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历史风范 创一流台站——记南京基准地震台74年的发展与成果

来源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基准地震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南京基准地震台地处著名的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周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环境得天独厚。台站设有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项目,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监测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速报、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了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其他文献
以安徽庐江井的SD-3A型自动测氡仪连续观测和FD-125测氡仪人工观测的资料为基础,结合笔者的观测实践和有关试验,并参考省内外有关台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和讨论了数字化测气氡和
网络远程教育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本文针对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目前制约网络远程教育的客观问题,提出
本文利用1970年以来霍山地区14次震群资料,对其单项及综合指标作了计算和研究,根据《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及其它文献,判断其前兆性。另外,对前兆震群与未来中强震距离和分布区域以及间隔时间进行了统计,并对其预报效能作出评估,为安徽及华东地区中强地震震情判定提供一个较科学的依据。
本文简要分析电磁波的接收及仪器原理,介绍MDCB电磁波法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的方法,统计了多次预报地震的结果,对这种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并与传统电磁波仪器预报地震的方法进行
土壤蒸发是地表能量与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几十年来土壤蒸发研究基本理论及发展过程,并提出了对于旱灾防治的意义。
介绍了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氧化铝模板的步骤,并对氧化铝模板及随后制备的纳米线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所制的氧化铝模板有序性较好,可以用来制备纳米线.
通过对鞍钢热轧钢板表面翘皮和线形条纹缺陷的研究,认为此类缺陷是铸坯表层气泡造成的.对该类缺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推理,认为是铸坯表层气泡在轧制延伸过程中造成钢板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