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消除自己的主观理想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
[关键字] 就业尴尬 知识结构
近些年,流传着一句话——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消除自己的主观理想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细细想来,不无道理。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专升本、考研的重要原因,也是国家加大公务员、选调生、高校征兵规模的原因之一。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何在?原因很多……
首先,我国正处于人口高峰期。九十年代之前,平均一家2—3个孩子,有些家庭几近十个孩子,甚至超过十个,而且,我国的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人均寿命大大延长,这就造就了人口高峰期。随之而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条就是,高校数量增加,高校持续快速地扩招,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出现了人才高消费和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接着就是就业市场的混乱——一方面,技术人才急缺;另一方面就是学历教育的毕业生“过剩”。
第二,人才高消费。由于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涌到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选择权就被无限放大,他们也就挑花了眼,为了门面功夫,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大量招收高学历毕业生,而广大毕业生也是病急乱投医,对就业市场上的这种畸形发展无所适从,只是被动的接受和抱怨,没有从深层次思考原因或者完善自身。
第三,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入学伊始,就喊着“六十分万岁,九十分无谓”的消极论调,在校期间也是浑浑噩噩,饱食终日。全面来看,在校大学生分为三种:1,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两眼一睁,玩到熄灯;2,中规中矩,遵规守距,按部就班,忠于专业;3,心性跳脱,积极兼职,加强实践,认知社会。当然,还有第四种,这种人目前学生中比例不大,就是在行动之前,头脑先行,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在校期间,能够有目的地去学习,完善自身。
第四,就业指导课欠深度和专业性。随着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凸显严峻局面。为此,各高校纷纷在大学生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以求大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分析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及时落实就业。现在很多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不是专业的,并没有受过专业化、系统的指导,也没有相关的社会经验,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也多是应付或者是“捡来”的东西。
第五,应届毕业大学毕业学生的心态脱离实际,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工作,却是无所适从,“想做的做不了,能做的不想做”。 在当前的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两种巨大反差,即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反差;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反差。而这两种反差的存在使得毕业生的择业心态趋向复杂化,呈现出新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期望值过高,离现实较远;看眼前实惠,轻长远利益;重自我实现,少艰苦创业;渴望竞争,缺乏勇气;就业心切,战前胆怯;忽冷忽热,缺少持久;相互攀比,强求平衡;漫无边际,瞎碰乱撞;听天由命,不求进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择业心态,矛盾心理是许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自卑、自负、依赖、犹豫、封闭都是大学生在实际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
针对这些种种就业尴尬,我认为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对大学生要有一个科学的培养模式,比如:10%职务所得+20%社会认知+30%专业知识+40%拓展阅读=100%人才。这里所讲的百分比,是指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各种努力或时间安排所占的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执行这个模式,不光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也可以提高智慧。压力源于自身,请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二,建立就业见习长效机制,联系更多的实习基地。企业与高校合作在校园内建立就业见习基地,解决了高校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术与素质的需求,也满足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能力的需求,还解决了创业企业对于人才发掘和培育的难题,实现了高校、大学生和创业企业的三方“共赢”。
第三,就业指导专业化,对政工干部进行长期、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或者聘用专家进行讲座。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的学科,就业指导必须要有专门的就业工作机构和人员,专职就业指导者必须参加职业指导的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就业指导队伍应该专兼结合,就业指导的手段要科学和专业。此外,就业指导要能够充分体现个性化服务,积极开展就业调查和课题研究。
第四,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增加资格证培训课程,以适应社会资格准入制度。持有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资格证的“双证”大学生特别受企业欢迎。职业资格证是国家对持有人某个工种的学识、技能的认可,现已成为“就业通行证”,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
第五,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提升辅导员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对辅导员进行分门别类的辅导和培训,辅导员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辅导员是学校教育中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是教师中的一种,在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应职业化。只有专业化,才能职业化。 这些只有通过培训来解决。
第六,重视平时对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引入,对平时联系用人单位到学院招聘的师生给予奖励。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七,在督促就业率时,注意技巧,应该早作准备,注意积累人脉关系。成功的道路上,人脉比知识更重要。发展人际关系应当是你优先级最高的事。《不要一个人吃饭( Never Eat Alone)》一书介绍了21世纪的交际规则。书中包括了许多实用技巧,让你通过人际关系而兴旺发达。
第八,指导并帮助学生到国有单位或者其他具有用人自主权的单位,这样有利于提高签约率。作为老师,应该积极主动与人才市场沟通、合作。解决高职院校就业率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方面的共同努力。宽松的就业环境,灵活的就业政策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学校要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家庭和学生本人要扮好就业的主角,积极行动,果断决策。只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做,提高就业率指日可待。
第九,教育学生珍视第一份工作,并从长计议,最好签订毕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同时办理人事代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签约率。
第十,重视往届毕业生的社会作用,辅导员应该长期与往届毕业生保持联系,因为毕业生本身所在单位年年需要员工新陈代谢。有些毕业生在工作两年后就成为了部门主管,可能主持招聘工作。
第十一,制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原则上公共课在大一全部修完,大二之后全部安排专业课,避免学生空虚和不学无术之惑。
总之,在面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尴尬上,作为高校教职员工,每一个人都应该献计献策,化“纠结”为祥和。
[关键字] 就业尴尬 知识结构
近些年,流传着一句话——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消除自己的主观理想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细细想来,不无道理。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专升本、考研的重要原因,也是国家加大公务员、选调生、高校征兵规模的原因之一。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何在?原因很多……
首先,我国正处于人口高峰期。九十年代之前,平均一家2—3个孩子,有些家庭几近十个孩子,甚至超过十个,而且,我国的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人均寿命大大延长,这就造就了人口高峰期。随之而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条就是,高校数量增加,高校持续快速地扩招,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出现了人才高消费和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接着就是就业市场的混乱——一方面,技术人才急缺;另一方面就是学历教育的毕业生“过剩”。
第二,人才高消费。由于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涌到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选择权就被无限放大,他们也就挑花了眼,为了门面功夫,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大量招收高学历毕业生,而广大毕业生也是病急乱投医,对就业市场上的这种畸形发展无所适从,只是被动的接受和抱怨,没有从深层次思考原因或者完善自身。
第三,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入学伊始,就喊着“六十分万岁,九十分无谓”的消极论调,在校期间也是浑浑噩噩,饱食终日。全面来看,在校大学生分为三种:1,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两眼一睁,玩到熄灯;2,中规中矩,遵规守距,按部就班,忠于专业;3,心性跳脱,积极兼职,加强实践,认知社会。当然,还有第四种,这种人目前学生中比例不大,就是在行动之前,头脑先行,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在校期间,能够有目的地去学习,完善自身。
第四,就业指导课欠深度和专业性。随着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凸显严峻局面。为此,各高校纷纷在大学生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以求大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分析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及时落实就业。现在很多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不是专业的,并没有受过专业化、系统的指导,也没有相关的社会经验,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也多是应付或者是“捡来”的东西。
第五,应届毕业大学毕业学生的心态脱离实际,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工作,却是无所适从,“想做的做不了,能做的不想做”。 在当前的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两种巨大反差,即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反差;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反差。而这两种反差的存在使得毕业生的择业心态趋向复杂化,呈现出新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期望值过高,离现实较远;看眼前实惠,轻长远利益;重自我实现,少艰苦创业;渴望竞争,缺乏勇气;就业心切,战前胆怯;忽冷忽热,缺少持久;相互攀比,强求平衡;漫无边际,瞎碰乱撞;听天由命,不求进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择业心态,矛盾心理是许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自卑、自负、依赖、犹豫、封闭都是大学生在实际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
针对这些种种就业尴尬,我认为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对大学生要有一个科学的培养模式,比如:10%职务所得+20%社会认知+30%专业知识+40%拓展阅读=100%人才。这里所讲的百分比,是指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各种努力或时间安排所占的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执行这个模式,不光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也可以提高智慧。压力源于自身,请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二,建立就业见习长效机制,联系更多的实习基地。企业与高校合作在校园内建立就业见习基地,解决了高校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术与素质的需求,也满足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能力的需求,还解决了创业企业对于人才发掘和培育的难题,实现了高校、大学生和创业企业的三方“共赢”。
第三,就业指导专业化,对政工干部进行长期、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或者聘用专家进行讲座。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的学科,就业指导必须要有专门的就业工作机构和人员,专职就业指导者必须参加职业指导的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就业指导队伍应该专兼结合,就业指导的手段要科学和专业。此外,就业指导要能够充分体现个性化服务,积极开展就业调查和课题研究。
第四,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增加资格证培训课程,以适应社会资格准入制度。持有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资格证的“双证”大学生特别受企业欢迎。职业资格证是国家对持有人某个工种的学识、技能的认可,现已成为“就业通行证”,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
第五,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提升辅导员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对辅导员进行分门别类的辅导和培训,辅导员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辅导员是学校教育中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是教师中的一种,在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应职业化。只有专业化,才能职业化。 这些只有通过培训来解决。
第六,重视平时对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引入,对平时联系用人单位到学院招聘的师生给予奖励。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七,在督促就业率时,注意技巧,应该早作准备,注意积累人脉关系。成功的道路上,人脉比知识更重要。发展人际关系应当是你优先级最高的事。《不要一个人吃饭( Never Eat Alone)》一书介绍了21世纪的交际规则。书中包括了许多实用技巧,让你通过人际关系而兴旺发达。
第八,指导并帮助学生到国有单位或者其他具有用人自主权的单位,这样有利于提高签约率。作为老师,应该积极主动与人才市场沟通、合作。解决高职院校就业率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方面的共同努力。宽松的就业环境,灵活的就业政策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学校要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家庭和学生本人要扮好就业的主角,积极行动,果断决策。只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做,提高就业率指日可待。
第九,教育学生珍视第一份工作,并从长计议,最好签订毕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同时办理人事代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签约率。
第十,重视往届毕业生的社会作用,辅导员应该长期与往届毕业生保持联系,因为毕业生本身所在单位年年需要员工新陈代谢。有些毕业生在工作两年后就成为了部门主管,可能主持招聘工作。
第十一,制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原则上公共课在大一全部修完,大二之后全部安排专业课,避免学生空虚和不学无术之惑。
总之,在面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尴尬上,作为高校教职员工,每一个人都应该献计献策,化“纠结”为祥和。