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义华日子虽然不算充裕,却天性乐观热情。做工之余,她常帮助周围的农民工介绍工作、带孩子,忙得不亦乐乎。
孩子天性爱美好动,王义华就张罗着教他们唱歌、跳舞。今年六一前夕孩子们问,王姨咱能不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到舞台上演一下啊?这可把王义华难住了。“我问了一些地方,场地费要好几千元,咱农民工哪出得起啊!”
经过沈阳市总工会和热心人联系,文化宫答应免费为孩子们提供舞台。6月1日上午9点,35名孩子站上了真正的舞台,翩翩起舞,纵声高歌。“感谢这些好心人的帮忙,让孩子们梦想成真了。”
帮助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像城里人一样活得有尊严,这并不是沈阳市各级工会组织第一次伸出援手。
主动介入
1980年代初,沈阳市街边开始出现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身影。
随着农民工人数逐渐增多,1991年和平区政府在鲁园地区成立了零工市场。到了2003年前后,这里的农民工年流动量已经达到100万人次。
要想在城里立足,首先得有工作有工资。可是,一些农民工在求职中,却被随意克扣工资。如果敢讨要工钱,反会挨揍。“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大,就业稳定性差,用工纠纷也不断发生。因为缺少组织保障,他们的权益经常被侵犯。”时任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的张金城总结说。
沈阳市总工会主动站了出来。
2005年4月24日,在工会推动下,鲁园成立农民工工会,替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一些欠薪的老板被请到工会,当场对质;不能到场的,鲁园工会人员就带着农民工乘公交车上门要。碰上避而不见的,就电话讨要,最长的一次连续21天打了63个电话,直至成功。据介绍,他们当年讨回的最大一笔工资7.5万元,最小的一笔12元。
2006年9月25日,沈阳市在全国首设农民工维权日。是年12月20日,工会成立农民工维权中心。“这样农民工兄弟就知道上哪去维权了。”农民工欠薪案的案子,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的工作。沈阳市总工会创新性地把市建委、劳动局、法院、司法局、卫生局、安监局、教育局先后请到维权中心里,联合办公。工会维权的决心,异常坚决。
据介绍,仅2007年,沈阳市区两级维权中心就累计帮助农民工讨回欠薪2.058亿元,至今已然达到十几亿元。
“‘9·25’设立七年来,已经成了沈城农民工的一个节日。”沈阳市总工会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城中安家
在城市中劳有所得,血汗钱不被拖欠,是农民工立足的第一步,他们还想在城里扎住根。
王海霞从绥中老家来到沈阳打工18年了。这些年,她对搬家的经历有着深刻的记忆。“起先我在一家小旅馆住,一天5元,图的就是便宜。”便宜没好条件,屋里小到只有一张床一张桌,还不时有蟑螂出没。即便如此,王红霞依然很满足,“能睡觉就挺好了”。
在数次求职失败后,王海霞报了个电脑学习班,搬到了学习班宿舍里。一间只有两扇东窗的长方形房子,上下通铺,住了24个女孩。夏天闷热,冬天暖气也不好,只能把棉衣裹在被子外才能入睡。学习结束后,王海霞在三好街当上了打字员。
有了微薄的收入,她在城郊跟人合租了一间平房,房租每月100元。做饭时,她得到周边村里捡柴,用水得到房东院里抬。后来妹妹进城参加自考,王海霞节衣缩食租下一个楼房插间,“为了让我妹有个好环境”。与房东住在一起,姐妹两人出入做事都十分小心,生怕讨人嫌。
2006年,王海霞到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第四次搬家。这次她和妹妹租了一间30平的单间。“卫生间和厨房老漏水。屋里有一个房东留下的冰箱,还是坏的。”她笑着说,“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个电饭锅”。
2011年,王海霞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五次搬家,也是最开心的一次。“61平米,电视、冰箱、厨具啥都有,铺上被就可以住,房租还便宜。真是太高兴了!”
原来,2011年沈阳市新建和改建公租房3.87万套,其中的10%分配给有住房困难的农民工。在沈阳市总工会争取之下,王海霞成为首批受益的10位农民工之一。“公租房对我来说是及时雨,我真心感谢工会,感谢沈阳。”
王海霞说她梦想着某一天在城里有个属于自己的家,“那幸福指数指定老高了!”
提供综合服务
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后,有些农民工还有更高的权利要求。
“我曾经就想开个农民工幼儿园。”王义华告诉记者,周围一些农民工之所以要找她帮忙带孩子,主要是扔在家里没人管。“城里好一点的幼儿园谁愿意接收咱们的孩子,就算接纳咱也掏不起钱啊。”
2012年,她在社区租了个小房子,开起了幼儿园。一个孩子每月收托费200元,刨除房租、水电、老师工资,基本不剩钱。“跟义务劳动差不多。”
麻烦跟着就来了。派出所找来,说要注意防坏人,“赶紧换铁门、铁栅栏”。消防部门来了,说铁栅栏不利于逃生,要拆掉。“他俩(说法)打架,我听谁的好?”最终,王义华的这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来自内蒙农村的打工者刘闯比她要幸运许多。2011年,沈阳市总工会启动“新市民创业互助行动”,为想在沈城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帮助平台。刘闯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创业指导老师李想。曾经也是普通打工者的李想,现在经营两家水果店。在他的指导下,刘闯很快有了自己的水果超市。“以前想干点事也不懂,现在有老师帮衬,咱离出头日子不远了!”刘闯说等挣到了钱,一定要把户口落到城里来。
除了帮助创业,沈阳市各级工会组织还积极为农民工子女免费提供“爱心午餐”、在建筑工地设立夫妻房、开办鹊桥网、为困难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在向城镇化艰难迈进时,工会无疑成为推动农民工融城的坚实力量。
孩子天性爱美好动,王义华就张罗着教他们唱歌、跳舞。今年六一前夕孩子们问,王姨咱能不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到舞台上演一下啊?这可把王义华难住了。“我问了一些地方,场地费要好几千元,咱农民工哪出得起啊!”
经过沈阳市总工会和热心人联系,文化宫答应免费为孩子们提供舞台。6月1日上午9点,35名孩子站上了真正的舞台,翩翩起舞,纵声高歌。“感谢这些好心人的帮忙,让孩子们梦想成真了。”
帮助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像城里人一样活得有尊严,这并不是沈阳市各级工会组织第一次伸出援手。
主动介入
1980年代初,沈阳市街边开始出现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身影。
随着农民工人数逐渐增多,1991年和平区政府在鲁园地区成立了零工市场。到了2003年前后,这里的农民工年流动量已经达到100万人次。
要想在城里立足,首先得有工作有工资。可是,一些农民工在求职中,却被随意克扣工资。如果敢讨要工钱,反会挨揍。“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大,就业稳定性差,用工纠纷也不断发生。因为缺少组织保障,他们的权益经常被侵犯。”时任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的张金城总结说。
沈阳市总工会主动站了出来。
2005年4月24日,在工会推动下,鲁园成立农民工工会,替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一些欠薪的老板被请到工会,当场对质;不能到场的,鲁园工会人员就带着农民工乘公交车上门要。碰上避而不见的,就电话讨要,最长的一次连续21天打了63个电话,直至成功。据介绍,他们当年讨回的最大一笔工资7.5万元,最小的一笔12元。
2006年9月25日,沈阳市在全国首设农民工维权日。是年12月20日,工会成立农民工维权中心。“这样农民工兄弟就知道上哪去维权了。”农民工欠薪案的案子,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的工作。沈阳市总工会创新性地把市建委、劳动局、法院、司法局、卫生局、安监局、教育局先后请到维权中心里,联合办公。工会维权的决心,异常坚决。
据介绍,仅2007年,沈阳市区两级维权中心就累计帮助农民工讨回欠薪2.058亿元,至今已然达到十几亿元。
“‘9·25’设立七年来,已经成了沈城农民工的一个节日。”沈阳市总工会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城中安家
在城市中劳有所得,血汗钱不被拖欠,是农民工立足的第一步,他们还想在城里扎住根。
王海霞从绥中老家来到沈阳打工18年了。这些年,她对搬家的经历有着深刻的记忆。“起先我在一家小旅馆住,一天5元,图的就是便宜。”便宜没好条件,屋里小到只有一张床一张桌,还不时有蟑螂出没。即便如此,王红霞依然很满足,“能睡觉就挺好了”。
在数次求职失败后,王海霞报了个电脑学习班,搬到了学习班宿舍里。一间只有两扇东窗的长方形房子,上下通铺,住了24个女孩。夏天闷热,冬天暖气也不好,只能把棉衣裹在被子外才能入睡。学习结束后,王海霞在三好街当上了打字员。
有了微薄的收入,她在城郊跟人合租了一间平房,房租每月100元。做饭时,她得到周边村里捡柴,用水得到房东院里抬。后来妹妹进城参加自考,王海霞节衣缩食租下一个楼房插间,“为了让我妹有个好环境”。与房东住在一起,姐妹两人出入做事都十分小心,生怕讨人嫌。
2006年,王海霞到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第四次搬家。这次她和妹妹租了一间30平的单间。“卫生间和厨房老漏水。屋里有一个房东留下的冰箱,还是坏的。”她笑着说,“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个电饭锅”。
2011年,王海霞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五次搬家,也是最开心的一次。“61平米,电视、冰箱、厨具啥都有,铺上被就可以住,房租还便宜。真是太高兴了!”
原来,2011年沈阳市新建和改建公租房3.87万套,其中的10%分配给有住房困难的农民工。在沈阳市总工会争取之下,王海霞成为首批受益的10位农民工之一。“公租房对我来说是及时雨,我真心感谢工会,感谢沈阳。”
王海霞说她梦想着某一天在城里有个属于自己的家,“那幸福指数指定老高了!”
提供综合服务
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后,有些农民工还有更高的权利要求。
“我曾经就想开个农民工幼儿园。”王义华告诉记者,周围一些农民工之所以要找她帮忙带孩子,主要是扔在家里没人管。“城里好一点的幼儿园谁愿意接收咱们的孩子,就算接纳咱也掏不起钱啊。”
2012年,她在社区租了个小房子,开起了幼儿园。一个孩子每月收托费200元,刨除房租、水电、老师工资,基本不剩钱。“跟义务劳动差不多。”
麻烦跟着就来了。派出所找来,说要注意防坏人,“赶紧换铁门、铁栅栏”。消防部门来了,说铁栅栏不利于逃生,要拆掉。“他俩(说法)打架,我听谁的好?”最终,王义华的这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来自内蒙农村的打工者刘闯比她要幸运许多。2011年,沈阳市总工会启动“新市民创业互助行动”,为想在沈城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帮助平台。刘闯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创业指导老师李想。曾经也是普通打工者的李想,现在经营两家水果店。在他的指导下,刘闯很快有了自己的水果超市。“以前想干点事也不懂,现在有老师帮衬,咱离出头日子不远了!”刘闯说等挣到了钱,一定要把户口落到城里来。
除了帮助创业,沈阳市各级工会组织还积极为农民工子女免费提供“爱心午餐”、在建筑工地设立夫妻房、开办鹊桥网、为困难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在向城镇化艰难迈进时,工会无疑成为推动农民工融城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