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乡“共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农村教育必须积极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其内涵在于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以自然人文为资源,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引领性”。
关键词: 城乡“共谐”发展 农村教育 功能特征
城乡“共谐”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又保持各自优势的共生和谐关系。无疑,作为农村社会改革和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农村教育,其功能发挥应体现促进城乡“共谐”发展的内涵。
一、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
人的发展是农村教育功能的“本”、“源”,是农村教育各种社会功能实现的前提。因此,农村教育功能在发挥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以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导向,为农村社会全面健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从农村学生对象发展看,农村教育功能具有奠基性。农村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是整个国家社会的未来,对其素质发展的要求并不能因“农村”而有所改变或降低,即农村教育在面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时,其重心和任务与城市中小学生是一样的,即如何促进学生的基础性综合发展,而非“为农”或“离农”的功利选择,这是需要清醒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是儿童进一步成长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而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中的农村和城市只是区域性的定语,绝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模式”[1],无论农村教育包涵多少功能,其发挥都必须以受教育对象掌握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为前提,所以农村中小学教育要成为“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2],让中小学生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素质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体所必须具备的。
2.从农村社会成员发展看,农村教育功能具有持续性。时代发展到今天,“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农村社会成员没有理由落后于时代,而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顺应时代的要求。由于学习化社会不仅要求人人都是学习者,更要求每个人都有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因此,农村教育要充分满足农村成员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学习需要,培养其生存、生活方面的综合素质,教会其懂得如何学习、为什么学习,最终使其能够“巧妙地适应”、“很好地生存”、“幸福地生活”,成为聪慧的、精神丰富的、对于各种生活有所准备的社会主体。当然,农村社会成员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内隐的集态度、方法、精神等为核心的个体素质要求,然其外延价值却可作用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毋庸讳言,缺乏受教育机会、生活贫困和处境不利的人群主要分布在边疆民族农村地区,农村教育顾及这些人群的发展,培养其对生活处境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有利于他们对受教育权利的争取、诉求,从而有助于以人的“启蒙”、“自觉”逐渐推动社会、教育民主与公平的进程。因此,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既可培养农村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能力,又可推动诸如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民主、正义的发展[3]。
二、以自然人文为资源,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
虽然农村和城市不是区别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依据,教育在性质和类型上不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之别,但不能否认的是农村教育有不同于城市教育的发展特征。原因在于:其一,城乡“二元”发展是社会现实,且不可能短期内消失,在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之前,农村教育依然处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在条件、资源等方面“有异于”城市教育而得寻求“自我特色”立足。其二,教育具有文化性格,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塑造了农村教育,使其形成了区别于城市教育的自身特点[4],不宜于以同一基准和尺度要求或评价它们二者[5]。因此,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其功能的“乡土性”,那么这一乡土性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体现在农村教育的双重文化环境上。农村教育处于农村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构成的文化之中,农村的文化传统天然地与农村教育联系在一起;同时农村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公民,主流的文化价值必然要在农村教育中得以反映。为此,农村教育需围绕农村成员的全部生活经验、基础、条件、前景加以构建和实践,既保证农村教育的国家主流文化特性,又积极寻求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文化、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将农村优良文化传统融合于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还体现在农村教育内容应积极吸收乡土文化知识。农村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维持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农村优美、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农村贵生重和、淳朴忠厚、勤劳耐苦等是现代社会需要进一步发扬的珍贵文化因素,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此外,农村有其不同于城市的许多生活方式和乡土人情,存在由建筑、服饰、饮食、人生礼俗、音乐舞蹈等组成的独特“文化心理场”,农村教育必须让自己的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这些民族文化传统,在教育内容中加入这些农村传统文化和本土资源,使农村学生不忘乡土,在活态的农村文化濡染中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3.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应体现在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特色的构建上。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学习与借鉴城市教育和别国的农村教育理论实践,而应注重农村教育本土理论与实践构建和创新。如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改造,接着是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继而到八十年代的综合改革和二十世纪末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近年来的农村教育税费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已经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注重这些经验的多元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搞“一刀切”,因时因地探索适宜的创新发展模式,建立本土化改革经验基础上的我国特色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三、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引领性”
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促进教育的发展,不能违背它、破坏它。农村教育虽然有着“向城”的“指示性”和“为农”的“乡土性”,但农村教育不能因其功能的“功利性”而在发展中丢弃教育的规律性。农村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具有奠基性的特点,其功能发挥的周期性长,应以人的整体生命发展为原则,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创新能力,依靠自身进行生命品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农村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教育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就意味着农村教育功能的超时代,农村教育得承担起促进农村社会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现代化的重任。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社会的演进依次经历了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历时性过程,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并不完全处于社会演进中的某一文明阶段,而是表现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交互作用、共时推进的特征。可以说,包括农村社会在内的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实质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对抗、融合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守旧”于农业文明的满足,而应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向“现代工业文明”靠拢,在二者的对抗与冲突中不断走向“城市化”。所以,农村教育既要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又要开发物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当然,农村教育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只能以综合的社会效益为准则,为创建高度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6]。
2.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趋势。农村教育要将城乡“共谐”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将城市文化价值观念和农村原有传统文化相融合,积极吸收和接纳外来的城市文化优势,并实现与当地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而以往认为农村教育要面向农村的观点是一种僵化发展思维,弃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于不顾,它必将导致农村社会发展的狭隘性,因为这种发展观认为农村只有完全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以后,农村教育才有可能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如照此逻辑发展,农村永远只能落后于城市或时代文明的发展中。为此,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绝非“城市取向”和“农村取向”的相继发生,其价值定位不应摇摆于“农村”和“城市”之间,而应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改革方向,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城乡共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趋势,农村教育在这一趋势中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充分利用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发挥出对农村社会的“基础性、现代性、乡土性”价值,实现农村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充裕兼精神生命的“富足”,促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鲍传友.论现代视域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2]白中军.农村教育该“姓”什么?——关于农村教育“本体”功能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2(12).
[3]张乐天.全球化视野中的农村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4]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7.
[5]刘世民.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和路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23.
[6]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8-18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理白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教育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YJC880068)”;大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价值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BS201105)”;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教育交往的文化认同功能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2K143)”。
关键词: 城乡“共谐”发展 农村教育 功能特征
城乡“共谐”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又保持各自优势的共生和谐关系。无疑,作为农村社会改革和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农村教育,其功能发挥应体现促进城乡“共谐”发展的内涵。
一、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
人的发展是农村教育功能的“本”、“源”,是农村教育各种社会功能实现的前提。因此,农村教育功能在发挥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以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导向,为农村社会全面健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从农村学生对象发展看,农村教育功能具有奠基性。农村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是整个国家社会的未来,对其素质发展的要求并不能因“农村”而有所改变或降低,即农村教育在面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时,其重心和任务与城市中小学生是一样的,即如何促进学生的基础性综合发展,而非“为农”或“离农”的功利选择,这是需要清醒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是儿童进一步成长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而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中的农村和城市只是区域性的定语,绝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模式”[1],无论农村教育包涵多少功能,其发挥都必须以受教育对象掌握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为前提,所以农村中小学教育要成为“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2],让中小学生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素质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体所必须具备的。
2.从农村社会成员发展看,农村教育功能具有持续性。时代发展到今天,“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农村社会成员没有理由落后于时代,而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顺应时代的要求。由于学习化社会不仅要求人人都是学习者,更要求每个人都有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因此,农村教育要充分满足农村成员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学习需要,培养其生存、生活方面的综合素质,教会其懂得如何学习、为什么学习,最终使其能够“巧妙地适应”、“很好地生存”、“幸福地生活”,成为聪慧的、精神丰富的、对于各种生活有所准备的社会主体。当然,农村社会成员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内隐的集态度、方法、精神等为核心的个体素质要求,然其外延价值却可作用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毋庸讳言,缺乏受教育机会、生活贫困和处境不利的人群主要分布在边疆民族农村地区,农村教育顾及这些人群的发展,培养其对生活处境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有利于他们对受教育权利的争取、诉求,从而有助于以人的“启蒙”、“自觉”逐渐推动社会、教育民主与公平的进程。因此,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既可培养农村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能力,又可推动诸如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民主、正义的发展[3]。
二、以自然人文为资源,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
虽然农村和城市不是区别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依据,教育在性质和类型上不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之别,但不能否认的是农村教育有不同于城市教育的发展特征。原因在于:其一,城乡“二元”发展是社会现实,且不可能短期内消失,在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之前,农村教育依然处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在条件、资源等方面“有异于”城市教育而得寻求“自我特色”立足。其二,教育具有文化性格,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塑造了农村教育,使其形成了区别于城市教育的自身特点[4],不宜于以同一基准和尺度要求或评价它们二者[5]。因此,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其功能的“乡土性”,那么这一乡土性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体现在农村教育的双重文化环境上。农村教育处于农村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构成的文化之中,农村的文化传统天然地与农村教育联系在一起;同时农村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公民,主流的文化价值必然要在农村教育中得以反映。为此,农村教育需围绕农村成员的全部生活经验、基础、条件、前景加以构建和实践,既保证农村教育的国家主流文化特性,又积极寻求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文化、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将农村优良文化传统融合于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还体现在农村教育内容应积极吸收乡土文化知识。农村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维持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农村优美、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农村贵生重和、淳朴忠厚、勤劳耐苦等是现代社会需要进一步发扬的珍贵文化因素,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此外,农村有其不同于城市的许多生活方式和乡土人情,存在由建筑、服饰、饮食、人生礼俗、音乐舞蹈等组成的独特“文化心理场”,农村教育必须让自己的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这些民族文化传统,在教育内容中加入这些农村传统文化和本土资源,使农村学生不忘乡土,在活态的农村文化濡染中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3.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应体现在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特色的构建上。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学习与借鉴城市教育和别国的农村教育理论实践,而应注重农村教育本土理论与实践构建和创新。如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改造,接着是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继而到八十年代的综合改革和二十世纪末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近年来的农村教育税费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已经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注重这些经验的多元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搞“一刀切”,因时因地探索适宜的创新发展模式,建立本土化改革经验基础上的我国特色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三、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引领性”
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促进教育的发展,不能违背它、破坏它。农村教育虽然有着“向城”的“指示性”和“为农”的“乡土性”,但农村教育不能因其功能的“功利性”而在发展中丢弃教育的规律性。农村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具有奠基性的特点,其功能发挥的周期性长,应以人的整体生命发展为原则,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创新能力,依靠自身进行生命品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农村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教育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就意味着农村教育功能的超时代,农村教育得承担起促进农村社会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现代化的重任。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社会的演进依次经历了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历时性过程,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并不完全处于社会演进中的某一文明阶段,而是表现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交互作用、共时推进的特征。可以说,包括农村社会在内的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实质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对抗、融合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守旧”于农业文明的满足,而应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向“现代工业文明”靠拢,在二者的对抗与冲突中不断走向“城市化”。所以,农村教育既要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又要开发物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当然,农村教育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只能以综合的社会效益为准则,为创建高度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6]。
2.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趋势。农村教育要将城乡“共谐”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将城市文化价值观念和农村原有传统文化相融合,积极吸收和接纳外来的城市文化优势,并实现与当地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而以往认为农村教育要面向农村的观点是一种僵化发展思维,弃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于不顾,它必将导致农村社会发展的狭隘性,因为这种发展观认为农村只有完全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以后,农村教育才有可能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如照此逻辑发展,农村永远只能落后于城市或时代文明的发展中。为此,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绝非“城市取向”和“农村取向”的相继发生,其价值定位不应摇摆于“农村”和“城市”之间,而应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改革方向,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城乡共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趋势,农村教育在这一趋势中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充分利用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发挥出对农村社会的“基础性、现代性、乡土性”价值,实现农村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充裕兼精神生命的“富足”,促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鲍传友.论现代视域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2]白中军.农村教育该“姓”什么?——关于农村教育“本体”功能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2(12).
[3]张乐天.全球化视野中的农村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4]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7.
[5]刘世民.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和路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23.
[6]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8-18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理白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教育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YJC880068)”;大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价值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BS201105)”;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教育交往的文化认同功能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2K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