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
(3)整治路段对局部的“弹簧”路基可以在不影响行车及道路安全的情况下对过湿土进行翻晒,掺配,待含水量合适后碾压成型,宜可掺生石灰翻拌或直接挖除换填适宜的土壤进行碾压成型。
(4)对于“弹簧”路基,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一般最好采取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路基下50cm。
(5)路基填土在填筑前要清除混杂的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填土中挟有有机物容易在有机物腐烂后,在土体中形成空洞;而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弹簧”路基现象。
9. 结束语
公路的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青海交通科技,2007.
[2]曹映.公路路基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露天采煤技术,2002.
[3]袁金明.公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四川出版社,2006.
[4]黄晓明,张晓冰.公路建设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杨国卿.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甘肃科技纵横,2003.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重要性;准备工作;施工测量;控制
【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apid growth of road traffic, vehicle load is increasing, making the quality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highway roadbed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Subgrad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not only to give guaranteed by design, but also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can be achieved. Construction must be careful to ensure quality.
【Key words】Highway roadbed;Importance;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work;Construction survey;Control
1. 前言
(1)路基强度是道路的根本,只有按照一定的施工工艺精心施工并采取合理的检测控制手段,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只有把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好,才能给结构层、面层奠定良好的基础。
(2)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交通荷载,是路面的支承结构物,是公路整体质量的基础,是影响公路使用寿命最关键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荷载不断增大,使得现代交通对公路路基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仅要通过设计给予保证,而且还要通过施工得以实现。因此必须精心施工,保证质量。
2. 公路路基施工的特点
施工变数大,施工过程中受气候影响大,设计变更多,质量进度较难控制。路基施工的工作量通常占公路施工总工作量的50%以上,而且投资金额大,需要施工时间较长。工程条件复杂,施工困难大。较其他各项工程施工,路基施工虽然技术不是很复杂,但是由于其施工需要在各种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条件复杂多变,因而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路基工程施工作业面大,因而需要的人员、设备多,设备种类型号也多种多样,施工管理复杂、难度大。此外,路基质量缺陷修复难,修复时间长,因而损失严重,不良影响大。
3. 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土质路基包括路堤与路堑,基本操作是挖、运、填,工序比较简单,但条件比较复杂,公路施工是野外操作,自然条件差,运输不便,物质设备及施工队伍的供应困难。路基施工工地分散,工作面狭窄,易遇特殊地质不易现象等。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就目前情况而言,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专业施工队伍,配有相应的技术骨干和机具设备,建立和健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采用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这是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施工管理方法。
4. 公路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必须准备充分,这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
4.1施工进度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图纸。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2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根据实验制定施工方法。
4.3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
4.4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
4.5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4.6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4.7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监理、监督和指导施工的重要手段。过去往往凭主观印象、主观经验和行政干预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现在对于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已逐步得到重视,不同性质的试验室,其职能是不尽相同的,不能相互取代,完善的工地实验室体系应该包括自检试验室、监理试验室和监督试验室三级模式。
4.8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5. 公路路基施工测量
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其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终点等,采用有效可靠的固桩方法予以保护或移桩保护。三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四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5.1图纸审查。设计图纸是施工的直接依据,应通过审查图纸,对道路的走向、转角、曲线、结构物的设置,当地的地质、水文,线路附近地表、地貌、河流、村庄,路基各段土方需用量,道路横断面设计等情况进行充分分析了解。
5.2现场踏勘。为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搞好任务分工,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必须进行全面的现场踏勘工作,查清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面排水、交通、构筑物、供水、供电和场内外运输线路、生产和生活设施的设置地点以及可供排水的沟渠等情况。
5.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组织安排。因此,应根据图纸审查和现场踏勘收集到的情况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一个深入、具体、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6.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的控制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开、生产出成品的阶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的阶段(参见图1~图3)。
6.1建立本项目内部质控体系。成立以本项目总工为首的项目内部质控体系,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权力并有质量否决权,结合本项目技术规范,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
6.2建立质量责任制,按ISO9001-2000标准进行现场管理:从材料进场到工序质量和成品质量控制,严格按公司的质量控制程序进行,项目实施期间由项目经理部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内部质量体系的管理、审核。对关键工序、主要部位,根据情况填写工程质量责任卡,明确责任。
6.3加强质量教育:在本工程准备施工阶段,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材料和试验人员等有关人员,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使全体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熟悉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工程技术要求、施工要点及验收标准,为确保工程质量指标打下良好基础。
6.4按自检工作程序进行管理:由项目经理部具体制定工程质量自检工作程序,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严格执行。
6.5坚持工程技术交底制度: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由项目总工负责分阶段向各施工组进行技术交底。在技术交底的同时下达质量指标,使工程施工从一开始就处于严格的质量管理中。
6.6实行工序负责制及工程任务单制度:由施工管理人员将施工员、机械操作员、试验员、技术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地点、桩号、工作量等开出工程任务单,然后由质检员签字生效。由计统工程师归纳上报有关部门,以便查找原因,责任到人。
6.7严格执行监理程序:从开工到施工,要严格遵循监理程序,做到每一工序都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批准,才能进行下一工序,随时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指示,并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落实。
6.8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建立与行政管理相配套的经济管理制度,根据质量责任制的量化指标,按工序进行考核兑现,体现出优质优价。
6.9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查从工程最初工序开始,逐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未经处理,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中间检查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对于重点工序,质检人员要坚持现场监督。
6.10加强工地试验室的工作:充分发挥试验室的检测、试验等职能,对外购材料的材质进行检验工作,对不符合本合同段工程用材质量标准的材料有权决定禁止使用,坚持按技术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现场取样、抽检并反馈抽检技术参数,用以指导施工。
6.11严把材料关:材料供应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直接影响到工程用材料的质量,因此,材料人员要做到充分了解本合同段工程的特点,掌握工程用材料的特点、性质、品种、规格,必须坚持取样检验合格报经监理工程师后才批准进货,并且要严把进货验收关。
6.12建立质量管理例会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周召开质量管理例会一次,听取各施工组和质检工程师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
6.2路基填方地段的质量控制。路堤填筑和路堑开挖是路基施工的关键。路堤的填筑质量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品质,并且影响到与路基相连接的路面和人工构造物的稳定性。在考虑填料上,应尽量选择当地的良好土料,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在选用填料时,要严格把关,要进行液限、塑限、土颗粒等土质分析,对于塑性指数等超过规范要求的不准做填筑材料,对于块状的砂岩,及时用机械和人工进行了粉碎和剔除处理,以预防由于块与块的间隙造成以后的沉陷和路基的段定性。为了便于对路基施工及对路基填筑品质的监测进行指导,要对路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确定,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当路基土的力学性质及气候、水文条件影响路基施工质量时,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对路基土进行处理:
6.2.1掺加石灰。该法适用于淤泥质土、含水量比较高的耕地土,当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宜采用石灰稳定土来填筑路基。
6.2.2掺加粒料。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的措施处理。
6.2.3其它方法。对含水量偏大的土,在季节适宜且工期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晾晒,待含水量合适时及时碾压。用水泥稳定土也是常用的方法,该法适合特殊部位、面积比较小的情况,因造价比较高,一般不宜采用。但遇有特殊土,如膨胀土、垃圾腐殖土时则必须换土。
6.3填土层的碾压。为了保证路基的压实质量,首先应在试验段的施工中研究解决影响压实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一般路段松铺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构造物两侧 (桥涵头处理 )松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大于或等于1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 )。路基填筑必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帮宽。影响土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是土的含水量、土的性质以及压实机具和压实方法的选择。大量实验已证明,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的土体,土颗粒最紧密,相对位置最稳定,土体水稳定性最好。因此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决定因素,在施工中应严格掌握和控制。不同的土质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是不同的,在施工中应针对不同土质进行分析试验,以求得各施工段中各类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量,作为控制土基压实的标准数据。试验表明,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加而减少,而最佳密实度随压实功能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压实功能越大则密实度越高,据此规律,施工中在缺水地区,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则可采用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来提高土的密实度。对路基填土分层的最佳厚度应根据压实类型、土质,对土基压实的基本要求等因素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适宜的分层压实厚度。在碾压过程中,要把含水量控制好,要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在选择压实设备方面上,应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进行选择,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效果较好。(详见图4和表1)。 6.4加强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在路基土方施工中,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是填土层厚度的大小。必须时刻记住填土层超过其允许厚度时,其整个填土层压实度是不容易达到技术标准的。按要求土方压实度的检测试坑深度应是整个填土层的厚度。但在压实度检测中,其试坑一般只有 15~20cm,它所表明的只是和这一厚度相对应的填土压实度,如果用这个压实度检验值代表压实厚度不相同的填土层的压实度,那是不客观的。而在实际施工中,有些施工企业正是从这种不规范的压实度检验中获得了“合格”的检验数据,并以此代表了包括超过规定填土厚度在内的整个填土层的压实度。这种做法的结果必然是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达不到技术标准的要求。
7. 公路路基的防护措施
路基的填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7.1路基养护工作有几点基本要求:
(1)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分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路肩要横坡适度、边缘顺直,与路面衔接平顺;表面坚实平整、清洁、无高草;保持无车辙、坑洞、隆起、沉陷及缺口。
(3)边坡坡度符合规定要求;边坡平顺、稳定、坚固;无冲沟、无坍塌。
(4)排水系统纵坡适度、排水畅通;排水设施无杂物、无淤塞浮物;进出口良好,边沟内不积水。
(5)防护构造物:路缘石、挡土墙等构造物保持完整无损;护坡及防雪、防砂设施等砌体伸缩缝填料良好;泄水孔无堵塞。
(6)路基病害:一般病害地段应及时治理并尽快修复;对翻浆塌方、滑坡、泥石流、沉陷、水毁等预防、治理和抢修,尽量缩短阻车时间。
7.2路基防水。路基绝大部分病害和水的作用有关,所以路基病害的预防和整治都强调要搞好排水、防水和治水的工作。每年雨季前,路基养护人员要进行一次全面防洪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并要清通所有天沟、侧沟(边沟)等排水设备、注意河流凹岸护坡的补修、沿河路基冲刷防护、坡面防护、陡坡的堤堑交界处的排水防水工作。大风暴雨期间要加强巡道,还要采用各种仪器进行降水量、水位的观测、数据记录等项工作。加强沿路两侧地带的绿化,可保持水土,对路基有很大的防护效能。
7.3裂缝的防治。路面裂缝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层开裂所形成的反射裂缝和面层自身产生的温缩裂缝,这是第一类,属于非荷载裂缝;另一类是由行车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它是由于路面基层承受的拉应力超出其抗弯拉强度而产生的网状不规则的裂缝,这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时控制好质量就是为了解决第一类裂缝。
8. 公路路基常见问题浅析
8.1填方路基沉陷问题:
(1)施工时要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松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避免超厚填筑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致使路基弯沉达不到要求,或造成路基沉陷。
(2)重视原地面的处理,加强地基的压实及加固,对于原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作成台阶状进行处理,并充分压实。
(3)对于髙填方路段要考虑早开工,避免填筑速度过快,个别路基填料比较好,条件容许的高填方路段可以采用注水法进
行沉降施工,路面基层施工尽量放晚点,特别是当年进行路基路面施工的路段沉陷比较厉害,主要原因就是填土路基没有足够的自然沉降时间,所以路基路面施工尽量不要同一年施工,这样沉陷的病害就会少许多。对于软弱地基上的路基填筑时,除了对软弱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米的高度里不得填筑细粒料。
8.2路基“弹簧”问题。路基有“弹簧”的地方,表面有明显的放射性裂纹(粘性土)或疏松(砂性土),从二、三十米外看,可以发现弹簧点处平整度与正常压实面不同。验收压实过的土方,先目测外观,然后是测标高和压实度取样进行分析,这种病害在山区公路上比较常见。为此防治“弹簧”路基要从原材料入手,以下几点就是防治“弹簧”路基要点:
(1)路基填料要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的土。一定要注意不能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土进行混填施工,特别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2)在碾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软弱层出现,应及时清除并换填良性土壤重新碾压。并进行压实度和含水量的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
(3)整治路段对局部的“弹簧”路基可以在不影响行车及道路安全的情况下对过湿土进行翻晒,掺配,待含水量合适后碾压成型,宜可掺生石灰翻拌或直接挖除换填适宜的土壤进行碾压成型。
(4)对于“弹簧”路基,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一般最好采取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路基下50cm。
(5)路基填土在填筑前要清除混杂的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填土中挟有有机物容易在有机物腐烂后,在土体中形成空洞;而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弹簧”路基现象。
9. 结束语
公路的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青海交通科技,2007.
[2]曹映.公路路基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露天采煤技术,2002.
[3]袁金明.公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四川出版社,2006.
[4]黄晓明,张晓冰.公路建设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杨国卿.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甘肃科技纵横,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