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图书馆内在的本质要求,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营追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创建和谐的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123-02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21世纪,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高校图书馆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化等多元化的有机结合。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充馆藏文献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与功能,为高职教育服务,使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1 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古而有之。14世纪下半叶欧洲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十五六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人性和人权。这一主张曾在反对神权统治和封建专制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人类文化艺术中的瑰宝,现代社会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特点或实际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其核心就是关心人、了解人,尊重人。
2 以人为本服务的基本内容
2.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设施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相应的读者服务工作却未能同步发展,这无疑会影响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图书馆服务品牌形象的树立。
就我馆而肓,新建立的图书馆硬件设施较完善,现代化的设施为读者提供了优越的借阅环境。但部分读者会因对本馆图书信息检索系统不熟悉、信息检索能力较低,使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需要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热情帮助和引导。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用微笑、亲切、细腻的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不应态度冷淡、生硬,工作方式机械,这样会严重阻碍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倡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目的是通过激励、尊重、沟通、交流,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和图书馆的管理。
2.2 以读者为本,构建馆员与读者间的和谐关系
图书馆的主体是读者。而不是书。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没有读者的需求,就没有图书馆的事业,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构建馆员与读者间的和谐关系。
要营造平等阅读的和谐氛围,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原则》中明确提出了“书是为一切人而存在的”第二法则,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年发表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条宣言》其中强调“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人提供资料”,“图书馆要尊重个人价值,图书馆要向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打开方便之门”,由此可见,图书馆平等阅读是国家民主制度在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反映,是每位读者应有的平等利用文献资源的民主权利,是读者人格的具体体现,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反映,是创造和谐气氛的前提。对读者要有同情心,要有接纳读者、关心读者的意识,以一种同情、关心、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服务读者,倾听读者的意见。图书馆对读者必须建立平等的服务理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到圖书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工作才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和配合。开展相关服务,使广大读者能够拥有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营造平等和谐的图书馆阅读氛围。
2.3 造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优雅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能给读者的学习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图书馆在建筑功能和内部环境建设中,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在建筑格局和家俱的摆设上要体现人性化,图书馆的内部装饰要体现自己学校的文化内涵,使读者进到图书馆就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如我馆在方便读者使用的原则上,在书库内放置书梯、开架书库架位走道要留宽一些,书库中摆设一些阅览桌和一些温馨的提示牌;在馆内空间环境方面,在走廊和阅览室内,墙上装饰一些名人名言或字画以及学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营造一种和谐、优雅、整洁的环境。所有这些都能散发出文化的气息,激励读者的学习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在服务上,图书馆员应把“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渗透落实到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面带微笑、礼貌热情地接待好每一位读者,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感染每位读者,创建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3 实现以人为本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会变成阻力,阻碍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使阻力变成正常的制约力和动力。
3.1 完善读者服务制度,尊重读者的权益
图书馆在处理与读者的关系中要融人尊重、理解、信任,避免挫伤读者使用图书馆的热情。在制订制度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权益,科学合理地进行规范,制度措辞上应减少限制性的语言和措施。在执行时,要做到宣传在先、警示在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违章行为。尊重读者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关照他们在图书馆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3.2 服务方式多样化
图书馆要将可用的信息转化为读者使用的资源,为读者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如我馆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学术报告会,以方便读者开展文化沙龙活动,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帮助读者确立阅读目标和范围。加強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读者回音栏,倾听读者的心声,接受读者的监督,帮助读者解决疑难问题等。让读者参与阁书的选订和采购,提高文献入藏质量和图书的利用率。图书馆做到双休日、节假日不闭馆,网上信息全天开放。总之,图书馆要把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以最便捷的服务方式、最优良的服务质量、最充足的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最有用的信息。
3.3 提高馆员的职业水准
尊重读者就是尊重馆员自身。馆员应以文明的言行,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当读者行为损害图书馆利益时,馆员应以文明的态度去劝说和纠正。对读者给予关切和个别关注,尊重读者的隐私权。这样可以使原本尴尬难堪的局面化为心悦诚服,读者会因为被尊重而感动,当读者得到信任和尊重时,他们也会在高期望值下表现出值得信任和尊重的行为。馆员应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品格,只有尊重读者,读者才会尊重你、信任你。所以与读者沟通时,态度要和蔼,感情要真切,语言要诚恳,把读者当作朋友来看待,通过交流来达到沟通和理解,形成互相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
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馆员而言,既包含对读者的尊重,也包含着对服务环境的改善及我们对读者至上的承诺。使人们更加广泛、方便、便捷地获取信息,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是不能分离的,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123-02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21世纪,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高校图书馆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化等多元化的有机结合。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充馆藏文献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与功能,为高职教育服务,使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1 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古而有之。14世纪下半叶欧洲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十五六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人性和人权。这一主张曾在反对神权统治和封建专制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人类文化艺术中的瑰宝,现代社会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特点或实际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其核心就是关心人、了解人,尊重人。
2 以人为本服务的基本内容
2.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设施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相应的读者服务工作却未能同步发展,这无疑会影响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图书馆服务品牌形象的树立。
就我馆而肓,新建立的图书馆硬件设施较完善,现代化的设施为读者提供了优越的借阅环境。但部分读者会因对本馆图书信息检索系统不熟悉、信息检索能力较低,使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需要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热情帮助和引导。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用微笑、亲切、细腻的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不应态度冷淡、生硬,工作方式机械,这样会严重阻碍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倡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目的是通过激励、尊重、沟通、交流,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和图书馆的管理。
2.2 以读者为本,构建馆员与读者间的和谐关系
图书馆的主体是读者。而不是书。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没有读者的需求,就没有图书馆的事业,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构建馆员与读者间的和谐关系。
要营造平等阅读的和谐氛围,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原则》中明确提出了“书是为一切人而存在的”第二法则,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年发表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条宣言》其中强调“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人提供资料”,“图书馆要尊重个人价值,图书馆要向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打开方便之门”,由此可见,图书馆平等阅读是国家民主制度在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反映,是每位读者应有的平等利用文献资源的民主权利,是读者人格的具体体现,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反映,是创造和谐气氛的前提。对读者要有同情心,要有接纳读者、关心读者的意识,以一种同情、关心、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服务读者,倾听读者的意见。图书馆对读者必须建立平等的服务理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到圖书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工作才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和配合。开展相关服务,使广大读者能够拥有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营造平等和谐的图书馆阅读氛围。
2.3 造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优雅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能给读者的学习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图书馆在建筑功能和内部环境建设中,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在建筑格局和家俱的摆设上要体现人性化,图书馆的内部装饰要体现自己学校的文化内涵,使读者进到图书馆就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如我馆在方便读者使用的原则上,在书库内放置书梯、开架书库架位走道要留宽一些,书库中摆设一些阅览桌和一些温馨的提示牌;在馆内空间环境方面,在走廊和阅览室内,墙上装饰一些名人名言或字画以及学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营造一种和谐、优雅、整洁的环境。所有这些都能散发出文化的气息,激励读者的学习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在服务上,图书馆员应把“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渗透落实到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面带微笑、礼貌热情地接待好每一位读者,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感染每位读者,创建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3 实现以人为本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会变成阻力,阻碍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使阻力变成正常的制约力和动力。
3.1 完善读者服务制度,尊重读者的权益
图书馆在处理与读者的关系中要融人尊重、理解、信任,避免挫伤读者使用图书馆的热情。在制订制度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权益,科学合理地进行规范,制度措辞上应减少限制性的语言和措施。在执行时,要做到宣传在先、警示在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违章行为。尊重读者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关照他们在图书馆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3.2 服务方式多样化
图书馆要将可用的信息转化为读者使用的资源,为读者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如我馆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学术报告会,以方便读者开展文化沙龙活动,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帮助读者确立阅读目标和范围。加強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读者回音栏,倾听读者的心声,接受读者的监督,帮助读者解决疑难问题等。让读者参与阁书的选订和采购,提高文献入藏质量和图书的利用率。图书馆做到双休日、节假日不闭馆,网上信息全天开放。总之,图书馆要把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以最便捷的服务方式、最优良的服务质量、最充足的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最有用的信息。
3.3 提高馆员的职业水准
尊重读者就是尊重馆员自身。馆员应以文明的言行,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当读者行为损害图书馆利益时,馆员应以文明的态度去劝说和纠正。对读者给予关切和个别关注,尊重读者的隐私权。这样可以使原本尴尬难堪的局面化为心悦诚服,读者会因为被尊重而感动,当读者得到信任和尊重时,他们也会在高期望值下表现出值得信任和尊重的行为。馆员应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品格,只有尊重读者,读者才会尊重你、信任你。所以与读者沟通时,态度要和蔼,感情要真切,语言要诚恳,把读者当作朋友来看待,通过交流来达到沟通和理解,形成互相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
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馆员而言,既包含对读者的尊重,也包含着对服务环境的改善及我们对读者至上的承诺。使人们更加广泛、方便、便捷地获取信息,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是不能分离的,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