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壤卓玛的诗

来源 :草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吉
  湿地的沼泽深陷深陷一頭牦牛
  无奈的桑吉把一把藏刀插进
  插进牦牛的脖颈腾腾的鲜血喷涌
  诺大的双手抱住抱住牦牛的脖颈
  湿地的沼泽也不及他泪眸的幽深
  拼尽全力的拽住拽住腰带回拉桑吉的阿妈
  拽不回拉不住桑吉通入的心
  爷爷的茶
  爷爷的茶是一匹马驮来的
  后来马走过的那条路出名了
  爷爷说马太多了
  路只有一条
  爷爷煮的茶
  喝弯了他的腰
  这茶煮的太久了
  比那棵庭院里的茶树还要久
  我也喝茶
  却喝不出爷爷和茶的故事
  见到自己
  影子落在大地时
  大地的心跳与影子
  就变成了那个最想见的人
  烈日的愤怒
  把我想见的人刻画得淋漓
  我抓不住他的样子
  想要依偎
  只能选择匍匐在大地
  贴近
  我把自己镶在影子里
  我的心跳以轮回的名义
  成为影子
  我聋了
  恐惧的洪流冲破鼓膜时
  我已经聋了很久很久
  人群中我听不见赞美我的音符
  成熟穿过我的指甲滴进了我的心里
  人群中我听不见诋毀我的华章
  宁静渗进我的骨头化成了我的骨髓
  于是我狂奔向原野
  石头在对蚂蚁说话
  树叶在对风儿呢喃
  万象的细语皆入我耳
  原来我以为我聋了
  回
  梦里
  有人追问我何时回来?
  我在混沌中思索
  回是回哪儿?
  来是来哪儿?
  梦中的山和水
  不曾变了模样
  可我依稀记得
  山的棱角水的划痕
  远远望不到的边际
  细细想来
  那是我
  儿时抓捏成的模子
  那样的山山水水
  那样随意耸立
  那样蜿蜒流淌
  全随我
  梦里追问我的
  是我山中的山神
  是我水中的水鬼
  尕壤卓玛,藏族,阿坝州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10月出生于阿坝州壤塘县,现供职于阿坝州壤塘县委宣传部。2017年四川省青年诗人培训班学员,2019年四川省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学员。作品曾在《草地》《阿坝文艺》《夹金山》《喜德拉达》《壤巴拉》《阿坝人大》等刊物发表。
其他文献
剑麻  一  我从山脚走过,总听到  剑麻成长的喘息  枯灯下,自拔需要多大勇气  四周的山一脸土色  一生努力换不来关注的一瞥  四季更替  空手来去,谁能容易  生成剑的形象  却没有出现在疆场  因为有根  修炼从来都是磨难  二  剑麻握紧粮食——  一抔抔泥土,拼尽全力  粮食也是天敌,握紧泥土  就在千沟万壑中保住了院落  保住了孤独的坟茔  大山放下心来  披散长发,歇下  像院里的
期刊
湘江之战,充分证明了没有毛泽东参与指挥的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这一战,让在前线指挥的博古彻底失去了领导的信心和生的勇气。他自责,愧对牺牲的红军将士和党的重托。他掏出手枪想自绝时,被聂荣臻元帅劝阻。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重回红军军事委员会,再执掌军事指挥权。然而,这时的红军面临的危机和局势十分严峻。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时,有八万多人,湘江一战,红军仅有4万余人。而此时的国民党军队近八十万人向川滇
期刊
大自然有四季,春夏秋冬,人生亦然。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恰似人之青春年少;而经蓬勃灿烂之夏,便是令人喜忧参半之秋。何故?秋天,果实累累,五谷丰登,谓之喜;然“一叶落知天下秋”,繁华胜景,或即将凋零,谓之忧。于是,有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或浊酒一杯,或觥筹交错,吟诗作赋,抒发诸多人生感悟,令人百感交集,心潮起伏。犹记自己的中学时代,熟读不少唐诗宋词。而古人吟秋,题材多样,以伤感居多,读之也耐人寻味。如杜牧
期刊
你的微笑  穿过千千万万的黑夜  我才在另一个黑夜走近你  喧声渐歇  陌生的乡野早已生出静穆之外的含义  此时,如果你看到我  请一定原谅我的唐突和无知  我是不小心才弄丢了可靠的线索  弄丢了一段路  只是借着黑夜的掩藏  我才大胆起来  其实我的揣测与真相无关  你的微笑呢  是不是也与现世无关  我大胆到竟不怕你看穿我  直到我被看不到的河水淹没,直到  我匆匆而过时  记忆里就只剩下你的
期刊
姐姐  姐姐,我跟你走  你看我哭得多么伤心  姐姐呵,把你的手伸过来  拉着我引领我  去一个亲切温暖的地方  麦花飘香的季节  姐姐和我走在青色的田野上  又白又硬的小路,风从天边吹过来  吹着你吹着我  还有明亮的阳光,姐姐啊  呜咽  装载机呜咽,宣泄着一身的苦痛  日日夜夜,重劳役的折磨  黑泥土。硬石头  在装载机的推铲中,在晴空下闪亮  駕驭者叼着一只香烟,光膀子,胡子黑  憨诚。笃
期刊
孩子们的鸟巢  往事的阶梯,拐向某个陌生的小镇  有人走进黄昏的断章  鸟儿在风中,描述南方的气候  秋天就是这样  一群鸽子,聚散依依  因为一场落叶,而相思成疾  古旧的校舍,被秋雨一再粉刷  这样吉祥的小木屋  多像一朵葵花,在风中缓慢地低头  孩子们就着一片光亮  将书本,向一个旧梦打开  梦里有孤寂的原野,有小麦的气味  有夕阳的余晖,在墙角窃窃私语  到底在叙说些什么?  江边的红树林
期刊
黄昏落在村庄  夕阳躺在西边山上  犯困的眼睛快要关上闸门  那只百灵鸟落在院外电杆上  扇着翅膀  把一天的灼热扇到时间之外  柔软的风吹动柔软的经幡  像散热的风扇  村庄的灼痕渐渐褪去  母亲的信仰  母亲的病还没痊愈  又躲着我们种了三块地  她如此爱着土地  是为了  把自己隱藏的翅膀插在我们身上  让我们飞,自己留下来  醉在秋风里  搭着时间的顺风车,不知不觉  金风越来越密  所有
期刊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  那是一些很老很老的树  是一些饱经沧桑的高山白杨树  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三棵五株站列街旁  如果它们仅仅是给人挡雨遮荫的树  也就罢了  可它们是一些很有风景意味的老树  是一些披挂历史风云的树  它们站在2019年8月初的黄昏里  感受过雨水,沐浴着晚霞  与现代城市浑然一体  看得我瞠目结舌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  那是一些经历过风霜的老白杨树  两翼的青
期刊
一  扯一朵白云,貼在黄昏的胸口  让风撕裂。今晚  马尔康的山  都弯腰接受了从天而降的哈达  二  时空中漂浮的尘埃  轻落在一块千年的巨石上  堆积成一座古老的官寨  后来的人们追寻它为“卓克基”  从此,冰山般的静卧的嘉绒文明  又一次在历史的山腰上拔地而起  三  圣地的歌谣,悠悠扬  轮回成一卷经书。像一双菩萨的手  摊开在梭磨河两岸,为每一个行人祈福  四  今夜,月光溢满了梭磨河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