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池照影何须月,雪岸闻香不见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这样诠释赵羡藻先生的创作历程。
2016年5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著名策展人、摄影学者石志民策展的“雪岸闻香——赵羡藻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以山水清音、形式探索以及昔我故乡三部分,展出赵羡藻先生的作品155件。同时,赵先生将自己以风景、香港为题材创作的80幅摄影作品以及多幅珍藏多年的国际知名摄影家名作一并慷慨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赵羡藻先生于1936年生于广东台山,现定居美国波士顿。1950年代初,他的摄影技艺已成果显现。1955年以来,他不断在美国多个影赛摘得桂冠,在美国的多个画廊和博物馆举办个人影展,如今其作品已经分别被美国4家博物馆所收藏。
赵羡藻先生多拍摄黑白照片。当彩色摄影风潮席卷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摄影群体的时候,赵羡藻先生没有追随流行风尚,而是坚持黑白摄影,不断在写实与抽象间探索,将自己的黑白创作提升到新高度。赵羡藻先生坦言:“彩色我不懂,也不想研究。对于现在的新技术、新设备来讲,我的追求是古旧的、落后的。”他自己从不用数码相机,习惯用传统相机拍摄并亲自印放。他的摄影藏品也大多数是银盐纸基或彩色染印,而没有艺术微喷。
香港社会生活的记录者
赵羡藻先生最早接触摄影是在初中,他看到学校图书馆的摄影展览,第一次感受到照片与现实场景的差异,这引发了他对摄影的兴趣。1948年,他从堂兄那借来了一部120画幅相机,拍下了一张捕鱼的照片,被中国著名摄影家伍千里看中,随后跟随伍千里和何崇柏先生学习摄影。
当时港粤两地流行沙龙摄影,但是赵羡藻觉得这样的摄影与画画差不多。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幅照片,一个衣着破烂的小孩在寒风中卖报纸,靠这个筹钱去生活,那个时候他萌生了要用纪实摄影来记录社会的愿望。
往返粤港的火车十分方便,还在广州读书的赵羡藻早在1948年便以香港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为题材拍摄一系列纪实照片。那时香港的主流摄影往往聚焦富贵奢华的上层社会,但赵先生将镜头对准暴风雨前收帆的渔民、解开小脚的女人、街头半裸上身打牌的小男孩、平民学校的女教师……这些影像展现了香港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他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之外香港的市民生活,成为那个年代的别样记忆。
1951年,赵羡藻赴美。在申领签证和等待过境时,赵先生滞留在香港。去美国的旅途舟马劳顿,此行一去便是重洋万里,原本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祖国的赵羡藻,在朋友的带领下再一次拍摄香港。沙田、青山;名车云集的法院、破旧不堪的棚户区;出海远航的轮船、迎着晨光炸油条的青年。离开前,赵先生希望用影像为自己留下一份对祖国的记忆。
幸运的是,移居美国之后,赵羡藻并没有断绝与大陆方面的来往,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而香港成为了往返中美的枢纽。于是赵先生得以用相机围绕百姓生活拍下了香港社会的点点滴滴。
1966年是赵羡藻第二次回到香港,也是他拍摄香港照片最多的一年。那个年代,人们面对镜头时很难理解摄影师的拍摄目的,当镜头对准乡民圈养的家畜时经常会受到乡民的白眼和敌视的目光,脾气暴躁的乡民一言不合甚至要大打出手,这是赵先生在拍摄过程中十分担心的。赵先生的朋友经常和他一起去拍摄,和被拍摄对象沟通与交流是他们时常要做的事情。赵先生在记录社会风貌的同时也希望改变人们的摄影观念,让人们理解摄影师的创作过程。当民众了解他们的目的之后,大多数人会表示理解与配合。
拍摄香港的过程虽然较多曲折,但是他的照片为我们全方位展现了旧香港人的精神风貌:工作中的劳动人民,天真烂漫的孩子和慈祥平和的僧人,尽管衣装看起来破烂,但是面对镜头时眼神纯净,笑容无邪,让人动容。赵先生用光与影为我们还原了60年前的香港社会。更为宝贵的是,在那个同行人不屑于拍摄贫苦人民题材的年代,赵先生在别人看来“破破烂烂”的作品中自得其乐,他孤独的坚守为当时的香港填补了影像记忆的空白。
时至今日,赵先生仍然会回到香港,寻找当年曾经留下的影像记忆。走过以前熟悉的石板街,面对如今高楼林立的香港,陌生得像一个游客。正如描绘曾经香港九龙城寨的小说《游园惊梦》的一句:“城寨已变了公园,一次到访,发现公园只有出土文物、碑石、柱础之类,一幅昔日居民的照片也没有……历史没有记取小人物的声音。”
所幸的是,这些小人物曾经生活的样子并没有被忘却,赵先生以照片的形式将那时候的社会风貌保存至今,为人们讲述着旧日的香港。
黑白摄影,华丽转身后的回归
移居美国之初,赵羡藻先生是盛行海外华人摄影圈的“沙龙摄影”的积极参与者。1966年他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1968年他获得“世界沙龙十杰”第二名,他在沙龙摄影领域达成了极高成就,却开始厌倦。之后的10年,他再也没有进过暗房。
1970年,赵羡藻第一次去看纽约苏富比拍卖,那是一组与沙龙照片截然不同的作品。作者爱德华·韦斯顿曾与安塞尔·亚当斯在1932年组建了美国摄影史上有名的“f/64群体”,五年之后,韦斯顿获得了美国著名的古根海姆奖。厌倦了照相馆人像摄影的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了自由创作的天地,他说:“任何事物,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令我激动,我就去拍摄他。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当时,这些照片标价四百多美元,拍卖场里老先生居多,看到赵羡藻这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就说:“年轻人,你每次都来,这些作品价值非常高的。”赵羡藻却说:“好像也没有那么好吧。” 虽然这么说,但从那时起,赵羡藻开始收藏摄影名家名作。
十年间,赵羡藻摄影沙龙去得少了,而拍卖行的春拍秋拍却场场必到。那段日子里,赵羡藻开始研究这些摄影师的风格为什么与之前的沙龙风格如此不同。
1980代初,当彩色沙龙风潮席卷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摄影群体的时候,赵羡藻却在自己的摄影生涯中再一次华丽转身:他脱离了沙龙的创作方式,坚持黑白摄影,并融入了美国的主流摄影文化圈。 赵羡藻崇拜美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但他作品中强烈的东方韵味却展现了与亚当斯“完全不同的艺术哲学理念”。可以说,他以亚当斯等杰出摄影家的作品为学习观摩的榜样,但自己作品的创新创造源于他不辞辛苦地对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地创作实践。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在赵羡藻先生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展现东方神韵。”东方“天人合一”的文人情怀深蕴于他的作品之中,也就是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让黑白影调成为自己的语言
在海外华人摄影圈中,赵羡藻先生以对黑白摄影的研究闻名。他精通后期黑白照片暗房的制作,并不断在自己的黑白世界中探索明暗强弱的变化。
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审、原副社长兼副总编陈申总结赵羡藻的
摄影风格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广东、香港的时候,他的创作受当时摄影沙龙风格的影响,同时受岭南文化尤其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国画改良的影响,并吸收东洋画等海外画风的特点;第二个阶段是他1952年去美国以后,直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逐渐具有了更为成熟的个人风格,他以亚当斯和卡什的摄影作品为借鉴,更加注重后期暗房工艺、技法在作品中的体现,1980代表现美国风光的作品居多,融汇了东西文化的元素;第三个阶段,即进入21世纪前后的这段时期,传统摄影走下坡路,开始了数码摄影新时代,但是他坚持黑白银盐摄影的创作和后期制作,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王保国认为,赵羡藻先生的作品给人很强烈的感受是他在努力地向一个伟大的摄影传统靠近,这个传统就是由美国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等人开创的、努力追求的摄影“形质之美”。他认为,摄影术发明后100年的进展,大致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法国人发明了摄影术并将之导入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德国人贡献了以新视觉运动为依托的视觉探索,英国人贡献了关键的摄影技术进步(19世纪两种最重要的摄影工艺湿版和干版都是英国人发明并率先使用)和贵族味儿的画意品位,美国人则贡献了柯达胶卷和“形质之美”的技术美学概念。正是在解决了“形质之美”的问题之后,韦斯顿才在1920年代轻松地说,现在拍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怎么拍;因为对他而言,无论拍什么,在“形质之美”的基础之上,都是艺术品,无论是海螺壳、白菜帮还是一个女人体。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翁乃强认为赵羡藻注重吸收不同摄影文化的精华,不仅对亚当斯的研究和借鉴吸收方面表现突出,作品也呈现出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意境,简洁和简约、简练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
正如几位评论家所说,赵羡藻在不同的创作阶段都在尽力让黑白影调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有了今天的成就。赵羡藻说,相比于数码摄影“每个人站在那里照出来的结果都一样”,他更喜欢通过控制黑白的色调来表现自己的想法,把明暗关系变成自己的语言。正如著名摄影家石志民对他的评价中:“在处理景深、前景和背景的关系,以及地平线和水平线的位置上,赵羡藻的风景作品时常令观众难以判断其所处的位置。结合他对黑白影调的处理,可感受到他的创作思路是极其有想法的。”
1990年代以来,数字摄影逐渐成为摄影的主要方式,对社会和生活情境的影像再现更加色彩化,彩色与影像变得密不可分,使得传统的黑白摄影表现形式中,通过黑白和不同层级的灰色调来体现色彩内涵的思维模式被简单地彩色直观化替代了。但是,人们对传统的黑白银盐摄影方式的眷顾,在赵羡藻先生的黑白摄影作品面前重被激活。
2016年5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著名策展人、摄影学者石志民策展的“雪岸闻香——赵羡藻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以山水清音、形式探索以及昔我故乡三部分,展出赵羡藻先生的作品155件。同时,赵先生将自己以风景、香港为题材创作的80幅摄影作品以及多幅珍藏多年的国际知名摄影家名作一并慷慨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赵羡藻先生于1936年生于广东台山,现定居美国波士顿。1950年代初,他的摄影技艺已成果显现。1955年以来,他不断在美国多个影赛摘得桂冠,在美国的多个画廊和博物馆举办个人影展,如今其作品已经分别被美国4家博物馆所收藏。
赵羡藻先生多拍摄黑白照片。当彩色摄影风潮席卷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摄影群体的时候,赵羡藻先生没有追随流行风尚,而是坚持黑白摄影,不断在写实与抽象间探索,将自己的黑白创作提升到新高度。赵羡藻先生坦言:“彩色我不懂,也不想研究。对于现在的新技术、新设备来讲,我的追求是古旧的、落后的。”他自己从不用数码相机,习惯用传统相机拍摄并亲自印放。他的摄影藏品也大多数是银盐纸基或彩色染印,而没有艺术微喷。
香港社会生活的记录者
赵羡藻先生最早接触摄影是在初中,他看到学校图书馆的摄影展览,第一次感受到照片与现实场景的差异,这引发了他对摄影的兴趣。1948年,他从堂兄那借来了一部120画幅相机,拍下了一张捕鱼的照片,被中国著名摄影家伍千里看中,随后跟随伍千里和何崇柏先生学习摄影。
当时港粤两地流行沙龙摄影,但是赵羡藻觉得这样的摄影与画画差不多。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幅照片,一个衣着破烂的小孩在寒风中卖报纸,靠这个筹钱去生活,那个时候他萌生了要用纪实摄影来记录社会的愿望。
往返粤港的火车十分方便,还在广州读书的赵羡藻早在1948年便以香港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为题材拍摄一系列纪实照片。那时香港的主流摄影往往聚焦富贵奢华的上层社会,但赵先生将镜头对准暴风雨前收帆的渔民、解开小脚的女人、街头半裸上身打牌的小男孩、平民学校的女教师……这些影像展现了香港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他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之外香港的市民生活,成为那个年代的别样记忆。
1951年,赵羡藻赴美。在申领签证和等待过境时,赵先生滞留在香港。去美国的旅途舟马劳顿,此行一去便是重洋万里,原本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祖国的赵羡藻,在朋友的带领下再一次拍摄香港。沙田、青山;名车云集的法院、破旧不堪的棚户区;出海远航的轮船、迎着晨光炸油条的青年。离开前,赵先生希望用影像为自己留下一份对祖国的记忆。
幸运的是,移居美国之后,赵羡藻并没有断绝与大陆方面的来往,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而香港成为了往返中美的枢纽。于是赵先生得以用相机围绕百姓生活拍下了香港社会的点点滴滴。
1966年是赵羡藻第二次回到香港,也是他拍摄香港照片最多的一年。那个年代,人们面对镜头时很难理解摄影师的拍摄目的,当镜头对准乡民圈养的家畜时经常会受到乡民的白眼和敌视的目光,脾气暴躁的乡民一言不合甚至要大打出手,这是赵先生在拍摄过程中十分担心的。赵先生的朋友经常和他一起去拍摄,和被拍摄对象沟通与交流是他们时常要做的事情。赵先生在记录社会风貌的同时也希望改变人们的摄影观念,让人们理解摄影师的创作过程。当民众了解他们的目的之后,大多数人会表示理解与配合。
拍摄香港的过程虽然较多曲折,但是他的照片为我们全方位展现了旧香港人的精神风貌:工作中的劳动人民,天真烂漫的孩子和慈祥平和的僧人,尽管衣装看起来破烂,但是面对镜头时眼神纯净,笑容无邪,让人动容。赵先生用光与影为我们还原了60年前的香港社会。更为宝贵的是,在那个同行人不屑于拍摄贫苦人民题材的年代,赵先生在别人看来“破破烂烂”的作品中自得其乐,他孤独的坚守为当时的香港填补了影像记忆的空白。
时至今日,赵先生仍然会回到香港,寻找当年曾经留下的影像记忆。走过以前熟悉的石板街,面对如今高楼林立的香港,陌生得像一个游客。正如描绘曾经香港九龙城寨的小说《游园惊梦》的一句:“城寨已变了公园,一次到访,发现公园只有出土文物、碑石、柱础之类,一幅昔日居民的照片也没有……历史没有记取小人物的声音。”
所幸的是,这些小人物曾经生活的样子并没有被忘却,赵先生以照片的形式将那时候的社会风貌保存至今,为人们讲述着旧日的香港。
黑白摄影,华丽转身后的回归
移居美国之初,赵羡藻先生是盛行海外华人摄影圈的“沙龙摄影”的积极参与者。1966年他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1968年他获得“世界沙龙十杰”第二名,他在沙龙摄影领域达成了极高成就,却开始厌倦。之后的10年,他再也没有进过暗房。
1970年,赵羡藻第一次去看纽约苏富比拍卖,那是一组与沙龙照片截然不同的作品。作者爱德华·韦斯顿曾与安塞尔·亚当斯在1932年组建了美国摄影史上有名的“f/64群体”,五年之后,韦斯顿获得了美国著名的古根海姆奖。厌倦了照相馆人像摄影的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了自由创作的天地,他说:“任何事物,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令我激动,我就去拍摄他。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当时,这些照片标价四百多美元,拍卖场里老先生居多,看到赵羡藻这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就说:“年轻人,你每次都来,这些作品价值非常高的。”赵羡藻却说:“好像也没有那么好吧。” 虽然这么说,但从那时起,赵羡藻开始收藏摄影名家名作。
十年间,赵羡藻摄影沙龙去得少了,而拍卖行的春拍秋拍却场场必到。那段日子里,赵羡藻开始研究这些摄影师的风格为什么与之前的沙龙风格如此不同。
1980代初,当彩色沙龙风潮席卷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摄影群体的时候,赵羡藻却在自己的摄影生涯中再一次华丽转身:他脱离了沙龙的创作方式,坚持黑白摄影,并融入了美国的主流摄影文化圈。 赵羡藻崇拜美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但他作品中强烈的东方韵味却展现了与亚当斯“完全不同的艺术哲学理念”。可以说,他以亚当斯等杰出摄影家的作品为学习观摩的榜样,但自己作品的创新创造源于他不辞辛苦地对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地创作实践。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在赵羡藻先生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展现东方神韵。”东方“天人合一”的文人情怀深蕴于他的作品之中,也就是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让黑白影调成为自己的语言
在海外华人摄影圈中,赵羡藻先生以对黑白摄影的研究闻名。他精通后期黑白照片暗房的制作,并不断在自己的黑白世界中探索明暗强弱的变化。
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审、原副社长兼副总编陈申总结赵羡藻的
摄影风格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广东、香港的时候,他的创作受当时摄影沙龙风格的影响,同时受岭南文化尤其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国画改良的影响,并吸收东洋画等海外画风的特点;第二个阶段是他1952年去美国以后,直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逐渐具有了更为成熟的个人风格,他以亚当斯和卡什的摄影作品为借鉴,更加注重后期暗房工艺、技法在作品中的体现,1980代表现美国风光的作品居多,融汇了东西文化的元素;第三个阶段,即进入21世纪前后的这段时期,传统摄影走下坡路,开始了数码摄影新时代,但是他坚持黑白银盐摄影的创作和后期制作,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王保国认为,赵羡藻先生的作品给人很强烈的感受是他在努力地向一个伟大的摄影传统靠近,这个传统就是由美国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等人开创的、努力追求的摄影“形质之美”。他认为,摄影术发明后100年的进展,大致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法国人发明了摄影术并将之导入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德国人贡献了以新视觉运动为依托的视觉探索,英国人贡献了关键的摄影技术进步(19世纪两种最重要的摄影工艺湿版和干版都是英国人发明并率先使用)和贵族味儿的画意品位,美国人则贡献了柯达胶卷和“形质之美”的技术美学概念。正是在解决了“形质之美”的问题之后,韦斯顿才在1920年代轻松地说,现在拍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怎么拍;因为对他而言,无论拍什么,在“形质之美”的基础之上,都是艺术品,无论是海螺壳、白菜帮还是一个女人体。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翁乃强认为赵羡藻注重吸收不同摄影文化的精华,不仅对亚当斯的研究和借鉴吸收方面表现突出,作品也呈现出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意境,简洁和简约、简练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
正如几位评论家所说,赵羡藻在不同的创作阶段都在尽力让黑白影调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有了今天的成就。赵羡藻说,相比于数码摄影“每个人站在那里照出来的结果都一样”,他更喜欢通过控制黑白的色调来表现自己的想法,把明暗关系变成自己的语言。正如著名摄影家石志民对他的评价中:“在处理景深、前景和背景的关系,以及地平线和水平线的位置上,赵羡藻的风景作品时常令观众难以判断其所处的位置。结合他对黑白影调的处理,可感受到他的创作思路是极其有想法的。”
1990年代以来,数字摄影逐渐成为摄影的主要方式,对社会和生活情境的影像再现更加色彩化,彩色与影像变得密不可分,使得传统的黑白摄影表现形式中,通过黑白和不同层级的灰色调来体现色彩内涵的思维模式被简单地彩色直观化替代了。但是,人们对传统的黑白银盐摄影方式的眷顾,在赵羡藻先生的黑白摄影作品面前重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