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这种诉求还不足以产生艺术作品。正如所有艺术类型都经历过由象征到古典然后到浪漫型的发展过程,建筑艺术的进化过程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艺术在起源时总是简单而自然,美作为精神的作品在建筑藝术中展现纯熟的技巧,展示的艺术的美、族性的特征。
关键词:建筑美;自然;艺术;哥特式建筑
一、建筑美
正如所有艺术类型都经历过由象征到古典然后到浪漫型的发展过程,每一门艺术的进化过程都基本一致,因为艺术类型本身正是通过各门艺术而获得实际存在的。艺术在起源时总是简单而自然的。但是就艺术作为美的语言而言,它的自然、生动和简单却是另一回事。美作为精神的作品就连在开始阶段也要有已经纯熟的技巧、大量的研究和长久的演习。就存在或出现的顺序来说,建筑是一门最早的艺术。
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这种诉求还不足以产生艺术作品。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使他人能够懂得。艺术作品也有这一功能。建筑物要向观者揭示一种普遍意义,艺术是一种暗示,一种对普遍意义或重要思想的象征,一种独立自足的象征。在麦底亚(波斯境北的一个古国)有些城市也是用象征的方式建筑起来的。例如艾克巴塔拿有七重城墙,禁城居中心,城垒涂着七种不同的颜色,代表天上七个星球围绕着太阳。有一部分民族主要依靠建筑去表达他们的宗教观念。在东方,巴比伦、印度等地,以及埃及古代建筑就完全带有这种象征性质。作为个人和民族的精神据点、思想意识的焦点,建筑的最大目的是一种气质的表达。在起源阶段的建筑,象征是零散的,分化的结构的各处,显著地互相区别开来,但是这样的情形不能完成整体的象征;另外还有一些建筑对动物和人的躯体的有机形式进行模仿,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就属于这一类建筑。
世界上最宏伟的坟墓应该是埃及的金字塔了。这项令人震撼的工程,体积大到难以置信。单从外形上看,它实在没什么引人入胜的地方,只消花几分钟,就可以一览无余,把它们看完和记住,由于形状如此简单整齐,其目的便饱受争议。金字塔上面刻满了象形文字,如果要把它全抄下来得花好几年的功夫。由此可见、金字塔本身最值得赞叹,却只是一种简单的结构体,一种几何模型,其中展现的、包裹着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内涵,表面的保存棺椁的功用不需要再被夸大。
二、建筑的表现美
对于建筑的支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的柱子。柱子的基本功用在于支撑重力,将外在的工具节省到最低限度。古典型建筑具有高度的美,柱子少于实际支撑梁和屋顶的需要。在真正的建筑中,柱子只是装饰,它不断地挣脱具体的自然形状,不断获得既有规律而又符合目的的抽象的美的形状。屋顶的基本形式大抵有两种,一种是直角平顶,另一种是呈钝角或锐角的尖顶。建筑作为艺术,它还要满足美与快感的要求,与希腊建筑艺术、基督教建筑艺术相对的是罗马建筑艺术,拱形与圆顶的应用,是建筑的巨大进步。
真正的建筑艺术在于使建筑成为内在意义的一种独立的象征,在建筑之外就已获得自由的存在了。古典建筑中艺术性的意义已独立存在并与建筑分割开来了,古典建筑物要符合宗教的目的。在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建筑、庙宇、石柱廊和门廊,供人们休息和散步。古典型建筑所根据的较严谨的符合目的性和便于理解的原则,木料建筑在独立的建筑艺术中更占优势。早期浪漫型建筑,脱离实际的目的性甚远,或者说,是由多种多样的目的发展出来的,多余的细节和形式繁复出现。古典型建筑服务于一个可以确定的目的,这是它的性格,建筑成为艺术的一个表现,神庙是为宗教崇拜和其他用途而建造的。雄伟与崇高的肃穆之中,它将自己提升,越出单纯的目的而显出它本身的无瑕。浪漫型建筑也承担着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建筑之可能,在形体结构和安排上显示出精神的内容,显示出建筑的目的就是彰显精神。
三、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命名源于哥特族,哥特族是波罗的海和黑海一带的游牧民族,是中世纪初期入侵欧洲的蛮族中主要力量之一。蛮族在文艺等各方面给欧洲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尤其是建筑方面。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主要艺术贡献,主要代表是一些大教堂,它们大半都是哥特式的。哥特式建筑是真正的浪漫主型艺术,是中世纪艺术的典范。哥特式建筑,其本质是符合基督教崇拜目的性,在建筑形体结构上也与基督教的内在的理念协调一致。
四、飞扬的理念
基督教堂或神庙,无论在总体还是细节上,总会体现出向上、向天空伸展的设计特征,那种向上飞腾的见顶建筑,好像是在天空与云君为伴。尖顶除了表现向上飞腾的意念外,向上飞腾的设计理念,在尖顶的意象里表现了浪漫型建筑的设计风格。
对于基督的虔诚修持而言,心灵对有限存在的超越,也是主体与上帝的和解。在建筑上也就存在各种因素组合的统一体。内部空间应如心灵一般,不能只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空间,而是要有差异性。差异性寓于统一之中。这种差异性,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状,在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外形结构上,都显示出不同的空间构造,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围墙和屋顶在长宽高这些方面的变化等等。同一化就不符合基督教的精神。四方四正的形状,也不能表现出心灵超越尘世有限世界的境界。
五、建筑特征
在哥特式建筑里考察墙壁、屋顶、立柱和横梁的形态,无论就整体形状还是细节来看,有意遮蔽支撑物与被支撑物,取消它们的变化的严格区分。直角形状也几乎被抛弃,又回到一种类似自然事物的形式,自由上升的庄严,隐遁的心态在自然中取得它的形式。如果我们走进某个中世纪的大教堂内部,其形态使人联想到最明显的事物就是一株树或者树林,圆顶就像树冠,就像高大的森林遮蔽天空,两行树的枝叶倾斜相向,最后相交成拱顶。墙壁自由独立地向上耸立,柱子也是自不同方向向上各自伸展,这就是说,尽管圆顶实际上也是安放在柱子上的,而支撑圆顶这个职能却没有独立地、突出地表现出来。 装饰对于一般建筑非常重要,古典型建筑艺术在装饰方面一般保持一种明智的节制。哥特式建筑不满足于简单的平面,要把这些平面划分开来,塑造成为一些能产生努力向上高举印象的形状。例如浪漫型艺术一方面根据侧重内心世界的原则,即理想回到内心世界本身的原则,把巨大笨重的石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完全保持住轻盈秀美的印象。除掉拱顶,方柱和圆形结构以外,雕饰都采取真正有机体的形式,人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些树叶和花蕾以及用真实的或幻想的人体和动物构成的阿拉伯式花纹。浪漫型的想象力显示出它的创造发明和奇特组合的丰富性。哥特式建筑大量采用尖顶形式,形成一个基本特质,这一特质解放了柱子,使柱子形状和功能得以改变。
六、民间建筑
哥特式建筑艺术发展出它的独特形式是在13世纪,那个时期民用建筑和宗教建筑平行发展,它沿用教堂建筑,但根据需要而加以改造,除去形式与尺寸比例的一般和谐,艺术就只能在装饰建筑物正面、台阶、窗、门、山墙、塔楼之类发挥一些作用,但是还要以符合目的性为它的决定性的原则。坚固、安全,加上堂皇富丽和具有生动个性的形式等等,是中世纪民用建筑的基本特征。
七、东方园林建筑
园林艺术更像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岩石与它粗糙自然的体积、山谷、树林、草坪、蜿蜒的小溪、堤岸上气氛活跃的大河流、平静的湖边长着的花木、一泻直下的瀑布之类。中国的园林艺术已经把包括自然风景的湖、岛、河、假山、远景等自然景观展现在花园式的建筑中。园林建筑艺术营造了一种清爽愉悦的氛围,是一种本身并无独立意义的设计理念,是一种环境设计理念应用于建筑,这也可以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宜居生态理念的开始。在这里建筑艺术和它的诉诸认知的理解的线索、排列秩序、整齐的结构式构思,对称性、平衡性理念,用建筑的方式来实现,展示的艺术的美。民族性的特征在文化中展现,在雕刻的花纹、直立的,圆润的笔触、以及婉约的石桥流水,花木人家等等,都在展现一个地方、一种文化的純净清新的自然美。
作者简介:
李严(1971-),女,黑龙江人,硕士,单位:大连辉世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学专业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建筑美;自然;艺术;哥特式建筑
一、建筑美
正如所有艺术类型都经历过由象征到古典然后到浪漫型的发展过程,每一门艺术的进化过程都基本一致,因为艺术类型本身正是通过各门艺术而获得实际存在的。艺术在起源时总是简单而自然的。但是就艺术作为美的语言而言,它的自然、生动和简单却是另一回事。美作为精神的作品就连在开始阶段也要有已经纯熟的技巧、大量的研究和长久的演习。就存在或出现的顺序来说,建筑是一门最早的艺术。
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这种诉求还不足以产生艺术作品。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使他人能够懂得。艺术作品也有这一功能。建筑物要向观者揭示一种普遍意义,艺术是一种暗示,一种对普遍意义或重要思想的象征,一种独立自足的象征。在麦底亚(波斯境北的一个古国)有些城市也是用象征的方式建筑起来的。例如艾克巴塔拿有七重城墙,禁城居中心,城垒涂着七种不同的颜色,代表天上七个星球围绕着太阳。有一部分民族主要依靠建筑去表达他们的宗教观念。在东方,巴比伦、印度等地,以及埃及古代建筑就完全带有这种象征性质。作为个人和民族的精神据点、思想意识的焦点,建筑的最大目的是一种气质的表达。在起源阶段的建筑,象征是零散的,分化的结构的各处,显著地互相区别开来,但是这样的情形不能完成整体的象征;另外还有一些建筑对动物和人的躯体的有机形式进行模仿,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就属于这一类建筑。
世界上最宏伟的坟墓应该是埃及的金字塔了。这项令人震撼的工程,体积大到难以置信。单从外形上看,它实在没什么引人入胜的地方,只消花几分钟,就可以一览无余,把它们看完和记住,由于形状如此简单整齐,其目的便饱受争议。金字塔上面刻满了象形文字,如果要把它全抄下来得花好几年的功夫。由此可见、金字塔本身最值得赞叹,却只是一种简单的结构体,一种几何模型,其中展现的、包裹着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内涵,表面的保存棺椁的功用不需要再被夸大。
二、建筑的表现美
对于建筑的支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的柱子。柱子的基本功用在于支撑重力,将外在的工具节省到最低限度。古典型建筑具有高度的美,柱子少于实际支撑梁和屋顶的需要。在真正的建筑中,柱子只是装饰,它不断地挣脱具体的自然形状,不断获得既有规律而又符合目的的抽象的美的形状。屋顶的基本形式大抵有两种,一种是直角平顶,另一种是呈钝角或锐角的尖顶。建筑作为艺术,它还要满足美与快感的要求,与希腊建筑艺术、基督教建筑艺术相对的是罗马建筑艺术,拱形与圆顶的应用,是建筑的巨大进步。
真正的建筑艺术在于使建筑成为内在意义的一种独立的象征,在建筑之外就已获得自由的存在了。古典建筑中艺术性的意义已独立存在并与建筑分割开来了,古典建筑物要符合宗教的目的。在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建筑、庙宇、石柱廊和门廊,供人们休息和散步。古典型建筑所根据的较严谨的符合目的性和便于理解的原则,木料建筑在独立的建筑艺术中更占优势。早期浪漫型建筑,脱离实际的目的性甚远,或者说,是由多种多样的目的发展出来的,多余的细节和形式繁复出现。古典型建筑服务于一个可以确定的目的,这是它的性格,建筑成为艺术的一个表现,神庙是为宗教崇拜和其他用途而建造的。雄伟与崇高的肃穆之中,它将自己提升,越出单纯的目的而显出它本身的无瑕。浪漫型建筑也承担着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建筑之可能,在形体结构和安排上显示出精神的内容,显示出建筑的目的就是彰显精神。
三、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命名源于哥特族,哥特族是波罗的海和黑海一带的游牧民族,是中世纪初期入侵欧洲的蛮族中主要力量之一。蛮族在文艺等各方面给欧洲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尤其是建筑方面。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主要艺术贡献,主要代表是一些大教堂,它们大半都是哥特式的。哥特式建筑是真正的浪漫主型艺术,是中世纪艺术的典范。哥特式建筑,其本质是符合基督教崇拜目的性,在建筑形体结构上也与基督教的内在的理念协调一致。
四、飞扬的理念
基督教堂或神庙,无论在总体还是细节上,总会体现出向上、向天空伸展的设计特征,那种向上飞腾的见顶建筑,好像是在天空与云君为伴。尖顶除了表现向上飞腾的意念外,向上飞腾的设计理念,在尖顶的意象里表现了浪漫型建筑的设计风格。
对于基督的虔诚修持而言,心灵对有限存在的超越,也是主体与上帝的和解。在建筑上也就存在各种因素组合的统一体。内部空间应如心灵一般,不能只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空间,而是要有差异性。差异性寓于统一之中。这种差异性,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状,在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外形结构上,都显示出不同的空间构造,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围墙和屋顶在长宽高这些方面的变化等等。同一化就不符合基督教的精神。四方四正的形状,也不能表现出心灵超越尘世有限世界的境界。
五、建筑特征
在哥特式建筑里考察墙壁、屋顶、立柱和横梁的形态,无论就整体形状还是细节来看,有意遮蔽支撑物与被支撑物,取消它们的变化的严格区分。直角形状也几乎被抛弃,又回到一种类似自然事物的形式,自由上升的庄严,隐遁的心态在自然中取得它的形式。如果我们走进某个中世纪的大教堂内部,其形态使人联想到最明显的事物就是一株树或者树林,圆顶就像树冠,就像高大的森林遮蔽天空,两行树的枝叶倾斜相向,最后相交成拱顶。墙壁自由独立地向上耸立,柱子也是自不同方向向上各自伸展,这就是说,尽管圆顶实际上也是安放在柱子上的,而支撑圆顶这个职能却没有独立地、突出地表现出来。 装饰对于一般建筑非常重要,古典型建筑艺术在装饰方面一般保持一种明智的节制。哥特式建筑不满足于简单的平面,要把这些平面划分开来,塑造成为一些能产生努力向上高举印象的形状。例如浪漫型艺术一方面根据侧重内心世界的原则,即理想回到内心世界本身的原则,把巨大笨重的石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完全保持住轻盈秀美的印象。除掉拱顶,方柱和圆形结构以外,雕饰都采取真正有机体的形式,人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些树叶和花蕾以及用真实的或幻想的人体和动物构成的阿拉伯式花纹。浪漫型的想象力显示出它的创造发明和奇特组合的丰富性。哥特式建筑大量采用尖顶形式,形成一个基本特质,这一特质解放了柱子,使柱子形状和功能得以改变。
六、民间建筑
哥特式建筑艺术发展出它的独特形式是在13世纪,那个时期民用建筑和宗教建筑平行发展,它沿用教堂建筑,但根据需要而加以改造,除去形式与尺寸比例的一般和谐,艺术就只能在装饰建筑物正面、台阶、窗、门、山墙、塔楼之类发挥一些作用,但是还要以符合目的性为它的决定性的原则。坚固、安全,加上堂皇富丽和具有生动个性的形式等等,是中世纪民用建筑的基本特征。
七、东方园林建筑
园林艺术更像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岩石与它粗糙自然的体积、山谷、树林、草坪、蜿蜒的小溪、堤岸上气氛活跃的大河流、平静的湖边长着的花木、一泻直下的瀑布之类。中国的园林艺术已经把包括自然风景的湖、岛、河、假山、远景等自然景观展现在花园式的建筑中。园林建筑艺术营造了一种清爽愉悦的氛围,是一种本身并无独立意义的设计理念,是一种环境设计理念应用于建筑,这也可以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宜居生态理念的开始。在这里建筑艺术和它的诉诸认知的理解的线索、排列秩序、整齐的结构式构思,对称性、平衡性理念,用建筑的方式来实现,展示的艺术的美。民族性的特征在文化中展现,在雕刻的花纹、直立的,圆润的笔触、以及婉约的石桥流水,花木人家等等,都在展现一个地方、一种文化的純净清新的自然美。
作者简介:
李严(1971-),女,黑龙江人,硕士,单位:大连辉世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学专业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