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对产后晕厥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自然分娩后的260例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4~6 h按传统的蹲式体位排尿,不给予体位干预。实验组产妇产后4~6 h排尿时给予体位干预,即采用半蹲半立式45°角体位排尿。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晕厥前兆、晕厥、尿潴留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晕厥前兆、晕厥及尿潴留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在预防产后晕厥及尿潴留方面较传统蹲式排尿体位效果突出,是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排尿体位;晕厥前兆;晕厥;尿潴留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362-02中图分类号:R714.7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18
产后晕厥是产科常见的症状,常发生于产后4~6 h产妇下床排尿时[1],其主要原因为体位性低血压所致,轻者可出现晕厥前兆,表现为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等,重者可发生晕厥,易造成摔伤意外,是护理安全的隐患,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症结。产后尤其第一次排尿易发生尿潴留,导致插尿管的几率增高,易引起上行感染。为了积极预防产后晕厥,避免产后尿潴留,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2],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我院对13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采取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在预防产后晕厥及尿潴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2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初产妇,营养状况良好,单胎,头位,经阴道自然分娩,总产程不超过24小时。均无产前、产时及产后大出血史,排除阴道助产、合并尿路感染、贫血及妊娠合并症。按分娩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奇数入实验组,偶数入对照组,每组130例。实验组会阴完整20例,会阴切开80例,会阴Ⅰ度裂伤15例,Ⅱ度裂伤15例;年龄(26.56±11.16)岁,孕(38.42±1.51)周。对照组会阴完整22例,会阴切开78例,会阴Ⅰ度裂伤13例,Ⅱ度裂伤17例;年龄(27.22±10.48)岁,孕(38.75±1.66)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会阴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两组产妇均按自然分娩产后常规护理,均在产后4~6 h下床排尿,实验组排尿时采用半蹲半立式45°角体位,即排尿时产妇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大小腿略弯曲,大腿与水平面的角度约45°,双手支撑于自身大腿或前方支撑物,由护士在
作者简介:陆小曲(1973-),女(壮族),广西百色市人,主管护师,学士学位,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学、护理教育。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罗琳雪(1966-),女,广西百色市人,主任护师。Email:[email protected].
身旁指导,家属陪同。对照组排尿时采用传统蹲式体位,护士或家属陪同。
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晕厥前兆[3](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等)、晕厥[3](指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尿潴留[4](产妇产后6 h后仍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不净)的情况。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产妇产后发生晕厥前兆、晕厥及尿潴留的例数实验组分别为3例、2例、1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8例、15例、9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分别为11.656、10.637、6.656,P<0.01,实验组晕厥先兆、晕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讨论1.产后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①血容量不足:胎儿娩出造成产妇腹部压力骤然降低,大量血液回流至腹腔;同时由于分娩过程失血的原因,导致外周血容量相对减少。产妇产后下床活动时,以上两种原因均可引起脑部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短暂脑缺血导致晕厥。②体位性低血压[3]:产妇产后下床排尿,由于大幅度改变体位,例如由蹲位或坐位变为直立体位,均可发生头部供血不足,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严重时可出现晕厥。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部分产妇产后由于卧床时间长,或产程中体力消耗过大,一旦大幅度改变体位,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出现晕厥前兆或晕厥。
2.产后各种排尿体位的优劣性临床研究表明[5],产妇产后活动时,变换体位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状况为卧位变立位占40.7%,坐位或蹲位变立位占31.4%,上厕所途中占10.5%,其他占17.4%。以上数据说明,体位改变是产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中产后的排尿方式有以下几种:蹲位或坐位、直立位、平卧或半卧位等。平卧排尿体位尽管可以避免产妇下床而发生晕厥,但临床实践证明此法排尿成功率低,故很少采用,且大部分产妇难以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而不愿意接受。直立式排尿体位可以减少因体位大幅度改变而引起的产后晕厥的发生,但直立排尿时尿液及阴道流血易污染腿部;另一方面,直立体位没有对腹部形成压力压迫膀胱促进尿液排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尿成功率。采用蹲式或坐式排尿体位时,由蹲位或坐位变为直立过程中体位发生大幅度变化,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严重时导致晕厥;同时,由于产程中膀胱受压使其黏膜充血、水肿,膀胱括约肌麻痹,肌张力降低,产妇在产后排尿往往较困难,以致长时间蹲着或坐着排尿后站立时,晕厥更容易发生,且蹲式或坐式体位增加会阴切口张力,引起切口部位疼痛,造成产妇不适而影响排尿成功率。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6]接近直立体位,由半蹲半立式转换为直立体位时,体位改变的幅度小,可有效减轻因体位急剧变换而引起的脑血流灌注不足;且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又综合了蹲式和坐式体位,可借助腹压压迫膀胱壁,增强逼尿肌的敏感性,促进排尿,预防了尿潴留的发生;其次,此体位还可降低会阴部肌肉的张力,减轻产妇会阴切口疼痛;此外,该体位也避免了直立排尿引起尿液及阴道流血污染腿部的弊端。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晕厥前兆、晕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在预防产后晕厥及尿潴留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蹲式排尿体位,是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7]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运霞,尹仲娇,郑锦萍.产后晕厥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8889.
[2]赵慧娟.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右江医学,2012,40(3):435437.
[3]陈文彬.诊断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
[4]魏朝明,张云珍.产后尿潴留的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64.
[5]华凤莲.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B):6263.
[6]雷明,唐富琴,张琳.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061.
[7]陈彩云.加强护理管理 减少护理纠纷[J].右江医学,2011,39(1):9294.
(收稿日期:2013-03-05修回日期:2013-06-13)
(编辑:潘明志)
【关键词】排尿体位;晕厥前兆;晕厥;尿潴留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362-02中图分类号:R714.7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18
产后晕厥是产科常见的症状,常发生于产后4~6 h产妇下床排尿时[1],其主要原因为体位性低血压所致,轻者可出现晕厥前兆,表现为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等,重者可发生晕厥,易造成摔伤意外,是护理安全的隐患,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症结。产后尤其第一次排尿易发生尿潴留,导致插尿管的几率增高,易引起上行感染。为了积极预防产后晕厥,避免产后尿潴留,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2],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我院对13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采取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在预防产后晕厥及尿潴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2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初产妇,营养状况良好,单胎,头位,经阴道自然分娩,总产程不超过24小时。均无产前、产时及产后大出血史,排除阴道助产、合并尿路感染、贫血及妊娠合并症。按分娩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奇数入实验组,偶数入对照组,每组130例。实验组会阴完整20例,会阴切开80例,会阴Ⅰ度裂伤15例,Ⅱ度裂伤15例;年龄(26.56±11.16)岁,孕(38.42±1.51)周。对照组会阴完整22例,会阴切开78例,会阴Ⅰ度裂伤13例,Ⅱ度裂伤17例;年龄(27.22±10.48)岁,孕(38.75±1.66)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会阴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两组产妇均按自然分娩产后常规护理,均在产后4~6 h下床排尿,实验组排尿时采用半蹲半立式45°角体位,即排尿时产妇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大小腿略弯曲,大腿与水平面的角度约45°,双手支撑于自身大腿或前方支撑物,由护士在
作者简介:陆小曲(1973-),女(壮族),广西百色市人,主管护师,学士学位,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学、护理教育。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罗琳雪(1966-),女,广西百色市人,主任护师。Email:[email protected].
身旁指导,家属陪同。对照组排尿时采用传统蹲式体位,护士或家属陪同。
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晕厥前兆[3](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等)、晕厥[3](指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尿潴留[4](产妇产后6 h后仍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不净)的情况。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产妇产后发生晕厥前兆、晕厥及尿潴留的例数实验组分别为3例、2例、1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8例、15例、9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分别为11.656、10.637、6.656,P<0.01,实验组晕厥先兆、晕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讨论1.产后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①血容量不足:胎儿娩出造成产妇腹部压力骤然降低,大量血液回流至腹腔;同时由于分娩过程失血的原因,导致外周血容量相对减少。产妇产后下床活动时,以上两种原因均可引起脑部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短暂脑缺血导致晕厥。②体位性低血压[3]:产妇产后下床排尿,由于大幅度改变体位,例如由蹲位或坐位变为直立体位,均可发生头部供血不足,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严重时可出现晕厥。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部分产妇产后由于卧床时间长,或产程中体力消耗过大,一旦大幅度改变体位,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出现晕厥前兆或晕厥。
2.产后各种排尿体位的优劣性临床研究表明[5],产妇产后活动时,变换体位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状况为卧位变立位占40.7%,坐位或蹲位变立位占31.4%,上厕所途中占10.5%,其他占17.4%。以上数据说明,体位改变是产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中产后的排尿方式有以下几种:蹲位或坐位、直立位、平卧或半卧位等。平卧排尿体位尽管可以避免产妇下床而发生晕厥,但临床实践证明此法排尿成功率低,故很少采用,且大部分产妇难以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而不愿意接受。直立式排尿体位可以减少因体位大幅度改变而引起的产后晕厥的发生,但直立排尿时尿液及阴道流血易污染腿部;另一方面,直立体位没有对腹部形成压力压迫膀胱促进尿液排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尿成功率。采用蹲式或坐式排尿体位时,由蹲位或坐位变为直立过程中体位发生大幅度变化,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严重时导致晕厥;同时,由于产程中膀胱受压使其黏膜充血、水肿,膀胱括约肌麻痹,肌张力降低,产妇在产后排尿往往较困难,以致长时间蹲着或坐着排尿后站立时,晕厥更容易发生,且蹲式或坐式体位增加会阴切口张力,引起切口部位疼痛,造成产妇不适而影响排尿成功率。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6]接近直立体位,由半蹲半立式转换为直立体位时,体位改变的幅度小,可有效减轻因体位急剧变换而引起的脑血流灌注不足;且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又综合了蹲式和坐式体位,可借助腹压压迫膀胱壁,增强逼尿肌的敏感性,促进排尿,预防了尿潴留的发生;其次,此体位还可降低会阴部肌肉的张力,减轻产妇会阴切口疼痛;此外,该体位也避免了直立排尿引起尿液及阴道流血污染腿部的弊端。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晕厥前兆、晕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在预防产后晕厥及尿潴留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蹲式排尿体位,是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7]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运霞,尹仲娇,郑锦萍.产后晕厥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8889.
[2]赵慧娟.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右江医学,2012,40(3):435437.
[3]陈文彬.诊断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
[4]魏朝明,张云珍.产后尿潴留的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64.
[5]华凤莲.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B):6263.
[6]雷明,唐富琴,张琳.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061.
[7]陈彩云.加强护理管理 减少护理纠纷[J].右江医学,2011,39(1):9294.
(收稿日期:2013-03-05修回日期:2013-06-13)
(编辑: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