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课前、课上、课后探究活动设计,凸显自主发展、学习过程、生活提升,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引言:
统编教材已使用三年了,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注重的还是“如何教”,学习活动设计浅表化、机械化,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课堂探究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完全忽略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探究、深度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与能力提升?笔者认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归还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变“课堂控制”为“共享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让学习真实发生。
一、课前探究活动:凸显自主发展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为例,教材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以图片形式呈现了真实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吵闹行为,包括“重重关门、大声讨论、挪动桌椅、追逐打闹”等,又通过绘本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自觉减少噪音。我们准确把握核心教育主题,制定如下目标:发现教室里的不文明的喧闹行为,知道公共场所里噪音所带来的影响与危害;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警示贴、情境模拟等活动,学会控制自己小点儿声,提醒他人小点儿声,学做小小调音师;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树立公共场所内要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的公共道德意识。
据此,我们立足二年级学生实际,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与危险,知道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但是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文明性,普遍缺乏自觉做到小点儿声的文明素养。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如何让抽象的声音直观化?让学生发现自己教室里不文明的喧闹行为,理解音量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场合主动调节自己的音量?我们尝试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资料。
1.资料收集:课前收集校园生活中音量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视频等资料,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積极性,更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对收集资料的渠道和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并深入了解,筛选提炼,选取比较典型的资料作为课堂呈现。这样,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及课上的交流展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更透彻。
2.社会调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亲身体验,增加学生的感悟认知,开阔视野,换位思考。在开展此类活动时,教师可将调查内容设计成一个切入点较小的又具体可感的问题或表格,使学生的调查有据可依,有序可循。
通过课前自主探究:校园音量观察记录表,我们将学生的现实生活融入到抽象的书本知识中,引导学生关注音量大小对自身群体的影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的时候要大声,有的时候为什么又要小声?”“为什么下课不能喊叫?”……这些真实的问题成为孩子们主动探究与深度参与的重要生活基础,通过已有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分享,使学习如鱼得水,真实复杂环境下的具体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二、课上探究活动:凸显学习过程
道德与法治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道德认知和教师活动设计的“盲点”,关注情景的创设、情感的构建、探索的提供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知识的旁观者”变为“知识的探究与创新的行动者”,为学生深度参与提供有力保障,并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1.竞猜游戏式:在“我们小点儿声”教学中,可以播放弹奏的小鸟叫声、音乐声、汽车喇叭声……,让学生听一听猜声音,借助声级器,感知不同分贝值声音的强弱大小,了解噪音的危害。这样,将精彩纷呈的游戏融入教学中,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但不宜太多。
2.故事穿插式:小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有趣的绘本故事、生活案例,根据故事发展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交流讨论式:可以借助小组合作,从某一个话题展开,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展示汇报成果,分享已有经验、发现、心得,既能活跃气氛,又能提高信息反馈量,理解到位,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4.情境体验式: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模拟一个个生活场景,让孩子得以主动深度学习,决策制定、指头思维、问题求解等能力得以发展。
三、课后探究:凸显生活提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道德与法治探究学习自然不能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我们要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课后延伸体验探究活动,着重观察学生在回归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学习表现和成果,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也是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的标志。
1.家委会活动:在家长的指导下,采用分组合作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体验、现象观察、收集信息等方式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学习、研究并且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2.学生的作品: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平时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制作的成果(PPt、视频)进行展示交流,总结一学期的收获,记录行为养成足迹,激励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
3.学校节假日活动:每个节假日,学校大队部会举行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利用活动主题与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整合,为孩子们搭建探究学习的舞台。
总之,有效的活动设计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要真正从教书走向育人,将课堂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心地帮助学生,挖掘一切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引言:
统编教材已使用三年了,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注重的还是“如何教”,学习活动设计浅表化、机械化,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课堂探究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完全忽略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探究、深度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与能力提升?笔者认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归还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变“课堂控制”为“共享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让学习真实发生。
一、课前探究活动:凸显自主发展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为例,教材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以图片形式呈现了真实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吵闹行为,包括“重重关门、大声讨论、挪动桌椅、追逐打闹”等,又通过绘本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自觉减少噪音。我们准确把握核心教育主题,制定如下目标:发现教室里的不文明的喧闹行为,知道公共场所里噪音所带来的影响与危害;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警示贴、情境模拟等活动,学会控制自己小点儿声,提醒他人小点儿声,学做小小调音师;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树立公共场所内要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的公共道德意识。
据此,我们立足二年级学生实际,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与危险,知道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但是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文明性,普遍缺乏自觉做到小点儿声的文明素养。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如何让抽象的声音直观化?让学生发现自己教室里不文明的喧闹行为,理解音量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场合主动调节自己的音量?我们尝试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资料。
1.资料收集:课前收集校园生活中音量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视频等资料,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積极性,更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对收集资料的渠道和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并深入了解,筛选提炼,选取比较典型的资料作为课堂呈现。这样,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及课上的交流展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更透彻。
2.社会调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亲身体验,增加学生的感悟认知,开阔视野,换位思考。在开展此类活动时,教师可将调查内容设计成一个切入点较小的又具体可感的问题或表格,使学生的调查有据可依,有序可循。
通过课前自主探究:校园音量观察记录表,我们将学生的现实生活融入到抽象的书本知识中,引导学生关注音量大小对自身群体的影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的时候要大声,有的时候为什么又要小声?”“为什么下课不能喊叫?”……这些真实的问题成为孩子们主动探究与深度参与的重要生活基础,通过已有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分享,使学习如鱼得水,真实复杂环境下的具体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二、课上探究活动:凸显学习过程
道德与法治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道德认知和教师活动设计的“盲点”,关注情景的创设、情感的构建、探索的提供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知识的旁观者”变为“知识的探究与创新的行动者”,为学生深度参与提供有力保障,并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1.竞猜游戏式:在“我们小点儿声”教学中,可以播放弹奏的小鸟叫声、音乐声、汽车喇叭声……,让学生听一听猜声音,借助声级器,感知不同分贝值声音的强弱大小,了解噪音的危害。这样,将精彩纷呈的游戏融入教学中,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但不宜太多。
2.故事穿插式:小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有趣的绘本故事、生活案例,根据故事发展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交流讨论式:可以借助小组合作,从某一个话题展开,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展示汇报成果,分享已有经验、发现、心得,既能活跃气氛,又能提高信息反馈量,理解到位,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4.情境体验式: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模拟一个个生活场景,让孩子得以主动深度学习,决策制定、指头思维、问题求解等能力得以发展。
三、课后探究:凸显生活提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道德与法治探究学习自然不能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我们要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课后延伸体验探究活动,着重观察学生在回归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学习表现和成果,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也是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的标志。
1.家委会活动:在家长的指导下,采用分组合作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体验、现象观察、收集信息等方式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学习、研究并且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2.学生的作品: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平时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制作的成果(PPt、视频)进行展示交流,总结一学期的收获,记录行为养成足迹,激励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
3.学校节假日活动:每个节假日,学校大队部会举行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利用活动主题与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整合,为孩子们搭建探究学习的舞台。
总之,有效的活动设计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要真正从教书走向育人,将课堂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心地帮助学生,挖掘一切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