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话教学成为学界的一个关注点,对“对话教学”认识也不断加深,本文从“对话教学”的内涵、“对话教学”的类型、“对话教学”的意义三方面阐述了对话教学,从中也认识到了对话教学带给课堂的前所未有的活力,以及对青少年未来发展的意义,并希望引起一线教师对“对话教学”的关注。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对话教学
【中国分类法】G423.07
对话是人类重要的活动形式和生存状态,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越来越重视对话,真正的教育在于交流。因此,对话教学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在一定意义上对新课改下的对话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肯定。
一、“对话教学”的涵义
对话教学的涵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李宝庆和李翠梅认为对话教学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技术操作层面,即把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二是理念层面,即把对话作为一种理念。真正的对话教学实质上将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意识或教学精神。[1]黄忠敬认为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2]朱德全认为对话教学是将师生、生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3] 张增田和靳玉乐认为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4]康建琴认为对话教学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研究为特征,以对话为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领会学习。[5]由此看来对话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对话方法和技术,而是一种植根在师生关系之中、以追求相互关系的价值,自主和探究的教学态度和行为 。
二、“对话教学”的类型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教学主体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文本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应该展开相互的对话,才能体现对话教学的本质。
(一)师生对话。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无论语言或非语言的“对话”。在课堂上这种正式的或者隐性的对话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影响着课堂的气氛。
(二)生生对话。教学主要是发生在课堂上的,在对话教学当中,生生对话应被鼓励与重视。在时间、空间、内容和氛围上创造更多有益于学生与学生对话的条件,使得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文本是具有生命性的,它背后有或深或浅的思想。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文本的同时,也要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和生命力,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主要是指学生要用心去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文本是人类知识的精华,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只有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揣摩、解读、体验、领悟和实践才能为学生接受和消化。
(五)自我的对话。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的反思性的理解。这种对话能使个体明确自身的现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是个体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途径。
确切地说,应然的对话教学是对上述对话类型的全面综合,然而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话教学体现的不全面,45分钟的课堂教学很难综合体现全部的对话类型。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不应该只发生在课堂,它应该延到课堂之外,更应该是多种类型的对话在教育教学中的完美结合。
三、对话教学的意义
从对话教学的类型中可以看出,对话教学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践,值得在每个课堂中充分的发挥,这不仅体现出了对话教学在课堂的地位,同时也紧随时代的步伐,传达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对话教学尊重了个体的差异,彰显了不同群体的个性
云时代的今天,一线教师意识到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而对话教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天赋、能力、爱好、思维等的差异,使得课堂中的声音越来越激烈,从而学生们的身心逐渐的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彰显个性的对话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二)对话教学支持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共生
在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社会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逐渐的频繁,这样的情况下和谐是最重要的,而对话教学教给学生们也是民主、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只要大家坦诚合作、对话、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共生才是人类进步的理想之路,培养青少年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是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所以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程度的在尝试这种教学形态,教育界的很多人士已经就对话教学做出了相应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对话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预示着人类想一个新的方向在发展了。
(三)对话教学体现出课堂的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在彼此的对话中学会认识自己、倾听别人、共同合作等,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教师把关注、关心、关爱等传递给学生,使他们的地位平等,有一个共同的对话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宝庆,李翠梅.对话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4,(06).
[2]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7).
[3]朱德全,王梅.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02).
[4]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9).
[5]康建琴.对话教学:内涵、特征与原则[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09).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对话教学
【中国分类法】G423.07
对话是人类重要的活动形式和生存状态,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越来越重视对话,真正的教育在于交流。因此,对话教学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在一定意义上对新课改下的对话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肯定。
一、“对话教学”的涵义
对话教学的涵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李宝庆和李翠梅认为对话教学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技术操作层面,即把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二是理念层面,即把对话作为一种理念。真正的对话教学实质上将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意识或教学精神。[1]黄忠敬认为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2]朱德全认为对话教学是将师生、生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3] 张增田和靳玉乐认为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4]康建琴认为对话教学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研究为特征,以对话为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领会学习。[5]由此看来对话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对话方法和技术,而是一种植根在师生关系之中、以追求相互关系的价值,自主和探究的教学态度和行为 。
二、“对话教学”的类型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教学主体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文本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应该展开相互的对话,才能体现对话教学的本质。
(一)师生对话。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无论语言或非语言的“对话”。在课堂上这种正式的或者隐性的对话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影响着课堂的气氛。
(二)生生对话。教学主要是发生在课堂上的,在对话教学当中,生生对话应被鼓励与重视。在时间、空间、内容和氛围上创造更多有益于学生与学生对话的条件,使得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文本是具有生命性的,它背后有或深或浅的思想。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文本的同时,也要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和生命力,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主要是指学生要用心去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文本是人类知识的精华,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只有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揣摩、解读、体验、领悟和实践才能为学生接受和消化。
(五)自我的对话。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的反思性的理解。这种对话能使个体明确自身的现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是个体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途径。
确切地说,应然的对话教学是对上述对话类型的全面综合,然而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话教学体现的不全面,45分钟的课堂教学很难综合体现全部的对话类型。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不应该只发生在课堂,它应该延到课堂之外,更应该是多种类型的对话在教育教学中的完美结合。
三、对话教学的意义
从对话教学的类型中可以看出,对话教学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践,值得在每个课堂中充分的发挥,这不仅体现出了对话教学在课堂的地位,同时也紧随时代的步伐,传达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对话教学尊重了个体的差异,彰显了不同群体的个性
云时代的今天,一线教师意识到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而对话教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天赋、能力、爱好、思维等的差异,使得课堂中的声音越来越激烈,从而学生们的身心逐渐的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彰显个性的对话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二)对话教学支持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共生
在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社会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逐渐的频繁,这样的情况下和谐是最重要的,而对话教学教给学生们也是民主、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只要大家坦诚合作、对话、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共生才是人类进步的理想之路,培养青少年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是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所以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程度的在尝试这种教学形态,教育界的很多人士已经就对话教学做出了相应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对话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预示着人类想一个新的方向在发展了。
(三)对话教学体现出课堂的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在彼此的对话中学会认识自己、倾听别人、共同合作等,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教师把关注、关心、关爱等传递给学生,使他们的地位平等,有一个共同的对话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宝庆,李翠梅.对话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4,(06).
[2]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7).
[3]朱德全,王梅.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02).
[4]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9).
[5]康建琴.对话教学:内涵、特征与原则[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