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力优势,切实解决好农牧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满足农牧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乌鲁木齐市科协本着“民生优先、服务基层”的宗旨,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牧局、林业局、科技局、财政局、司法局和市老科协,成立了“鸟鲁木齐市农业科学技术110服务热线”。
如今,农牧民朋友在生产生活中遇到诸如种子、肥料、生产技术等难题,只要打电话到农业科学技术110服务热线(0991—2848110),就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了。
一条热线解难题
农业科学技术110服务热线是借助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网平台,组织全市蔬菜、畜牧兽医、水产、林业、园林花卉、法律等涉农领域专家,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为在农牧业生产中遇到疑难问题的农牧民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四级专家同服务
为提高服务质量,乌鲁木齐市科协联合相关部门,专门建立专家资源库,对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市级专家、自治区级专家进行统一管理、联手服务。针对农牧民生产、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难易程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分类管理。逐级邀请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市级专家、自治区专家免费为农牧民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同时,对带有普遍性、特殊性、前瞻性的问题,市科协统一协调涉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统一会诊,提出解决对策。
服务形式多样化
在开通“农业科学技术110服务热线”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指导、专家会诊的同时,乌鲁木齐市科协还充分利用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栏目、三下乡、科技之冬、专家科普讲座等阵地和形式,常年免费为农牧民提供科普宣传、咨询服务和实用技术指导,做到“零距离服务、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培训”,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农村科普服务辐射到千家万户。(乌鲁木齐市科协编辑:战强吴锋)
(新疆科协)
重庆永川科协组织“庄稼医生”田问传技术为民节开支
在春耕大忙时节,重庆市永川区科协组织农技服务队深入红炉镇春耕生产第一线,忙着为农民测土配方,推广科学种田技术,迅速掀起了科技备耕热潮。
2010年以来,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庄稼医生”的农技服务队,共对永川区红炉镇2,5万亩耕地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民节省种粮成本近70万元。为更好地在农忙时节服务“三农”,永川区科协充分发挥红炉镇为重庆市科普示范镇街的特有优势,在重点村社均指导组建了专门的农技协会。2月14日,在永川区红炉镇红庆村,农技服务队的翁克全等几名农技人员一大早就来到田间地头,向当地农民讲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今年50多岁的翁邦元,在当地算是种粮的“老把式”了,他说,自己过去种田都是靠“一袋碳氨一袋尿素打天下”,而这次镇里的农技人员不但给他的4亩稻田地做了全面“体检”,还专门为他开出了今年的施肥配方。
红炉镇农技服务队负责人翁克全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这样既为村民节约成本,又节约劳力。”据了解,从今年起,红炉镇科协将在全镇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李志峰吴佳丽编辑:渝科)
(重庆市科协)
如今,农牧民朋友在生产生活中遇到诸如种子、肥料、生产技术等难题,只要打电话到农业科学技术110服务热线(0991—2848110),就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了。
一条热线解难题
农业科学技术110服务热线是借助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网平台,组织全市蔬菜、畜牧兽医、水产、林业、园林花卉、法律等涉农领域专家,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为在农牧业生产中遇到疑难问题的农牧民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四级专家同服务
为提高服务质量,乌鲁木齐市科协联合相关部门,专门建立专家资源库,对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市级专家、自治区级专家进行统一管理、联手服务。针对农牧民生产、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难易程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分类管理。逐级邀请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市级专家、自治区专家免费为农牧民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同时,对带有普遍性、特殊性、前瞻性的问题,市科协统一协调涉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统一会诊,提出解决对策。
服务形式多样化
在开通“农业科学技术110服务热线”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指导、专家会诊的同时,乌鲁木齐市科协还充分利用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栏目、三下乡、科技之冬、专家科普讲座等阵地和形式,常年免费为农牧民提供科普宣传、咨询服务和实用技术指导,做到“零距离服务、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培训”,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农村科普服务辐射到千家万户。(乌鲁木齐市科协编辑:战强吴锋)
(新疆科协)
重庆永川科协组织“庄稼医生”田问传技术为民节开支
在春耕大忙时节,重庆市永川区科协组织农技服务队深入红炉镇春耕生产第一线,忙着为农民测土配方,推广科学种田技术,迅速掀起了科技备耕热潮。
2010年以来,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庄稼医生”的农技服务队,共对永川区红炉镇2,5万亩耕地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民节省种粮成本近70万元。为更好地在农忙时节服务“三农”,永川区科协充分发挥红炉镇为重庆市科普示范镇街的特有优势,在重点村社均指导组建了专门的农技协会。2月14日,在永川区红炉镇红庆村,农技服务队的翁克全等几名农技人员一大早就来到田间地头,向当地农民讲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今年50多岁的翁邦元,在当地算是种粮的“老把式”了,他说,自己过去种田都是靠“一袋碳氨一袋尿素打天下”,而这次镇里的农技人员不但给他的4亩稻田地做了全面“体检”,还专门为他开出了今年的施肥配方。
红炉镇农技服务队负责人翁克全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这样既为村民节约成本,又节约劳力。”据了解,从今年起,红炉镇科协将在全镇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李志峰吴佳丽编辑:渝科)
(重庆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