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育已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学校正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学校的制度文化。它构成了学生成长的小环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渗透力,影响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学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中更有其重要、独特的地位,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一条有效的渠道。
把“育人”作为学校工作的灵魂。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天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成学生素质的健全发展。
所谓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而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核心的。道德是品行、情感的综合,道德让人知晓何可为,何不可为;何可取,何不可取;道德蕴含着人生观、价值观,支配着人生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首先是培养对国家发展有责任感的人,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中国心”、“中国魂”,具有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精神,这才是现代学校所要培养的人应有的品格,才是校园文化精神的追求。
校园文化应以“育人”为本,培养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的本质是“育人”,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就是要用整体而不是割裂的文化观——科学与人文以及学生主体的体验和感悟来开启心灵的窗扉。各级教育的主管部门,学校的各级领导和教师,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工作。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用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追求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言行;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以文化的心灵震撼、情感、沟通等方式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达成一种和谐与默契;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用一种“集体意识”作为粘合剂,使学校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彼此理解,把各种积极因素都整合到统一的目标上来,从而产生人心齐、泰山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让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造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个个受尊重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让学校的每个成员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和平台;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使之成为塑造学校优良的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提高学校自身的社会信誉度,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一份免检的“信誉证书”;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学科的教育作用,进一步重视人文学科建设,让人文学科的教育真正成为对人的心灵震撼、对人的批判精神的形成、对人性的完美提升以及对健康人格塑造的最重要的渠道。
整合精神文化教育资源,让精神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促发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加强师德建设,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成为潜在的精神教育。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主动用校园文化行为约束自己、塑造自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教师形象,影响教育学生,自觉地把校园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重点、有针对性、实效性、长效性的主题文化活动教育能使学生积淀生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月系列活动,开展多姿多彩的课余活动或文化艺术节活动等。一方面通过活动育人,另一方面也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設落到实处,切实推进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发现整合多方面的精神文化资源,构建科学化人文化的校园。充分利用乡土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历史的窗口。如惠水县的名人文化、古迹文化等,丰富学校的教育内涵,提升了教育品位。还可开发校本文化读本,实行每日一则“文化伴我成长”的活动,从中吸纳名人成长事迹,领会做人处世格言经典,涵咏美文诗词歌赋,传承文化,同时也在文化滋养中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坚持人本思想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建设人本民主和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坚持科学和人文的不断整合。坚持师德与师风并行,才能建设严谨、善诱、灵活、高效的教师文化,坚持自由与合作统一,才能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育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的关注配合。只有大家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功能才会得到真正加强,才有可能生成令学生终生难忘的教育。(单位:贵州省惠水县第四中学)
把“育人”作为学校工作的灵魂。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天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成学生素质的健全发展。
所谓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而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核心的。道德是品行、情感的综合,道德让人知晓何可为,何不可为;何可取,何不可取;道德蕴含着人生观、价值观,支配着人生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首先是培养对国家发展有责任感的人,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中国心”、“中国魂”,具有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精神,这才是现代学校所要培养的人应有的品格,才是校园文化精神的追求。
校园文化应以“育人”为本,培养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的本质是“育人”,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就是要用整体而不是割裂的文化观——科学与人文以及学生主体的体验和感悟来开启心灵的窗扉。各级教育的主管部门,学校的各级领导和教师,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工作。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用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追求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言行;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以文化的心灵震撼、情感、沟通等方式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达成一种和谐与默契;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用一种“集体意识”作为粘合剂,使学校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彼此理解,把各种积极因素都整合到统一的目标上来,从而产生人心齐、泰山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让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造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个个受尊重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让学校的每个成员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和平台;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使之成为塑造学校优良的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提高学校自身的社会信誉度,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一份免检的“信誉证书”;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学科的教育作用,进一步重视人文学科建设,让人文学科的教育真正成为对人的心灵震撼、对人的批判精神的形成、对人性的完美提升以及对健康人格塑造的最重要的渠道。
整合精神文化教育资源,让精神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促发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加强师德建设,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成为潜在的精神教育。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主动用校园文化行为约束自己、塑造自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教师形象,影响教育学生,自觉地把校园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重点、有针对性、实效性、长效性的主题文化活动教育能使学生积淀生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月系列活动,开展多姿多彩的课余活动或文化艺术节活动等。一方面通过活动育人,另一方面也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設落到实处,切实推进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发现整合多方面的精神文化资源,构建科学化人文化的校园。充分利用乡土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历史的窗口。如惠水县的名人文化、古迹文化等,丰富学校的教育内涵,提升了教育品位。还可开发校本文化读本,实行每日一则“文化伴我成长”的活动,从中吸纳名人成长事迹,领会做人处世格言经典,涵咏美文诗词歌赋,传承文化,同时也在文化滋养中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坚持人本思想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建设人本民主和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坚持科学和人文的不断整合。坚持师德与师风并行,才能建设严谨、善诱、灵活、高效的教师文化,坚持自由与合作统一,才能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育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的关注配合。只有大家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功能才会得到真正加强,才有可能生成令学生终生难忘的教育。(单位:贵州省惠水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