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青:跨越世纪 书写传奇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冬青——一个为客家人所熟知的名字,祖籍广东梅州,1949年只身闯荡香港。他的创业之路从出版业到教育业再到餐饮业,可谓轻舟过山,顺利架接,路路畅通,无往不利。享有“出版业的明星”、“教育界的翘楚”、“饮食业的鉅子”等美誉。
  何冬青——一个客家人的灵魂形象,刻录在他的人生轨迹上,何冬青先生此生无悔。
  
  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路走来,何冬青先生历经了香港的变迁以及祖国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中国人从受尽他国的欺凌,到傲立在世界的东方,扬眉吐气,何冬青先生的内心十分自豪。“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成就、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未来,这是身为中华儿女感到最自豪的事情。”“最想看到的是两岸和平,祖国早日和平统一。”何冬青先生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溢于言表,这个美好的愿望,道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声,满腔的爱国情怀,是何冬青先生最真实的写照。
  在祖国一步步走向独立富强的史册上,记载着何冬青先生一段不可磨灭的爱国壮举:过去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英文是唯一的官方语言,港英政府所有的公文、契约、法庭审判以及会议发言,规定必须使用英文,绝大部分学校也是全英文授课。而作为中国人的母体国文——中文,却没有立锥之地。何冬青先生愤慨地说:“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可是主人却是别人。在香港,中国人口占着98%的比例,但是我们却不能正常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作为中国人,我们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968年,何冬青先生连同香港市政局议员黄梦花、香港政府华员会会长钱世年等爱国人士,发起成立香港中文教育促进会。“要让中文成为法定语言,就必须提升中文教育的地位,”何冬青先生说,经过两年的准备工作,1970年,“香港各界促成中文为法定语文联合工作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何冬青先生被推举为总干事,负责联会具体工作。一场中文合法化的抗争运动,在何冬青先生策划组织下号角齐呜、声势浩大地进行着。
  


  当时,直接参加这个爱国活动的民间团体、学校、工学联盟以及大专院校学生会等多达四百多个,而动员工作的人数更接近四千人次,看着香港居民情绪激昂,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何冬青先生顿时信心百倍。这是香港最大规模的一场群众抗争运动,受到了港英政府政治部的严密监视,何冬青先生等有志之士抵住压力,深入全港各区发动签名运动、举办研讨会,甚至远赴伦敦,向英国首相提交抗议书,并派代表前赴纽约,向联合国总部递交逾32万香港居民的签名表格。这场仿若一场战争的爱国运动,历时4年,过程漫长而艰辛。但是联合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坚强不懈,始终如一,凭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赤子情怀,使中文合法化的浪潮气势如虹。1974年,港英政府终于宣布中文和英文在香港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中文合法化运动取得了胜利,捷报传来,何冬青先生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忘情地说:“这是香港居民齐心协力的成果,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情系中华,象征祖国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中文合法化运动取得圆满成功,消除了官民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隔阂和障碍,更加深了香港居民对中文母语的一种亲切感。1996年8月26日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播放的“九七透视”节目,对当年中文合法化运动的抗争历程,作出详尽的专题报导,香港新闻媒体形容其为文化回归,亦为九七主权回归揭开了光辉的战幕。
  
  事业三部曲之一:领航印刷业
  
  生逢乱世,幼年的何冬青在抗日战火中成长,境况极其艰难。即使如此,他的父母依然坚持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信念,让他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用知识来充实着他的人生。抗日战争期间,何冬青先后毕业于平远石正中学及江西寻邬师范,抗战胜利后进入广州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以优异的成绩获文学学士学位。
  1949年冬,何冬青先生只身一人移居香港。初到异乡为异客,人地生疏,举步维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何冬青先生说,“越是艰难,越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生活就是要千锤百练、越挫越勇。”所谓人浮于世,何冬青先生幸运地受雇于一家印刷厂。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这两句话成了何冬青先生的行为准绳。工作的每一天,何冬青先生严于律己,不让时光虚度,从编校到出版,从会计到厂务管理,每一件事,何冬青先生都全情投入,希望做到最好。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因此,何冬青在技术、资金、人脉等方面准备充足后,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从1953年起,“大中国印刷厂”、“中华文化事业公司”、“大道书局”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成立,享誉文化界,而何冬青先生众望所归,被推选为香港出版人发行人协会秘书长,在任长达15年之久,成为香港文化界一颗璀璨的明星。
  香港经济逐渐升温,何冬青先生的事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急速发展。“做事业,不能只走单行道,有条件时要把握机遇求变、求存、求发展,可以避免把自己以及公司带进死胡同。”何冬青先生对企业营运,有他个人的独特见地,突显出其大将风范。
  
  事业三部曲之二:教育显身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何冬青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辈都是知识分子。从小在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他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事业的重要和影响,目睹香港的社会风气日渐沉沦,每年出生的8万多小孩中两性比例接近平衡之际,早年念师范醉心教育的何冬青先生,清醒地意识到香港教育之中的某些缺失,他认为给女孩子们一个安宁的学习环境,有其必要和需求,遂于1966年秋季,毅然创办了静宜女子中学,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目光,入学女生络绎不绝。
  何冬青先生驾轻就熟亲自主持校政,学校始终坚持的教育原则是:道德的培养。“女孩子最重要的阶段是在初中,”何冬青先生说,“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品格教育,灌输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教她们做事、做人的道理,在将来的生活中,成为社会、家庭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何冬青先生的一席话,道出了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使命,可谓言深而意远。
  本着教书育人的本质,加之严谨的办学态度,静宜女子中学校誉日隆,深受家长、学生们的喜爱,1972年,迅速扩增为七间分校,学生人数多达7000余人,跻身于香港十大独立中学之列。
  在教育事业上,何冬青先生一直以最大的努力,将光和热散发出来,照耀着千千万万的女学子们。1990年,因为香港政府全面实施九年免费教育,何冬青先生黯然将24年前一手创办的静宜女子中学全部结束,教育事业至此告一段落。
  “学校停办了,但教育理念不能停止。”何冬青先生对于教育事业情有独锺,1985年,何冬青先生第一次回到了阔别36年的老家平远,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何冬青先生不禁热泪盈眶,感慨万千。看着祖国一天一个样,何冬青先生心里满是自豪。为了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何冬青先生成立了“何冬青基金会” 开展龙腾盛世系列工程,慷慨捐资兴建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道路桥梁、图书馆、展览馆和医院等公共设施,迄今为止捐建项目接近30项,捐献资金超过3200万元,善业遍布平远城乡大地。
  
  事业三部曲之三:纵横餐饮界
  


  
  1984年,一家由香港人在深圳开办的新园酒店面临停业易手,何冬青先生有意收购接办前去考察,最终交易虽然未能成功,但是却燃起了何冬青先生开办酒楼的念头。
  早在1979年,港英政府计划实施地方行政推行代议政制,何冬青先生获港督委任为谘询委员会委员,从此走向议政论政生涯,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建立和积聚了广泛的人脉关系。水到渠成之后,何冬青先生开设的第一间酒家——青叶海鲜酒家,于1985年正式开张营业,喜迎四方宾客。之后富东海鲜酒家,富泰海鲜酒家,富泽海鲜酒家,逸东海鲜酒家等相继开业。为了方便管理,何冬青先生成立了七洋发展有限公司饮食集团,将五间海鲜酒家纳入统一管理之中。
  作为梅州市第一批荣誉市民和梅州市第一批发展战略顾问,何冬青先生任重而道远。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没有什么比看到祖国强大,社会和谐更让人振奋的事情了。”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何冬青先生每行走到一个领域,未曾刻意追求过什么,但是总是能留下深深的足迹。历史记载了他的功绩,社会肯定了他的成就。何冬青先生爱国、爱港、爱乡的鲜明立场和形象,为客家人树立起了一面旗帜,在祖国发展的长河里,扬帆万里!
  
  【人物简介】
  何冬青先生,七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英伦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浩国盈丰开发公司董事长、何冬青基金会董事局主席。1982年获颁荣誉勋章,1984年获港督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新界乡议局当然执行委员,1995年当选为葵涌及青衣区议会第一届主席、并连续三届获选担任香港区议会主席联会主席、同年任香港事务顾问,1997年香港回归后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成员。至于社团工作方面,何冬青先生更是一位积极而活跃的资深前辈。目前仍担任香港崇正总会会长、香港梅州联会永远荣誉顾问和首席永远名誉会长、旅港嘉应五属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嘉应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等公职。
其他文献
得天独厚的地缘经济位置与独特的经济政策,使香港成为闻名世界的购物天堂和大众的娱乐、消费场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化妆美容产品更是大众追求时尚的日常用品。由于背靠大陆、澳门和台湾乃至东南亚,香港虽然没有自己响亮的品牌,但市场的繁荣程度在全球首屈一指。  香港化妆品同业协会理事长,新力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绍忠先生,踏足化妆美容业界三十载,一直意气风发,锐意改革,团结业界,引领美容行业新潮流
期刊
【本刊讯】日前,香港广西社团总会假旺角帝京酒店举行“迎世博、贺新年”新春联欢晚会,中联办副主任黎桂康、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协调部部长沈冲、九龙工作部部长林武、副部长容福华、全国人大代表费斐等出席主礼,在全国政协委员、总会名誉会长王国强、会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谭锦球博士、名誉会长侯东海、常务副会长王惠贞、吴维新、邓清河、何志佳、杨奋彬等的陪同下,数百宾客及乡贤友好聚首一堂,为庆祝世
期刊
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中华厨艺渊源流长,早在数千年前,鲍鱼就出现在中国人的食谱中。虽然国人很早就懂得烹制鲍鱼,然而能真正推陈出新,以自创的烹调技艺使鲍鱼自成一系,独占中华厨艺鳌头,并进而享誉全球美食界的,当推“阿一鲍鱼”。“阿一鲍鱼”被冠称“天下第一”,皆因创办人杨贯一先生为中华领导人准备的“天下第一鲍”大获好评而名扬四海;之后“阿一鲍鱼”更获得世界各国元首、政要及美食家等的赞扬。“阿一
期刊
2010年1月20-21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地产新视角品牌经纪金桥奖典礼暨中国房地产两岸三地高峰论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在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危”和“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在出席此次盛会的两岸四地中国房地产界的企业家们中间,一位香港房地产界的女性代表格外引人瞩目,她就是代表香港地产代理总商会上台演讲和颁奖的宝丰地产董事长、香港地产代理商总会主席团顾问及永远
期刊
2009年12月7日晚,香港李氏宗亲会举办60周年钻禧会庆大会,并邀请来自香港与内地的嘉宾们聚首一堂,同贺甲子国庆及李氏宗亲会成立60周年。香港各界社会贤达、来自内地的领导、李氏宗亲等来宾抵达会场,晚宴场面热闹。  监事会主席李国华先生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答谢辞,他表示,将全力以赴、全心全意服务宗亲,为社会福利事业献出爱心,与众董监事携手并肩,开创更美好、更进步、更和谐的李氏宗亲会。这位一生结缘
期刊
  
期刊
有些人梦想很多,因而未来色彩斑斓。但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却不敢有太多梦想。就如同张翼雄先生,当他完全投入到生活当中,将自己融入到律师、议员以及婚姻监礼人的多重身份之中时,他最大的希望却是做好当前事!  做好当前事,何患未知雨。在多重身份之间游走,尽管赢得了居民的拥护,赢得了客户的尊重,赢得了新人们的喜欢,但张翼雄先生却时刻记着做好当前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和尽心服务居民的理念,
期刊
邵逸夫:102岁让位爱妻,创业史堪比TVB精彩剧集    102岁高龄的“六叔”邵逸夫宣布正式卸任TVB行政主席。从1月1日起,市值164亿港元的电视王国TVB,开始由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79岁的“六婶”方逸华正式执掌大旗。  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了邵氏、无线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更是香港乃至全球最高龄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中国各个城市
期刊
一生关心、热爱体育事业的简健辉先生是个乐观的人。他爱遨游于水中,并不断与惊涛骇浪博击。在风浪中,体现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这是人生的一种姿态,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游泳高手 救溺专才    在与体育运动结缘的数十载里,简健辉先生对游泳情有独锺,他不仅将自身所学的游泳技巧无私地传授给学员,更将游泳与拯溺相结合,为在香港从事水上作业的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水上求生自救技巧,并培育了大批游泳
期刊
庄步云先生是个知足常乐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事业有成,更重要的是五个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且都拥有各自的事业,并继承了诚恳、勤奋的品格。不可否认,如今的庄步云先生正漫步在彩虹之路上。  解析其成功的秘诀,核心的却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勤奋,坚持。  一路走来,庄步云先生历经风风雨雨,早年生活艰难困苦,事业坎坷难行。他曾一度想到过放弃,但为了家庭,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好,为了给孩子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他咬牙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